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世唐朝-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薯粮种,一斤十贯,买十斤送一个烤好的红薯尝鲜,多买多送,不买走开。”还要属不省事的王二萱胆大,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直接就对这帮大唐权利最顶端的人物下了逐客令。

    “呵呵,小姑娘的嘴可真够利索,是你家小神仙叫你这么卖的吗?”十贯钱一斤已经不足以用高价来形容,应该说是天价,房玄龄是到过几次王家村的人,知道那里的人都是把天授驸马喊小神仙,故而打趣道。

    “我家小神仙说,长的像官家人的要十斤十斤的卖,长的像富人的要一百斤一百斤的卖,要是胡人来买,要把价格翻倍了卖,我认得你,你是个大官,所以叫你买十斤。”王二萱的话将众大臣都逗笑了,看了一眼李二怀里口水直流的长公主李丽质,众大臣纷纷开始摸起了腰包,一百贯买十斤粮种虽然是高价,但买皇帝个好还是值得的。

    “不用摸了,你们不可能背的动一百贯钱,我家小神仙说只有交子诞生之后人才能随意的买卖东西,那,你们看到写交子的书吏了么?去那里登记你们要买的数量,拿交子来我们这领红薯,交子上有兑现的日期。”王二萱指了指远处场地里最为忙碌的书吏官道。

    “呃。”

    心里还在掂量着用什么东西作价抵一百贯的大臣目瞪口呆,没想到人家早早的就将这一切算计在内,火急火燎的薛万彻插队在书吏那里开了一张十斤红薯的交易合同之后才在王二萱这里换了个红薯,献宝似的将红薯让给了李丽质先吃,交易的那张交子也被李二要了过去。

    “诸位爱卿过来看看这交子。”

    只见李二手上一张裁剪的方方正正的白纸上写着‘贞观元年腊月三十日,甲方以一百文够得乙方十斤红薯粮种,约定缴现收货时间为贞观二年二月十日到二月二十日,约定缴现收货地点为大唐食品厂采购大厅,约定甲方缴纳定金为黄金三两合计三十贯,甲方到期不缴现提货视为放弃交易,不退还定金,乙方在规定期限内任何时间不能出货则双倍赔偿甲方定金连本带利九十贯,立据为证,甲方签字,用印,乙方签字用印,公正人签字用印。”

    这个交子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合同,在一方没有现金,一方没有现货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交易,有签字,手印,和官方的公证人开具票据,双方到期履行交易问题就不大了,而且公证人顺道就可以扣除交易产生的税收,按照大唐商税三十税一的规定,完成这样的一笔交易,官方就赚了三贯多钱的税收。

第九十章 善财童子的力量()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看着这份简易的交易合同持久的陷入了沉思之中,大唐奇缺金银,这些贵重物品大多掌握在根深蒂固的士族阶级手中,所以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铜钱,铜钱有个不好的地方,一旦量大,则不易携带,这也是古人贵族上街为什么带几个随从的原因,至少搬钱就得要个专门的人,一贯钱就是一千个铜币,随便带几贯,就是好几十斤的重量,不是专门干体力活的人,还真是背不动这些钱,如果是官府的大宗钱财运转,更需要大量的牛马车队以及护卫,所以每倒腾一次钱的费用都十分高昂,这是大唐管理层一直很想解决,又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种合约式的交子是明朝以后开始流行的银票交子的前身,在没有遍布全国的联网钱庄之前,发行银票是很难的,只有真正的实行了票对票才能彻底的摆脱钱财搬运不易的麻烦,而且小额流通货币还得上升到金银铜三类,这样才能让人花销起来的时候更加方便,作为一个大商家,阳林自然是希望看到一个自由消费的市场,所以推进交易合同向银票交子转变是势在必行的,只等大唐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官方的银行票号就可以先办起来。

    几位老大人一时是不可能想通这个问题的,看着李丽质大口大口的吃着红薯,其余家里有田产的一些官员也开始购买起了红薯粮种,李二和长孙大概明白了阳林玩一出现场赠红薯把戏的原因,有了香喷喷的烤红薯勾引人的食欲,这作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自然会飞涨,记得阳林说过,红薯产量虽大,但缺点是种植费地,不宜当作主食,在灾年的时候可以多种。在丰收年景却不宜多种,在听到王二萱裤裆里“卟”的一声屁响后,众人都撤离了红薯档,向玉米档看去。这就是红薯通气功能发作的威力了。

    美美的吃完一个红薯的李丽质又伸手向李二要玉米,这娃肚子不大,能装的东西可不少,装土豪的薛万彻只得再跑一趟书吏官那里弄来了一张十斤玉米粮种的交易合同,三百贯钱可是薛万彻这样一等侯爵几乎一年的俸禄,公爵一年的俸禄也才五百贯左右,想想怀里的这丫头是阳林的媳妇,李二觉得这两口子也太会给自家捞生意了。

    玉米档的管理者是王二铁的媳妇张小巧,她在宫里做过几天御厨,还有幸伺候过皇帝皇后吃饭。所以她没有像王二萱那样嚣张的赶人,而是把一锅带着叶子煮好的玉米给了皇帝一家和几位老大人,皇帝问她何故,她笑着回答说:“小神仙限制玉米种粮最多出售三千斤,现在已经卖完了。自己这几锅玉米是煮着勾引人食欲的,看着谁顺眼就给谁尝一个。”

    听了这话李承乾和李恪等几位皇子可就乐了,也不管玉米叶子上滴出来的热水,一人往袖子里塞了两个,直到张小巧把他们判定为不太顺眼的人他们才肯住手。

    “小林子说过,商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们总是能选择最对的项目投资。玉米是真正的可以作为主粮的作物,即使粮种比红薯贵了一倍,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他们抢购一空了。”长孙一边啃着玉米,一边道。想起夫妻二人第一次一起吃玉米的情形,她又不由的一笑。

    “是啊!朕刚开始还觉得红薯玉米的种子应该由朕自己掌控,开皇家良田耕种。现在仔细想来,只有通过这些商人才能更快的将这些作物种的满天下都是。”李二对甜食没有抗拒能力,对自己怀里的乖女儿也没什么抗拒能力,开心的看着李丽质把玉米吃的满脸都是,还把自己手中的那个留给她。逐渐快吃饱了的李丽质将手中咬的乱七八糟的玉米伸到他嘴前,他也顺势的咬一口还夸赞一句。

    “要说他这法子好使是好使,还能给自己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可是他不禁止胡人和外国使臣商团购买粮种就让臣妾想不通了。”长安城的人员往来是复杂的,即使刚刚经历过渭水大战,城里也停留着占据总人口近乎两成的胡人和外国人,长孙在现场就看到不少,他们都背着大袋子的钱围在书吏官周围等着开票。

    “呵呵,在小林子的眼里,那有什么外国人?能到咱大唐的,都是大唐人,只是看他们什么时候臣服于我大唐罢了。”李二说的豪气,笑的也更加豪气,这是他看了大半夜亚洲地图后产生的想法。

    李二的笑声和说话声让随同的文武大臣们胸中也豪气纵生,再想起那一日诸公在朝堂之上对着疆域图争吵防线,边界线的情形是多么的可笑,这张图本来就叫做大唐疆域图嘛!那图画上的地域就应该全部是我大唐疆域,别国势力只是暂时不肯臣服的少数民族而已。

    看完两间粮种档口,接下来就到了日用品档口,这里已经是商家和富人们集结的重点区域,要不是这大庭广众之下,有的商家甚至想现场体验一下肥皂洗澡的舒适度。

    “下官参见陛下,皇后,以及诸位大臣。”皇帝有旨免跪,作为半个东道主的王守仁也只是行了个拱手鞠躬礼,如今他成了赈灾委员会的副主席,房玄龄的副官,也算是能经常见到皇帝的人了,大半年如梦如幻的生活让他固执的认为是小神仙阳林让他身体里的慧根开了窍,其实人一旦体验到了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乐趣,就习惯性的事事动脑,这样办起什么事来都会变的简单的多,王守仁在房玄龄看来就是个能吏,只是早前被埋没在了乡野间而已。

    “不必客气,也不要打扰那些想要购买的商家,朕远远的看看就行。”李二抬了抬抓着一个煮熟的玉米棒子的手免了王守仁的礼道。

    “陛下,微臣是驸马任命的商品展销管委会的会长,这边的档口出了一些问题,所以微臣过来调解一下。”王守人将手一挥,身后的猴子军护卫自然得给李二让开了一条视线,人太多了,想走过去是不可能了,只能是视线上让道。

    “什么个情况?”李二看着满脸笑意的王守仁诧异的问道,出了状况还笑的出来,难道这人是没心没肺的傻子?

    “陛下,是这样的,在东十厂的建设没有完全落成之前,预期出产的货物量是十分有限的,现在扩招的人员未必能有那么快投入生产,所以驸马将预售货物的定量设的不是很高,这些来自长安和其它各道的商家是在争这些有限商品的购买权。也就是说,他们想买,还得看我们们卖不卖,卖多少,一旦我们接下了订单,就必须保障能出货,提前下了订单的商家现在已经把原始交易价抬高了近一倍,其它各路晚些知道产品信息的商家正努力的想分得他们手中的份额,所以争执了起来。”王守仁越解释脸上的笑的越浓,当初阳林叫王家村的人鼓捣这些玩意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才知道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

    “都卖的些什么,卖了多少钱?”长孙听了这话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些商品恐怕跟她时装出售的衣服一样,永远是供不应求的,如果阳林整出一大批时装店这样的产物,那,长孙不敢想象自己被金山银海包裹住的感觉。

    事实上正是如此,王守仁回答解释道:“日用品有三十一样,拿卖的比较好的牙刷牙膏来说,已经订购出去了五十万件,得钱十万贯,香皂也订购出去四十万件,得钱八万贯,其余的如唇膏,雪花膏,洗面奶,除了每样三十万件的订单被抢购一空之外,商人们甚至抬高了价格,打起来明年夏季产出货物的主意。

    “几十万件?每件多少?总共得钱多少?”长孙的眼里里放出绿毛光了,直愣愣的盯着王守仁问道。

    王守仁值得快速的回答道:“按大小各有不,牙刷牙膏一件是二十四个,肥皂一件十二个,最高价冷门的香水,直接以瓶计,也签出去两万瓶的订单,得钱二十万贯,微臣估摸着日用品方面现在的订单总值是两百万贯,如果驸马决定加大收单,可以涨到三百万贯。”

    无论长孙的表情有多恐怖,王守仁都忍不住自己脸上的笑意,这些商人进场半个时辰后,他就一直在努力的控制着不让自己大笑出来,他的话直接让长孙有点头晕的感觉。

    “观音婢,观音婢。。。。。。”

    李二连续喊了两声长孙无忧才回过神来,至于那些按奈不住的文官,则是以兔子般的速度冲向了书吏官的位置企图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陛下,臣妾没事,只是被这些钱财惊到了而已。”长孙无忧直言不讳道。

    “呵呵,是啊!连朕也有些惊讶,不过现在朕再也不用发愁明年这些百姓的工钱问题了。”李二呵呵笑道。

    “陛下,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微臣几人核对了一下书吏手中的订单总额,一千三百万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