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世唐朝-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区倭国的一点小事,对于如今的大唐,何足道哉。

    “藤原纪武,朕去年已经下令驱逐委使,禁止倭人入我大唐。你为何不经允许私入我大唐海域阿?”李二此时的语气表情俨然只能用雍容华贵四个字来形容,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腾原氏被阿倍氏击败,在海上奔逃了两个多月。居然会在这里遇上大唐的权利至尊‘皇帝’,在藤原纪武看来,这是天不亡他藤原家,阿倍氏只是在中原窃取了一艘水轮船,就能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统一倭国,如果自己能争取到大唐皇帝的支持。区区倭国弹丸之地,不是全部要落在藤原氏的掌控之中?

    拟了拟思维。腾原纪武抬起头向李二回道:“启禀天朝皇帝陛下,大唐驱逐倭人,只因那阿倍氏不识陛下天威,竟然窃取了大唐的一艘水轮船,而今阿倍氏已经开始大量仿造天朝的水轮船,并以此在倭国大肆招揽武士,将我藤原氏和高山氏两族驱逐出海,企图一统倭国,藤原纪武无能,被拥有水轮船的阿倍氏武士在海上一路追杀,慌不择路之下,才逃到了此处,险些冒犯了陛下天威,请陛下看在我藤原氏一心尊崇天朝陛下的份上,庇护我藤原氏的最后一点血脉吧!”

    藤原纪武一句话说完,一颗刮了半瓢的脑袋便开始在甲板上磕的崩崩直响,眼泪鼻涕也恰到好处的一起涌了出来,看的心软的某些文臣都想出班为他们说上几句好话了。

    “哼,区区阿倍氏不服王化,不敬天朝,朕必惩之,你且将倭国的情况细细说来,朕稍后会做定夺。”李二表现出了一丝微怒,对于敢冒犯大唐的阿倍氏,李二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可如果劳师远征,却也不能因为藤原纪武的这几句话就贸然行动,阳林曾经跟他说过,在大唐没有腾出手来开发倭国之前,最好让倭国保持混乱的局面,可惜阿倍氏夺取了大唐的水轮船之后,竟然快速的将倭国统一了,如此,对于李二和阳林的原定计划就有些影响了,必须从长计议。

    其实年年征战的倭国本土是相当贫瘠的,在大部分倭人还停留在凿木为船的年代,水轮船给他们的震撼无异于腾原纪武见到了大帝号,他们太渴望有一个能够在海上稳定航行的船只了,只要有了这样的大船,他们就可以到达外面的世界,或烧杀抢夺,或经商盈利,总之可以大大的改善生活,而这个时候夺得了水轮船的阿倍家族开始公开招募武士了,那些渴望过的更好的流浪武士很快聚集到了阿倍氏门下,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阿倍氏的武士在中臣大相的带领下开始收服一些中小势力,直到阿倍氏成功的复制出了水轮船,这个时候就根本不需要中臣大相去攻打别人了,那些中小势力开始主动前来投靠,阿贝氏的水轮船队第一次出动,就抢劫了南洋的好几个小国家,把人家的国库都搬空了,而这更是让阿倍氏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开始壮大。

    人都是趋利的,在利益的驱使下,倭国更多的武士投奔到了阿倍氏的怀抱,直到阿贝氏的势力打破了倭国三足鼎立的平衡,所谓的打破,就是阿倍氏一家的武士和战船比藤原氏和高山氏加起来还多的多,这就有了两个月前爆发的倭国统一战了,阿倍氏这一代的家主阿倍津山要问鼎倭国的皇位,他的军队只发动了两场战役就分别将倭国的二三号势力铲除了,而今阿倍氏属下有一支两万多人的武士军团,整个倭国都是阿倍氏说算了。

    藤原纪武讲述完这一切,李二和朝堂上的众臣对倭国形势就有了谢了解,他们谁也想不到大唐被劫的一艘货运水轮船会改变整个倭国的命运,如果别的国家拥有了火药,神威大炮会是什么样的景象?没有人敢想象,他们现在应该庆幸的是阳林和古月刀文这样的奇葩诞生在了大唐。

    藤原纪武被允许跟随朝廷的船队而行了,李二虽然没有明确的说要给他什么帮助,但至少结束了他海上亡命的生涯,食物和清水是藤原纪武的族人需要的,朝廷的船队根本就不缺这些,甚至他的三艘小破船上还有不少的伤者,这样的船只可以搭乘着三百多人在海上支撑两个月,足以证明倭国人的航海经验远远的高于大唐水上将领,甚至是穿越而来的阳林,李二当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他的座舰帝王号上从来就没有缺过任何东西,甚至每天一大浴盆的洗澡水都是新鲜的,大唐军舰在技术装备上的完善是倭国人无法比拟的,他们根本不懂蒸馏取水法和拥有可以持续燃烧的蜂窝煤。

    处理完这件意外发生的事情,李二才展开阳林写来的信开始读起来,阅兵式的提议很新颖,阳林甚至提出了彩排之后再进行才是最佳的,可惜如果排演一遍,就起不到震慑三军的效果了,所以整个流程阳林在信中写的很详细,看到妙处的李二觉得很有必要将此信的内容拿出来找礼部官员议一议,如果合适,将其定为帝王阅兵的永例最佳,可惜几位大臣看到信后的反应却是让他一头黑线。

    “陛下,不可,群臣跪拜君上乃是人伦大礼,在大礼仪中,只有不臣之臣才敢站着跟君上说话,天授驸马此议不妥。。。。。。”

    “还有那个水上演阵仪式,将军士直比戏子,如何使得,兵者,国之重器,军伍之中当庄严肃穆,天授驸马此议不妥。。。。。。”

    “凡大礼仪者,必先祭天,此仪竟然无有祭天仪式,难道是不承认陛下的天命正统地位?简直是狗屁不通,狗屁不通。。。。。。”

    分明很拉风的阅兵式被群臣说的一文不值,尤其是将礼仪规矩看作生命的孔老头,说的李二烦躁不已,将眼神在群臣脸色上一一扫过,恰巧看到了站在一角用讥讽的眼神看着这些大臣的谢飞鱼,这家伙一身鱼皮水靠,即便是站在角落也很是显眼,李二突然很想问问这个阳林属下的军卒是怎么看的。

    “朕看你似乎对大臣们的评价很少不屑,报上你的姓名官阶,朕倒是想听听你们这些为阅兵式准备了数月的军卒是怎么看这场仪式。”李二一指服装造型独特的谢飞鱼道。群臣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这个品级低到压根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个甲板上的人。

第一百六十一章 思想再度冲击() 
ps:各种票纹丝不动,我真服了你们。。。。。。心头的那个火啊!就快熄了,大神们不缺票,你们分点给我成吗?

    “呃,末将淮南水军副都统谢飞鱼,品级好像是从五品吧!反正俺每个月的饷银是十贯钱,既然皇帝让我说,我就说了。

    这些大臣们说的话其实俺都听不懂,俺只知道站着说话才不腰疼,这是我家大都督教给我们的道理,所以咱淮南水军早就没有了什么跪拜礼,大家都站着说话岂不爽快,还有啊!整天苦大仇深的练兵练不出好兵,大都督以前都不管我们的训练,只有这几个月到了岭南才亲自抓,末将也是这几个月才跟在驸马爷身边学道理的,他说尊敬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是靠自己挣的,尤其是军兵之间,有了亲如兄弟的感情,军队才有军魂,就算你是皇帝,强按着别人给你磕头,也只会让别人无时不刻的想造你的反,因为造反成功之后,就是你给他磕头了。

    还有,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天子,那肯定是我家大都督,因为只有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咱们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不能自己骗自己,不过即使是我家大都督也不承认自己是天子,老天根本是不会生儿子的,它只会给人带来灾难,比如两年前的旱灾,去年的洪灾,蝗灾,不都是老天带来的么,人定就能胜天,何必迷信天?要是想知道天上有什么东西。飞上去看看不就完了,那里只有寒冷的空气,冰层。没有任何生命体,无知才是人们最大的病,真正懂这个世界的人根本不会被那些不合理的规矩所左右。。。。。。”

    谢飞鱼一张嘴就吧唧吧唧的说个没完,其实这些怪话平时阳林也跟文工团的人说,可文工团的人一般都将其当作密辛,不外传,谢飞鱼最近跟在阳林身边排演阅兵式。无聊的时候阳林就会给他们聊聊这些东西,谁成想将这些新鲜事物当故事听的谢飞鱼记性这么好。一下子全给说了出来,直接让整甲板的人掉了一地下巴。

    “住口,混帐,老夫要弹劾你。不尊君上,不守礼法,枉称他人为天子就是造反,这是诸九族的大罪。。。。。。”

    如果白玫瑰只是让孔颖达生气了,那么谢飞鱼就是直接让孔颖达吐血了,他世世代代信奉的东西一下被人推翻,是一种比杀了他还难受的感觉,说到最后几句,这老头直接就吐血晕倒了。李二不得不赶紧召唤太医前来诊治。

    还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的谢飞鱼无辜的抓了抓头皮,只有站在李二身侧的李泰暗暗的给他竖了个中指,这可是他准备用来劝说李二标新立异。将皇位传给他最有才能的儿子,也就是他自己的时候要用的说辞,他相信这样的理论在特别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李二那里最站的住脚。

    “抬下去好生医治!你也下去。”李二指了指不知所措的谢飞鱼道。

    太医将孔颖达抬了下去,如果这个时候不放谢飞鱼开溜,恐怕也真的要其处死才能消解五姓系官员的愤怒,李二原先是很想喜欢君权天授这个说法的。这样能让百姓无条件信奉君主,可惜他刚一上位就碰到了阳林这个奇葩。阳林告诉了他人定胜天的道理,他知道这才是正确的道理,却一直将其压制着不允许这个理论传播。

    君权天授这个说法是文人信奉的没错,可当李二要对付文人的时候却不能用这一套,因为越是文人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七宗五姓世家甚至诞生于董仲舒之前,在此之前又有几人将孔子的那一套当作治国方论?

    在李二看来,孔子的那一套用来治学可以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用来治国就是自取灭亡的下场,他骨子里就是个武人,始终相信武力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枪杆子里出政权几乎是所有军事家信奉的道理,李二这个军事家也不例外。

    “陛下,臣请严惩此大逆不道之人。。。。。。”

    “臣附议。。。。。。”

    甲板上跪了一地的官员,只有同为军队系的几个武将大佬没有动弹,谢飞鱼还没溜出甲板,就再度被群臣拦了下来,这是继白玫瑰事件之后又一次的新锐思想与腐儒思想的对冲,并且更加激烈,连李二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因为这再次演变成了七宗五姓系与他的对抗,大战在即,与占据多数官员的五姓系官员结下了梁子会对战事不利,可处置了谢飞鱼,造成的后果恐怕会更加不利,李二权衡了片刻之后腾的一下从自己的新式龙椅上站了起来,他从来就是个杀伐果决的人,一旦下了决定,就会雷厉风行的去执行。

    “朕早就说过,大唐不因言而获罪,并且他是一个粗俗野人,连官职都是按照饷银的多少来计算的,你们以为他是有心之言?今日是朕叫他开口讲的,难道你们还要治朕的罪不成?

    ‘人定胜天’这句话朕觉得没有说错,任何的苦难都得靠我们自己来渡过,天不能帮我们,我们一直信奉的天,现在自己就能飞上去,咱们还需要信奉它吗?朕就是要开创上古未有之礼仪,做前无古人之君王,古之君王规定的礼仪,在朕这里行不通,因为他们都是亡国之君,朕的大唐,要万世长存,做到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