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勒胡马-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苻洪返回自家板屋,与两个兄弟苻安、苻侯相见,向他们讯问,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苻光、苻突二人可有什么异动啊?苻安回答说:“二人跋扈,更甚往昔,我等尊阿兄之命,唯看护自家耕田、牛羊、坞堡、民户,但尽量不与二贼起正面冲突。然而千防万防,亦有数十户为彼等所诱,携牛羊、田亩往投,甚难遏制……”

    苻洪冷笑道:“我今为朝廷立功,游校尉许诺,待上奏裴大都督,必有官职相授。若我得官,便召聚诸部酋大庆贺,扬我之威,乃可制压二獠!”

    苻侯压低声音说:“阿兄,雁飞有领,马行有头,倘若各行其是,部族必乱。今二獠跋扈,每每侵夺我等与他部民户、财产,人皆怨之,何不趁此机会,明宣其罪,将之擒下甚而斩杀,永除后患呢?”

    苻洪沉吟少顷,回答说:“汝所言也有道理。然二獠素来与陇城陈将军相善,若得陈将军为援,仓促难谋,即于聚会时将之擒下,也怕陈将军率军前来问罪……”

    苻侯撇嘴道:“人人皆怕陈安,独我不怕!他在陇城,不过一两千兵马,有何可惧啊?”

    苻洪摆手道:“此番从征,陈将军身先士卒,千人辟易,岂可小觑?其兵虽少,于略阳威望素著,攘臂一呼,诸部景从,非我等所可拮抗。今但于聚会时压制二獠,再徐徐图之可也,但求稳妥,不可操切。”

    于是继续敷衍苻光、苻突,甚至因战功所得赏赐,也分了不少给包括苻光、苻突在内的各部酋大。等了十数日,忽然有人传报,说游校尉已从长安赍了封赏制书回来,才自扶风而入略阳,不过没打算从咱们这儿过,故此召唤酋大前往拜谒、受诏。苻洪闻言大喜,当即带领十数名亲信便离家而去。

    可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游遐还是在返回长安的途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急忙遣人打探确实,不禁微笑。随即入城拜见裴该,他就说了:“苻洪已为苻光、苻突设伏所杀……”

    裴该皱眉问道:“假传卿已自长安而出,颁制诸戎的讯息,得非卿之谋划么?”

    游遐摇头说“不是”“明公昔日有语,当留意氐、羌中豪杰之士,勿使其坐大,若有机会,杀之可也。故臣确实有心害苻洪,但不敢欺瞒明公,此实非臣之所为……”

    游子远说我固然可以设这种圈套,但万一不成功呢?消息一旦泄露,而苻洪不死,必然怨怼于我,更可能及于明公和朝廷,那不是本意将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其实反倒更深种叛乱的种子吗?

    “因打探得略阳氐中情状,知苻洪与苻光、苻突不睦,乃可趁机离间之,戎乱而分,便易制约。臣故暗讽陈安因安与苻光等相善也。三苻相杀,若苻洪死,去一祸患;即苻洪侥幸得脱,也将怨怼陈安,而不及于朝廷,且身在略阳,将更归心于朝廷,以拮抗陈安……”

    我确实暗示过陈安,苻洪此番立功之后,必受朝廷官职,他身为略阳诸氐的盟主,再有官位傍身,恐怕势大难制,而且听说苻洪还想趁此机会,谋害苻光、苻突。陈将军你镇守陇城,周边都是诸氐,你可要多加防范啊我若是你,一定要防微杜渐,早做安排……

    相信陈安即便不起谋害苻洪之心,也一定会把此言通告苻光、苻突的,等不到朝廷颁下官职来,略阳群氐就会内讧。不过游遐也说了“臣亦不料陈安或苻光等竟敢假臣之名,暗害苻洪。”

    裴该“啧”了一声:“若无陈安撑腰,苻光等必无此胆。”随即就问了:“苻洪既死,其谁为主?”游遐道:“臣来时便已打探得实,苻光等不但谋杀苻洪,且嫁祸于苻安、苻侯,将二人一门并诛。然为了自示于此事无关,且无私意,彼等立苻洪长子为盟主年方七岁。”

    “苻洪有几子?”

    “二男一女。”

    裴该又不禁“啧”了一声,表情似有不豫。其实他倒并非反感游遐的此番谋划,再者说了,真下手的也不是游子远啊,游遐只是暗中放了把火,鼓了点儿风而已。裴该可惜的是,原本历史上苻洪的继承人是第三子苻健,然后那位大秦天王苻永固的老爹,是其第四子苻雄……前秦苻氏三代强人,就此全都……殁于未生之际……

    实话说裴该前世对苻坚就挺有好感的,那家伙有混一宇内、和谐百族的志向,数百年内,晋戎之间,无人可比。只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苻坚就跟齐桓公似的,信用良臣,则霸天下,一旦管、鲍并殁对于苻坚来说,则是王猛辞世霸业当即烟消云散……

    想到这些,裴该不禁瞥了游遐一眼,就见游遐脸上也无喜色,就问:“虽非卿之所为,亦如卿之所愿,何以不喜啊?”游遐心说我为啥不高兴?那不是因为你脸上没有欣悦之色的缘故吗?口中却答道:“虽然非我族类,也算一方杰士,亡于内乱,实无可喜。”

    裴该想了一想,问道:“卿不虑苻光等坐大么?”

    游遐回答说:“虽未得见二人,但听陈安、苻洪谈起过,皆鼠目寸光之辈,不难制约。且二贼已老,去日无多,苻洪子又年齿尚幼,皆不足虑。”

    裴该点点头,又问:“姚弋仲又如何?卿独无谋彼之心么?”

    游遐详细解释说:“姚弋仲与苻洪不同。其一,苻洪为略阳群氐盟主,诸部相合,将近十万户口;而姚弋仲唯南安赤亭羌一部之长,麾下尚不足万人。是苻洪如雁,羽毛将丰,而姚弋仲即便是鹰隼,尚在巢中待哺,不足为虑……

    “其二,略阳氐中,苻洪虽为盟主,势大者则为苻光、苻突,每相龃龉,有机可趁;姚弋仲本部,乃至赤亭羌中,则不见这般嫌隙事机不至,不可妄动。

    “是故臣为明公招揽姚弋仲,然命其先归部准备。彼若去后不久,欣然而来,则此人可用,明公可善驾驭之;若去而不返,再设谋杀之不迟也。”

    裴该这才颇显欣慰地笑一笑,鼓励游遐:“子远谋划甚深,是我多虑了。”

    对付这些外族,就需要恩威并施,而且就理论上来说,只要自身足够强,即便把他们打疼了,他们也不敢反抗。后来奴尔哈赤为什么“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不是因为李成梁把女真族欺压得有多狠,而恰恰因为李成梁不在了……

    当然了,裴该亦甚不值李成梁所为,他那种暴虐的行为即便不谈人道主义,也不可能维持太长久的时间。所以裴该才吩咐游遐,对于关西诸戎,仍当以安抚为主,但该硬的时候也要硬,该使手段的时候也要使手段。如今看来,游子远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已经开始加以实施,裴该为此深感快慰。

    相比之下,苻氏几乎灭门,那就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啦。倘若不是身在局中,裴该或许还会多感叹几声,但略阳距离长安不足千里,那块儿没有一大家子姓苻的猛人(苻光之流不能算),他心里还更踏实一些哪。

    但他随即提醒游遐:“对于苻洪之死,卿何所见?乃知略阳群氐不足为患,可虑者,唯陈安耳!”

    陈安能够指使苻光、苻突谋杀苻洪,还假借游子远的名义,说明此人心思甚险,而且确实在氐、羌中威望素著。裴该心说怪不得,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能够利用司马保才死,刘曜尚不能底定秦州的这段空白期,瞬间就拉出十万大军来,逼得刘曜捉襟见肘。

    这种人最好能够罗致麾下,而即便如此,也必须把他远远调离秦州,挖断他在陇上的根基!

    游遐当即拱手:“多承明公指点,臣知道该如何做……”

    

第三十九章、东海风云() 
裴该本拟秋收之后,便即发兵攻打蒯城的张春,可是没想到这一年的收成相当糟糕。

    六月丁巳朔,突发日蚀,当时裴该尚未出兵攻打始平、扶风等郡国,便有博士上奏,说日蚀乃大蝗之象。裴该对此并不以为然,还笑问道:“其日有蚀,南北毕见,然岂有普天下皆蝗之理啊?究竟蝗在何处?”博士难以对答。

    然而就在即将收获之时,蝗虫真的来了,源头是在并州,铺天盖地直向西南方向而来,覆盖平阳、河东,直至渡过黄河……

    不过裴嶷等人就此更相信裴该有气运加身了,因为就跟三年前的蝗灾一样,裴该控制地区又只擦着个边儿。有了当年在徐州灭蝗的经验,关中地区灾情并不严重,也就冯翊、京兆东部六七县被灾而已——河南地区同样。

    遭灾最严重的是平阳,好几个县的田地都颗粒无收,百姓大多被迫离乡背井逃亡,纷纷南下,但是河东也无粮啊,因此渡河私逃到司州的就达六七万户之多——对于晋人来说,此次蝗灾不足为忧,反为喜讯。祖逖就此致信裴该,说咱们是不是趁这个机会,今冬两路夹击,一口气去攻灭了胡寇啊?

    裴该回信婉拒了。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说此番固然是天要灭胡之警,但可惜胡尚不可遽灭,为什么呢?因为咱们收成也很糟啊,再加上安置这数万流民,哪儿还能挤得出远征的粮秣来呢?而且平阳、河东被灾严重,大军入境之后,仓无所得,野无所掠,怎么可能持久?还是踏下心来,老老实实种一两年地再说吧。

    祖逖得信,明知裴该所言有理,却也不禁慨叹道:“大好良机,可惜不能掌握!”

    至于平阳方面,皇帝刘聪继续窝在后宫声色犬马,啥事儿都不管,太子、相国、大单于刘粲则赶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刘粲说了:“本待秋后马肥,便发兵渡河,收复失地,然而天降蝗灾,百姓流离,军粮无着,这可怎么好啊?”

    镇西大将军韦忠拱手道:“蝗既天降,自乃上天示警,为政者当恭自反省,以求神庥……”

    刘粲双眼一眯,瞳中射出寒光:“子节所言为政者,是说孤不德么?”

    韦忠急忙摆手:“臣非此意。臣意此必去岁废太弟谋乱之余绪,相国当上奏天子,请息声色,驾御前朝,统驭百僚,始可平息天怒。”表面上说刘乂,其实指向刘聪——你身为天子整天喝得醉醺醺的,不跟群臣会面,老天爷怎么可能不发怒呢?

    刘粲明知韦忠所言有理,但他不能就此附和——一则皇帝终究是他老爹啊,为人子者岂可明言父过?再者说了,刘聪不管事儿正好,他若是哪天突然间振作起来,又把我往哪儿摆哪?于是略一颔首:“此皆废太弟之过!”

    正好刘乂下台也有一段时间啦,相关舆论渐息,而刘曜又让裴该给打跑了,则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啊?刘粲就此起了杀心……

    随即假模假式地说:“孤自当进谏天子,请驾前朝,然——此外,卿等尚有何应对之策哪?”

    太保朱纪皱着眉头说:“我今被灾,何云出征?诚恐晋寇反将趁机前来侵扰,如之奈何?”

    司隶校尉乔智明摇头道:“太保多虑了。虽然平阳、河东被灾甚重,但关中、河南同样歉收,晋寇何敢谋我?”

    朱纪道:“河东多大族,如裴、薛等多据坞堡,不从王命。彼等多年积聚,必有余粮,我若不往取,则晋寇渡河来取,恐便有谋我之力了——不如发兵夺取之!”

    太师、汝阴王刘景表示反对,说:“不可——彼等虽然割据,然亦勉从王命,若即征伐,必致人心背离。且裴氏还则罢了,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