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第10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都闭嘴吧!”陈大山无语。

    这两人,估计是天生的冤家。

    随着下车的人流,几人被推挤着向着外面的出站口而去。

    破旧的火车站,穿着蓝色灰色衣服的旅客,让眼前的一切都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觉。

    “要是有相机多好,把这一切记下来……”这样的情况,以后将会很难看到了。

    “哇!”看到出站口的铁栏外面站着一个穿着红色花格子衬衫,扎着两条大辫子的一个靓丽女孩,秦怀保顿时就来了精神,拉着刘一九指着那个女孩让他看。

    刘一九没有理会他,而是直接向着那个女孩走去。

    “师傅,我这不过心动一下,你居然就来实际行动了!这太不对了吧!”看到刘一九向着那女孩走去,秦怀保顿时就惊叫了起来,引得周围人向他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闭嘴吧你,别一副土包子的样子,咱们可是干部,时刻得注意形象!”陈大山虽然是个营长,但是平时出来的时间也很少。在蓉城火车站,他们下车就上车了,根本就没有去这西南第一城市逛过,自然也没有看到多少穿着靓丽的年轻女孩。

    “营长,那个女孩好像是298厂来接咱们的……”苏航指着女孩一边的一个牌子对着陈大山小声地说道。

    陈大山无语……

    他还以为刘一九是看到那个女孩漂亮上去搭讪呢……

    “领导好,我是298厂外联干事王欣悦,代表298厂前来迎接你们。车在一边,请……”见到后面几人跟上来,花格子衣服女孩子清脆地说道。

    “好,好……”走到跟前才现,这女孩并没有从远处看到那样给人惊艳,普通的容貌,脸上还有不少的褐色斑点。

    顿时就让秦怀保失望不已。

    298厂是抗日战争之前的1936年,1939年,军政部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筹备处演变为军政部军工署第二十二工厂,又演变为五十三兵工厂。在1957年更名为云光厂。

    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的光学仪器厂。

    随着王欣悦而来迎接几人的是两辆敞篷212,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云光厂还是很受领导重用的。

    “领导,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处长因为有事情,没法亲自前来迎接你们……”一上车,王欣悦就对着坐在后面的刘一九以及陈大山说道。

    “没有事情的。徐干事,你们厂现在研究任务跟生产任务很忙吗?”刘一九摇了摇头,他对于谁来接他们没有任何的意见。就是没有人来接他们,他们自己坐公交车或者走路去,都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云光厂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就行。

    “忙倒是不忙,主要是各种会议,下面的研究人员跟工人们整天都是没有什么事情干,很多人早上来报道之后就回家了……”王欣悦很随意地回答道,这样的事情,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这些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领导,你们来,是要给他们下什么生产任务吗?”

    “别叫领导,我们来是请兄弟单位协作的,不是给你们指派什么生产任务……”刘一九也是随意地回答。

    “咳咳……”陈大山听到两人的对话,不由把拳放在嘴边干咳起来,然后才很是严肃地对着前面扭着头跟他们交流的王欣悦说道:“小王同志,你们领导安排你来接我们的时候难道没有告诉你不要随意打听我们的身份?保密守则你入厂的时候没有学吗?”

    “对不起,领导!不该问的不问!对不起……”听到陈大山严肃的问话,王欣悦顿时就变了脸色。

    他们都是属于保密的军工单位!

    跟大多数城市一样,这个年头的省会城市都不是很大,道路虽然狭窄以及坑洼不平,但是因为没有多少车,吉普车时轻易就能够到达七十公里。

    昆城也是西南的大城市,不过比起蓉城以及山城,繁华还是少了很多。

    街头很多人的衣服也开始变得靓丽起来,这成了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1281 中国汽车产业之究竟谁阻击谁(21/31)() 
(防盗章节)

    “前面就是我们厂了。≧ ,为使用瞄准镜不致过高,使全枪质心接近枪膛轴线,我们设计要求为51;表尺8个码的贴腮高度为5o~53……”

    众人没有想到,刘一九一上来,就是这样一连串的技术要求。

    这把他们这些搞技术的都震慑到了。

    虽然这些看起来跟他们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他们知道,对方提出这些参数,限制了他们对于瞄准镜外形结构的设计。他们是真正的配合,协同!

    “另外,我们设计思想是希望这支狙击步枪能够全天候作战,所以,希望设计时候能够加入主动式红外光学系统。另外,为了让步枪达到最高威力,希望瞄准镜能够在最大范围内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刘一九的这些要求,就是他对八五狙击步枪配备的瞄准镜的升级版本。

    原本国产七九式狙击步枪是仿制越南战场上缴获的苏联svd,由于国内技术条件以及质量体系问题,四倍瞄准镜的质量非常差,而且设计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枪与瞄准镜怎么结合,这使得七九式很是让人诟病。

    就连后面因七九式改进而来的八五式,也是依然有着诸多的缺陷……

    刘一九需要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些缺陷给降低到最小。

    “小刘同志,咱们虽然十多年前就搞出了六二式望远镜,但是瞄准镜跟望远镜不同。这样多的要求,短时间内咱们……”一个各自不高,前额有点秃的微胖中年人对着刘一九说道。

    对于这个一开始他们猜测是大有来头的年轻人,仅仅是听到这些话,就确定了是真的大有来头,只不过这个来头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小薛,这个有什么?忘记了咱们当初攻关六二式望远镜的困难吗?咱们多少年没有技术进步了?作为国内第一家光学仪器厂,现在就连个军队的地瞄系统都没有咱们的什么事情了。闲了这么多年,你难道希望继续下去?难道把这个项目让给其他厂?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更要上!”对于这个事情,六十多岁的干瘦厂长曹金贵直接拍着桌子说道。

    “曹厂长,这个项目你们愿意协助我们?”刘一九很认真地问着这个老头。

    如果不行,他们可以找358厂,虽然后建立,但是技术人员以及设备都是来自298厂。

    “当然愿意。小刘同志,你的这些要求我们已经记录下来,今天开始,就会全力攻关。你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时间?”这些项目,肯定是有时间的。

    至于研究经费,他们不需要去考虑。

    “最多两个月的时间!”陈大山也知道,这些研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还有两个多月就是春节了,他希望能够在过年之前拿到新枪!到时候用这个来打兔子加菜什么的,准没错!

    “这……”曹金贵有些为难了。

    “有什么问题吗?”陈大山的身份,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同样是军队出来的曹金贵不可能不知道。

    “没有问题,咱们就当成一个山头来攻了!”曹金贵拍着胸脯说道。

    又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讨论,主要是就是刘一九讲出他们对于这瞄准镜的详细要求,然后由298厂的技术人员们提出里面存在的困难,然后再由298的技术人员们进行讨论,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拿出了一套初步的方案来。

    为了改进79/85式狙击步枪跟瞄准镜不能够很好结合的缺陷,刘一九设计这支狙击步枪突笋的时候,专门作出了修改,前面的提把也被他直接去掉了,而改成了可以侧翻的机械瞄准具。

    298厂因为有着六二式望远镜的攻关经验,在狙击镜这方面,要达到刘一九要求还是比较容易的。

    “曹厂长,初期的样品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拿出来。一开始,不可能设计的没有丝毫问题,只要有了样品,完全可以一边实验一边修改设计。上级领导是这样的意思……”陈大山担心这边不会抓紧时间,来路上从刘一九那里突击学下了不少的东西,在这边也没有露馅。

    如同刘一九说的什么调整风偏,高低,放大倍率这些他一股脑给对方提了出来。

    不过可调整的倍率这方面,298厂也没有人敢保证,只能够先做固定倍率的……

    (。)

1282 濒临倒闭的日本装备企业的救星?(22/31)() 
(防盗章节)

    “小刘,就他们这些设备,能够弄出咱们需要的高精度瞄准镜?这不是开玩笑吧?咋我怎么都感觉不靠谱呢!”第二天,298厂就安排陈大山

    这个年头,这基本上都是标准的模式。

    外联处处长肖思伟,以及负责这次攻关的技术负责人薛丁山陪同几人一起参观他们的光学仪器生产线,主要就是为了让陈大山对他们有充足的信心。

    “陈领导,这里面的设备设备虽然陈旧,但是生产绝对没有问题的。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生产工艺里面一些时间的掌握以及各种配方的比例。这些设备别看很多都是建国之前就生产出来了,很大一部分也是前苏联援助咱们的,时间有几十年了,外观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很多比咱们国产的设备故障率要小很多……”对于这些陈旧的老设备,薛丁山等人也没法说比国内的设备好很多。

    只能够说故障率小的问题。

    国内生产光学玻璃的工艺,已经非常落后了,即使当年苏联援助新中国的技术,也是因为苏联自己都没有学透,再对新中国来点保留,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也就可想而知了。

    光学玻璃,一般都是采用熔炉制坯,熔融原料,冷却成型劈坯,切割毛坯倒角,根据图纸需要把切割成的小块经过加热软化之后压坯成型,退火去应力,检测性能,符合使用的毛坯才会进入光学玻璃制造的打磨工序。

    看起来工艺非常简单,但是这简单的工艺中间需要的技术着实不少。

    “薛总,咱们的材料合格率是多少?”刘一九看到这里面居然都是采用的黏土炉,而没有看到造价高昂,但是可以保持溶液稳定,很少在原材料内部产生气泡以及搅拌之后留下的如同水纹一样的脉纹痕迹这些缺陷。

    更何况,白金炉一直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不想黏土炉,用过一次之后就废掉了。

    生产高性能的光学玻璃,就必须得采用白金炉。

    更何况,这个年代的白金价格比黄金可是差了很远。黄金才是金,白金不是金,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看法。

    毕竟,白金只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原材料。

    一听到刘一九问最为关键的光学玻璃生产合格率,即使搞技术的薛丁山,也是苦笑不已。

    “这些年,经过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调整温度以及各种技术参数,我们已经把合格率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提升到了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对于这样的生产效率,他们还是不够满意的。

    毕竟这些光学玻璃能不能用,得等到后面加工之后才能够知道。

    “为什么不采用白金炉?这种炉子的造价虽然比粘土炉要高很多倍,但是可以循环使用,而且熔融过程中也能够保证里面加入了稀有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