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能名帅-第10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队的顽强让我们眼前一亮,希望国家队球员能够再接再励,客场创造奇迹。”

    …………

    …………

    在吴磊进球的那一瞬间,看台上的足协大佬们都纷纷从座位上冲了起来,不顾形象地用力鼓掌,领队黎铁更是大声的呼喊着看台下方那近在咫尺的吴磊。

    “漂亮!这个进球实在太漂亮了!”

    “谁说不是呢?精妙的团队配合,尤其是尹洪波的那一脚挑传身后,非常有想法,思路很清晰,没想到这名球员这么有实力。”

    “以前在中超就听说过,但不知道原来他这么强。”

    “我倒是觉得,球员的实力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在战术框架下给予了他们发挥的空间,以及清晰的思路,这才导致了他们的发挥,否则的话,如何解释他们之前都打不出这样的配合效果?”

    众人听后,都纷纷连声称是,而高寒无疑就是其中的关键。

    “我记得,高寒曾经跟我说过,在稳定的技战术框架下,球员是最容易产生创造力的,而现在看来,他给国家队带来了非常清晰的技战术理念和稳定的框架,这才激活了球队的活力和创造力。”黎铁满是赞叹地说道。

    “而且,这一个进球的整个配合套路,说穿了并没有什么太过巧妙的灵光一现,都是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套路衔接起来。”

    黎铁这么一说,众人仔细一琢磨,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从郑志和冯晓挺同时夹击孙兴民,迫使对方回传,到黄柏文断球,再传球找高林,高林护球回传尹洪波,自己转身前插,尹洪波挑传到前方,高林传中后点……

    整个配合套路可以分拆成了几个非常简单的小范围配合,别说是职业球队了,就算是一些业余球队都可以玩得风生水起,可恰恰就是这些简单直接的小范围配合衔接起来,竟然变得如此犀利致命。

    要说这些套路,国内的教练们也并非是不懂,可用起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这又是为什么呢?

    或许,这就是高寒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顶级名帅,而国内的教练却不行的原因。

    但不管怎么样,吴磊的这个进球,让比赛再度改写。

    现在所有的压力又都重新回到了韩国队的身上。

    所有人再细细一想,中国队的反扑恰恰就是从郑志跑到场边去喝水,跟高寒密谈之后发生的,很显然,当时的高寒就是在面授机宜。

    这就是世界顶级名帅的实力吗?

    …………

    …………

    高寒太可怕了!

    在看到吴磊进球的那一瞬间,施蒂利克脑子里突然产生了一个毛骨悚然的念头。

    他竟然畏惧了!

    他留意到了刚才中国队的那个进球,所有配合都很简单。

    之前助手专门去刺探了中国队的训练,而回报的消息称,高寒的训练项目都是一些最简单的项目,根本任何值得留意的地方。

    可现在回想起来,恰恰就是这些最简单的东西,被高寒拼凑在一起,竟然变成了对韩国队最致命的威胁,而高寒反击的时机又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让施蒂利克如何不害怕?

    被扳平比分了,他现在是连反扑的时间都没有。

    下半场怎么打?

    而下半场,高寒又会怎么打?

    所有的难题通通推到了施蒂利克的面前,反观高寒,扳平比分之后,他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采取开场的战术,稳住防守,耐心反击。

    这就是高寒!

    韩国队用一个进球来打破场上的僵局,改变了比赛的局势,而高寒则是利用一个难度更高,时间点拿捏得更好的进球,再一次打破了场上格局,扭转了局势。

    施蒂利克现在真的有一种脑子不够用的感觉,他甚至有些苦恼,到底下半场要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打法?

    加强进攻吗?

    这倒是可行,他的队内还有一名前锋黄喜灿,但他也是速度型的。

    中锋池东沅这一场比赛的表现很低迷,主要是中国队的中卫冯晓挺表现得十分活跃,再加上韩国队左右两条边路被切割开了,跟中路有些串联不上,导致池东沅有些孤立。

    这一点,中国队的情况倒是跟韩国队很像,张宇宁也是没多少拿球的机会。

    那下半场高寒会不会调整球队的进攻呢?

    如果会,那韩国队又要如何应对?

    施蒂利克真的有些慌了手脚。

    …………

    …………

    在吴磊进球后不久,比赛补时了两分钟,主裁判哈桑就吹响了上半场比赛结束的哨声。

    中国队最终凭借着上半场临近结束前吴磊的进球,顽强地扳平了比分。

    带着一比一的比分结束上半场,所有球员都感到满意,精神面貌也为之变得抖擞。

    反观韩国队,多少有些沮丧。

    原本一球领先的优势没了,球队不得不再一次被中国队拖进攻坚战的泥潭里,而面对上半场前面半个小时的顽强防守,他们也确实是拿不出更有效的进攻手段。

    难道,要再指望着中国队的球员犯错?

    现场的中国球迷都纷纷站起来,为国家队球员的出色表现鼓掌。

    而比赛直播也传递到了中国,在网络上也引发了所有网民的狂欢。

    整个上半场可谓是跌宕起伏,国家队的表现有好有坏,但整体来说,打出了中国队十几年来所从来没有过的精神面貌和技战术水平。

    虽说只是上半场,但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高寒作为世界顶级名帅,给这支国家队带来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带来的改变有多么喜人。

    甚至有无数的网友都纷纷留言,只凭着这个上半场,中国足协就应该无条件地支持高寒的执教,所有人都应该支持高寒,相信给他时间,他一定能够带领中国队走向强盛。

    国内舆论哗然,全民狂欢,无数球迷都在期盼着国家队下半场能够再接再励。

    谁说以上半场的表现,下半场不能创造奇迹呢?

    要是能够在客场击败韩国,那将是中国足球几十年来最令人惊喜的奇迹。

    而在韩国首尔世界杯球场内,高寒在上半场结束哨声响起的那一刻,快速地走到了场边,迎向了走下球场的球员,他逐一跟球员们拥抱后,将他们一一送进了球员通道。

    每一名球员都受到了看台上球迷们的热烈掌声和欢呼。

    在这一刻,他们所有人都萌生出了一份骄傲,作为中国国脚的骄傲。

    场上的最后两名球员是队长郑志和中卫冯晓挺,两人跟高寒在场边碰面后,拥抱了之后,并肩走回了球员通道,显然还在讨论着上半场的局势得失。

    球迷们疯狂地呼唤着高寒的名字,这让刚要走进球员通道的高寒,立即抬起头,转身高举双臂,朝着球迷们用力鼓掌,感谢他们对自己和国家队的支持。

    “仅仅只通过了上半场的比赛,高寒就征服了所有的中国球迷。”

    “这是中国足球近十几年来踢得最令人满意的上半场,但我们衷心的希望,高寒和国家队的小伙子们能够戒骄戒躁,下半场再咬紧牙关,争取客场拿下韩国队,拿下十二强赛首场比赛的胜利。”

    “这将会是中国足球十几年来最大的惊喜,也是最令人振奋的奇迹。”

    “而我们相信,只要破了韩国的恐韩症,那长期以来笼罩在中国足球头顶上的乌云将逐渐散去,将再不会有球队能够困住我们。”

    “我们现在应该开始深信,高寒一定能够挑起振兴中国足球的重任。”

    (本章完)

第1143章 真的能赢() 
    中国足球和韩国足球,乃至欧洲足球的差距有多大?

    这是高寒过去这些年最经常被人询问的难题。

    问题很宽泛,要全面地阐述清楚,说不定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可高寒往往都是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很大,但又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

    这确实是他的真心话。

    如果是以球员的技术功底来看,中国和韩国的差距真的并不大,这从很多韩国国脚在中超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甚至有些中国的球员到了欧洲去,也同样不比欧洲的球员差多少。

    可为什么无法立足?

    原因很简单,一名球员要融入一支球队,并不仅仅只是靠技术,还包括技战术素养,踢球的思维以及参与比赛的种种细节,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技术反而并不重要。

    简单点说,中国的球员技术功底不错,但不懂得比赛。

    这就涉及到了整个职业足球产业配套的问题。

    无球跑动的问题,高寒之前就说过了,而在这一场中韩对抗的关键比赛中,上半场球队又多次暴露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场上缺乏沟通。

    足球是团队运动,十一名球员同时在场上比赛,如何保持步伐一致,如何有效分工,如何协同保护,这就需要每一名球员彼此间保持着良好而有效的沟通。

    但问题来说,这种沟通可不是简单喊一句这么简单。

    足球场上的一切瞬息万变,如何保持及时而有效的沟通,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比赛胜负。

    例如上半场张林凡的那次失误,这确实是右后卫自己的一次失误,但问题是,黄柏文就没有责任吗?他明明已经要跑过来了,为何没有及时把自己的意图传递给队友?

    张林凡的判断失误,背后所反应出来的却是国家队整体的沟通障碍问题。

    那要怎么建立起足球场上的有效沟通?

    这就需要球队上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人人都一清二楚的沟通机制。

    很简单吗?

    不,很难。

    还是张林凡的那次失误,如果黄柏文回撤时,喊了张林凡的名字,再把自己的意图喊出来,先不说在当时球场内人声鼎沸的环境里,张林凡是否能够及时接收到信号,就算他听到了,他还得反馈到脑子里,再通过脑子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决策判断。

    而事实上,等到他做出决策判断时,往往也已经来不及了。

    从接收到信号,到做出决断,这一段时间被称作为反应时间。

    很明显,传统的沟通方式运用到足球场上是行不通的,因为反应时间太长了。

    所以,就得运用一种类似于手势、暗语之类的方式,在确保队友能够清楚接收到信号,同时还要尽可能缩短队友的反应时间,确保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这就有点类似于特种部队作战时运用的手势暗语。

    但很明显,中国队在球场上的沟通方式是很成问题的,这也是高寒在过去一段时间努力在研究和打造的,但至今为止,他和所有球员们都还在共同努力。

    同样情况还存在于俱乐部,只不过俱乐部引进了很多外籍名帅,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细节,再加上长时间相处,使得他们在这一块反而走在了国家队的前面。

    高寒非常清楚,如果中国队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不说上半场的那个失球,就算是一些韩国队颇具威胁的进攻,都能够被及时化解和遏制,场面会比现在好看得多,有威胁的反击也会更多。

    沟通仅仅只是组成比赛的一处细节,很基本很关键,但却毫不引人注目,类似于这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