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勒胡马-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没啥好印象……

    在《晋书》中,苏峻与王弥、杜曾、杜彛⒆嬖迹酥劣谒锒髂侵帜袢瞬⒋粼艨堋⑴殉迹艹簟F涫蹬岣酶照欣康墓彩且耘殉级盏模谴渴潜槐莆弈巍

    在原本的历史上,郭默后来逃归江东,成为东晋大将,还曾经率兵抵御过苏峻的叛军。等到苏峻授首,朝廷恐怕郭默势大难制,就征召他为右将军,入朝侍卫,然而郭默乐为边将,志在御胡,不想去建康做摆设,就此双方渐生嫌隙。

    郭默与平南将军刘胤不睦——刘胤的参谋张满等人鄙视郭默出身低,竟然光着膀子与之相见——恰逢刘胤被诏还都而不肯从行,郭默认定他有反心,于是在部属的挑唆之下,便矫诏而杀刘胤。他把刘胤的首级献去建康,王导害怕了,就想要承认既定事实,谁想陶侃不认,当即宣告郭默之罪,发兵讨伐——王导也只得把拟定封赏郭默的诏书又收了回去……

    查其原委,郭默虽有擅杀之罪,实无反叛之意,纯属侨客与南人之间的矛盾把他逼上了绝路,再加上软弱的建康朝廷又朝三暮四,遂使长城败坏。当然啦,郭默也有取死之道,后来其军将败,陶侃怜他骁勇,遣郭诵去劝降,郭默本人是答应了,却难以约束部众,被其将张丑、宋侯给拦在营中,结果战败后陶侃一怒之下,即斩之于军门之前……

    所以后来唐人作《晋书》,没把郭默当叛臣,而使与邵续、李矩等名将并传。苏峻就不一样了,他纯是狂妄自大,野心炽燃,自以为王敦死后,江东无人是其对手,故此悍然联合祖约,掀起反旗,并且在攻陷建康之后,大肆抢掠杀戮,搞得是天怒人怨。说白了,这家伙是真的脑后有反骨,而且骨子里还残忍暴虐,与西晋末期那些胡汉军阀没啥两样。

    裴该把苏峻比曹嶷,其实未必妥当,苏峻的能力应该比曹嶷略高一筹,所以掀起的乱子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裴嶷听了这话,却笑笑说:“即便驽马,亦有可用之处,只看何人驾驭。今苏峻势蹙,若肯来投,使君不宜拒之,免失人心。”人目前又没什么劣迹,你有啥道理拒其于千里之外?这种姿态一摆出来,以后还有谁肯来投你吗?

    裴该还在沉吟,旁边儿高和却膝行出列,拜倒在地,说:“末将与苏峻有仇,还请都督不要接纳!”

    对于高和的出身、经历,裴该自然是清楚的,只是一时间没能想起来罢了,听闻此言,当即颔首:“既是卿相请,我便不纳苏峻好了。”

    谁想陶侃却突然间开口,问高和道:“苏峻也未曾杀卿父母、夺卿妻儿,些小仇怨,何可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还请高督三思。”随即转向裴该,拱手说道:“裴文冀所言是也,且使君不欲用那人乎?昔我不用其言,乃有杜曾复叛,则其心胸险狭可知也。然而其才可用,故此陶某才荐于使君,只是当储之于内,而不当用之于外。今才用之于外,便欲自专,若相违逆,必然去也——使君亦请三思。”

    陶侃很了解王贡,知道那人是什么性格,当初两人间起了龃龉,王贡就掀起来泼天大祸,而且此后再见陶侃,却不肯归依,而要挟陶侃把他推荐给裴该——正所谓“君择其臣,臣亦择其君”,王贡是认定陶侃不能用其计,非可从之主也。如今裴该才想要用王贡,要是当即就打了王贡的脸,那他还有可能留下来吗?

    裴该把脸一沉:“我终不肯受他人所挟制!”

    裴嶷摆摆手:“此非挟制——彼又何以挟使君?然而行事只看当否,不看是否如意。若臣之所为皆如主君之意,为主君所欲,是庸主与谗臣也。”

    你不必在意王贡是不是专断自为——其实也说不上专断,他还是写信来请示了嘛——也不必如陶侃所言,在意不从其言,王贡是不是就跑了,关键看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倘若臣下所言不如意,你就一律打了回票,那不是刚愎自为吗?那谁还肯向你献计,为你谋划呢?

    裴该沉吟少顷,望向高和:“卿如何说?”

    高和也在考虑陶侃刚才的质问,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复道:“但从都督之命。”

    裴嶷说好——“可从谢督之书,暂命苏峻等南下东莞,但须使苏峻率其精锐,与谢督并道而西,与大军会合。若彼不肯南下,则不必再加理会;若南下而不肯从征,则可命谢督围剿之,献其首与曹嶷。”

    裴该不禁冷笑道:“若其不肯南来,我迟早割其首级,为高卿复仇!”给苏峻最后一个机会吧,若肯为我所用还则罢了,若是不肯,以后就再没机会啦!

    裴该考虑到,历史既然已经改变,说不定苏峻再没机会造反了,而且司马家不能驭他,焉知我也不能驭他?这时候就应该团结更多可团结的势力,以扩充自家的实力,倘若苏峻最终还是走上老路,那时再除,也不为迟啊。

    

第二十二章、单挑() 
裴该亲率大军离开荥阳城,进抵成皋关下,择平地扎营,距离关隘约摸五随即他便领着裴嶷、陶侃和一干营督,策马登山,来看关城。

    成皋关所在是嵩山余脉,名叫大伾,附近山岭重叠,唯东西一道可通,蜿蜒曲折,渐行渐高,关北则山壁陡峭,下瞰黄河——所以从临河一面也是很难攀爬上去的。陶侃手搭凉篷,左右观望,不禁哂笑道:“胡人果不惯于守险也。”

    他指点给裴该看:“左右山岭峻高,但自关上,当有小路可通,若能多筑营垒,互为犄角之势,则通关之路,都会被覆盖在弓箭射程之内,一步一尸,难以逾越。”随即笑笑:“只是若贼立营,山下也可望见,且我等至此,当已有箭射至……”

    裴嶷并不甚通战阵搏杀,但盘外的谋划却并不在陶侃之下,闻言也不禁笑道:“或许并非胡人不惯守险,只是此关不守已久,岭上诸垒,当多废弃,而关中止数千败军,无力再分营而立了。”朝裴该一拱手:“故此嶷乃请使君速攻此关,若等胡军援至,艰难或加百倍。”

    裴该点点头,随即说道:“既然岭上无营,至此无箭,我等可再前出一二里,抵近些观看。”他真恨这年月没有望远镜——不过仔细想想,若能找到些天然水晶,请名匠磨出两枚镜片来,应该难度不是很大吧,这玩意儿在本时代肯定无法量产,但起码自己能够配上一具,也就足够了。

    此时成皋关内,果然只有刘乂、刘丹率领残部不足两千人马,见到东方漫山遍野的徐州军旗,几乎遮蔽了朝阳的光辉,众人无不心惊胆战。旋即见对面十数骑登上山道,缓缓行来,距离关口约两箭之地,在那里指指点点,刘光不禁手痒,便对刘丹说:“那执杖挥斥者,必裴该也——小人请令,率精骑出关,去取彼獠性命!”

    刘丹摆手道:“阿光休要鲁莽,裴该既敢来窥我虚实,身旁岂无护卫?想来皆是精壮之士。贸然出击,恐徒损士卒,却于事无补啊……”

    刘光笑道:“大人才经一败,如何便胆怯了?”伸手一指:“山道险狭,难容大队,故此裴该只带此十数骑来。我率精锐前出,即便不能取其性命,也当斩一二骑,以吓贼胆。裴该不过弱冠书生耳,若其胆破,或许不敢来攻成皋,亦未可知。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难道大人不知小人之勇健乎?”

    刘丹沉吟良久,还是不肯放刘光出战,刘光气哼哼地便下关去了。时候不大,只听一声鼓响,随即见到关门大开,十数骑汹涌而出……

    刘丹大惊道:“这孺子,越发跋扈难制了!”急令把精锐全都调集到关门口,随时准备增援和接应刘光。

    再说裴该立马在众人之前,以竹杖指点,窥看关势,陶侃警告说:“使君略退几步,倘若胡贼开关来袭,恐伤使君。”裴该笑道:“陶君太过谨慎了。贼气已夺,岂敢出关?且山道险狭,一夫当之,万夫莫开,唯恃勇力——我身旁难道独无勇将么?”

    话音才落,忽听对面鼓响,果然关门打开,有骑兵冲杀出来。裴该还是笑:“不幸而为陶君所言中,可见胡贼之中,也有勇夫。”表面上云淡风轻,其实他还真不敢太过于托大,当即略一勒马,退后数步,就避到甄随侧面去了——山道狭处,只能两人并行,好在目前这个位置略微宽阔一些,不至于被彻底堵成“一字长蛇阵”。

    甄随大喜,当即越过裴该,策马前出,高呼道:“甄随在此,哪个胡贼敢来与老爷对战?!”

    对面刘光才出关隘,便从背上摘下弓来,引满一发,瞄准了裴该面门便是狠狠射去。甄随见了,当即举起手中长矛,觑准羽箭来势,矛头搭上,便是一搅,口中还叫:“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要说这句话还是裴该前世从武侠小说里看来的,此世随口道出,甄随就觉得这话给力,逼格十足,他又聪明,当即学会,动不动就拿出来现。只听“嗒”的一声,箭支堕地,距离最终目标裴该也不过短短三步之遥而已。

    裴该忍不住就一闭眼,随即睁开,抖抖手中竹杖,笑问甄随:“还记得我与汝说过养叔的故事么?”

    养叔就是养由基,乃春秋时代的楚国神箭手。晋、楚鄢陵之战,晋将吕锜一箭正中楚共王之眼,共王忍着疼痛,唤来养由基,给他两支箭,要他为自己报仇。养由基只开一弓,用一箭,便中吕锜咽喉,将其射死,然后把剩下的那支箭奉还给了楚共王。

    裴该的意思,有混蛋射我嘿,虽然没中。甄蛮子你不是平常自诩箭术无双无对吗?你何不学养叔射杀此獠,为我报仇?

    谁想甄随闻言,却一撇嘴:“都督此为乱命!”

    若是换了一个人,说不定不过脑子便即从命,下场多半不会很好……甄随貌似粗豪,其实是有脑子的,压根儿就不肯听从裴该所言。因为这里距关门也不过就两箭多点儿距离,两百来步,对方已发一箭,快马瞬息便至,你要我再拉弓跟他对射?恐怕我弓还没拉开,他的长矛就要戳到我心口啦,这不是作死么?再说了,我擅长步射,所带长弓在马上很难拉满,总不成再跳下马去,把后边儿的你给暴露出来?

    甄随不从“乱命”,根本不摘弓,而是狠狠一矛,便朝着当先冲来的刘光胸腹间捅去。这时候刘光所带十数胡骑也纷纷拉弓放箭,裴该身后的刘夜堂等人取弓对射,但因为山路狭窄,自己人堵在前面,所以都瞄不准,所射无一中的。

    裴嶷慌了,率先拨马而走——好在他本来就在最后;陶侃也执弓在手,却只是严加戒备,却不还射。裴该好歹也习练了数年的弓马,倒不胆怯,还装模作样挥舞竹杖格箭——可惜没能抽中一支,当然也没一支箭能够射中他。

    眨眼之间,甄随和刘光就交上了手。因为路狭,二人无法错马对冲,刘光在驰近的时候,本能地放慢了速度,结果两匹马就对堵在山路中间,二将以矛对刺,都连躲都没地方躲,全都本能地腾出左手来,一把攥住了对方的矛身。就这么着跟拔河似的,各自一捅、一顶,都不禁心中暗惊:这贼人好生力大!。。

    不过也就只有力大罢了,甄随本不娴熟于马战,刘光趁手的又是长刀,所以被迫都只能徒逞蛮力而已。刘光心生一计,右手拧腕,朝侧面一掰,打算等对方重心不稳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