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足球之召唤千军-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某卫视拿到的只是一支排名在倒数第三球队的信,自然就只能每周播出这支球队的比赛。

    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状,因为这家公司是等各个俱乐部做完了,再向各个俱乐部要信,然后再去找各个媒体卖,而且向有的媒体报价2000万,价格比中超版权销售都高。由中甲的俱乐部总经理就说道:“我们当然不能给他们信,因为我们也是一年花300万的信制作费。”

    更加神奇的是,一家俱乐部让更多的球迷看到自己球队的比赛,自己制作信之后花了70、80万上星费,给新媒体播出。结果几轮之后,这家新媒体收到了这家拥有中甲版权的公司发出的律师函:要求新媒体停止播出,或者付费播出。

    在与新媒体无法达成共识之后,该公司转头又与俱乐部谈判,要求这家俱乐部支付上百万的费用来买断自己俱乐部的版权。“这是什么道理,你们拥有版权,应当负责制作与宣传,既然你们实现不了这个目的,现在我们自己制作、自己播出,你们竟然还要我们自己回购版权。这样一年下来,我们还得倒贴钱。”这家俱乐部的官员如是说到。

    还要说一件更是难以想像的事情,哈尔滨球迷能够看到自己球队的比赛,自己花钱众筹在当地的网上直播毅腾队比赛,结果刚刚播出就被叫停。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要播中甲的比赛,麻烦请先付版权费。

    其实这完全是中国足协监督不力,以前中甲的商务合作是卖不出钱,后来卖出钱,足协就立刻什么也不管了。足协可能在卫视电视、地方电视上看到了每轮中甲联赛播出问足协知道这些都是各俱乐部花钱制作与播出的吗?中国足协招商给俱乐部带来什么好处了?

    龙腾队比赛的转播是从上个赛季的中期才开始的。当时龙腾队在足协杯里一路高歌,在联赛中也是横扫一片,龙腾队就趁机和江城电视台签订了转播合同。龙腾队负责转播人员的劳务派遣费用及设备的租借费用。

    今年龙腾队打进中甲后,俱乐部和江城电视台也进行了转播的商谈,因为涉及到一个赛季的比赛转播,对人员的需求和制作费用都不是小数目,所以双方的价格一直没有谈拢。

    因为江城卓尔今年冲超成功,所以转播中超比赛成了江城电视台文体频道的重头戏,对龙腾队比赛的兴趣也是直线下降。在信制作上面一直没松口。直到前段时间,江城市主管宣传的市领导传了句话:“都是江城的足球队伍,我们不能厚此薄彼。”江城电视台才算是松了口,将制作费用减少了一半,即使这样,龙腾队每年也需要向江城电视台支付将近300w的费用才能保证全赛季的比赛直播。

    这里面其实是张升的哥哥张晨帮了不少的忙。张晨因为之前负责过龙腾集团的外联业务,长期为龙腾集团在江城电视台和各大媒体打广告,所以和主管这一块的江城市领导比较的熟悉。听到张升比赛转播的事情发愁,主动的帮张升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志军听到转播的事情有了眉目,特别是张晨主动的帮张升解决问题,非常的高兴:“张晨,你这个事情做的好,能够主动的帮弟弟解决问题,我很高兴。”

    接下来张志军重点关心了一下他之前很少提到的事情,就是龙腾队的青训的问题:“张升,我看你这个架势,是想走青训自己培养球员的道路。但是这条路不是很好走啊。投入大,见效慢,有考虑过怎么加快这一块的发展吗?”

    其实张志军问这个问题,是他有他的用意的。

    因为早在2011年年底,中国足协就向中超、中甲的32家俱乐部下发了《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条件和审查办法》,当中写道:成立青少年球员训练中心,组建精英梯队(预备队'18岁以上'、十七岁以下队'每队不少于25人');以学校为依托,积极建设10至17岁以下(即U10—U17)各年龄段的培训网点梯队。文件还说:未达到本办法要求的俱乐部,不予批准注册,不能获得该级别联赛参赛资格。

    但是两年过去了,可以达到以上全部要求的俱乐部屈指可数。实际上并非中甲俱乐部都拥有自己的U17队伍,能够组建10至17岁以下各年龄段梯队的俱乐部更是少之又少。在这里面,部分青年队伍还是城运会、省运会、全运会等任务而建,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一方面削弱了足球青训的基本,一方面让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比赛可踢。换句话说,即便组建了青年梯队,中国足协和各俱乐部还得思考怎么去维持、培训、锻炼这些队伍,使得青训体系达到应有的效果。

    至于张升想着让丁怀翌等球员参于磨练的预备队联赛,已被各方视为“鸡肋赛事”。预备队比赛一般安排于中甲比赛结束后的次日上午进行,不仅时间较早影响备战,有时连队员都凑不齐,像后卫踢中场、门将踢前锋这样的花边就不少见。由于客队一般安排了中午航班赶机回家,部分预备队对决不过是敷衍了事、应付过关。与此同时,外界也很少去、监督这些比赛,给了各队“偷懒”的机会。有的事情则更加的奇葩。在2015赛季一支中甲球队的预备队比赛之中,一场比赛只进行了80分钟就匆匆结束。正当双方球员纳闷的时候,被告之主裁判要赶火车离开,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就提前吹停比赛了。

    所以不管是从俱乐部的硬性规定和长期发展还是从年轻球员队的积累经验,张志军对青训表示出关心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他的意思也很明确,看能不能以直接收购别的梯队的方式来加强龙腾队青训的实力。其实张志军的想法是现在绝大多数的中超和中甲球队的做法。

    广州恒大不用说,花费了不菲的资金通过收购各个足校,俱乐部梯队,省梯队的优秀年轻球员,再加上举办恒大足校来自己的青训体系。别的俱乐部也同样如此。

    富力2011年收购中甲的深圳凤凰然后冲超成功,之后收购了广州足协的93、95、97、99队等,同时通过前95国青主帅黎兵的关系,也挖来过95国青的队员。然后自己搞了富力足校,年龄最大学员是99年龄段,不过富力总经理介绍,优势学员是从03段开始的,他的说法可能不是谦虚,因为99、00、0201还没搞三支国字或国字选拔队都没有富力学员。

    绿地2014年收购申花后收购幸运星95梯队,达到足协的要求,绿地从别人已经淘汰的球员中硬是组建了自己的97和99梯队。之所以绿地没有买到97、99好的梯队,主要原因是上海最好的青训人才集中在徐根宝和幸运星手里。绿地足坛后,徐根宝那时还是东亚主席,所以绿地只能买幸运星。绿地也确实买了幸运星95,但是绿地错误估计了形势,他觉得上海体育局有地方保护,不让把梯队卖到上海以外,而徐根宝和申鑫都是没钱的主,所以幸运星的其他梯队也早晚是自己的,不着急。

    但是,2014年底,上港收购东亚,不光拥有了东亚的97梯队,还收购了幸运星的97、99梯队,并且和幸运星达成战略合作,等于一举断了绿地的后路。

    华夏幸福2015年收购河北中基,然后冲超成功。达到足协要求,华夏幸福收购了河北足协99队,同时还强挖了主教练李铁母队辽宁宏运梯队12名球员。此事被辽宁队捅到足协,最后以华夏还人结束。华夏又派助理教练郑斌出马,最终从郑斌家乡武汉挖到了99年龄段的不少好苗子,不乏99国青队员。最后是请日本的青训专家来搭建青训体系。

    舜天只有01、03那支梯队,这之前都是靠江苏足协培养球员的。

    延边之前就是延边体育局的球队,后来转让股权给富德,自己依然占有股份,所以延边足协队就是延边俱乐部的梯队。

    同样情况还有辽宁队,虽然大股东是宏运,但是辽宁体育局依然有股份。不过辽宁体育局已经多年没有自己的青训了,宏运其实也没有自己的青训,自从当年买了大连毅腾的87梯队,也就是杨旭、于汉超他们,之后的梯队就是东拼西凑的。(。)

18。最后还是钱的问题() 
对于青训和梯队这一块,张升还是有着足够的自信的。现在龙腾俱乐部已经有了预备队,U17,U13和U9梯队。可以说在中甲的俱乐部里,已经走在了队伍的前列。加上自己召唤系统召唤的球员,完全没有花那个冤枉钱去收购外面的梯队。

    何况江城卓尔才算是江城足球的宠儿,不谈他们明年要打中超,光从江城卓尔本身的历史来看,溯本追源起来这只球队才是真正接过江城足球的大旗的嫡系,因此一直被整个江城甚至鄂省和呵护着的。所以前段时间卓尔已经和江城足协达成协议,以后江城足协的球员会供给卓尔这个事情一点也不奇怪。

    这就意味着很多的足球人才已经被卓尔垄断了,就算龙腾队再去买别的梯队,过来的梯队整体都是能力非常差的,性价比会非常的低。还不如龙腾队自己把自己的梯队先上报给足协,之后再慢慢补充。

    张升想到这里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爸,我觉得既然我们已经有了足校,梯队的事情就没必要做的这样急功近利了,现在德国过来的青训教练也都在一步步的到位,我觉得还是应该相信他们。”

    看到张升这么说,张志军也没有去劝,他也清楚光靠买梯队的话确实不划算。因为接下来的事情也更加的,那就是钱的问题。

    张志军对这个问题也非常的谨慎:“张升,球队刚中甲,按照你的计划,冲甲需要多长的时间?”

    张志军问这个问题,主要就是考虑中甲的投入的问题。因为中甲基本上是没有收入的,所以投多少钱,怎么投是每个中甲俱乐部都需要慎重对待的。

    纵观将近10年的中甲历史,中甲联赛的穷富悬殊,富人们烧钱的趋势的确愈演愈烈。中甲联赛创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甲B联赛,由于通过膨胀等因素,那个时候的中国次级联赛的投入一直较小,千万以上级别的投入足以成为联赛中的土豪。在中甲元年,2004年江城队的投入为3300万元,位居中甲第二,当年投入最多的是江苏舜天投入了4600万元,而当年与江城队携手冲超成功的珠海中邦投入仅为2600万元。而到后来的2014赛季,江城队的投入也是中甲第二,但却花了6000万元,两支冲超队伍重庆力帆与石家庄永昌,分别花了7000万元和4000多万元。两组数字对照,我们不难发现这十年间在球队投入方面的增长幅度。

    在2009年以前,中甲联赛一直处于几千万冲超,几百万保级的不温不火的状态之下,直到广州恒大入主中国足球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010赛季中甲联赛,广州恒大疯狂投入1。7亿元人民币,聘请李章洙为主教练,在穆里奇、郑智、郜林等球星的带领下一骑绝尘冲超成功,广州恒大也是中甲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球队。2011赛季,大连阿尔滨和广州富力成为中甲联赛班霸,最终阿尔滨已投入7000万以上的代价冲超成功,富力同样也花费不菲。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甲联赛球队平均投入额为1500万人民币左右,最终,冲超的两支球队,上海东亚队投入大约是1800万,江城卓尔队的投入则在5000万左右。两者球队投入差距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