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民-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陈正的指挥同知,千户等军官,此时可是被吓得胆战心惊了,现在杨廷鉴这个阎王已经在校场等着了,就算现在临时去请人来凑数都不可能了。

    陈正到也干脆,牙齿一咬,就对手下的军官说道:

    “尔等立即去召集的手下到校场吧!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去找农夫来凑数,杨大人可是战场厮杀过的,这农夫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样行吗?咱们吃的空饷可是不少……”

    “事到如今,出了事情本官但着就是了。”

    既然上官打算把所有的责任扛下来,他们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当下就召集的手下前来校场集合。

    当半柱香快烧完的时候,扬州卫几个千户和指挥使终于带着人马赶到了,杨廷鉴看着下面稀稀拉拉的人群,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陈正见自己的手下都来了,而且还是全副武装,他的家丁有一百多人,在加上千户的家丁,整个扬州卫也就这三百多家丁勉强可以一战,其余的七八百人马,就别说了,身上的鸳鸯战袄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更是补丁叠补丁,他们手上的武器更是锈迹斑驳。

    “卑职陈正,扬州卫指挥使,所部兵马集结完毕,请大人检阅。”

    “陈正,你可知罪?”

    “大人,卑职知罪,可是下官另有隐情啊!朝廷拨付的那点饷银,根本就不够卑职养五千六百战兵啊!何况卑职已经有半年没有领到一文钱的军饷了,卑职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啊!还请杨大人明察。”

    杨廷鉴当然知道这种情况,杨廷鉴今天不是来处罚人的,今天杨廷鉴是看看实际情况,再进一步决定如何发展海军。再有半年,龙江宝船厂就会生产出十多艘胜利号风帆加蒸汽机混合动力的战舰来,到时候没有人去操作这些战舰的话,可就悲剧了,所以杨廷鉴从现在就在开始策划了。

    “这情况本官当然知道,今天就暂且饶过你这会。三日之内所有百户以上军官到虎贲军军校去应试,考中的立即进入虎贲军军校学习,如果没有考中,立即免除一切职务,同时除掉军户户籍,归为民户。”

    “啊!”

    跪在杨廷鉴下面的一干军官可是傻眼了,这回归民户可是很多普通军户梦寐以求的事情,就算是一个总旗这样的小军官,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也不愿意留在卫所里面,不然大明不会有那么多逃亡的军户了。

    可这新来的知府大人是不是秀逗了,居然把奖赏当做处罚,或者这个知府大人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

    杨廷鉴见自己面前跪着的一干肥头大耳的军官吃惊的表情,也知道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就继续说道:

    “这些被逐出军户籍的人,他们名下的田产将被全部强制收为官田,然后分配给无地的其它的军户。”

    这下那些跪着的军官可是明白了。感情这姓杨的是看中了他们名下的田产了,可他们能和杨廷鉴对抗吗?显然不能。就算他们现在立即发难,杨廷鉴的三百亲卫也可以把这近千乌合之众杀个丢盔弃甲,更别说杨廷鉴还有天下无敌的武功,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

    陈正作为指挥使,他侵占的田产同样不少,他的手下也是一样。这些田产可是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祖产,那是万万不能动的。

    “求大人开恩啊!卑职手下的这些军官,对大明忠心耿耿,苍天可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求大人饶过他们这一回吧!”

    这下可是把杨廷鉴搞得哭笑不得了,虎贲军军校出来的都是军官,而且升职还特别快,如果不是杨廷鉴想从那些朴实的军户之中招募海军,杨廷鉴才不可能给些蛀虫这么好的机会。

    “陈指挥,你起来回话吧!”

    “卑职不敢,求大人开恩。”

    好吧!你自己既然想跪着,杨廷鉴就没有在叫陈正起来了,而是继续说道:

    “能进入虎贲军军校,那是一件非常荣幸的的事情,从军校毕业就是能担任虎贲军的百户级别军官,你们知道虎贲军百户的军饷是多少吗”——年薪六十两,等同于一名县令的俸禄,其它高级军官的年薪就更高了,你们本人如果因为年龄大了,没有办法应考,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子弟去应考。

    本官可把话说明白,只有千户以上级别的军官才有资格让自己子弟去应考,其余的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比如百户,就是本人去应考。”

    杨廷鉴这么一说,下面几名卫所军官这才明白杨廷鉴的意思,他们都肥头大耳了,想进虎贲军,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些军官子弟,或多或少都读了几天书的,如果能考近虎贲军军校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虎贲军的待遇那真是没得说。

    “卑职等谢谢大人恩典……”

    下面的几名军官连忙磕头致谢,杨廷鉴等他们磕完头,又继续开始说道:

    “还有一件好事,今儿过就一起说了吧!……本官打算把扬州府的四个卫所纳入虎贲军的体系,今后你们的军饷都又虎贲军来支付,每一名士兵的年薪是二十四两银子,小旗年薪三十六两银子……”

    下面跪着的几名军官可真的是磕头如蒜了,朝廷对于卫所的那点补助,实在太少了,那点军饷根本养不了几个兵。这下好了,扬州卫终于可以拿上高额的军饷了。

    “谢谢杨大人恩典,卑职等誓死追随杨大人……”

    “想别忙着谢本官,下面还有几条,可能触及到尔等的利益,但本官已经决意立即执行,如有胆敢阻扰本官改革卫所的人,杀无赦……

    第一,即日起,虎贲军将在所有军户子弟之中招募全新的扬州卫新兵,所有新兵由虎贲军的教官训练。

    第二,卫所的田产即日起重新分配,所有田产归为卫所公有(相当于现在的集体所有),每名军户可获得十亩责任田。

    (杨廷鉴的这个制度,就是现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杜绝了土地兼并的出现,也避免了土地被世代继承。杨廷鉴此时只能在卫所里面执行,算是小范围实践了,别的地方可不能这样搞。)(未完待续。。)

    。。。

第254章 商人的反击() 
本官在这里解释下责任田,今后卫所的所有田产都是卫所的共有财产,不是在私人的了,军户获得的十亩地只有耕种权,没有买卖权,军户本人死亡后,如果有子女没有田产,可以继续耕种,如果无子女或者子女已经有了责任田,就收回来分给其它无地的军户。

    责任田的所有产出归军户本人,军户只需要缴纳三十税一的赋税,其余一切与民户等同。

    第三,百户以上的军官,本官在给你们一个恩典,每人在海边分二十亩荒地,每一级加二十亩。

    各位不别小看海边的荒地,本官已经的家乡实践过了,如果用本官的种子,亩产比扬州周边的良田都高,每亩轻松可以达到五六百斤。”

    杨廷鉴说完了,下面却鸦雀无声,这些大老粗可是不傻,他们在心中权衡利弊,稍许所有的人都得出了答案,杨廷鉴给出的条件比原来要好很多,就算卫指挥使陈正,也是不吃亏的。

    陈正现在名下有五百多亩通过各种方法得来的田地,亩产也就两百左右,一年种两季,也就四百多斤,与杨廷鉴良种比起来只有三分之一的产量,所以陈正的田地相当于一百五亩良种地。

    如果按照杨廷鉴的方法分责任田,陈正一家有二十几口子,他们一家就可以分到两百多亩地,另外还要加上他的海边的职务责任田一百多亩,光在田产上,陈正就赚大了。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陈正这个指挥使以前的俸禄那是少得几乎没有,很多时候还领不到,杂七杂八算下来,他这个指挥使每年的饷银拿到手的也就二十多年银子。当然贪墨的不算。

    如果按照虎贲军的军饷算法,陈正的指挥使相当于旅长,军饷差不多是三百六十两每年,就算是陈正使劲的克扣军饷,也没有这么多啊!

    很快,这些卫所的军官就明白了杨廷鉴的好意。纷纷磕头如蒜,表示立即按照杨廷鉴的要求办事。

    杨廷鉴的办事特点就是,“内部还是不要用刀枪的好,用利益为引导,这才是正途,杀伐解决不了内部的问题,对自己的同袍毫无差别地举起屠刀,那是可耻和愚昧的表现。”

    接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杨廷鉴又去看了一些军户的真实生活。贫穷是一定的,他们虽然衣不蔽体,但他们还是有口吃食,杨廷鉴临走的时候,就叮嘱陈正,一定要让这些军户注意个人卫生。虽然杨廷鉴从现代倒腾来的几吨药物已经在通过各种渠道贩卖,但这些药物可不是万能的。

    回到扬州的杨廷鉴,立即发布了自己关于卫所改革的命令。四千虎贲军和一些文书带着这半年的欠饷奔赴四个卫所。这前面的欠饷肯定是按照以前的标准发放,这些欠饷并没有被漂没和克扣。当然发这些欠饷的人。都是虎贲军的人,同时还有军法处和情报司一明一暗监督,谁敢伸手啊!

    扬州的四个卫所,在毫无抵触之下就开始了改革,那些军官不光自己来应考,还带着自己的子弟来应考。当然也有一些民户子弟前来应考,杨廷鉴这次可是下了狠心的,一口气录取了五百多人,军户子弟有两百人,民户子弟有两百人。原来的卫所军官有一百多人。

    杨廷鉴的卫所改革为什么这么顺利?因为杨廷鉴的这次改革可不是简单的“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互惠互利的双赢措施,那些被分掉田地的卫所军官得到的收获,比以前那点田地出产更多。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有好处的事情谁不喜欢干啊!一切都是因为利益。但是整个扬州府内,杨廷鉴可就不敢这样干了,杨廷鉴可拿不出那么多的荒地给那些扬州百姓,再说整个扬州府还需要大量的人进入工厂做工呢!

    因为早期的工业革命,英国没有足够的人进入工厂,就搞了一个十分著名的“羊吃人”运动,也就是圈地运动,才把农民从土地上赶入工厂,当大明不会出现这种人力短缺的情况。

    这些五百多名新生,全部被编入了航海班,教材还好办,就是这个教官有点难办了,最后还是杨廷鉴花大价钱从南京的刑部牢房里面,捞出几十个海盗死囚,这些人改名换姓后,摇身一变成了虎贲军的教官,真是人生无常,世事戏嘘。

    杨廷鉴这边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的安排好,扬州城却突然风起云涌,扬州城的商人突然罢市了,这次罢市来得突然,让所有的人所料不及,就连情报司也没有探查到征兆。

    商人罢市可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特别是扬州这种商贾云集的大都市,无数的商人将无法交易,就连一百多万市民的生活也会陷入困难,看来发动这次罢市的人能量不小。

    本来在打印教材样本的杨廷鉴,被万顺的紧急声打断,这间印刷室也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进来:

    “大人,大事不好了,刚才卑职来衙门的途中,所有扬州城内的商店都关门了,无数的百姓在街上吵闹,还有几百名士子堵在府衙门前……”

    这情况可是来的突然,但是杨廷鉴已经早就料到哪些士绅不可能老老实实地交税,搞出点事情来,那是太正常不过了,这罢市的方法,到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