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第1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航母舰队,有着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就是防空能力。

    “这次我们不是对美国航母舰队进行突防了?”李向阳果然是这样想的。

    不仅仅是他,也是其他大佬如此想。

    “如果战争时期,换成我们拥有航母舰队,我们的指挥官,为了舰队的安全,会放敌人的这种轰炸机靠近我们吗?而且,航母舰队还有侦察机在空中,几百公里之外就能够被发现……”刘一九叹息了一口气。

    大佬们只看到了表面。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人最终放弃了装备图…22m这种曾经对美国舰队威胁非常大的战轰发展,转而发展他们的航母的原因。

    “如果用来装备张略空军,这种轰炸机甚至不如老式的涡桨发动机的轰炸机,比如苏联的图…95,虽然速度慢,至少省油,航程够远,同时还能拥有更大的载弹量。”刘一九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让这些大佬在国内大规模地装备这种不符合未来国防的战略轰炸机。

    “更何况,我们虽然已经拥有了仿制能力,但是没有生产线,要想生产,我们就必须重新制造生产线,建设配套工厂……我们有这样多的经费投资到这上面吗?”刘一九的声音,让所有的大佬都陷入了沉思。

    不仅作战能力没有他们想象的这样好,甚至就连成本,也是p无法承受的。

    花费大量的经费,结果却无法产生巨大的作用。

    “更何况,这种战略轰炸机,并不符合未来作战,在未来,战机的发展,要求的是具有隐身性能。美国f117就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如果不是刘一九的出现,f117不败的神话,可以说还要等很多年。

    “小刘同志,f117在伊拉克战场上,可是几乎全军覆没。造价昂贵,隐身性能并不出众,我们有必要在这上面投入巨资吗?”齐昊皱着眉头问着刘一九。

    军方对于隐身战机,原本在知道的时候,一直都是非常向往的。

    可到了海湾战争,见到伊拉克用一些常规的手段把这种单位重量几乎可以跟黄金相比的战略轰炸机全部揍下来之后,就开始有些怀疑美国的这种发展方向了。

    隐形战机并不能真正做到隐形,隐形涂料的什么的,用米波雷达等依然可以探测到。

    “伊拉克战场这是一个特殊情况,虽然美国的隐形轰炸机编队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这有着很大的特例。普通的雷达,无法发现,加上伊拉克首都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为严密的防空火力网络……费卢杰,其他伊拉克城市被这种隐形战机轰炸,可都是没有任何的提前发现……”刘一九没法解释,伊拉克是因为他们插手了进去而葬送了美国的隐形战机。

    美国在这之后,显然隐形战机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尤其是f…22隐形战机,在世界范围领先了可是超过二十年甚至更多。

    “这个跟装备轰…20没有什么关系吧?”尤成峰也是有些不明白。

    刘一九为什么非得在这上面如此反对。

    “我们经费不多。甚至是图…160这样的战略轰炸机,我们也只能进行研究,作为我们未来技术发展的参照,而不能装备太多。随着科技的发展,隐形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还有一个方向,就是高空高速。现在限制高空高速战机发展的瓶颈,就是材料问题,以及飞行员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一旦这些取得突破,战机能够以超过3马赫的速度进行突防,以更高的速度进行作战,导弹都追不上……”刘一九的脑洞,让所有大佬都是目瞪口呆。

    不过他也没有解释,毕竟这是需要等到很久之后,也就是隐形战机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各国军事装备技术取得了很多的突破,飞行员的身体极限获得突破,以及人类在航天领域发展之后才会有的。

    当然,针对隐身战机,无人机的超高速度也是一个发展方向。

    “不装备,我们怎么办?难道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这样忍受着?”齐昊问着刘一九,“如果你们有更先进的轰炸机,我们有更多选择,也不至于不是?”

    “其实,我们现在又不需要进攻力量,仅仅是战略防守,根本就不需要太多轰炸机。而且,世界和平发展,才是未来的主旋律,美国人不可能跟我们打仗,他们打不起!”刘一九叹了一口气。“等待一段时间,也不是什么坏事。从龙卫到我们仿制完成歼十一,多长时间了?咱们没有装备,国家也没有受到入侵,不是么?”

    无论怎么说,刘一九都是不同意让军方大规模装备这种轰炸机。

    对于他来说,与其把经费投入到这上面,不如多装备几架歼十,这种战机能够使用至少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毕竟,歼十那样的轻型战斗机,在国内都是等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才开始装备,第二个十年成为空军的主力装备。

    图…22m逆火轰炸机,虽然比国内的先进,相对于世界,还是有些落后了。

    装备那么多干什么?

    有二十多架,已经足够了,防御嘛,差不多了,开战的时候,遇到敌人的舰队,这些战机挂着日炙导弹,在几百公里之外就丢下去……

    更何况,歼十同样也是可以挂在日炙,虽然,只能挂一枚。

1702 艰难的汽车产业() 
面对脸色不怎么好看的刘一九,姬飞等人都是有些忐忑不安。

    刘一九也就那样坐在主位上不说话,看着他们,好像他们脸上有花一样。

    整个会议室里面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我不想听任何的困难,也不想问你们这几年都干了什么,我要的是结果。从88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除了外面大片的厂房还没有彻底完成建设,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良久,刘一九总算说话了。

    马上进入93年,五年的时间,即将到期。

    刘一九要的年产十万辆的产能,甚至看不到踪迹。

    他没有发火,也没有去追责,这个时候,说这些,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唯独就是厂房建设还是不错,至少,已经到了快要完工的时候了。

    郑浩有些尴尬地看着刘一九,这事情他有着很大的责任,哪怕是刘一九根本就没有过问过,这是他失职。当即就有些尴尬地说道,“刘主任,虽然我们在之前就考虑到了各种困难,不过……”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一九在这里丝毫都不给郑浩这个权柄日重的九院明面上最高负责人的面子,“不要给我说困难,我只说结果!如果不困难,我们需要砸入数十亿的经费在这里面?现在钱砸进去了,我要看到这些钱砸进去的效果!”

    所有人都是沉默。

    刘一九其实也知道怎么回事情,虽然他没有管,也知道困难重重,但是现在给他的感觉是九院的这些民品单位有点脱离控制的节奏。

    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敲打一下他们。

    郑浩虽然依然不自己捞钱,但是官威却越来越大,而且有着脱离九院管控的趋势,很多事情不再如同之前那样向着管理委员会汇报,也不商量。

    否则,无论如何刘一九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当众驳了他的面子。

    他准备之后好好地跟郑浩谈一谈,如果郑浩继续,那么,这个位置他得让出来,目前的九院,绝对不容许有脱离控制的人存在。

    刘一九不管这些事情,不代表他不在意。

    现在在国际上搞钱已经不容易了,等到后面,就得靠着国内的这些民品单位来补充研发经费了。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单位的利润,是否会成为军方的小金库,这个刘一九也没有办法保证。

    他个人还是倾向这些钱成为军方的小金库。

    毕竟什么都指望国家财政拨款,不行。

    郑浩脸色阴沉地看着刘一九,不过紧接着刘一九说的话,就让他明白刘一九为什么这样在意进度了。

    “国际上的情况,国家的处境,大家应该清楚。如果不出意外,国家将会在最近出台政策,全力推广国家汽车战略,不仅是为了国内日益增长的内需,更因为汽车工业对于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促进作用。你们这几年张罗这事情,应该清楚……”

    刘一九的话,让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亮。

    “刘主任,国家大力推广汽车工业发展,布局汽车产业战略,这是一个好机会啊!”姬飞原本是541基地乘用车负责人,这几年,一直都在整合九院民品单位跟汽车制造有关的单位以及部门。

    一开始,他就对刘一九的计划坚定不移地信服,这今天对于各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了解,让他更加明白他们搞的这家汽车厂对于整个国家有着什么重要意义。

    几十亿的项目投资,这不是国内目前太多单位可以拿出来的。

    即使有能够拿出来的,也不会舍得下这样的血本。

    国内的汽车产业甚至没有起步。

    “确实是机会,但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产能有吗?别的不说,这几年仅仅靠着嘉陵厂的手工生产……”刘一九不满地对着姬飞说道。

    嘉陵厂从88年就打造出来了第一款嘉陵100,不过并没有大规模地生产。

    没有生产线,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制造流程。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独自摸索。

    收购了海可姆公司,同时跟北重,齐齐哈尔第二重工等等单位联合设计生产线,已经四年过去了,生产线还没有制造出来。

    刘一九知道,这里面艰辛,也知道国内想要制造汽车,其实并不容易。

    问题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完成布局,国内汽车市场不断地被日系,美系,德系的车占据,九院下属的小汽车甚至没有什么知名度。

    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产出。

    郑浩把所有产能都是调集到了541基地的面包车以及中巴车生产上面。尤其是541基地现在的大巴车同样供不应求。

    姬飞想要做出成绩,想要让他们的汽车制造产业占据更大的市场,自然在这上面也会优先发展客车,而不是私人小轿车。

    一名领导的眼光,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如果不是他们在周边配套产业上面下了大力气,刘一九会毫不犹豫地把所有人都给换掉。

    九院培养的人,现在完全可以使用了。

    “目前我们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有着海可姆公司技术人员的参与,焊接生产线,涂装生产线,都是没有问题,甚至已经即将完成制造。而北重负责的总装生产线,一些关键的控制设备还没有完成生产,齐齐哈尔二重研发的冲压生产线,没法连续工作……”姬飞有些为难。

    毕竟,生产线不是由他们九院的技术团队控制的,刘一九要求的效率,很难达到。

    何况,国内的生产线,基本上是从无到有,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几十亿的经费,不少都是砸在了技术研发上面。

    如果按照目前的效率,相对于国内的技术发展速度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比起九院的速度,自然差了不少。

    “冲压生产线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实在不行,暂时不急着进行自动化。”刘一九也知道,现在上自动生产线,太过困难。

    各种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都是问题。

    “他们调整了设计方案,25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