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勒胡马-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无法跟上相助。那你这样爬上去,不是白送人头吗?

    甄随笑道:“汝等不惯爬山,在我眼中,此山虽陡,却与通途并无太大差异。且我率五十人上山,不过突出不意,扰乱敌势而已,汝等趁机率兵沿路而上,两向呼应,便有破敌的机会……”

    王则、熊悌之闻言,各自心惊,于是唾沫费尽,反复劝阻。甄随却压根儿不理,最后甚至说我这不是在跟你们商量,我是在给你们下命令!

    ——————————

    甄随是武陵蛮出身,不过老家在晋代并不属武陵郡,而属其北的天门郡,族众分布在充县、溇中之间,也就是后世的张家界市北。蛮部一旦起乱,就习惯性往山里跑,曾经据守过云梦山,也就是后世的天门山。云梦山之险峻,在甄随看来,不逊色于面前这座仇池山,且更高耸,直入云霄。

    ——其实论海拔,仇池远比云梦为高,但其周边也皆高阜,云梦之下却多深谷,从山下到峰顶的高度差,倒确实是云梦更胜了一筹。

    甄随少年时代,基本上就是在云梦山里长大的,因为其族十年里倒有七八年都在与官府作对,动不动便即避入深山,以御官军进剿。故此对于一座山寨应该怎么固守,甄随经验非常丰富,倒过来想,则当如何进攻,也容易筹谋对策了。

    他当然也知道这是一步险棋,但一则自家用险用惯了的,二则前几天才刚来就放过大话,倘若迟迟不能有所进展,必遭王、熊二将耻笑啊。故此不听人劝,执意前往。

    再者说了,以甄随看来,这山若不用险,除非堆人命,否则是肯定攻不上去的。大都督还想尽快平定秦州,好东向去打平阳呢,倘若在武都郡内长期保持重兵,围攻一座难以攻克的险山,全盘规划肯定都会被打乱。

    当然啦,甄随还真没有对裴该忠诚到大都督的旨令要凛遵,大都督没提过的,自己也要想方设法为其解难,哪怕身死,在所不惜的地步。只是这种险山,估计裴军中除了自己别人都不可能打赢,难免见猎心喜。且若自己能够打赢,日后必有大把的上阵机会;而若自己放了大话,却最终打不下来,以后会不会再没机会自作主张、展布手脚了呢?

    有险又如何?去冒啊!冒的风险越大,收获的胜利也就越甜蜜不是?

    于是便在部属中精挑细选出五十名也是山民出身的勇卒出来,甄随领着他们,悄悄接近山壁,然后拋索攀登。爬山这事儿难不倒他,再加上经过多日来的勘察,确实这一路防御颇为稀松——主要是杨难敌压根儿想不到有人会从这没有道路的地方上来——故此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竟然被他有惊无险地摸到了山腰部分。

    其实也不能说是无险,间中就有三名士卒因为挠索不牢等种种原因,掉下山去摔成了肉饼。好在甄随早就下令人人都口勒竹枚——就跟奇袭时对待战马一般——所以你就算摔死,也叫唤不出声,不至于惊动了山上的氐卒。

    等到上得山来,甄随也不禁有些后怕,心说我原本还计划趁夜攀爬的,如此更能起到奇袭之效,倒是王泽扯着衣襟,死活不让,才改成了白天爬……这要真是半夜,黑漆漆的难以视物,估计掉下去的就不止三人啦,三十人都嫌少啊!

    本来原计划还要再往上爬一程,但在这个落脚点附近,他却猛然间发现了一栋意料之外的木屋,不禁惊得后背全是冷汗。事先审问俘虏,主要是确定防守诸垒,然而山上并非只有氐卒啊,老弱妇孺的氐民也有不少——终究仇池山对于仇池氐来说,是大本营,而非一座纯军事用途的堡寨——各觅合适处建造房屋,俘虏就不可能全都清楚,并且逐一作供啦。

    甄随急忙撇下挠索,抽出长刀,一矮身就蹿进了木屋。屋内并无氐卒,只有一个老氐人卧在草席之上,听到门外响动,随口问了一声。甄随也不知道附近是否还有旁的氐人,二话不说,扑上去一把按住那老头儿的嘴,就直接一刀断喉。

    既然此处已有氐人居住,可见与山寨核心部位必有道路相通。甄随想明白了这一点,就不再继续攀爬陡峭的崖壁了,出得屋来,聚齐部众,便即寻路上山。临行前还特意从灶里掏一把火,把木屋给点燃了。

    就此一路杀去,见屋就烧,见人就杀,毫不手软。逐渐的,周边木屋和居住的氐民都越来越多,他手下还不到五十人,实在难以屠尽,那些老弱妇孺哭号奔蹿,间中青壮都执械来斗。甄随吩咐部下,不必强与氐卒厮杀,却用氐民做挡箭牌,甚至于捉起小儿来做人质,逼迫氐卒后退。

    即便杨难敌还没能组织起部众,发起有效的围剿和反攻,陆陆续续闻声主动聚拢来的氐卒,或者强壮氐人,其数量也颇为可观,不是甄随这几十人可以硬扛的。但他这一拿平民做盾牌,专朝屋密处、人密处冲去,却使得氐卒们投鼠忌器、牵手缚脚,难以招架。

    山上的乱子,就这样逐渐扩大开来……

    山下裴军见到山上火起,知道甄随得手——起码他是真上山了——急忙按计划向多处山道发起了迅猛攻势。王泽还命士卒高叫,说:“山上内讧,杨难敌已死,汝等还敢再抗拒官军么?!”故意扰乱守兵的心志。

    几乎同一时间,仇池西麓的宕昌羌也同样发起进攻,力求使杨难敌首尾难顾。

    甄随逐渐接近山寨的核心部位,见到围拢过来的氐卒越发众多,且平民多数跑散,也不容易揪人来做挡箭牌了。他们这四十多人,到处奔蹿,绝不肯停留一处,使氐卒可以顺利加以包围,而且一瞧对方势大难敌,干脆沿着山路反向山下杀去。

    沿路所建各处木堡,全都是控扼道路,为防山下,根本没想到会有敌人从背后杀来,竟被甄随顺利捣破多处,然后他就凭着一处地势颇佳的木堡,固守待援。

    只是,援军能够及时赶到吗?就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ps:书友们,我是赤军,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十章、咱两家联个姻吧() 
仇池山上,氐众的主要堡寨,都在半山偏高一些的位置,而甄随目前所据,正好在半山腰上。比他更低一些的各处守兵,虽然见到山上大乱,难免心慌,但在将领的指挥下,多数仍然严守防区,利用弓箭和长矛对从山下沿路拼死冲来的裴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王泽和熊悌之分道而行,老熊就因此被堵在半道儿上,损失惨重,进退不得。

    唯有王泽,手举大盾,冲锋在前,虽然身被数矢也仍然硬着头皮往前顶。因为他知道甄随是裴该爱将,虽然大家伙儿全都讨厌那个家伙,但若因为自己呼应不力,使得甄随战死,将来大都督能够饶过自己吗?不少人都盼着甄随吃瘪,甚至于盼他完蛋,但最好别完蛋在自己面前——否则怕是自己也躲不过责任哪。

    王泽所率“劫火右营”,其中坚本来就是甄随从徐州带出来的老底子,比起别部来更为悍勇,更擅乱战,也更愿意去搭救甄随——甄蛮子虽然几乎得罪了所有同僚,但在士兵中间威望还是很高的;加上他即便身居高位,仍然跟在徐州一样没什么架子,惯常与普通士兵打成一片,是以颇得士卒之心。

    虽说那厮对于个人格斗技的训练要求甚高,还经常寻过错鞭笞士卒,就有如三国时代的张飞张益德,“不恤小人”;但经过他严训还能活着留在军中,成为百战老兵的,对此却都习以为常,不仅不恨他,反倒认为是甄将军的严格要求,才让咱们能打胜仗,我也才能活到今天哪。

    越是强军,越敬勇者,本是常理。

    因此王泽率领所部冒着箭雨、矛林,拼死冲上,虽然不时有士卒倒下,其后的兵将踏尸而前,却不敢有丝毫的延挨。王泽不禁就想啊,我此前要是有这种动力,也不要命地往上攻,估计效果不会比今天差……可要不是甄随在上面等着救援,我哪儿舍得接受这样可怕的伤亡数字哪!

    等王泽终于连破数垒,冲到甄随面前的时候,甄随带上山的五十名精锐,已然剩下了不到十人,剩下的多数在恶斗中以一敌五,杀得骨软筋疲,终至殉难,或者还勉强维持着最后一口气,估计也活不到山下了。

    王泽也早就连骨头都软了,在甄随面前一跤坐倒,心说当年老熊他们于阴沟水畔恶战胡军,估计也没有我今天杀得疲累吧……那回老熊就剩下了半条命,陆和在担架上躺了好几天才能下地,我这次啊,不躺个十天半月的,再不想动了……

    唯有甄随,虽然满身是血——多数是敌人的血,但他自己也负创多处——却仍旧活蹦乱跳的,还嘲笑王泽:“只杀不到半日,汝便骨软,真正无用。”他接过王泽的指挥权,领着兵卒返身又朝山上冲去。

    这时候天色已经逐渐昏暗起来,只见半山上一片火海,也不知道多少木屋被引燃,正好隔开了攻守双方。被堵在火外的氐卒尽被甄随带兵杀尽,老弱氐人擒了一千多人,全都用鞭子抽着,逼令他们哭号惨叫,招呼子弟出来投降。

    这一号就号了一整个晚上,甄随倒是裹着毯子,寻一地平处睡得鼾声大作,当那些鬼哭狼嚎根本就不存在似的。山上杨难敌却一夜不眠,又是惊诧,又是恐惧,眼见士气已堕,恐怕再无机会把官军赶下山去了……只得聚拢残兵,隔开火势,打算固守最后的几处堡垒,以待成军来援。

    第二日天明后,熊悌之和梁懃终于率部也杀上山来。梁懃来见甄随,拱手道:“甄将军果然勇冠三军,如此险峰,竟然一日之间,便破其半……”伸手朝远处一指:“如此一来,山势之险,贼与我几乎共有,只需再努一把力,或生擒、或斩杀杨难敌,不为难也!”

    甄随就坐在地上,也不起身,朝梁懃翻翻白眼,说:“汝来得太迟了。昨日之战,老爷厮杀得甚是辛苦,汝等倒是轻轻松松,借我之势,上来此山。那其后的战事,汝等不该拼拼命吗?”

    梁懃忙道:“既是将军有命,末吏必不敢辞。”他们宕昌羌跟仇池氐数世之仇,既然得着这么个好机会,又岂肯放过啊?梁懃心说你把剩下来的仗交给我打正好,我可以多杀氐人,以出胸中这长年积怨。

    正待去指挥部众,攻打杨难敌,却又被甄随叫住了。甄随问他:“汝竟然自称末吏?据说汝本是晋人,果然么?”梁懃说正是——“末吏不是羌人,本是晋人,籍于乌氏,数世前迁来宕昌,受晋羌拥戴,暂时为主。末吏昔年,也是做过武都郡吏的,可叹关中大乱,郡守逃亡,郡城遂为仇池氐所据……”

    为了自抬身份,他怕甄随不明白,还特意解释:“如今洛阳的梁司徒,正乃末吏从叔,我家得裴公做书,列名《姓氏志》,排在第五位……”

    宕昌羌所在位置很偏僻,与陇上的通途又为仇池氐所隔绝,本来应该消息闭塞。不过梁懃终究是晋人,又幼读诗书,比起杨难敌之流来,就更关注对北方局势的探查。他早就知道同族的梁芬担任司徒高官啦,此前王泽、熊悌之遣人来要求宕昌羌出兵,合攻仇池山,梁懃就特意仔细询问:梁司徒是否还在位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