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情柳永-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雇佣们不可谓不眼高,而且他们会私下里嘲笑远道而来接识天才神童的游客,真是傻到家了,天才神童有什么呀?多了一个脑袋,多了一个肩膀,还是多了一副花花肠子?平常得很嘛!**凡胎,与常人何异?

    他们不愿意明白,也不想明白。他们编纂几首让天才神童感到似曾相识的评弹节目出来试试,让天才神童也评价评价呀!

    面对吴家的雇佣们斥责评弹院老师傅太傻了,将那么多的钱送上门来。将嫌钱的机会挂在人家眼皮底下,人家居然傲慢无理,视而不见,而且还要低三下四地求人,真是丢脸!

    也有人会想,有个天才神童的名号就是命好。如果把钱和赚钱的机会送给我的话,不用老师傅点头哈腰。厚着老脸求人,我都会为之下跪,三拜九叩,三呼万岁,并且教育儿子儿孙,世代不忘,长期供上香火,世代感念!

    天才神童将风风火火赶回郊外家中的聪明弟拉到父亲房中,父亲断然决定应允此项合作,认为评弹院老师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诚意,没理由拒人于千里之外。

    聪明弟也赞同大伯的看法,认为大伯有大将风度,能洞察时事。

    天才神童也有此之意,只是他觉得吴家最好能力避贪心之念,尤其不要给外人有此印象,否则于招聘合作者极为不利,他给父亲和聪明弟算了一个账,认为分红三十年足可以收回吴家的土地成本,如果为了保险起见,追加五年应该足够保险,因此,将评弹院老师傅主动提出的五十年分红期,改为三十五年,即三十五年之后,全部项目均系评弹院老师傅所有。

    与评弹院合作条件一出,在苏州地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加之近年来经济风潮早就涌向了苏州,缔造着苏州人的发财梦想,包括吴氏家族旅店的雇佣们也恨不得突然生出一种可以作为合作本钱的异能,与吴家合作,摇身一变而成为业主,成为老板。

    与评弹院的合作条件引发的苏州大地震,使愿意与吴氏家族合作的众多人,都以自己的突出优势作为合作条件而往吴家的经济大船上面挤去。

    一时间,城里郊外的吴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天才神童之父更是忙得两脚不沾地。尽管如此,他还是兴奋的,激动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天才神童之父并没有忙得晕头转向,使在漂亮夫人的精心照料之下,越忙越精神百倍,越忙越信心十足,越忙越精明能干。

    招聘合作者的第四日晚间,午夜宵夜时,他对天才神童道:“儿子,为父在你的强力支撑下就快获得成功了,你是否认为,把所有愿意与吴家合作之人分为几类:投资类、投工类和投智等类型。如果能让他们彼此勾连,吴氏新城的建设便会更快,规模更宏伟,也更有底气!”

    不等天才神童儿子发话,天才神童之母便笑得开心之极:“尔父此计大妙,儿子,难道你不以为是这样吗?”

    “当然,当然!”天才神童诺诺连声,“父亲大人越来越伟大了。”

    天才神童见其父有使不完的劲,心中已是十分耽心,人又不是铁打的,长此以往,怎经受得了,他率先打了一个哈欠,然后用手拍着张大的嘴,哇啦哇啦一阵,果然感染了母亲和父亲,他起身道:“睡觉,明日再战不迟!”说着叮嘱父母快睡,拉上房门出去了。

    翌日清晨,母亲便敲门让儿子起床,儿媳开门时,一脸倦容和一串呵欠将他们年轻夫妇的夜间秘密出卖了。

    母亲很是心疼,扶着儿媳:“为何?昨晚不是说好快睡的吗,你们……”

    “我们没干什么呀?”儿媳赶快掩饰道。

    “不是吧,又不是新婚燕尔,何意呀?”母亲虽然微笑着,但话却充满歧义。

    “说说话而已,说说话,没别的!”儿媳倦容里也难掩面红耳赤地解释道。

    “没别的意思,就是因为太忙,希望不要过分劳累。”母亲为了解儿媳颜面上的尴尬,尽力地解释着。

    “儿媳知道,母亲之意是为我们好。”儿媳看来真的很劳累,此刻的她不知是否明白自己在说什么,“母亲的意思其实也是我们的意思,我们夫妻没有别的意思!”

    母亲嘴里感慨“太有意思了”,往房间里去,见儿子还在仔细地阅读材料,床上的被盖折叠得整整齐齐,她走到床边,指着被面的苏绣“鸳鸯戏水”图案,面对儿媳:“鸳鸯呀鸳鸯,汝奈何不怨不央呢?”

    “行了,一大一小两朵花,把这屋子当成花圃啦!”天才神童也是倦意十足,他小声道,“一大早便在门口打哑谜,谁听不见!”

    其母更加心疼了,她一手搭在儿子肩上,一手搭在儿媳肩上,真有感激涕零之意,硬是没能挤出一个字来。

    天才神童回首微笑道:“此刻,我们夫妇可抬不动你!”

    “太好了,将合作类型进行有机整合,应是最佳方案了!”天才神童之母不缺幽默细胞,她笑着道,“父母心里明镜似的,不会认为你们夫妇不孝的,谁敢说吾之儿媳宁肯背着老爹,也不肯抬老母,我就同他拼命!”

    三个人大笑不止,携手走出房门,院坝中树冠上的鸟儿们迎着阳光卖弄着,儿媳道:“母亲,您听,它们在帮我们感谢您的理解与开明!”(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节 老族长汴京开眼() 
聪明弟当起了大用,他应大伯的之邀,准备进京充当钦差,专程向族长爷爷汇报苏州新城建设的招商情况。

    临出发时,大伯给他配了一个小他几岁的胞弟和两个男佣,胞弟当然是副钦差了,男佣理当负责食宿等。可大伯送聪明弟一行人到码头上船时,拉着两个吴家后生悄言耳语,最后吩咐两个男佣:“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宁可钱吃亏,决不人吃亏,切记!”

    聪明弟一行人不日到了汴京,居然在勾栏妓院门口见到了族长爷爷和奶奶一行人,聪明弟当然喜出望外,拉着族长爷爷走到妓院门口,指着匾额道:“这匾额后面两字怎么认?”

    族长爷爷甚觉奇怪,见聪明弟一脸坏笑,狡黠地道:“对啊,没见过这两字啊!”

    这爷孙俩的哑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下人中不乏头脑缺根弦的,直接将两字念了出来,大家更是笑翻了,路过的行人也受到感染,跟着笑将起来,尤其是来此处之人,都是为乐哈之目的的,谁还去管值不值得笑,能跟着笑就笑吧!

    “你这老头,好不晓事,怎么能来这种地方呢,嗯!”聪明弟拉着族长爷爷和笑得不亦乐乎的奶奶,“而且当着夫人的面来这种地方,一点都不自觉!”

    此时,小不点正好路过此处,见与自己年岁相仿之人居然不知尊卑,便来到聪明弟面前。仰面道:“小哥,怎敢如此放肆,不怕天打雷劈吗?”

    “我先劈了你!”聪明弟玩心上来了。脸上笑着,牙齿却紧咬,抡着巴掌。

    小不点并不躲避,微问道:“汝问问他们,吾乃何人?”

    周围之人都齐声道:“小不点,皇上外姓之小弟!”

    聪明弟吃惊可不小,他望着族长爷爷。得到首肯之后道:“吾不认识于尔,但却认得尔之师傅。他姓柳名三变,可是?”

    “非也,非也!”小不点摇头晃脑地道,“吾师承百荷仙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嗯!”

    人们与小不点配合得太好了,大家都叫着百荷仙子这太美太有吸引力的艺名。

    聪明弟太喜欢小不点的性格了,他伸手去揪她翘得老高的辫梢,小不点头向后仰,聪明弟想弯腰下去,小不点的头一下杵在地上,一条腿翘得高高的。顶在聪明弟的下巴上,众人开始起哄,聪明弟在奚落声中站直身子。称赞道:“厉害啊,比爷们还要爷们儿。”

    “亏你还敢问我的师爷爷,连这个都不知是什么,真是孤陋寡闻!”小不点根本不用手相助,很轻松地起身道,“苏州人。莫非不知道苏州河吧?”

    “知道啊,他是我们苏州人的血管和衣食之源!”聪明弟想都未想便道。“有苏州人不知道这种说法的吗?”

    小不点撅着嘴,小声斥道:“对牛弹琴!”

    “显然问的是苏州河妓院嘛,西城那个!”族长爷爷提醒道,“不唱评弹而表演戏曲的那个,还演出过轰动苏州城的近似于神话的凤凰沐情的地方。”

    聪明弟也是提头知尾之人,如此明确的提示能不知道吗?他也无数次去痴迷凤凰沐情的,他也追逐过凤凰与特别能赚钱的富家公子的爱情命运的,他也无数次掉进柳三变与苏妹精心设置的情感陷阱里的。

    “难怪,难怪!”聪明弟也是个富有情趣之人,“有其富庶的土地自然会长出好庄稼,好花匠便会培育出好苗子,好花树上自然会开出妍丽之花朵,明白了,小不点的确了得,佩服,佩服,日后定当登门拜访!”

    “为何不是今日?”小不点有点不解地问,“走到门口而不入,假装清高,真把此处当做污秽浑浊之地了吗?”

    “非也非也!”聪明弟的奶奶赶紧摆着双手道,“聪明弟从苏州专程前来,必然有要事,今日暂且不进去捧场,改日同前几日一样,一场不落下。”

    “连续观看了五天的戏,都还没过够瘾,表演得实在太好了!”族长爷爷很大方地向小不点挥了挥手,“这孩子太有本事了,我喜欢!”

    在回旅店的路上,族长夫人提出一个疑惑:“听众人说,勾栏妓院的台柱子乃百荷仙子之恩师,据说此人色艺双绝,奈何不见舞台留名,莫非大牌到如此地步。”

    族长夫人说这话之时,睥睨着夫君,这种心思当然不会想到邪念上去,一辈子夫妻搭档,谁不知道谁呢,她只是奇怪,男人对美女应该有天生的渴求,所不同的是道德水准不同而追逐的目的不同,滥情之人梦寐以求地想得到,欣赏之人则有一颦一笑足矣,体贴之人总是通情达理地维护与呵护美女。

    可是族长夫人奇怪的是,很男人很男人的他,几十年如一日朝夕相处的夫君,难道走出了人们的常规经验,他属于三种男人以外的男人,这第四种男人就该这样?

    如此多的人,怎么好意思将此问提出来呢?只好等待时机了!

    一路走着的时候,这有见识的一群人,包括跟随而来的下人,谁都熟悉城里的生活情形,也不觉得首都有何非常特别可以引起人们惊叫的东西。不得不承认,汴京与苏州相比,各有千秋,很难认为谁可以胜过谁!

    聪明弟让胞弟成为发布信息的中心,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他蹦蹦跳跳地说着修建新城的招聘情况,这令族长及其夫人一行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一群人,人口众多,又走一路说一路,走一路笑一路,引起街面上无数的行人驻足观看或者议论。

    不知不觉回到下榻的旅店,这下大家意犹未尽地聚集在族长房屋的客厅里,继续着刚才的热闹,感慨的感慨,存疑的存疑。

    这孩子够可以的,招聘信息发布过程中,他有两个夸张说法,遭到人们的怀疑。

    一个是族长夫人的贴身丫环问的,他拉着聪明弟正在蹦蹦跳跳的胞弟问道:“汝所谓地盘不够大,招聘之人太多,是如何解决的?”

    这个问题对一个孩子而言是有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