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情柳永-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是夫妻,利害关系紧紧地拴在一起,我有必要充当说客吗?”夫人道,“我想与夫君探讨一个问题,所有家长都操心家庭,操心家庭事业的发展,殊不知,家长自己挡住了年轻人的道,很少给年轻人独立承担重任的机会,反而还会埋怨晚辈不长劲,不成器,这算不算自相矛盾,缺乏自知之明呢?”

    “对呀!夫人真是了得,一语惊醒梦中人!”族长老爹很是感触地道,“当年提携幼儿之对,就可以放手让跌跌闯闯的孩子去摔打,虽然摔倒了,有时摔伤了,摔出血来了,也会心疼,恨不得摔伤的是自己,或者恨不得将自己的皮肉挖下来立即补上,但从内心来讲,还是愿意让他们一天天摔大,可孩子长大了,反而没有这种心思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明白了?”夫人满脸兴奋之色,“看来我的旅游梦要成真啰!”

    族长老爹把夫人搀扶到自己身边坐下,很关照地道:“这样行吗?明天我就宣布两件事:其一,我和你准备走出苏州去游玩一趟;其二,家中大小事务由老大全面接管。”

    “行!只要你决定了就好!”夫人很动情地道,“一辈子服从,难道晚年还要反悔,我绝不愿意有此一说,更不会有如此做法。”

    “汴京,我们去首都看看!”族长老爹很兴奋,“不去太对不起我们自己了,一个大家族的掌门人,说起来真是丢脸,连京师是何模样都不知道,太不可思议了。”

    夫人也很兴奋,她一口气将关于汴京道听途说的记忆一股脑倒了出来,听得族长老爹眉飞色舞,兴味盎然。(未完待续)

第三十节 修新城为难神童() 
其实,族长与其夫人在主卧之中的游京师的打算没有什么可保秘的,正好被进来送热茶的贴身丫环听了去,佣人还问了:“主人,尔等远行,带不带我们去?”

    “当然,当然带你去了!”夫人的兴奋劲还没过,“汝聪明伶俐,办事得力,又是我们多年的朋友,除了你还能带谁去呀!”

    贴身丫环的确可爱,不仅是夫人口中的优点,此人善言,善于接交,更重要的是天生的一副笑相,一副可爱模样,可谓人见人爱。这不,在吴家一干就是十多年,而且一直是留下族长夫妇身边的,称之为知音绝对不会有错。

    次日,族长宣布了重要消息,大儿子提出道:“不行吧,族长外出,我怕担当不起此任,族长还是学古人写些锦囊妙计,我们好遵照执行。”

    族长老爹只是拍着长子的肩膀:“厚实着哩,扛得起。”

    “最要紧的是抓紧新城的修建,千万别错过机会!”族长夫人提醒道。

    “一定,一定!”吴家族长之准接班人,天才神童之父则诺诺连声,“但愿不会辜负父母和家人所托。”

    族长老爹还是不放心,他走到长孙身边,表现隔辈溺爱之情,已经婚后的人了,还如同孩子一般搂在怀里,并说着悄悄话。

    首先对此表现出只公平抗议的是树上的鸟儿们,他们似乎比吴氏家族的孩子们还要不安和不满若干若干倍。其鸣叫之声还近似于悲鸣。

    而天才神童对族长爷爷的回应非常简单,只是轻微地点头而已。

    送走父母和一帮陪同之后,天才神童发现其父的精神状态从来都没有那么好过。走起路来也落地有声,昂首挺胸,不再是唯唯诺诺的样子,而是充满了自信,待人还是如同以前那样热情谦恭,但无意中增加了一些威严和霸气。

    天才神童根据其父以往的为人处事,他发自内心地佩服父亲。佩服父亲的蛰伏,佩服他的隐忍能力。同时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要内敛一些,切勿太过锋芒毕露,处处强者则无处可强,处处弱者则无处见弱。

    天才神童当然希望他父亲能稳稳地抓住这难得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能够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能证实自己的真正实力。

    但天才神童多年压在自己心中的大石终于迎来了松动的机会,他决心助父亲一臂之力,借父亲的大有作为来移开他心中之千钧大石,还他一个快快乐乐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于是,在父母房里,他当着娇妻的面,居然回复到了孩提时的撒娇状态,他半跪在父亲身边。双手拉住其父之手道:“求求你,有求于我时一定要吱声,千万别客气。”

    其父当然酷爱自己的孩子了。尤其是被公认的天才神童这样出色的好孩子,他将下巴放在儿子的头上,用山羊胡须扫着,眼里噙着泪花,说不出话来。

    原本正处在喜悦和自豪状态的母亲听此话,心都凉了半截。父子对话,居然互换了角色。难道夫君真的那么窝囊吗?她一副雍容华贵的贵妇模样,神色却极不相称。

    “父亲,汝一定要有作为,千万别陷孩儿于不仁不孝之境地!”天才神童也十分动容,他同样用泪眼期望着父亲的回答,“吾在家里,天生的处在尴尬的境地,随时都可能掉进不孝之深渊而不能自救。”

    “好了!如此说话,不怕吓着父亲母亲吗?”天才神童其妻缓步走到婆婆身边,搂住她的腰,宛如在亲妈怀里撒娇一般,脸贴在婆婆胸口上,然后离开婆婆温暖的怀抱,含着泪花走到夫君身边,躬身扶他起来,“以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哩!”

    天才神童之父一脸茫然,不知儿子之言所指,但听儿媳之言,似乎没有不明白之处,因此,他更加坚信,按儿子所说的去做,一定不会错!他没有妄自菲薄自轻自贱之意,只是感到借儿子和儿媳之力攻玉,定会大获成功。

    天才神童之母发话道:“听儿子和儿媳之言,准不会有失!”

    此时恢复常态的天才神童之父点点头作为回应,并向妻子投以感激的目光。

    吴氏家族的准族长果然开始行使他的权力,他让聪明弟当孩子王,以天才神童之妻为孩子军团的监军,充当城里奇异故事的主力;而安排两个弟子自慕人员,自成军阵,负责郊外旅店的接待事宜;而天才神童则跟随他负责新建城池的事体。

    天才神童的名声和信誉举世称颂,自然能一呼百应,他在城中和郊外吴家的旅店两处均写下公告,请有意与吴氏家族合作兴建新城的合作者前来洽谈,一切条件从优,而且合作方式灵活多样,不具一格。

    谁会想到,首先找上门来洽谈合作的不是别人,乃曾经想招收天才神童为徒未果的评弹老先生,亦可称之为评弹翘楚,他的条抖是与天才神童在新城修一座评弹别院,按他书写出来的设想,此别院乃戏院兼评弹学院,取名叫做二院府。

    这位评弹魁首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修造别院和投资戏台、戏装、器乐等所有硬件条件他一力承担,天才神童只需负责创新作品和每月授一次徒,便可分享利润的一半。

    面对如此优厚条件的合作,天才神童父子则意见不一。

    其父认为太好,评弹院的老先生包括修戏院、学徒宿舍、排练厅和学术交流馆,足可以占去新城的六分之一,而且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对于食品业也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天赐良机,何乐而不为呢?

    天才神童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条件太过优厚,有不讲道义之嫌,此事传扬出去,别人会认为吴家为富不仁,借机鲸吞他人财产,岂不坏了大事,危及的不仅是单个人的名声,将危及到吴氏数百年的基业,天才神童似乎感到吴氏基业的长城正在倾斜。

    而天才神童父子争论的最大问题还在于评弹院老先生俱状中的解释,即“开出如此条件,尽在器重评弹界的天才神童,以此鼓励和真心奖掖,望成为开创评弹新阶段的有史第一人!”

    天才神童认为此解释的原因不可能成立,简直就是一剂毁灭人的糖衣炮弹,明眼人一看便清楚,过头的阿谀奉承,不真实事小,不能成立而遭人耻笑事大,谁敢声称可以创造评弹的历史,除非发了疯!

    而天才神童之父则不这样认为,他坚信儿子就是神童,就是天才,就能创造历史,这是千真万确的,是有口皆碑的,老先生之言乃实情。

    父子二人争论的方式很文雅,但判官却不易找,他们父子想到的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天才神童的娇妻。

    天才神童之父有的是心眼,他绝不是老实巴交之人,他抢先找到儿媳,而且还找了聪明弟作证人,说如此之后,等待着自己的盘算结果,即聪明弟肯定同意这个优厚条件,并以此影响聪明绝顶的儿媳的判断,如此一来,儿子可没话说了。

    可令这位心机深沉之人大失所望,儿媳在聪明弟举双手赞成之时打断他的话,并兜头泼凉水道:“如果珍惜儿子,就拒绝合作,这可是毁人之事,不能干!”

    天才神童之父还在据理力争,天才神童之妻改口道:“决策权在阿爹,还是权衡好了再说,吾夫那关不会那么容易过的,他对侍名誉一向慎之又慎。”(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节 修新城合作多样() 
苏州评弹院老师傅的投资条件优厚让天才神童父子有些举棋不定,而他的补充条件更是具有无限的诱惑力,不得不让天才神童父子重新掂量评估。

    此补充条件乃聪明弟在城里旅店中主事时接下的,而且是由评弹院的老师傅亲自送上门的,没有见到天才神童本来就有所失望,所以他一个劲地要求聪明弟转达他的心意,一定要落实,一定要满足垂死之人的心愿。这位老师傅十分动情,他含着眼泪说这话,也是含着眼泪离开吴氏旅店的。

    在旅店之中,正是辰时过后,旅店中闲来无事,主人和雇佣都在大堂里坐着闲聊,评弹院的老师傅来了,当着众人的面将与吴氏家族合作的补充条件简略地说了一遍,即修建一座票友院,票友们可以有偿但优惠居住,并为票友提供舞台机会,而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则是票友可以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之下,表演条件成熟之时转为正式演员。

    此条件还没说完,不少旅店的雇佣就激动不已了,他们似乎将未来的命运寄托在了这座票友院上了。要知道,在苏州地界上,谁不会唱几句评弹呀,尤其是吴氏旅店的雇佣们,他们没有少经历创新评弹的炮制过程,他们没有少为自己见证了创新评弹节目的产生过程而自豪和骄傲。

    这些雇佣们,他们彻底地掉进了人类优越条件的认识怪圈之中。很多人并不明白,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搞清楚,一个文学作品或者艺术作品成功面世之后。它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是算不上成功的,是极其平常的,是不足为奇的。

    为何会如此?

    很简单,人们平时生活学习中或多或少地都有些经验的积累,也有一些思维的残片留存在头脑中,当别人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形成一种特有的面世形式,人们在似曾相识的熟悉过程中。启动了积累的经验和头脑中留存的残片,于是据此判定那面世的作品就等同于一般水准,并无任何特别之处,老实人会想想之后不闻不问。好事者则会安上一些贬斥之词,在无知者心中种下劣质的种子。

    这些雇佣们不可谓不眼高,而且他们会私下里嘲笑远道而来接识天才神童的游客,真是傻到家了,天才神童有什么呀?多了一个脑袋,多了一个肩膀,还是多了一副花花肠子?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