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情柳永-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请柳公子能够理解我们的苦衷。”那位幕僚闪烁其词道,“这地方没有什么玩的价值,公子此举的确让人怀疑,敌方借故收买公子,你不想想,书信能写的人多了,墨迹也能模仿,柳公子真的不会让人为难吧?”

    柳三变虽说不谙此道,但也略懂其中的道理:“诸位放心,如果我要是间谍的话,也太不称职,肯定只能自投罗网!”

    那位闪烁其词的幕僚道:“公子真是大智若愚,越来越令人佩服了!”

    “是越来越像间谍了,对吧!”柳三变更顽皮了,端着酒杯邀请道,“借花献佛,请,灌醉了才好偷窃情报哟!”

    “到此为止,谁也别再说此事!”范履霜举起酒杯道,“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喝酒,难得快乐一回,干了!”说完,举杯相撞,十分豪爽,一饮而尽。

    “柳兄随便,我们酒不过三!”范履霜颁下规矩,“多吃菜!”说完,他一手持刀,切下一片牛肉,放进柳三变碗中,叮嘱着,这是难得的佳品,内地不易有这等口福,千万不要客气,好好品尝品尝,新鲜着哩。

    柳三变端着碗闻了一闻,啊,好香啊,他用筷子夹起来,咬了一小口,慢慢咀嚼,太好吃了,入口化渣,爽口细嫩,似乎还带着青草味。他端着酒杯,呷了一口,啊哟,简单是平生吃过的最佳美味,他连连点头,然后便狼吞虎咽起来。

    一个幕僚借敬酒之机道:“柳公子乃当今新词圣手,甘愿来到此处受苦,无论是来体验生活还是另有原因,勇气可嘉,值得尊重,来,先干为敬!”

    “为悔婚而来。”柳三变又不是傻子,能听不出弦外之音,他干干脆脆地道,“为了愚蠢的所谓冲喜,顺从父母旨意,奉命成婚,借宝地躲上一躲。”

    “此乃人之常情,也算尽了孝道,为何要躲?”另一位幕僚问道,“莫非是妻子不漂亮,还是门不当户不对?”

    “非也,非也!”柳三变非常肯定地答曰,“都不是!只是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人难以接受,如是而已。”

    “逼婚不成?”那位幕僚分析道,“倘若不是逼婚,就应该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否则,对**就不公平。要是我有这种好事,做梦都想!”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柳公子是从杭州而来,那可是一个盛产美人胚子的地方。”范履霜推测道,“由京师逃往杭州,由杭州逃到这里,公子也够坚决的。”

    柳三变听到此处,突然想起《望海潮》新词的事情来了,他猜测范履霜一定与孙知府是要好的朋友,范履霜直接告诉他仅见过一次面,便彼此欣赏,各自珍藏这份忘年友谊,多数时间只是神交罢了。

    “我是来向儒帅学习的。”柳三变自顾自地饮酒后,耍花腔道,“履霜履霜,便是不畏艰难困苦,即使是如履薄冰,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值得效法。”

    大家笑了一阵,范履霜他们便只能以茶代酒,为柳公子洗尘了。

    忽然幕府外面有锣鼓声传来,柳三变听了片刻,他指了指外面。其中一个幕僚笑着道:“公子乐于此道,可否请来唱一首柳词。”

    “此话当真,他们也会唱柳词,我还真想听一听。”柳三变;看了看范履霜,要求道,“盛情已领,就此结束,我想出去听一听。”

    “也好,就依老兄之意。”范履霜吩咐其中的一名幕僚道,“你带几个卫兵前往,点上两曲,听听便回,注意安全。”

    殊不知,柳三变喝了不少的酒,一出幕府之门,便感到浑身打颤,风呼啦啦地刮着,虽然清辉泻地,可都被浩瀚的沙漠稀释了,并没有想象中的令人神往。

    范履霜赶了出来,把一件厚厚的披风披在柳三变身上,叮嘱道:“此处不比内地,夜间尤其寒凉,注意保暖,切勿感冒,也别逗留太久。”

第五节《望海潮》两副真迹() 
幕府门外五六十米的地方,大约围着几十个人,大多是本地的土著人,他们穿着翻皮的衣服,戴着各种式样的毛皮帽子,津津有味地听唱。

    而人们看见幕府出来七八个人,径直往唱曲的地方走来,都将目光聚集了过来,唱曲的站在人群中间也愣住了。

    柳三变一生酒气,走到唱曲的身边,还没开口,唱曲的男子问道:“请问官爷,此为如意,我们没有做错什么吧?”

    柳三变一听,吃了一惊,原来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想必是内地人上此处淘金来了,便问道:“你们是哪里人氏?”

    “谁说你们做错了!”陪同出来的那名幕僚道,“回答我家公子的话!”

    “我们乃汴京人氏,前往此处混口饭吃。”唱曲的男子说完,前去放东西的地方,弯腰下去,几个卫兵立即将其包围起来,各样兵器对准了他,他看见这种阵势,吓了一跳,赶忙站起身,解释道,“官爷巡查,我拿证件出来。”

    歌曲的男子可能是父亲,还带着妻子和一儿一女。他的家人见此危急情形,丢下手中的表演道具,奔了过来,冲到他们的当家人跟前,情绪十分紧张。

    “你们能唱什么曲子?”柳三变听说他们来自京师,想来也有些挣钱的本领,他走过去,用身子挡在唱曲的男子跟前。

    唱曲的男人的儿子一看便是有些武功的,虎背熊腰,肌肉发达,目光犀利,自然摆出一副迎敌的架势,他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动向,见形势不是他预想的那样,全身便松弛下来,目光也柔和了,脸上的笑容也恢复了。他向柳三变点了点头,恭恭敬敬地道:“听口音,公子也是京师人氏,想必也听说过柳三变公子的新词,我们出了表演一些武功皮毛之外,便是传唱柳氏新词,借以糊口。”

    “我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那位幕僚盯着唱曲的父亲,追问道,“你再说一遍!”

    他的女儿声音更加清脆悦耳,代为重复道:“说的就是轰动京师的柳三变柳公子,他亲自写下的新词,现在不好这口的能有几人?”

    幕僚和陪同柳三变出来的人都为之惊奇,他们都把目光聚焦到柳三变身上。

    唱曲的一家人也觉得奇怪,这些人什么意思呀?

    幕僚微笑着又问道:“你们没有见过柳公子吗?”

    “官爷是拿我们开心吧!”唱曲的妻子道,“人家在天上,我们在地上,天壤之别,哪里会有那种眼福!”

    柳三变向幕僚摆了摆手,邀请道:“唱两首新词听听,如何?”

    在场的人都很高兴,鼓起掌来。

    卫士们真够忠实的,他们围绕在柳三变和幕僚周围,表面看,长兵器杵在地上,短兵器提在手上,实际上长兵器随时可以架在一起格挡,短兵器随时都能像游龙一般出击。

    一曲唱罢,柳三变带头鼓掌,评价道:“的确京味十足,旋律虽是民歌调,却是民歌最流行最优美动听的一种,乐器的配合恰到好处,既突出了内容,更突出了表演的特点。很好,好久没有听到地道的京腔京韵了,谢谢!”

    “内行呀!”唱曲的老爷子称赞道,“在此不毛之地,居然能够巧遇知音,难得,难得!”

    “再点唱一首新词。”幕僚看着柳三变,似乎在征求意见,然后对唱曲的道,“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必然是适合边塞保家卫国情境的,外加适宜的舞蹈。”

    柳三变和唱曲的四个人都齐刷刷地望着幕僚,而柳三变正在摇头时,唱曲的母亲道:“恕我们孤陋寡闻,挣不了这个钱。”

    “为何?”幕僚手伸进衣袋,准备掏钱时道,“我先给钱行了吧,还不放心!”

    “不是不放心,你给他再多钱也没有用。”柳三变解释道。

    幕僚奇怪地盯着柳三变:“你何以得知?”

    “这位公子说得对!”唱曲的父亲诙谐地一句话,让柳三变颇为汗颜,“不知等到何时,柳公子想通了,写下这种词,再来唱给官爷听。”

    “你们明日还在此地演唱吗?”柳三变问道,显然被极大地触动了,或者意识到有写这种新词的必要,以补上这不应缺失的一课。

    唱曲的儿子问道:“莫非这位公子还有兴趣听?”

    “武功方面的舞蹈应该不成问题吧?”幕僚比划起拳脚来。

    唱曲的儿子人说了声“献丑”,连翻了十多个倒翻,他的妹妹也加入进去,兄妹俩技艺之纯熟,不敢说是炉火纯青,起码也算是上乘中的上乘了。

    柳三变带头鼓掌,观众们喝起彩来。

    幕僚给了钱,唱曲的女儿接过钱,微笑着略施一礼谢过。

    幕僚指着柳三变道:“应该谢的人是他,他才是尔等的衣食父母。”

    “明日午时,在此等候,必有惊喜。”柳三变对那位漂亮的小姑娘道。

    柳三变和幕僚带着陪同的卫士刚走了十余步,小姑娘问道:“公子何人,可否告之?”

    “柳三变柳公子!”卫士们向骄傲地呼喊凯旋的口号似地,非常之整齐。

    次日,吃罢早饭,范履霜邀请柳三变去军营走走,熟悉熟悉士兵们的生活,柳三变婉言谢绝道:“我赶出一首新词,准备给唱曲的新唱。”

    “好呀!”范履霜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道,“是吟风弄月,还是边戍明月?”

    柳三变一听这话,当然知道范履霜的希望所在,握住他的手微笑道:“一定不会辜负兄弟的期望。”

    “太好了。”范履霜抖了抖柳三变的手,然后打开书案抽屉,取出信封,交给柳三变,要求道,“小弟有两个不情之请,一是借兄长的妙手将《望海潮》亲自书写出来,二是今日新词若能鼓舞士气的话,便可作为鼓词推广。”

    “为兄愚拙,不知能否达到老弟的要求。”柳三变谦逊道,“写成之后,还请老弟定夺,成则已矣,不成则沙滩上写字。”

    范履霜临走之时,叫一位幕僚留在幕府,陪同柳三变,兼及值班和应对常规事务。

    柳三变与幕僚坐下来交谈了一阵,请教了一些戍边的相关事情,诸如气候变化、生活困难、战斗精神、训练方法以及战场厮杀等情况。

    幕僚这个人很乐观,很有生活与战斗激情,也非常有想法,他启发柳三变道:“昨夜的寒冷与此时的温暖,公子便知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形。”他还指了指不远处传来排山倒海的呼喊声的地方,公子可以去看看土兵们高昂的士气以及生龙活虎的精神风貌,记住他们独特的眼神,感受他们无坚不摧战斗意志和顽强品格。

    柳三变首先完成了范履霜交给的第一个任务。

    幕僚开玩笑道:“坏了,《望海潮》词有两个真迹版本,这个谜后人想破脑袋都难破解!”

第六节 开拓新词新境界() 
柳三变按幕僚的指引,去热火朝天的教场看了一阵,心情格外激动,回幕府的路上,似乎自己也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军人,腰杆也挺直了,身板也硬朗了,跨步也格外雄健有力。

    回到幕府,他喝了一杯幕僚递来的茶,稍加思索,提笔在手,饱蘸浓墨,激动万分,平息片刻,便挥毫草就,真可谓文不加点,看得幕僚目瞪口呆。

    范履霜巡视回来,就兴奋地告诉柳三变:“兄长,唱小曲的在幕府外等待多时了。”

    “老弟如何得知?”柳三变显然有些感动。

    “不是。”跟随范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