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世唐朝-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装下好多东西,不同的世界,还有观音菩萨呢!

    几乎都不带眨眼的,李丽质看起了新白娘子传奇就再也不管阳林的死活了,情绪随着剧情一时喜一时悲,直到笔记本的电量再度耗尽,李丽质都没有一点睡意。

    “夫君,那白娘子跟许仙成亲之后能够生小孩吗?”

    “当然能,还生了个文曲星呢!”

    “夫君,那他们能在一起白头偕老吗?”

    “呃,应该是了吧!后面许仙出家当和尚了,可最后他们好像都成仙了,我也好久没看了,记不太清楚了。”

    “这么能记不清楚呢!她们那么相爱,肯定是白头偕老了。。。。。。”

    “好吧,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再不睡该天亮了。”

    两口子搂在一块讲着讲着,天空就泛起了余肚白,没办法,一个古人看了电视连续剧能够睡着绝对是个奇迹,在阳林几乎把后面的剧情透露了个七八成之后,李丽质才终于睡去,不过阳林可没的睡了,他得起来给汐凉送行。

    秋冬的清晨白雾蒙蒙,阳江运河的码头上,数十辆马车缓缓的向一艘大型水轮船的跳板上驶了上去,在车水马龙的长安城外,这一幕不算稀奇,汐凉由于身体原因并不能下车,所以阳林只是在车窗口跟她挥了挥手,要说的昨晚都已经跟她说了,好在今天她的气色看起来还不错,短短的百里运河阳林交待了属下要走十天以上,到了渭水,再走半个月,这样汐凉的伤势差不多就能在船上养好了。

    大雾的不远处,还有着另一拨人马,他们虽然相隔不过十几米,却相互看不清彼此的容颜,此时李二的内心是混乱的,他只有一遍一遍的交待身边的那一组亲信人马一定要保护好汐凉的安全。

    “好了,趁着雾气未散前启程是最好的,到了关外,你就恢复自己的本名吧!王汐月同志。”隔着车窗,阳林向汐凉挥了挥手,此刻他身边的许多女兵们都掩面而泣起来,相处八年,共同经历过许多,她们之间的感情自然是不用说。

    “团长,此时怎能无歌。”白玫瑰泪眼婆娑的用哭腔道。

    “嗯,拿琴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一首送别在阳林的演唱下分外感人,但不足以宣泄所有人的别离情,才唱了一遍,文工团这些整天学习音乐的团员们就记住了旋律和歌词,开始齐声唱起来,个个唱的是热泪盈眶。

    “小林子,这个家伙。。。。。。”

    听到乐曲,李二已经泣不成声,这是他的真爱,这个痴情君王一旦付出了感情,那是非常的投入的,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流传他的多是爱情故事了。

    歌曲一连唱了十几遍,到了大雾将散,船已远去,文工团的这些团员们才停止,转身回营的时候,李二的身影已经不在,他还要赶着上早朝,能够早早的侯在这里看一眼王汐月的车驾已经他能做的极限了,再多,就是要逼她死了。

    阳林几乎一夜都没睡,此时又心情惆怅,晃悠悠的上了自己的车便想睡一会,不想推开车门里面却有一个人比他睡的还沉。

    “蝎子?我不是派你去保护汐凉了吗?你怎么还在这。”阳林一脚踹向占着自己车内沙发的蝎子不悦道。

    “派我去,你现在是驸马,我也是驸马,你凭什么派我去?再说了,本高手可是有女人的,跟另外一个女人走的太近,家里那个能同意吗?”蝎子身体往沙发上挪了挪,显然依旧没有下车的准备,阳林越看就越来气。

    “我说,你信不信我能把你俩撮合到一块,也能把你俩撮合散了?这是要挟知道吗?*裸的要挟。”阳林没好气的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怒道。

    “得,我信,不过你也得体谅体谅我吧!本高手虽然战斗力强大,可也不是铁打的人,昨夜到今晨,本高手已经连续出手七次,每次都是数个一流高手,你以为打架不累的啊!你不让我休息,后面再有人来,我还能接的下吗?”蝎子都懒得睁开眼睛,趟在沙发上张嘴道,显然是累的不轻。

    “一晚上就派七拨杀手?看来宗室还真没打算放过她,烦躁啊,有本事你们去杀了李渊那老家伙呀!”阳林心中暗道,却也不好意思的拍了拍蝎子,示意他幸苦了。好在现在汐凉已经到了船上,这种高弦船,有护卫队持火枪把守,外加在宽阔的江面上行走,杀手就很难靠近了。

第266章 出征和问计() 
阳林的烦躁没有持续太久,半个月后,李渊驾崩的消息从宫里传来,阳林算是松了一口气,随后的一个月里,杜如晦病逝,秦琼病重,可以说,整个长安进入了哀悼期,阳林身上的孝衣虽然脱下了,但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杜如晦比原本多活了五年多,可秦琼依旧逃脱不了原本的命运,过完年后,不多久就将会死去,回想起刚到大唐时的一幕幕,这两位鲜活的面容又在他脑海里浮起,转眼间,十年居然就过去了。

    进入贞观十一年,大唐的政治已经非常的平稳,南征后的动荡期已经过去,南方诸郡开始进入了飞快的发展期,大唐国力日渐夯实,也到了出兵西域的时候了,这时候李世民一刻也不想再等。

    龙首原万骑军的校场之中,三万铁骑满员而立,卫国公李靖在接过点将台上李世民发下的虎符令箭之后,一步步的从整齐列队的士兵面前走过,扩编之后的万骑军如今有三万多战兵,五万多辅兵,战马十万余匹,是中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现如今的万骑军三大统领已经全部换了,而且他们也名副其实的每人统领了一万骑,分别是薛礼,程处默,李怀仁,三位年轻的将官,三军统帅依旧是卫国公李靖,今天,就是他们出征西域的日子。

    “令,薛礼为第一路军统领,率一万铁骑出河套,以兰州城为中心。扫荡方圆八百里,非我臣民,一律捉拿。擒获,交朝廷处置。

    令,程处默为第二路军统领,率一万铁骑出银州,以青海湖为中心,南抵吐蕃,西则不限。凡异族部落,降者纳之。不降者斩之,自出兵之日起,纳铁骑所到之地为唐境。

    令,李怀仁为第三路军统领。率一万铁蹄,三千骆驼兵出玉门关,清剿西域诸国,凡臣服者纳之,不臣服者斩之。大军即日出发,不达目的,誓不收兵。”

    李靖虽然年事已高,但中气仍然十足,一番话喊下来。士气顿时大震,三万战兵打头阵,他亲帅五万辅兵殿后。还有回纥等已经归入大唐的两万草原骑兵为辅助,大唐这一次虽然只调动了十万兵力,但要达到的目的却是完全控制整个草原和西域地界,因为大唐的所有臣民认为,十万大军已经足矣让大唐荡平整个西域,凡是见识过武装到牙齿的唐军的人。都丝毫不怀疑这一点。

    三万余骑兵如洪水一般出了校场,李世民的心头总算是有了一些快意。自西突厥被李靖击溃之后,整个西域地界最大的武装规模也不过万,在这十万唐军的碾压之下,将毫无还手之力,拿下整个西域,那么大唐的版图又将扩大三分之一,最关键的还是将草原和西域纳入了大唐的板块之后,汐凉,将会在自己的关注下活着。

    阳林如今没有任何官职,除了每天跟李丽质在被窝里看看电视剧,就是编写长安书院的教材,八大院系,分文学院,武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农学院,建筑学院,曲艺学院,每一院系阳林都要按照自己的记忆,至少编写出了初级,和中级的教材,他还打算开启选修的模式,除了初级文学和数学是必修课之外,其余学科每个人可以选两门兼修,学完这些学问,阳林估摸着至少也有后世初中生的水平了,再往后,就需要一些个人的研究和摸索了,而最高级的教材,阳林还是当机密保存的。

    占据六坊之地的超级学院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当中,文工团也在城郊选了一块靠近阳江运河的土地开建大唐歌剧院,这座独栋占地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的建筑是继天上人间大楼之后,大唐最大的一栋建筑,就连占据了一千多亩的大唐体育场也不能与之比拟,毫无例外,这两大建筑的选址都落在长安城外,变相的来说,长安城的城郭,又向外扩张出去了一倍,而长住人口,也达到了恐怖的八百多万。高层建筑,正在长安城内外的各个角落拔地而起,当然,这个时候,八层以上也算高层建筑了。

    “哈哈哈,哈哈哈,西湖美景,三月天勒,春雨如酒,柳如烟勒。。。。。。”芙蓉园里,文工团的士兵们正排着驸马爷新创出来的戏剧,其实在之前,唐朝已经有了戏曲文化,不过那吓人的装扮和表演的内容让阳林实在不敢恭维,有了后世黄梅调乐曲,一瞬间就将原有的戏剧形式推翻了,当然这里文工团在长安的一些表演早就已经脱离了原有的戏剧形式,将原有的戏剧形式冲击的稀巴烂了。

    唐初并不是文人主宰一切,后世宋,明朝唯有读书才能当官的社会形式也还没有形成,民间读书人的比例并不高,所以百姓们现在追求的其实是直白的能够打动人心的歌词语句,如果曲调又能够悦耳动听,那就必定会受百姓们喜爱,抢先看了原版的李丽质不时的进宫卖弄几句,都会引起公主贵妃们的一阵羡慕,不过每次她回来的时候面色都不会很好,因为长孙皇后肯定会跟她提孩子的事情,成亲大半年了,肚子没动静,在皇室看来这是很大的问题,于是,这两口子在被窝里练曲子的时候经常会演化成动作戏,还是哼哈有节奏配音的那种。

    直到夏日的某一天,李丽质的肚子终于有了反应,阳林才从愉悦轻松的日子里被拉了出来,李世民又要动兵了,这次是李承乾攥捣了很久的倭国之征,不过诏阳林进宫并不是要给阳林加什么官职,而是给出征提些意见。

    “父皇,儿臣久不上朝,这些兵事早已忘的一干二净了,您现在找我问这些军事上面的事情,不是问道于盲么?”

    阳林这半年来很少进宫,除了不想在李二幽怨的眼神下待的太久,他还不想参合到李承乾和李泰日益明显的争斗中,自从阳林停了陆遥的劳军文艺演出,李泰就十分恼火,几次找上门去要跟阳林闹,都被李丽质赶了出来,如今,李承乾好不容易做通了李世民的工作,同意他远征倭国,李泰自然也要出来找岔子,不给李承乾捞军功的机会,他有很充足的理由。

    第一,李承乾从未统军,尤其是海军,但他不同,他是在海上走过的。第二,李承乾腿脚不便,又是太子储君,不宜出京,由他这个亲王代劳是最应该的。

    李世民本来在领军之人上面不太在意的,区区倭国他并不放在心上,可听了这两个理由之后,也要考虑考虑换人了,李泰确实比李承乾更适合领兵,不过征讨倭国却是李承乾一手策划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冷落了谁都不好,只好找阳林这个平时就夹在这两兄弟之间的家伙问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