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其他,仅仅是这一路上展现出来的性能,就让他不得不摇头叹息他们跟九院相比差的太多了。

    中午的时候众人就在试验场这边的部队食堂用餐,这边有着卫戍营的一个连驻扎,主要就是机械化部队试验连队,还有就是重型火炮以及枪械试验场,现在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成的。

    下午继续进行各种机动性能的测试,一些小问题都出现了,李云龙跟龙耀华以及刘青山等大佬被刘一九给安排到一号车里面体验了一把,在他们亲自操作下,发现了液压系统跟机械系统之间的区别,然后再由总设计师姜明向他们介绍这些技术。

    “实在是没有想到,我们国内能够生产出来这样先进的坦克,如果能够让吨位更重一些,坦克变得更加庞大一些,完全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坦克!”从坦克里面钻出来,龙耀华很是感概地说道。

    他没有问这些技术是哪里来的,九院跟美**方之间的交易,他们都是清楚的,有一些技术,但是绝对不会包括里面的一些电子技术,甚至在这坦克里面还有计算机辅助操作系统!

    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高科技的武器装备了。

    “确实非常不错,如果最终试验完成。我想我们可以装备至少一个装甲师……”李云龙也是没有想到,进入到里面才能够感受到这坦克的先进,以前的那些坦克,他们同样也钻入到驾驶室里面去体验过感受的。“只不过。小刘,这里面连空调什么的都装上了,椅子也那样软,是不是有些太浪费了?要是把这些给去掉,成本将会少不少吧!”

    对于坦克里面安装空调的事情。李云龙很是有些不满。

    这是在增加坦克的生产成本以及运行成本,多了一些电器,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油呢……

    “空调是必须得有的。这两辆车马上就要投入到极限的沙漠环境里面测试,完成之后正好到东北去进行极寒环境测试,这些环境里面测试,要是没有空调,战士们操作坦克就会因为这些非常环境而受到影响,如果是在战争中,这样就会降低坦克的作战范围,我们国家可是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环境差异非常大……”刘一九摇了摇头。

    共和国继承老毛子的苏系武器风格,一切都是为了实用,根本就不会去考虑人性化的设计。

    毕竟这年代,没有几个国家研究操作人员舒适性对于武器装备性能可以提高多少。

    苏联的很多武器装备,就是因为操作很是笨重,所以最终才会没落。如同TU…22逆火战略轰炸机,他们的飞行员就没有多少人愿意驾驶,操作起来实在是太过困难了。

    这里面不是因为成本问题,而是技术的原因。

    就连美国人,现在在液压技术上面的运用也不是非常理想。真正的液压技术。需要跟电子控制技术结合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

    “老李,有什么样的感触?咱们这坦克设计还能入您老的眼?”见到李玉明一脸震惊地从坦克里面钻出来,钱大勇不依不饶地追问着。

    刘一九见到他干这事情,也没有阻止。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五对负重轮的中型坦克。整个世界都知道,最先进的坦克,肯定就是重型坦克,什么时候你们搞出比我们更先进的重型坦克,我会亲自向你们道歉!”李玉明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这次回去之后就必须得修改他们目前设计方案。

    同样也是中型坦克。这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龙卫一型,连计算机辅助操作系统都有了,他们还在弄已经落后了的二代坦克,现在他们的设计方案很接近三代坦克,但是绝对不是三代坦克,这些都得益于国家搞到的T72以及T64坦克。

    即使这样,他们也有很多的技术没有攻克下来。

    别的不说,就连自动装弹机构他们都没有研究明白,大口径跑,复合装甲以及乔巴姆装甲都是依然在进行研究的。

    他不知道,龙卫一型坦克外面的反应装甲还没有装上,炮塔上面的防空导弹发射架以及反装甲导弹发射架都还没有装上。要不然,他不会说这样的话。

    “这老东西,真不要脸。他自己的脸被打得这样响,依然还觉得他们最牛逼呢!”陈书豪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PS:见到有兄弟说葫芦回家还更新一更的事情,葫芦还真不知道你从什么地方看到每天只有一更的。至少每天葫芦也都有两更的好吧。

    另外,这段时间很多时候都是在弄二孩的手续,老婆还在老家等着葫芦把这边办完然后回去办那边的呢!葫芦也希望多写一些,毕竟更新的越多,葫芦也能够多拿到一些稿费。只是希望兄弟们能够理解葫芦一下。谁家没有一点私人的事情呢?再说了,谁的生活中就只有工作了?

431 装甲车技术性能指标() 
“你们617研究的不也就是中型坦克?刘厂长,不是我看不起你们,虽然你们有着远远超过我们的科研人员,但是你们绝对没法跟我们比……”钱大勇很嘚瑟。

    共和国要是能够生产出来重型坦克,也不至于是现在这样子。

    59坦克一直在拼命地生产,69坦克因为技术性能提升的并不是太大,跟苏联的T64没法抗衡,生产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在各国都在弄三代坦克的时候,共和国自然得有这样一个项目。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坦克,得到96式才算得上是有完整意义上的第三代主站坦克。

    “哼!咱们骑驴看唱本!”李玉明说完之后就没有再理会钱大勇跟姜明两人。他们跟九院基地的梁子,算是结下来了。

    李玉龙跟龙耀华等人都是把这些事情给看在眼里,缺也没有出言阻止或者其他什么。

    在共和国的科技发展中,就是缺少了一种强烈的竞争精神。刘一九现在给了617以及541两个共和国的坦克研究生产基地足够的压力,他们双方之间结下了梁子,这是上面大佬非常喜闻乐见的。

    目前的情况下,九院的资金自己筹集,在没有军方订单之前,双方之间不会有着太大的利益矛盾。更何况,谁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全力开发出来更加先进的坦克,否则他们就会被减少研究经费。

    对于李玉明这样的人,刘一九懒得去理会他。

    这种人,自以为是,现在年龄也不小了,要不然,刘一九非得把他给搞下去不可,否则等到他升上去,以后别的单位就别想混了。

    坦克的测试继续,李云龙跟龙耀华两人并没有说要继续生产试验车的事情,他们需要回去跟军方的其他大佬进行商量。毕竟关系到整个军方的发展。国家要裁军,这是已经有了苗头的。

    只不过目前的局势让国内没法直接提出来这个事情。

    苏联在跟美国之间的争霸中咄咄逼人,而且扩张的野心越来越厉害,阿富汗已经被他们给占领了。各种反抗的游击队武装也拉起来了。巴基斯坦中转的一批轻型武器,已经装船运出去了。

    尤其是他们在北方边境对于中国的压力并没有因为目前中国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把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就减轻,反而因为中国跟美国恢复建交加大了对中国的压力,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拼命在支持越南扩大他们的领土范围,柬埔寨目前依然在越南的手中。

    缅北的战争局势有了扩大化的趋势,伊朗跟伊拉克之间的矛盾在开始升级,阿根廷跟英国这个没落的日不落帝国之间的龌龊也在扩大化。

    整个世界并不和平。

    睿智的中国领导人知道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才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军工的发展,不是他们想要停下来,国家的经济底子太差了,要想扩大基础建设,而且保持所有的军工项目,这基本上是没有多大可能的事情。

    “咱们现在是继续改进我们正在试验的样车还是直接弄重型坦克?”在众位大佬离开之后。测试依然在继续进行,尚未完工的试验场上面,昼夜都是在响着两辆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

    他们要尽快地发现这些总成设计之间有没有什么配合不好的地方。

    改进之后,就会在炎热的夏季运到北方的沙漠里面进行高温环境测试,然后再到东北进行寒带测试。至于是否要运到高原上面去测试,这个不是他们现在考虑的。

    在知道中国方面暂时没有进行样车定制的计划,刘一九他们因为经费问题,不打算进行高原测试,巴基斯坦人专门拨出了五百万美元的钱生产两辆样车进行高原测试。

    到时候测试直接就在青藏高原。

    如果合适,到时候这两辆的样车就直接从中国的国土过境开到巴基斯坦去!

    毕竟。他们跟印度阿三之间最大的争端就在克什米尔地区。那边只要能够有合适的坦克,要是龙卫一型可以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中保持这样的性能,他们绝对是不会吝啬多装备一些的。

    “还是老规矩,一边改进。一边开始重型坦克的设计研究。首先得在底盘上面下功夫。这样也不会需要太多的人手,我们这方面没法甩开膀子干。另外,装甲车也必须得提上议事日程了……”刘一九提出了装甲车必须优先。

    这不仅仅是杨威请求国内支援一批的装甲战车,更是因为机械化部队,坦克必须得要装甲车进行协同作战。

    而且在有些区域里面,坦克不适合。装甲车反而比坦克变得更加重要。

    这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是所有的战场都是拥有大规模的反装甲能力的,能够抗住单兵火箭筒的打击,装甲车就能够横着走了。

    缅北区域,对于装甲车的需求确实是非常迫切。

    坦克在那边反而会因为地形以及遍布的丛林里面机动性不足而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性能。

    “装甲车这方面确实是应该上了。西南边境的战争反映出来我们部队在这方面的不足,如果我们有足够数量的装甲车,也不至于用背带把协同坦克作战的步兵绑在坦克上面转移,很多的战士都是因为在行军途中受到袭击无法快速脱离绑着他们的背带而白白牺牲。”王顺义在这个事情上是非常赞成的。

    “所以,在进行开发新的重型坦克之前,我们必须得优先开发我们迫切需要的。”钱大勇也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既然大家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我们就先讨论一下我们的装甲车技术指标吧,到时候立项就按照这个来。不过重型坦克的预研工作可以展开了,这方面还是由姜总负责吧。”刘一九扫视了一圈,不管是基地管理委员会的人,还是五区负责管理以及技术的人员,都是没有任何的意见。

    对于装甲车,刘一九还是想要从最开始就奔着德国拳击犬那样的世界最优秀的装甲战车而去,这玩意儿需要的时间长,开发出来可以保证数十年不落伍,升级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模块化设计。

    这是中**工最为迫切需要的。

    唯独不好的就是这车实在是太重了一些。

    中国辽阔的疆域,需要拥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而且南方地区水网密集,太重了有些不适合。

    “一开始我们就讨论过,有了坦克的120或者125口径炮,装甲车的炮就没有必要搞得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