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三国无籍者-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翁叹了一口气,道:“这乡里乡亲的,揭发出来,面子上不好看,而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也不想为了几条鱼弄得鸡犬不宁。”

    石松点点头,道:“老人家放心,我回去后便着手处理此事。”

    虽然领民们抱着和气生财的心思,可石松作为领地之主却不得不注意,下定决心要将这不良苗头掐灭,此风不可涨!

    老翁见石松应承下来,心里欣慰,接着道:“小老儿还有一事,望大人明察。”

    石松摆摆手,示意老翁往下说。

    老翁整理了下措辞,慈祥的面容也霎时显得严肃了许多,道:“彭大人下令,待此次收成过后,重新于领地远处开垦,此地处于小镇面积,需要兴建生活建筑。这小老儿们也能理解,可小镇面积50平方公里,镇长府7公里内均为小镇面积。我等居住在镇长府附近,耕耘需前往7至22公里外的田地,路又崎岖,只怕凌晨出门,傍晚方能抵达了。”

    石松一时有些语塞,不知如何回应,这完全就是一个死结啊!今后随着小镇升级成中镇,当前的领地面积还会被中镇面积覆盖,到时,粮田又只能往外移,而且会越来越远。领民的田被填平,只能重新开垦,劳民伤财暂且不说,正如老翁所言,这赶路就是一个难题,可领地又不能不升级。

    领地面积与小镇面积的区别,一个是安全的,一个是不安全的。小镇面积内没有怪物刷新,而小镇面积外,领地面积内却是有怪物刷新的。若将领民迁至小镇面积外的粮田附近居住,那必会造成死伤。

    浑浑噩噩间答应老翁会处理好此事后,石松没了再巡视领地的闲情雅致,皱着眉往镇长办公房走。一路上都在大兴土木,尤其是道路的建设更是进行地火热,可石松心里牵挂着此事到底该如何解决,没有丝毫关注的心思。

    回到镇长办公房,隔壁的姜老见石松皱着眉,奇道:“公子为何忧虑?”

    石松将此事一说,姜老倒一脸从容,捋了捋胡须,道:“小村时,可容人口1000,小村面积1平方公里,领地面积10平方公里。小镇时,可容人口5万,小镇面积50平方公里,领地面积500平方公里。公子难道看不出这其中的联系吗?”

    石松愣了片刻,心思急转,不确定道:“如果非要说联系,就是若领民全居住于村镇面积,那么每平方公里居住千人,若领民居住于领地面积,那么每平方公里居住百人。可这与此事风马牛不相及啊!”

    姜老暗暗点头,对石松这么快反应过来很欣慰,道:“其实不然,两者还是有联系的。领地可算是天下的雏形,小镇面积相当于一朝之都,领地面积相当于一朝疆土。天下人民不可能全居于都城,因此,各地的村落、城镇便出现了,正如此时的家镇,公子明白了吗?”

    “等等,让我好生想想。”石松摆摆手,陷入沉思。良久,才恍然大悟地看向姜老,道:“姜老的意思是领地内再建领地,将粮农迁徙至粮田附近,然后建村安置?”

    此法倒是大有可为,能完美地解决这赶路远外加不安全的难题,就是建村令石松不知道去哪弄,迄今为止,石松只见过家镇这块。

    姜老对石松能有这想法已经很满意了,摇摇头,道:“非也,一个天下只能有一个国都,一人自然也只能建一个领地。”

    石松还来不及沮丧,姜老不再卖关子,直言道:“公子想想,朝廷是如何维护各地方安定的?不外乎军队和官员。家镇尚小,分出去的领民规模不大,还无需官员,只需公子派兵驻守足矣。老朽先前所言,只是让公子有所准备,一个领地不是一人能掌管的,也不是简单的分配,官职制度势在必行!

    至于田地被覆盖,而劳民伤财,只不过是家镇跳跃式升级,才以致公子如此认为,其实只要领地正常升级,粮田重新开垦是很容易过渡的。”

    本来简简单单的一件事,经姜老这么一说,还显得复杂了。

    石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偷鱼贼一事又说给姜老听。姜老不答反问,道:“公子以为应如何?”

    石松对此事已有决定,不假思索道:“修衙门,设捕快。”

    姜老点头认可,转而说道:“此事只是一小事,公子认为是何原因导致领民行那盗窃之事?”

    石松心想又来了,但还是答道:“盗窃无外乎两点,要么想不劳而获,要么是走投无路。我家镇丰衣足食,走投无路自然是不可能的,那就是想不劳而获了。”

    姜老点点头,又摇摇头,道:“丰衣足食是不假,可却是领地丰衣足食,而非领民丰衣足食。”

    石松有些纳闷,挠挠脑袋,道:“1千万斤大米足以令领民坐吃两月而无忧,领民如何不丰衣足食?”

    说着说着,石松反应过来,恍然道:“哦!姜老是说粮田中的粮食全被收归领地,领民只能等领地分发,而手中无余粮?是了,看来是到藏富于民,结束领民无偿为领地劳作的时候了。”

    姜老轻轻点头,含笑不语。

    作为一个现代人,石松自然也知道大锅饭不可取,私有制势在必行,朝姜老问道:“姜老可知小镇可开垦粮田多少亩?家镇又有多少粮农?”

    姜老想了想,道:“5万亩,粮农不属于生活职业,理论上任何人都可播种,合理分配,一粮农领10亩地为最佳。”

    石松思索一阵,下定决心,道:“那便迁5000人至小镇面积外居住,在附近开垦5万亩粮田,每人分一个月口粮,即60斤,并派100名魂影刺客保护。至于这税率嘛,姜老以为定多少合适?”

    姜老又捋起胡须,不慌不忙道:“税率过低,那领民必然觉得就算不努力劳作也能足食,这会降低领民积极性,税率过高,更是不行。公子可还记得领地金钱分配时,公子所得占了其中多少?”

    当初鱼肉、食盐贩卖后,共得219金99银,分配成领地金钱后,石松获得近22金,占了十分之一。

    不待石松回答,姜老接着道:“这只是主神默认的规则,但家镇处于在野之地,孤悬海外,与外界交易极为不便。许多生活职业者或是缺乏相应材料,或是生产的物资无法贩卖,自然就无法获得金钱,暂时还需要公子扶持。因此,在与外界交易尚未稳定前,税率可相应提高,否则无力负担粮农以外众人的日常所需。而且家镇一月一收,亩产四千斤,装上龙骨水车后,更是亩产四千八百斤,即便税率高些,分到粮农手中也不少。以老朽愚见,当前税率可定十税九五。”

    “滋”石松倒吸一口凉气,95%的税收!

第七十八章 辉铜 钨铁() 
石松一时没反应过来,还觉得姜老心黑。可转念一想,不仅不觉得黑,反而定得太低了。

    以曲阿县为例,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粮农税收大概是50%。曲阿县土地介于贫土沃土之间,属于良土,亩产近600斤,一年一收,每位粮农10亩算,一年可收粮食6000斤。交税后,到自己手里还有3000斤,如今世道,以粮食每斤60铜算,就是18金。何况此时外界灾荒连年,田地大多荒废了。

    而在家镇,因有开颜强悍的领地属性,即使不算龙骨水车的加成,也是亩产四千斤。同样10亩地,一月一收,一年就是48万斤。即便税收95%,到了粮农手中,还有2。4万斤,就是144金,每月12金!

    石松有些不放心,迟疑道:“姜老,这粮农每月入账12金,是不是太宽裕了些?若是建筑师不再建筑,采矿师丢了矿铲,商人弃商,全部从农,那该如何是好?”

    姜老泰然自若,背负双手,道:“这便是老朽十税九五的原因,如今家镇相当于以粮食作为流通货币,这12金可看作粮农工钱,其他生活职业者按此标准予以发放,诸如士兵,可每月发放18金左右。当然,并不是发放金钱,而是等价的粮食。再者,领民也可与商会一道出海,将手中余粮出售,增加领地金钱。”

    粮食不再储存在领地仓库,而是分到领民手中,石松一想,如此也好,倒也省事了。自己也无需再去管什么应急储粮,只要存够满足家镇升级的600万斤粮食,其余多多少,自己就卖多少。

    小镇领地金钱要求是每人800铜,这每个领民月入12金,岂不是满足领地金钱轻而易举啦?虽然这5万亩还没开垦,一切还只是泡影。

    石松托着下巴,沉吟一阵,试探道:“姜老,你看这是否太多了?若大部分金钱都转到了领民手中,那诸如执罚卫就职需要的花销,将更难以满足,毕竟转职一名执罚都督就需要10万金。”

    姜老无语地看了石松一眼,道:“那公子以为多少合适?”

    石松腆着脸,弱弱道:“十抽九九如何?每位粮农10亩地,一月可收4万斤,就算十抽九九后,也还剩400斤。每天吃掉2斤,还余下340斤,那也是2金400铜呀,已经很多啦。”

    姜老不置可否,苦笑道:“全凭公子做主。”

    两人不知不觉间,竟将整个领地当成了企业,领民看作了工人,不同职位的工人,薪水不同,只是薪水以粮食结算罢了。变相地将税收与薪水结合在了一起,貌似是同样的收税,只是税率不同,可本质上这完全是两码事,只是两人似乎毫无所觉。

    石松左右想了想,也没觉得哪里不对,便交代姜老,道:“姜老,那你便开始组织人手前往寻址,而后便在那处建房并开荒,再带100魂影刺客随行。九艘仿制福船将祖地5000人运至家镇,也不过几个时辰。石房一时供应不上不要紧,先搭草房将就着,以开荒为重,尽早开垦出5万亩粮田。”

    姜老抱拳,微微躬身,走回院子牵出麒麟马,扬鞭往北方船坞而去。

    石松想起派系一事,为免姜老有失,寻来祖朗,交代道:“你随智者同行,护他左右。”

    “诺。”祖朗领命离去。

    看着祖朗纵马消失,设衙门一事,暂时又没有相关人才,石松走进镇长办公房,叫上开颜,一人一兽往西南方向驰骋。

    开颜速度又快了许多,一路上刷新出的猛兽头都不敢冒一个,就算有不怕死的,面对开颜的速度,也只能望洋兴叹。一个时辰后,约莫行了1250公里,一人一兽踏进一片怪石嶙峋的山脉。

    “乒乒。。。。。”声在静谧的深林中清晰刺耳,开颜似一道黑色的闪电,弹指间已掠至声源处。

    此时已是日上三竿,毒辣的太阳正当空,似乎鸟儿也已怠倦,止住了啼鸣。在一处山脚,四周光秃秃一片,乱石满地。几十壮汉带着遮阳的草帽,正赤着胳膊挥着手中的铁楸、矿铲,脸颊黄豆大的汗珠滴滴流淌。

    “嘿”伴随一声大喝,“嘭”铁楸下的大石四分五裂,壮汉弯腰在碎石堆里扒拉一会儿,咧嘴兴奋道:“哈!出了!出了!”

    壮汉见没人附和自己,有些奇怪,回头一看,原来是领主大人和守护使大人来了。壮汉忙起身,正欲过去见礼,却见领主大人翻身下地,已朝自己走来。

    石松走至壮汉身前,看一眼碎石堆,问道:“是钨铁矿还是辉铜矿?”

    家镇众人都知道石松不喜虚礼,壮汉倒也不跪地什么的,微微躬身,道:“回大人,是钨铁矿,辉铜矿脉不在此处。”说着往南指了指,道:“辉铜矿脉还需往前近十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