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道人生-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能打猎?”韩易一愣,看到黄国诚脸上那神秘的笑容,马上大声笑了起来,“那敢情好!我早就听说这松台的森林公园还是国家级的,里面景致幽静,是个休闲避暑的好地方,我倒是没见识过,就怕耽误了黄区长你们的工作。”韩易并没有多加推辞,笑着道。

他这次过来,本身就是有事要找黄国诚和徐海两人安排,现在他们主动亲近,却是正好合了心意。

正说话间,大堂门口进来一个人,腋窝下夹着个公文包,四下张望了一下,看到四人正坐在那里,就朝着韩易四人坐着的地方走了过来。

金大牙眼尖,余光瞄见了,马上站了起来招呼道:“古主任来了啊!”

韩易回头一看,原来是信用社松台镇分理处的古田林,却不知何时得到了消息,也赶了过来。

古田林笑着道:“刚才路上,凑巧就看到了金老板的车子经过,我寻思着你们大概会到这里来,果然没猜错。”

古田林现在也算是欧洲城项目的受益者,听金大牙说,那古田林可能也要再进一步,听说是有风声放出来,已经给安排了准备顶上了支行信贷科副主任的位置,支行的信贷科主任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纪,古田林在副主任位置上锻炼过渡个两年,就能名正言顺地到主任的位置了。

当然了,前提是这欧洲城项目要真正赚钱,才是古田林升职的根本,也无怪乎他这么积极,循着车子也找了过来。

“原来是看到金大哥的车子了!”韩易心里寻思,这金大牙的大悍马,看着也确实显眼。

不过这古田林来了也正好,省得自己等会还要去找了。

“下午这第一层平面要浇筑了吧?”古田林大概是从银行派驻人员那里打听来的信息,对着金大牙问道,看得出来,古田林对欧洲城的项目也确实上心。

“是啊!”金大牙点点头,抬起手点了点酒店大堂上挂着的钟表,“我特意找了高人算过了,一点三十二分时是最好的时辰,我让他们把水泥车子都准备好了,时辰一到就开始浇筑,今天我和韩总为了这事还是特意从中海赶回来的,连中饭都来不及吃。”

“什么!你们连中饭都没吃?那怎么行!”黄国诚一脸着急,回过头来对韩易说道:“你们怎么不早说呢!你看看,早知道这样我们也不拉着你说话了!我看韩总你们还是先在酒店吃点东西,这饿肚子对胃可不好,要不……我吩咐酒店的厨房让他们先给你们烧点面条什么的垫垫肚子?”

韩易摆了摆手,笑道:“谢谢黄区长的关心了,不过现在去吃,怕是会耽误了好时辰,到时候金大哥可不饶我,呵呵,反正我们有时候忙起来也是没餐没顿的,都习惯了,还是等事情忙过了再慢慢吃,心里也安定些。”韩易说着话看了看时间,说道:“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要不我们去工地看看?”

大家连声应好,几人都站了起来。

时间指向一点三十二分,金大牙手下的项目经理一声令下,两串百子鞭炮被点着,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罐装水泥厂也开始轰鸣,几条大管子开始源源不断地喷吐出混凝土,工人们站在边上紧张地工作着,用插入式震荡棒和平板式振动器不断地把那些缝隙填满和抹平平面。

仪式结束,整个浇灌过程需要持续几个小时,韩易等人当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耗在这里,和金大牙打了声招呼,韩易随着黄国诚等人转回了松台大酒店。

回到酒店,韩易倒是没有想到,马上就有了一大碗热乎乎的面条等着自己,原来是黄国诚考虑得周到,在来时的路上就已经给酒店打过电话,替韩易点了面条。

谢过黄国诚后,韩易也顾不得矜持了,稀里哗啦地吃了起来。他这一早上起来吃过早餐,到现在已经将近八个小时,早就是饥肠辘辘了。

速度极快地消灭完了一大碗面条,韩易摸着肚子,很没有形象地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惹得边上黄国诚等人大笑不已,韩易略带尴尬地说道:“这碗面条吃得舒坦!看来这人还是饿到了一定的时候,才会吃东西特别香,这一大碗下去,才觉得肚子里落实了点,我感觉现在就是再来一碗,我也能吃得下。”

“那……要不让厨房再来一碗?”黄国诚笑着打趣道。

“算了,算了!玩笑,纯属玩笑!黄区长就饶了我吧!”韩易慌忙摆手,又是拱手作楫,惹得众人又笑了起来。

徐海下午有事还要处理,就先和韩易告辞,黄国诚和古田林陪着韩易到了楼上房间,坐了下来,韩易给两人泡上茶,然后笑着问道:“黄区长,现在这松台区有地块要出让吗?”

黄国诚闻言眼睛一亮,脸上却不动声色,微笑着问道:“韩总准备在松台再上新项目?”

“是啊!”韩易点了点头,摸着下巴缓缓道:“欧洲城项目不过是我们的一个探路石,现在看来一切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松台区的投资环境还是让我们满意的,尤其是松台还有黄区长这样的政府好领导,我们更加放心了,因此,我决定要在松台加大投资力度。”

韩易的话连带夸奖了黄国诚,黄国诚脸上矜持,但是心里的喜悦却还是有些掩饰不住,打着哈哈道:“韩总这话客气了,吸引投资者以及保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政府应尽的职责之一嘛!”

“那韩总目前有什么具体打算吗?”古田林在边上插话问道。

韩易要在松台开发,肯定是要用到银行的贷款项目,古田林现在对立信公司的实力已经完全相信,倒是觉得这是一个创造自己业绩的好机会。

“具体的打算吗……现在还没有考虑到。”韩易呵呵一笑,说道:“上次我不是把那松台药厂宿舍的地给买下了吗,那块地有几十亩,倒是想把它先开发起来,那些宿舍太老了,影响安全,我想把它们全部推到重建,这方面拆迁和重建的手续,还需要黄区长你们能多多帮忙啊!”

“原来韩总是想开发那块地啊!”黄国诚语气虽然平淡,但是眼神里还是掩饰不住些微的失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这趟来之前,韩易和金大牙还有罗海江就一起合计过,松台大学城的项目,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黄国诚这样位置的人所不知的,如何能够善于利用黄国诚的关系,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韩易心里暗笑,嘴上却说道:“当然了,这药厂宿舍要盖,但是黄区长如果有什么好项目,也要不吝介绍一下给兄弟,就当是帮我的忙了,我一定铭记在心!”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松台秘辛

对于黄国诚的失望,韩易看在眼里,却并不点破,反而是把话锋一转,又把话题扯到了正在开工建设的欧洲城上,和古田林就后续一些细节问题谈东道西地胡扯开来。

看得出来,黄国诚对于这个话题明显兴致不高,出于礼节,有一搭没一搭地接着话头,反倒是古田林倒是显出了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和韩易谈得火热。

韩易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当然了,此时火候未到,却还没到摊牌的时候。而韩易之所以如此笃定,却是因为他从罗海江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有关于松台的秘辛。

对于中海来说,松台曾经有过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易从书本资料还有网上查询得到的信息,当初的中海,是从一个荒芜的滩涂小渔村发展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而松台在历史上,却已经是比较重要的地位,也是曾经的来往枢纽要害,古代曾经设有松台府,在中海开埠之前,松台时当时中海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但是在中海快速地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政治中心开始转移,松台远离市区,发展开始逐渐滞后。

就在昨天,和罗海江的一番密谈,让韩易从罗海江那里详细了解到了一些有关于松台的秘辛,使得自己的底气更足。

早在九三年,中海市政府发布公告,在松台设立了高新技术工业区,这也就是那鲁区长嘴里曾经提起过的那个高新工业区,然而,就是这个高新技术工业区,却是让松台区一直处于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当时国家刚开始进行全面改革,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中海市也是响应中央号召,在中海郊区设了这么个高新技术工业区。

对于工业区的设立,中海市政府提出,高新技术工业区属于市级直管工业区,由松台县出土地,土地性质属于行政出让,相当于中海市政府出钱收购松台县的土地用于工业区建设,然而,和现在的高价土地相比,当时的行政出让价格可想而知,几乎是相当于白送,松台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益。

不但如此,由于是直管园区,从工业区开始正常运作招商之后,松台县政府竟然没有从高新技术工业区得到一分钱的税收收益,有的只是少得可怜的管理费,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工业园区来说,这点管理费那只是皮毛了。

当时的松台县领导,和中海市高层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自己的地位提升,签下了这个让后面几任的继任者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协议,松台县曾经就这事向中海市政府反映过好多次,但是已经吃到嘴里的肥肉想要它再吐出来,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就算是政府,有时候也是会耍赖皮!

不过韩易还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次的大学城项目之所以最终落户松台,却是和当初那位上去的领导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位领导可能是因为当初的那个协议一直以来对松台还怀有着一份愧疚之情,于是在前期大学城筹建会议上极力推荐,最终才促成了松台大学城项目的落成。

这一切,松台区的人少有知道,就连高层领导,也是鲜有清楚内情,据韩易猜测,可能仅限于松台区的一二把手,又或者根本是连一二把手也都蒙在鼓里。

当然了,中海市政府也是笃定的很,他们根本就不怕松台区政府会拒绝。大学城项目落户松台,无论是对于松台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提升,都是极大的好处,只有傻子才会拒接这送上门来的好事呢!

于是乎,那位领导到现在为止,还是承受着莫名的骂名,倒是不知道何时才能消除。

有关的消息隐秘和敏感,不知道罗海江是通过何种的渠道得知?这一切都让韩易心里有一种感觉,自己的这位罗师兄,恐怕并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这么简单。

背靠如此大的一个工业区,却得不到任何实质的益处,松台区心里的憋闷可想而知,而从前年开始,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力度,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的连续推出,都透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来,房产市场化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被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拉动内需消费的朝阳产业来扶持。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中海是除了京城之外,受到政策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城市之一。

时间进入二000年六月年中,中海的房产开发在一系列政策的催化之下,开始呈现出了百头齐进的强劲局势来。在中心城区,各种机器发出咆哮般的轰鸣声,大片的旧房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楼房层次不断创出新高,而房价也在这样的一片火热中开始了不断的攀升之旅。

据韩易了解到的情况,就现在中海中心城区的房价,八千已经是一个平常可见的数据,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有一个高档新楼盘开了出来,价格越过了一万,而随之而来的是周边楼盘应声而涨,其中最大的涨幅达到了百分之十。

如此躁动的市场情绪,都表明了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