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子的烟,已经快要烧到手指了。

    他在思考,在沉思。

    “你怎么不确保在你手中有了这样的权利之后野心不会膨胀?”老爷子突然问出了一句很直接的话。

    在他们这些大佬面前。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直接。

    刘一九苦笑,这还是他从历史资料中了解的那个精明睿智的老爷子?

    “首长,我可是连任何权利都不去管的!表面上这是属于九院,在我想要打造远洋舰队的时候,我就向龙老以及我老丈人说过,这个归军委直接管辖,我们的任务与责任,就是让这些武器装备拥有更好的性能!再说了,所有的指挥官以及官兵,都是由方调拨,九院除了技术方面,不插手,当然,在需要的时候,军方甚至政府都必须配合我们演戏。只有这样,美国人在苏联解体的时候,才不会从别的方面捣乱的太过厉害……”

    苏联解体时候美国在中国国内干的事情,让老爷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作为一个过来人,刘一九不希望老爷子的英明因为这些事情受到影响。

    给美国人一个更大的机会!

    他甚至相信,十年之后,有着一支庞大舰队在手,甚至还有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的刘一九,完全有可能在美国人的协助下颠覆中国政权,然后中国就会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向走下去了。

    “这事情需要太过庞大的计划了,咱们是不是跟常委讨论一下?”

    “不,这事情绝对不能讨论!知道的人越多,泄露的几率也就越大。我们还必须得从美国人手中坑技术。甚至,就连军方现在跟他们谈的,都可能非常容易达成协议。前提是换人,谈判的人打着九院的名义!”刘一九舔了舔嘴唇。

    美国人不是喜欢坑人么?

    咱们就给他们挖一个巨大的坑。

    等到苏联解体的时候,美国人才会发现,这个坑被刘一九这混蛋给挖的太深了,他们跳下去之后,根本就没有办法再跳出来了!

    “把你的想法全部都说出来……”老爷子重新点燃了一支烟,对着刘一九很严肃地说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刘一九把自己的想法全部给说了出来,这个计划实在是太过庞大,而且不仅仅是一直舰队。

    这个计划建立在国家裁军的基础上面,采用的是当年一战之后德国人只能保留十万陆军时候的那种模式,很多的军队成员,成为了秘密的军人。在特定的时候进行特定的训练。

    “这……”对于刘一九的这个庞大计划,就连龙耀华这也是第一次听说,这可是涉及到海陆空各个兵种,而且还需要更加庞大的经费以及无比庞大的训练经费。

    “这支部队,将会是我们国家最为精锐的国防力量,对外保密,甚至对内也是保密的。一旦完成了训练,他们执行的就是演习中的蓝军任务,专门在演习过程中检验国家的部队。演习的时候,可以冒充任何一支部队,对需要检测的部队进行偷袭……”刘一九把自己要建立这样一直隐秘的检测部队的目的给明确说了出来。

    “这是你的特种作战的升级?”老爷子皱着眉头对着刘一九问道。

    “这不是特种作战的升级,而是未来战争的形态!我们国家目前拥有四百万的常规兵力,但是战斗力却没有多强!随着经济建设的成果不断出现,我们的军队装备将会越来越先进,没有在战争中进行检验,一切都是白搭!海陆空联合作战,这是所有国家的研究方向,在两伊战场上面,陆空联合作战就已经开始体现出来,没有空中支援,陆军甚至只能裹足不前……”演习,需要一个强大的敌人。

    “如果按照你的设想,这支部队需要多大的规模?”

    龙耀华现在不得不怀疑刘一九就是想要军权,想要造反了。

    “一个师就足够了。在演习过程中,空军,陆军,装甲部队,甚至电子作战部队以及其他的各种兵种都将会在这个师里面出现。这是军队未来作战的探讨,同时也是我们军队建设的发展摸索……”

    这种部队,一个师的规模,已经足够了。

    而且是完全足够了。

    “驻地什么的由军委选择,武器装备我们提供,训练大纲,我亲自提供,在苏联没有解体之前,这支部队绝对不能被外界知道。一支舰队,就足够让美国人扶持我了……”刘一九最是怕麻烦的人。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这会让他万劫不复,他也不能不去提出这个可能改变未来局势的建议。

    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够有安稳的国家环境。

    苏联解体的时候,对于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那个时候,中国不需要达到如同苏联那样的高度,否则整个世界都将会是中国的敌人。

    但是中国的军队,必须拥有自保之力,这样才能让世界不至于把中国当成待宰的羔羊,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毕竟,和平发展才是世界的主流。

    “这个计划就叫蓝军计划吧,关于驻地,大巴山怎么样?”老爷子突然对着刘一九问道。

    “不行,坚决不行。在那边修建军用机场以及驻地实在是太过困难了。而且交通也不方便……”刘一九当即就反对了起来。

    自己提出了建议,但是绝对不会想要去插手这些事情。

    这是给自己找事情!(。)

    PS:妈蛋,均订居然掉的只有2730,你们都是骗子……骗着多加了两更……

658 自主研发,才能不怕禁运() 
不管是不是刘一九的反对,驻地在什么地方,现在是不清楚的。

    即使不在常委会上面讨论,也是必须在军委进行讨论的。刘一九提出了意见,老爷子他们接受了,要在军委讨论通过之后,才会付诸实际行动。

    大巴山大多数的地方都是山高林密,里面很多的地方都是人烟稀少,而且不容易被美帝的侦查卫星发现。

    这是三线建设主体结构选在这山里面的原因。

    最后的决定,那支将会成为中**队发展探索的部队驻扎在什么地方,刘一九懒得去理会,即使在大巴山里面,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他离开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亮了起来。

    这个还没有雾霾的冬天的清晨,刘一九拒绝了跟中国最高领导人一起进餐的机会,一脸抽搐地离开了某南海的某个四合院。李锐在外面的车上,裹着厚厚的军大衣已经睡着了。

    “今天咱们回蓉城,跟苏联人一起。”刘一九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然后就让司机开车送他们回招待所。

    苏联人要去蓉城参观他们的数控机床厂,从而确定是否跟他们合作。

    对于这一点,刘一九并不认为有什么值得保密的。

    苏联人对于数控机床的迫切需求,正是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机会。

    普通机床,苏联人已经超越了整个世界,但是在数控方面,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落后的。这或许要怪赫鲁晓夫,或许也是怪苏联人的性格以及民族习惯。

    数控机床,是精密的,不是粗狂的风格。

    对于刘一九能够安排第二天就到蓉城参观,苏联人一路上变着法子打听刘一九跟美国人的谈判问题。都被刘一九给巧妙地避开了。

    这次托了苏联人的福,刘一九没有再坐军用运输机,而是上面的大佬拨付了一架三叉戟专机送他们到蓉城。到达蓉城的时候,才十点钟,刘一九直接就带着苏联人直奔在蓉城西郊的红山机械厂。

    红山机械厂。原本在归属九院的时候,叫黔江机械,主要是生产一些诸如普通的台式钻床,攻丝机等小型的机械设备。就连大型的摇臂钻都是没法生产的。按照九院的传统,或许是中**工的传统,任何重点单位,厂名都会以红字开头。刘一九丝毫都不反对这种制度。

    在九院没有接手之前,生产这样没有什么竞争力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过得都不是非常的滋润,国家改革,第一批就把这样的产能重复而且烂大街的厂子给裁撤掉了。

    九院接手之后,把旗下十多家机械厂里面的设备部门大多的技术工人抽调到这家厂里面,并且从541基地里面抽调了一批技术工人丰富里面的力量,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机械设备生产工厂。

    现在,整个厂已经有接近两千号人,三区的机械设备生产产能正在逐步向着这边转移,普通的小型车床、铣床、摇臂钻这边都能生产。更重要的是这边的主要生产设备——数控车床以及数控加工中心。

    在整个国内,也算得上是比较大型的专业化机械厂了。

    基地里面的三区现在依然是以研究为主,生产为辅,里面的设备主要生产都是放到这边来的。

    来自攀钢的钢铁在那边的车间铸造成需要的大铸件之后,并且经过简单的粗加工,才会运到蓉城的红山机械厂,最终在这边进行热处理,精密加工等一系列的后续工艺。

    对于刘一九这个很少在红山机械厂露面的大佬这次带着苏联人前来视察,红山机械厂的管理层很是重视。

    从三区里面调出来担任厂长的罗远祥以及赵铭山两人带着一大帮子人早早地等在了厂门口。

    原本他们是准备到机场迎接刘一九的,但是时间上来不及。更何况,年轻的刘主任不喜欢搞的太过热闹。

    不过,当刘一九等人下车之后,看到他后面跟着的人高马大。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的时候,他们被惊得胸中翻起了滔天巨浪,这可是顶级保密单位,生产国家军工系统内最为重要的数控机床,刘主任怎么会不知好歹地把这些老外给带来了?

    “老罗,老赵。这是苏联来的客户,我们红山机械厂所有的生产车间,都对他们开放……”刘一九从两人的严重看出来了他们的疑惑,但是却又不能在这里解释,只能板着脸命令着。

    “欢迎,欢迎……”

    两人不算是九院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而是跟刘一九差不多时候进入九院的外调干部。

    对于刘一九这几年在九院里面以火箭的速度往上爬,心中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整个九院里面的那帮子老东西都是支持着刘一九,他们不行。

    所幸,最终基地在刘一九的建议下把他们调到了蓉城担任红山机械的负责人,脱离了山里面那种坐牢一般的清苦生活。

    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刘一九。

    跟九院下属其他新修的厂房一样,红山机械厂的厂房同样是轻钢结构,跟原本的苏式风格厂房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仅仅是这一点,就让苏联人有些震惊。中国国内的改革程度以及发展,好像远远超出了整个苏联的想象。

    “这是我们新修建的轻钢结构厂房,主体结构以工型钢支撑,然后再辅以其他质量较轻的材料,上面铺上彩钢,外形美观,建设进度快……”刘一九对着苏联人介绍着这些厂房。

    “这里面是我们的机械加工车间,由于大型设备运输问题,所以目前的产能不是很足,大型导轨磨床,来自乌克兰,重型镗铣床,来自罗马尼亚……”这些设备,很多都是六十年代苏联进口的。

    刘一九丝毫不介意告诉苏联人。

    用苏联人的设备加工新的设备,然后再出售给苏联人,这才是让人振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