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世唐朝-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继续听我号令,将玉米和红薯全部搬到暖棚,然后把你们你能整出来的食材全部给我整出来,我们今晚要招呼的是皇帝陛下,大唐天子李世民,所以都别藏着掖着了,天黑前我要看到摆满全村的长桌宴。”

    给皇帝陛下做饭,那可是最长脸的事情,现下的王家村美食已是名满长安,没有别的巧,因为阳林当初在王家村时传下了酱油,醋的制作方法,外加提纯之后晶莹透亮的颗粒细盐,王家村村民现在做出来的普通饭食已经直追后世农村家庭的味觉水准,又加上阳林款式新颖的菜式设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兴奋中的百姓在阳林的吆喝下进山的进山,下地的下地,阳林甚至开放了暖棚给村民让他们进去摘瓜果,一时间大家忙活的鸡飞狗跳。

    “壳子,你说你父皇会摆个什么阵仗来王家村。”

    ‘壳子’是阳林给李恪起的外号,看着飞马而去的禁军侍卫,阳林已经算到了李二一定会亲自前来,而他接下来要给李二上的一课,在王家村这个氛围下正好展开。

    “这还用说,肯定是全幅仪仗,带上母后和一干文武大臣前来呀!”李承乾也处于兴奋状态中,抢先答话道。

    “呵呵!只怕父皇会带上李氏全族加上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来。”李恪淡淡的笑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十来岁小孩不可能有的一种深沉笑容,李恪的才能能被人传诵千年,果然是多智近妖的人物,阳林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李承乾兄弟三人,哭笑着摇了摇头将王二牛招了过来,皇帝要带这么多人过来,自然不能饿着肚子回去,得赶紧杀两头肥猪款待他们,顺便将暖棚池子里养的泥鳅,后山池塘里养的肥鱼也捞一些上来款待这些人。

    中秋佳节本来是个休假的日子,朝中一干文武都不用上班,但自从一骑飞马进来长安城之后,整个大唐朝廷犹如遇到了战事一般紧张起来,传旨的太监晓谕在京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备马上朝,天子仪仗以最快的速度摆好,三宫六院,李氏全族倾巢而出,车马成行足有上千人,浩浩荡荡的向一个一年前连野狗都懒得进去找吃食的王家村进发,不得不说,李恪的政治眼光远比李承乾和李泰高很多,值此国家遭受大难之际,王家村出了亩产数千斤的作物,完全可以当做一场天大的祥瑞来看待,作为帝王,肯定是要做一场巨大的政治秀的,别小看政治秀的威力,它可以给老百姓带来信心,给李氏一族内部不安定的份子带来震慑,最根本的是,这本来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大唐人吃饭的问题,恐怕从此要彻底的解决了。

    咱们的推荐收藏低的实在有点可怜啊!严重打击我的写作情绪,兄弟门帮忙顶一下,我不想把诙谐的氛围写的悲伤了,来多点票让我有个好心情吧!

第二十四章 中秋夜宴() 
阳林在各家厨房巡视着,王家村的人现在都是香饽饽,凭他们的手艺,无论是去勋贵府中做厨娘还是去酒楼大勺当大厨都足够了,阳林在其中只是起些指导性作用而已,当王木生的儿子给他雕出来个巴掌大的圆木小盒子之后阳林就失去了指导各家妇人厨艺的兴趣,狠狠的夸奖了王木头几句之后才叫他继续雕刻一样大小的盒子。

    盒子的作用其实也是用来做吃食的,上下一夹,一个面饼就成了固定的形状,面饼的正中间印着方方正正四个大字‘大唐月饼’。周边还有一些精美的花纹,王家村的村民家里不缺吃食,他们都很富有,当王二牛将一大桶磨好的豆沙和一篮子鸡蛋提过来之后,阳林的月饼就开始制作了,先向木盒子的底部放上一张擀好的面皮,再放入豆沙,芽糖,打个鸡蛋进去,用同样盖铺着面皮的盖子紧紧的一盖,一个模样精致的月饼就做出来了,随着王木头的月饼盒子越做越多,小伙伴们有样学样,一大桶豆沙瞬间用完了,王二牛只得再磨几桶,当数千个一模一样的月饼摆了满满几个方桌之后,阳林叫王二牛停止了制作原料。

    “把平低锅架起来,刷上一层猪油。”阳林从来都是指挥别人干活,现在他的身体还太小,那些重活根本不好上手,只见王二牛快速的往平底锅上刷了一层薄薄的猪油之后,连锅,带上被吊在梁上垂到灶台上的平底锅盖一起用大火烧了起来,当锅盖也快被烧的通红的时候,阳林将一个个月饼整齐的排放在了平底锅上,然后王二牛用烧红的铁锅盖瞬间将平底锅盖了个严严实实,其实整个过程跟小神仙在村里做锅盔的时候一样,不过材料有些变动而已,麦芽糖经过高温会彻底的融化到豆沙里,鸡蛋清里的水分会不停的补充到面皮和豆沙里,让面皮不至于像锅盔那样硬,最后,豆沙的中央只会留下一个干干的油蛋黄,豆沙会跟面皮粘在一起,二世祖们兴奋的往灶里添着柴火,这种别开生面的吃食,不用尝,光看着就好吃。

    “五分钟到,开锅。”

    阳林一声令下,王二牛立即将吊着铁锅盖的青藤往上一扯,被烤的发红,散发着淡淡的麦芽糖豆沙甜香的一锅月饼就出锅了,程处默和尉迟宝林想抢先动手捞两个尝尝,被阳林手上的竹夹子狠狠的抽了一下爪子。

    “烫不死你。”

    阳林狠狠的碎了一句,用竹夹子将月饼一个个夹到盘子里,还摆了个精美的造型。

    “你们几个,每家送两盘之后才能开吃。”阳林将每一盘装了八个月饼盘子递给程处默等人道,众人早已忍不住将月饼放在鼻子前面闻月饼的香气。

    月饼一锅锅的出锅,王家村二十几户人家就分去了快一半,送完月饼回来的二世祖们流着哈达子站在灶台边等吃,李承乾摸了摸圆圆的肚子有些苦恼,早该听二弟的留着肚子的,李泰总是嫌袋子太小,四处寻找着可以装东西的漂亮袋子,李恪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笑道:“大哥,其实你现在开始留肚子也不晚,好吃的应该还在后头。”

    聪明人就是在任何时候做出最对的选择的人,没脑子的人就是口水打湿了衣襟还盯着月饼目不转睛的人,当然,七岁以下,年纪比较小的不在此列。阳家村炊烟四起,一顿要摆满桌子的长桌宴,没个两三个小时做不出来,月饼全部出锅后阳林又开始整起了杀猪菜。

    这道直逼佛跳墙的东北菜必须要大锅,猛火煮才够劲,食材多是些猪杂,猪血,青菜萝卜等,阳林同样只动口,不动手,还放了一些桂树皮,八角和花椒沫子进去,同时开锅的有卤猪头,卤猪蹄,红烧肉,酱香排骨,铁板肥肠,干煸泥鳅,至于韭菜炒鸡蛋,嫩笋回锅肉,拍黄瓜等小菜,王二牛就能做的很好,小神仙的教导是,人生在世,必须得吃好,喝好,玩好,另外两好王家村民还没学到,这吃好已经学的差不多了。

    全村人民忙忙碌碌整到黄昏,一溜二十几张方桌才被各式菜肴摆满,而阳林煮杀猪菜的几口大铁锅更是飘香全村,让所有人的口水都不够流。

    李二的队伍来了,嫔妃,皇子公主,有爵位的李氏族人全部来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列着长队,这是大祭才会摆出来的派头。

    “太子,吴王,魏王何在?”马永全一声召唤,李氏三兄弟被叫到了皇帝的队伍中,阳林也招呼村民们暂时进屋回避。

    只见李二全幅朝服,正冠,左手边上长孙皇后,右手边是刚刚换了仪装的太子李承乾,诸王子,嫔妃依次在后,再有丞相国公等,分文武品级整齐划一的进入了王家村,在太子李承乾的带领下,直入神仙居暖棚,对着堆成小山一般的红薯玉米迎迎下拜。

    “天降祥瑞于我大唐,世民必不负上天美意,管叫大唐子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李二说了很长一段话,可谓声泪俱下,大至的内容就是提振国民信心,警告有野心的人,上天都是帮他的,你们就别起那些心思了,最后还代全大唐百姓感谢将祥瑞带来世间的小神仙阳林,不得不说,阳林受李二一拜的感觉还是蛮爽的,可恨相机留在了承乾宫,不然阳林肯定要记下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

    “掌灯,请陛下入长桌宴。”

    结束了李二的独演,阳林一声令下,各家各户的小子们都提出了大大的灯笼,流水一样往水泥晒谷场边的竹竿上挂,一串串灯笼在晒谷场上升起的时候,整个晒谷场被照的如同白昼一般,一溜数十张大方桌上琳琅满目种类不同的食物出现在大家面前,阳林最喜欢玩的是个震撼,当几口装满杀猪菜的大锅被壮汉抬到晒场上面来的时候,真是忽闻一阵口水声,千吸万咽迎面来啊!

    “界界,界怎么个吃法?”李二还没动,一个穿着华丽的老头倒是先冲到了桌前,既然管仪态的大臣并未责怪这老头失仪,阳林便猜到了此人恐怕就是太上皇李渊,李二的这场秀,更多的就是做给李渊的旧朝势力看的,老家伙也未必就是饿到不顾形象了,反倒是故作滑稽的样子来化解尴尬。

    阳林很给李二长脸了,这玲琅满目的菜肴,高达百种之多,就算是内府也未必置办的出来,再闻菜香,与宫里完全在两个层次上,第一次来到王家村的李二怎么也想象不到,就这么一个小村庄而已,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置办千余人的饮食居然还能做到这么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

    “太上皇亲临,自然是要饮头啖汤的了,取碗筷来。”阳林得了李二的眼神授意,自然知道接下来怎么演,实在是怕这些大臣们吃的太猛撑坏了胃,所以阳林设计了大锅的杀猪菜,猪杂汤,先喝口热汤暖暖胃了再开吃,片刻之后,几大筐碗筷被村民们抬了上来,阳林取了一副交到李渊手中,又拿起一个长勺,舀了一勺香浓的猪杂汤到李渊碗里。

    “太上皇饮了头啖汤,就请从头吃到尾。”阳林一指一溜排成长条的大方桌,示意李渊从头吃到尾,看到什么吃什么,这么一折腾,这出场顺序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排第二位的当然是李二了,接过汤碗李二给了阳林一个赞许的眼神便拿着自己的碗筷到一边喝汤去了,第三是长孙,同样给了阳林一个赞许的眼神就端着汤碗向李二走去,第四位的李承乾有点想哭的感觉,因为他偷吃的太多了,肚子现在很饱,琳琅满目的菜肴又十分挑起他的食欲,悔不该听二弟的啊!肚子应该有多少留多少。

    皇室族人,满朝文武鱼贯的领了碗筷先到阳林这里装一碗汤,再从长桌的这头吃到那头,琳琅满目的菜肴种类实在太多了,哪怕是一样吃一口,一个人也吃不完所有种类的菜,那些被吃空了的菜碗马上就有村民替换新的上去,后面的人压根就不用担心吃不到,众人无不痛恨自己的肚子太小,像尉迟恭程咬金这样的大汉,一个人吃了别人两个人的量,吃饱了还抱着半个卤猪头不撒手,当然,等这些顶级的大佬们吃过一遍后,基数比较大的二三品文武官员上来的时候终于将所有储备的食物吃了个七七八八,还纷纷讨论那一种菜最好吃,那一种菜最好看,等内侍,和侍卫们上场的时候,只能自觉的抱着一大碗米饭,在装满杀猪菜的几个大锅那里排队了,最后每人打了一勺杀猪菜就美美的下去胡吃海塞了。

    “撤桌,清台,上月饼,果酒,凳子椅子也都端出来。”

    一顿有百余种美食的大宴席已经让文武百官目瞪口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