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情柳永-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荷仙子和姐妹们送的送书籍,送的送衣服,送的送帽子,送的送裤子,送的送袜子,也有送孩子肚兜的。

    孩子可高兴了,如此之多的礼物,还有那么热烈的喜悦之情,太好了,是难得的欢乐时刻,也是值得记住的欢乐时光。

    陈师师为了突出柳三变与孩子关系的重要,她让大家安静下来,要给孩子一个惊喜。

    柳三变听陈师师如此之说,有意创设如此隆重的氛围,他已经猜到了,他的脸不知往那里搁,他拼命向陈师师眨眼睛的同时,还不住地摆手。

    所有参加孩子生日的人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理解,柳三变无论尽没尽到父亲的责任,总归是父亲,他如此作为,当然是故作秘密,并且示意大家别吵别闹,安静下来,看他的,一个惊喜而又惊奇的期待时刻已经到来。

    大家鸦雀无声之时,冷场,可怕的冷场,柳三变面红到耳根,他搓着手,不知如何应对。陈师师笑得很开心,她将孩子抱在怀里,一边走着,一边逗孩子道:“若肯叫一声爹,将会有最好的礼物哟,叫吧!”

    孩子机灵地眨着眼睛,还向柳三变扮着鬼脸,然后笑对百荷仙子等那一张张美丽的容颜,嘴唇翕动了几下,终于没有叫出声来。

    大家笑得更加喜庆了,都催促柳涚能够叫出声来。

    柳三变越来越觉得愧疚,他朝陈师师抱着的孩子走过去时,孩子模模糊糊地叫了一声。众人的确没有听清楚,陈师师问柳涚道:“我都没有听明白,你到底叫的什么?”

    孩子拼命往地上挣扎,陈师师放他下来,柳涚叫道:“老叔!”

    柳三变这回听得再清楚不过了,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你这孩子,不识好歹!”百荷仙子蹲下身子,轻轻地扭了一下孩子的脸,“叫一声爹又不少点什么,为礼物叫一声行吗?”

    大家都重复着百荷仙子最后一句话,让孩子很不是滋味,他躲在桌子下面,不肯出来。

    行了,毕竟是孩子的生日,不叫就不叫吧,将礼物拿出来,让孩子高兴高兴就行了,陈师师对柳三变道。

    柳三变犹豫着,仿佛不便开口说忘记准备礼物了,此时的他比孩子还要孩子,一副甘愿受罚的样子,两只眼睛看着自己的脚。

    百荷仙子开玩笑道:“表情如此神秘,想必礼物一定很神秘!找找,看看到底是何样东西,有道么神秘吗?快找一找!”

    那些美目四下里寻找,玉手也在四处翻找,大家很奇怪,给孩子的生日礼物,至于藏得那么隐蔽吗?

    孩子心里想什么,没人知晓,他从桌子下面钻了出来,摊开双手,伸向柳三变,柳三变的眼泪唰地下来了。

    “行了,拿出来吧!”陈师师催促道,“神秘到现在也该够了吧,别耽误了吃蛋糕!”

    柳三变蹲在地上,声音哽咽道:“这便是我的礼物,孩子!”

    百荷仙子和众人都不知礼物为何,诧异地望着柳三变。

    陈师师的应对能力够强,她羡慕地对柳涚道:“好了,这是你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柳涚看看柳三变,看看陈师师,又看了看百荷仙子等人,茫然道:“礼物在哪里?”

    “就是你老叔呀!”陈师师解释道,“玩乐乃汝之天性,以后想要你老叔陪同之时,他会随叫随到的,这礼物够重的!”(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节 孙何向三变赎罪() 
杭州知府孙何应征入朝,因其情义深厚被皇上擢拔为学馆之礼仪大师,进京赴任的次日,便怀着负疚之心前去拜访好友柳三变。{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网…≦,

    孙何并没有急急忙忙地走进院门,而是在门口向院内张望:房屋还算气派,与记忆中没有任何区别,可院坝之中的景色与记忆中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当年一尘不染的花台,而今已长了厚厚的青苔,花坛中茂盛的花草而今也被丛生的杂草替代了。孙何心里一沉,感觉实在不妙,他为这柳宅担心。

    接待他的是一个孩子,孩子坐在天井里的葡萄架下,见有人张望,合上书,便起身走向门口。年龄虽小,可看上去已经没有了天真烂漫的稚气,多了一份老练。

    孙何正在惊讶之时,孩子很有礼貌地问道:“请问官爷,汝要找谁?”

    “请问柳三变在家吗?”孙何看着孩子手上的四书,“想必汝乃柳三变的公子了?”

    孩子摇了摇头,将四书抱在怀中:“官爷大概走错地方了吧!”

    这时,屋里传来较为厉害的咳嗽声,还有拍击之声。一个老女人的声音传了过来:“涚儿,汝与何人说话?”

    柳涚转身向着屋里:“有一位官爷要拜访柳三变先生,想必是找错地方了!”

    孙何心中无比沉重,难道不算太小的孩子,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还是因为何故而不愿意承认柳三变为父呢,到底为何呀?

    那老女人探出头来道:“请官爷进屋吧!”

    柳涚邀请孙何进屋,两人礼让几回,还是柳涚说服孙何,客人先行。孙何也不过份推让,他走进屋去,吃惊可不小。

    我的天,岁月这把梭子可是具有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的双重特性!

    孙何愣在那里。见坐在木椅上的柳三变之父柳宜,蜷缩在木椅里,面黄肌瘦,一脸憔悴,一副令人忧心的病态,目光呆滞,有气无力,一头银丝乱蓬蓬的,胡须也凌乱不堪,这哪里是当年久负盛名的模样。

    哎。这岁月之梭,你也太会捉弄人了吧,竟然把当年英姿勃发,才气纵横,一脸自信,目光闪烁着坚毅与睿智,一头色泽光亮而梳理考究的头发,充满青春活力,简直可以称之为奇男子和美男子之人。而今却被这岁月之梭编织成了催人泪下的颓唐模样。

    孙何善于自我控制,他短暂的哀怜之后,便热情地与柳三变之父柳宜握手,并应夫人之邀挨着柳宜坐下。孙何问候道:“伯父和伯母还算安好?”

    柳宜一通咳嗽作为回答,其夫人道:“岁月不饶人,身体每况愈下,让人担心!”

    此时。柳涚为孙何沏了一杯茶,端着递予孙何:“官人,请用茶!”

    还好。柳三变之父柳宜看了半天,虽然没能认出孙何,但他根据声音的回忆,确定是孙何无疑,他自嘲地道:“像吾这种人就不该存活于世,再美好的世界在我眼里都会视而不见,延续故友之谊还只能靠记忆!”

    “前辈,千万别这么说!”孙何很感动地道,“汝之记忆犹佳,思维敏捷,亦属难得,只是贵体欠安,还要好好调理,活动活动!”

    孙何很想问这柳涚,说小不小,为何连其父都不知道,不像是智商有缺欠的样子呀,眉清目秀,灵气逼人,见生人虽有些腼腆,但应对得体,招待有礼有节,更重要的是对四书爱不释卷,可见聪明有种呀,都想到哪里去了!

    然后宾主谈到了柳三变的近况,这也是令孙何特别不能理解的。

    孙何刚坐下,将礼物分呈给伯父和伯母,并表示抱歉,不知柳兄有后而少了一份礼物。得知柳涚乃柳三变之子,又是失去母爱的孩子,酸楚与爱怜之情则油然而生,他恨不得把这孩子带走,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好好照顾,好好疼惜,好好教导。

    孙何此人可谓心细如发,他先提及柳三变的近况。

    “吾也不是老封建,更不是老古董,认为那种地方有何不好。”柳三变之父则曰,“但那种地方毕竟是让玩心重的人丧失进取之心,迷失人生的奋斗方向,消磨人的顽强斗志,人性的懒惰劣根性就会表露无余,因此,要有大作为很难!”

    “随他去吧!”柳三变的母亲虽有些抱怨,可大体上表现出无可奈何来,“能混口饭吃,能自我养活,不像乞丐那样乞讨度日,也就罢了。”

    柳涚很有教养,大人们交谈,他不插嘴,而且喜怒哀乐也不形于色,这令孙何大感意外,这孩子不简单,不愧是进士世家之人,将来一定前途无可限量!

    “后,他介绍了柳三变的在杭州创作的新词《望海潮》,将钱塘潮的音容笑貌、潮头的力度、浪涛的气势和对观潮之人的陶治作用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难得的佳作,而且流传甚广。

    柳三变之父听到孙何如此介绍,他沉思片刻,突然精神抖擞起来,他从倚靠在木椅靠背上坐直了身子,端着茶杯的手很在微微发抖。

    柳涚用手为爷爷捧着茶杯,小声地劝道:“别激动,爷爷!”

    柳宜饶有兴致地回忆着当年游览杭州的情境:他是陪同皇上一同前往的,皇上特别喜爱吃杭州的名小吃,饿不饿都吃,而且还大大方方地赏给臣工们,那日子真是舒心惬意,现在想起来,仿若昨日刚发生之事,饼的滋味、面条的味道、龙井的清香和等待江心水澄澈的耐心等,全都可以体味到。

    孙何听着柳伯父的介绍,漏掉了观潮情形,不得不问出口。

    柳宜道:“也许,吾之感受与三变的感受类似,不同的是,吾那拙笔不能恰如其分地描摹出来,而他的生花妙笔能让人更加迷恋此境,真是个人的小幸,更是天下之人的大幸!”

    这种情感是孙何没有想到的,他抬头观察伯母的表情之时,伯母也是精神焕发,无比骄傲,无比自豪,并告诉小柳涚:“有机会找到《望海潮》,我们也拜读拜读!”

    “不用了,别为难孩子!”柳三变之父微笑道,不甚明亮的眼睛突然大放光彩,“百荷仙子请我们去勾栏观看,说明了是新词《望海潮》,当年不知为何就错过了。”

    “不是错过了,是不屑一看!”柳三变之母纠正道,“总以为去那种地方的不是什么正经人士,也不是什么正经事,别被乌烟瘴气熏昏了头,别被苟且之事污染了灵魂!这话是谁说的?而且还说得如此正义凛然,说得怒气冲天,说得咬牙切齿!”

    “女人就是女人,不懂待变通!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也!”柳三变之父说得很动情,自然也很感人,他不无遗憾地道,“再邀请的话,爬都要爬去感受感受!”

    孙何也是性情中人,他当场表态,尽早请伯父、伯母领略柳三变《望海潮》之美,而且特别邀请小柳涚,一定要接受上乘之作的陶冶。

    孙何不仅兑现了他向两位老人家许下观看《望海潮》的承诺,从此常常前往柳宅,尽一个儿子的应尽职责。(未完待续。。。)

    。。。

第六十二节 柳三变感恩孙何() 
柳三变听说孙何被征入京任职,虽然感情上还是有dian疙里疙瘩的,但他传书范仲淹,传播《望海潮》新词还是让他有所感激。⊥小,。。o

    柳三变的确有与孙何见面的冲动,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柳三变心里明白,向往官场是真,若要他攀附权贵,他骨质里的清高这一关无论如何都过不去。

    柳三变在妓院中的成功所获得的快乐,远远超过他的文化使命与他政治使命两相分离带来的痛苦,妓院中成功的快乐是长久的,后者的痛苦则是间歇性的。

    柳三变遗憾于对年迈的父母亲不能尽到人子之孝,但他也是时常关注着,他有一种明显的寄托,希望柳涚能够代替他尽孝,一个聪明的孙子绕膝于爷爷奶奶跟前,是莫大的安慰,他深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