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情柳永-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长爷爷被弄糊涂了:“住哪个旅店都能满足心愿,麻烦一点而已,有那么麻烦吗?”

    这些都是天才神童之娇妻耳提面命教的,聪明弟不辱使命,照本宣科地将族长爷爷逼上了路。这一下事情就好办多了。

    聪明弟打比方道:“比如爷爷信佛,经过精心策划,要到某个山中寺庙敬香,尤其是敬头香,可老是因为住处途远而连续多日都赶不上,该如之何?”

    族长爷爷跟随聪明弟的思路走下去,自然想到的是居住在山中的寺庙里,一定要争得满足心愿的机会。

    聪明弟因此提出一个最现实最关链的问题,即如果是一个两个男子汉,没问题。风餐露宿均可,大不了吃点苦而已,可是十个二十个人。还是老老小小,男男女女,甚至更多人,总不能让大家都吃苦吧!

    聪明弟说到此处,仔细观察着族长爷爷的反应,见他一副为难的样子,便一气呵成地道:“出门旅游,讲究的是享受,怎么能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置于危险之中。万一生病,万一被虫豸咬伤。万一跌成重伤,甚至还有生命之虞。岂不后悔莫及!”

    这些可不是天才神童之娇妻教的,而是聪明弟根据事态的发展,临时发挥的。此情境勾勒到了如此地步,把该堵死的通道都堵死了,族长爷爷还能做出别的选择吗?

    于是,族长爷爷则落入了设置好的圈套,而且是落入水到渠成的圈套:“如此特殊情况,还能如何,只有让预先打算好的旅店准备好了,才出去旅游呀!”

    聪明弟借机又堵死了族长爷爷的另一选项,即平时出去游玩游玩,早几天晚几天,没有关系,风景是在的,心情也是在的,乐趣和开心当然也在。

    但是,要是重大的节庆乃至于求神拜佛的日子,总不能无限期的推延吧!聪明弟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将求神拜佛这个牵扯到族长爷爷敏感了神经的词摆了出来,如此神圣之事,岂有推迟之理,神佛的护佑怎可亵渎?

    族长爷爷选项仍自主性被彻底地削夺了,他还激动万分地肯定道,这种事情不可怠慢,也不能打折扣,否则,天理不容。

    族长爷爷也不是一个顽固不化之人,他并不迷信神佛的护佑作用,他充分地认识到,求神拜佛是一种信仰,一种观念的反映,求的是一种心安理得,求的是一种美好和圆满的愿望,如果不严肃对待,心里总是不快,不洁净,不洒脱,疙里疙瘩的,甚至是提心吊胆的。

    聪明弟心中顿时兴奋着,一种声音高叫道:“成了,也算是尽到孝道了!”

    聪明弟此刻的外交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了,这也许是天才神童夫妇看上他挑选他的长处所在,他起身给族长爷爷续茶水,灌**汤,唱出一大堆的溢美之词。

    族长爷爷不可谓不心花怒放,所有不必要的心理警戒都松弛下来了,而且胸襟更加宽广,能接纳并不违背原则违背事理的任何事。

    聪明弟顺理成章地问道:“族长爷爷,今有外乡的名门望族,一共五十余口,皆仰慕吴氏家族的声望而来,并且要求全员住进吴氏旅店,以方便交流。”

    族长爷爷不仅被引进了事先设置的圈套之中,而且还自觉自愿地钻了进去,选择被套牢的最佳地点,他兴奋地感慨道:“不曾想,吾吴氏家族还能名声在外,居然还有名门望族前来参观交流,真是大看得起吴氏了!作为一族之长,吾太激动太自豪了!”

    聪明弟的下一个问题不用提出来,族长爷爷也会用他的决策权做出规划的,他叫来大儿子,大声吩咐,进城去,如何如何采办家族旅店的东西。

    这时,聪明弟听着,总觉得不如天才神童哥哥想得周全,便道:“族长爷爷,大伯就不用进城了,我前去通知天才神童哥哥夫妇采办便可!”

    族长爷爷端者茶杯,在议事厅中踱来踱去,一副威严的样子,仿佛做出一个无比重大的决定似的,仿佛这项决定关乎天地轮回一般。

    大伯可没有那种耐心,问道:“吾到底干什么呀?”

    “大伯做事认真,很负责任!”聪明弟建议道,“族长爷爷,大伯就带着人打扫清洁,准备迎接名门望族吧!”

    族长爷爷的资格也熬够了,面子也有了,便首肯道:“行,按聪明弟说的办!不过,他大伯动作要快,清洁打扫要彻底,让别人住起来感到舒适才行!”

    回过头,族长爷爷对聪明弟道:“汝去告之哥哥嫂子,不仅采办要快要好,而且要尽快到位,时间不等人啦!”

    聪明弟并没有在家吃午饭,而是直奔河口而去,成事之后的满足感写在脸上,船小二见到聪明弟,便恭贺道:“恭喜,成了!”

    “能不成吗?我是谁呀!”聪明弟翘着二郎腿,坐在船头,哼着江南小调。(未完待续)

第十四节 伪作迭出质不变() 
苏州评弹轰动了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人们往苏州涌来,促进了苏州的经济繁荣和娱乐繁荣,直接的反应便是旅店业的兴旺发达和评弹舞台的急剧增加,这自然促成了苏州百年不遇的大好发展时机。

    苏州发展太快了,城市规模在一夜之间就扩大了,吴氏家族的宅第已经不再是郊区,而是城中偏南的旅店群落。

    最使吴氏家族值得骄傲的还是那座最初不愿宣示于人的戏台,它的规模虽不会增加,可装饰更加华美,更加气派,演出场次已然达到饱和状态。

    苏州吴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幸运的,同时更是幸福的,他们接受的良好传统教育和开放的文化教育,都直接获得了用武之地。

    苏州吴氏家族旅店业的扩张,同时也是评弹表演的扩张。这都得益于天才神童洞察秋毫,利用旅店住宿之便,汇聚天下文人墨客,汇聚民间的奇巧故事,使苏州评弹获得了永不枯竭的素材源泉。

    而眼下并不是当初吴氏天才神童评弹创作的翻版,是在原来评弹基础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如此进步也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要求而获得的。

    苏州这个地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因此,观光的,观看美女的,前来欣赏美丽风光的,前来放松心情的,多了,他们停留的时间大多不会固定。几乎听从于心灵的召唤。

    再好的节目,反反复复地观看,也倒胃口。于是,自然而然地要求节目翻新,内容创新,表演精心,艺术水平被推着艰难的向前迈进。

    而作为吴氏家族的人们自然获得了发挥各自才能的机遇。这不,吴氏家族中对评弹有一定造诣之人都成了接待南来北往客人的能手,他们将千奇百怪的故事搜集起来。便根据故事的艺术特定性进行再创造,使情节更加引人入胜。演绎流程更加适宜表演。

    更重要的一点是,像聪明弟这样的人,可以做到出口成章,而且能够得心应手。如果将苏州评弹比做浩瀚无边的汪洋大海的话,他便是这海中兴风作浪的蛟龙。

    吴氏家族中具有聪明弟这样才能之人可谓多矣,用人才辈出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尤其是年轻姑娘,不仅代表了苏州美女的风采,更代表了江南才女的风采。

    她们具有聪明弟一般的才能,在表演过程中,丰富的表情,娇美的容颜,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为之叫绝!

    吴氏美女可谓多矣,其美质一个赛似一个,在戏台上走马灯似地变换着。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只有举手投足的份,只好乖乖地被美色俘获。

    有一日上午,聪明弟接待了一位客官,此人文质彬彬的,说话也不紧不慢。他将一个与阎王争执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无比。

    此人对聪明弟道:“吾如此讲述故事。汝可省事了,只需要将语句凝练凝练便可搬上舞台,因此,汝之成功,吾亦有一半功劳。”

    聪明弟心中自然不快,可又不便多说什么,只是邀请道:“午后,请先生观看吴氏评弹,掂量掂量汝之功劳有多大!”

    此人将信将疑,如此之快就能搬上舞台,可能吗?于是,此人便要求道:“吾对别人提供的故事创作出来的评弹没有兴趣啊!”

    聪明弟点了点头道:“到时候便可知晓!”说完,挥手告别而出。

    提供这个故事情节之人疑惑地望着聪明弟离去的背影,不住地摇头,内心则曰:“不可能!若是真的如尔所言,我就佩服于你!”

    到了下午的未时刚过,此人便早早地应邀前来,等待之时,他将与聪明弟的谈话转述于人,人们都被他的挑战心理打动,没有观众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聪明弟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可将故事表演出来。

    可提供与阎王争执故事之人则坚持道:“如若按吾讲述的故事顺序照本宣科,还是有可能的。我们拭目以待!”

    表演开始了,布景有些灰暗,有些阴森可怖,但绝不是为了吓死人的那种居心的反映,只是稍微烘托氛围而已。

    聪明弟与他的父亲包下了这个故事创作的评弹节目的表演。他的父亲与聪明弟的表演身份令人不可思议,刚表演便引发了观众的议论:搞错了吧,老的应该扮演阎王,年轻人应该扮演孝顺之子,这样才合情理嘛!

    可随着表演的深入,观众们不得不为此则评弹独具匠心的安排而鼓掌。

    为何?阎王毕竟是仙界之人,他的记时与人类的记时是大相径庭的,仙界不老,凡界不年轻,这是不同的,对生命的特征外在表现理应如此。

    聪明弟之父指着并不正襟危坐的阎王质问道:“汝大权在握,为人不慎,为事不公,只看表面,不重实情,真是岂有此理,草菅人命!”

    阎王则掰着脚丫,漫不经心地答曰:“汝因不孝而收回性命,还有何话可说!孝道乃人间赖以繁衍生息之道,尔之所为,猪狗不如,令人发指!”

    “非也,非也!”聪明弟之父声辩之中怒斥道,“如好好看看我之容颜,为孝顺之道绞尽脑汁,逼迫成眼前的未老先衰模样,作为掌管生死大权之人,不倡导孝道不要紧,奈何要冤枉好人,颠倒黑白,是非莫辨,是何道理!”

    “好,说完了,上路吧!”阎王将勾魂笔提在手上,面对勾魂簿,“如果冤枉,去向那边的长辈述说清楚,争取谅解!”

    与阎王争执之人面黄肌瘦,二目无光,肤色黝黑,毫无活气,他跪在地上自言自语道:“求求你了,把能顺口一点的食物全用来孝顺长辈了,成天超负荷的劳作,眼睛都快熬瞎了,只为长辈有一口饭吃。而今吾仅一息尚存,拿去好了,活着更加受苦,死对我就是一种解脱!”

    此人的委屈情怀似乎对阎王并不起太大作用,他放下勾魂笔,正了正帽子,掰着脚丫玩,漠不关心地道:“吾见太多人都为自己叫屈,臭名昭著的大坏蛋也不例外,见得太多了,收起你这蠢笨的把戏吧!”

    与阎王争执之人则上前抓住勾魂笔,双手捧到阎王面前:“请吧,最后一次麻烦你!”

    阎王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他坐正身子,拍了拍手,陷入了沉思,然后自言自语地念叨道:“为何要求死?要么死有余辜,莫非他真的是冤枉的?”

    画外音响起,报告道:“此人乃真正的孝子贤孙的典范,事迹感人,已被证实。”

    “错了又如何?敢把我怎样?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