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只虎-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秀点点头“小时候家里有几个闲钱,读了几本女贞集和列女传。”

    “哦,好好!我有这样一件事跟你说。”李过首先向这个别人眼中的侍卫,其实侍女的黄秀灌输了自己的思想。

    “知道人人平等吗?”李过问。

    “不知道?”黄秀晃了晃脑袋。

    “就是不管皇帝、王侯将相,所有的人都一样。”李过解释着。

    “那不乱套了?”黄秀问着。

    李过想想也是,在这个年代,太超前的想法会让人感觉自己是疯子,也绝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那你知道替天行道吗?”李过又问。

    黄秀点点头“知道,替天行道就是帮助穷人,扫灭不平之事。”

    “对对对!你说的对!”李过心想,这下黄秀有点开窍了。“我就要做替天行道的事!”

    黄秀听了说道“那我跟着你一起做。”心里暗暗的说,我永远跟着你!

第十二章 有文化的吃肉() 
三边总督杨鹤因为招抚大局的第一次失败,便又策划了招降陕西起义军中很有战斗力的神一魁部。神一魁率部投降后,杨鹤命延绥巡抚洪承畴进行安置。

    洪承畴大叹苦经“解散安插说是容易,行之太难,数千民众,无居无食,何以为生!”

    也是,安置民军,既没有银两,又没有粮食,土地荒废,住处皆无,招抚绝难成功。

    于是,不到一个月,神一魁又开始造反了。

    崇祯当时对农民军的抚或剿的问题上立场并不坚定,刚开始用招抚的办法,可是又不见效,便决定用剿了。于是,便把罪责算在了杨鹤的身上,这对杨鹤其实有些不公平。

    杨鹤的招抚之局最开始是崇祯极力推崇的,因为如果用招抚之法能够平定陕西的乱局,好处是极大的。虽然刚开始用于安抚的钱粮一定不少,但是从长远看,首先是社会安定,而且将会节省很大的军费开支。

    但崇祯皇帝是个极其俭省抠门的皇帝,当然,也是当时官僚贪污**,加上连年旱灾,导致国库空虚所致。殊不知用招抚的办法虽好,但是也需要大笔的金钱,而崇祯不出钱,招抚必然失败。

    于是,杨鹤被拿旨问罪,发配江西袁州,而洪承畴被任命为三边总督,全面掌管剿匪事宜。

    此时,围攻府谷农民军王嘉胤部的只有总兵杜文焕部和曹文昭部只剩下三千多人,洪承畴则回西安布置剿灭神一魁部以及部署平定整个陕西乱局的大计。

    这样,留在府谷的曹文昭等明军无力进攻,便离府谷县城远远的驻扎。而农民军虽人数众多,但是面对防守森严的明军害怕伤亡太大。所以,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府谷县城外,两只军队互不侵扰,甚至连零星的战斗也没有。

    李过抓住战争的间隙,开始对自己小队的义军开始进行集训。而这些日子以来,李过也收养了二百个十岁到十四岁看上去健壮的孤儿,交由黄秀统率。当然,太过幼小孩子李过也暂时无能为力,毕竟这里是军队,不是幼儿园。

    李过收养的这些孤儿大多是起义民军的遗孤,这也为李过赢得了好名声。这种行为,令各家的农民军头目都对李过颇有好感,尽管李过的身份还是很低。

    那些农民军头目心里都打着算盘。奶奶的,这个乱世,整天和官军打仗,万一哪天脑袋掉了,保不准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这个李过的照应。

    这个李过对待自己人一点也不虎,反而傻傻的,收容些半大娃子顶什么用?不过冷眼望去,那个李过除了训练苦点,似乎对那些孩子还算不错!

    于是,各个头目对李过的态度愈发的好了起来,甚至有些献殷勤的样子。

    李过虽然身体负伤,但伤势并不严重。加上粮草充足,所以准备练兵。现在需要分分秒秒的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想法,一点时间也不要错过!

    李过想到的是,一切好的办法要有人来传播,所以传播的人要识字。李过要让自己手下的士兵识字,不必学问精深,只要能看懂字的意思就行。当然,军事训练绝不可少。

    第二天早操过后,李过没有命令士兵解散。他站在高台上,大声的说道“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学文化!”

    看着台下众士兵不解的表情,李过赶忙喊道“不是,学写字!”

    底下的义军士兵议论纷纷,学写字?那应该是秀才举人干的事,这里大多都是泥腿子一个,学那破字有什么用!

    李过没理会士兵的议论,一挥手,几个做饭的士兵和一个厨师模样的人,抬着一口大铁锅走了过来。几个士兵迅速搭好了支架,将锅架了起来,在锅底下点起柴火来。那个厨师模样的人在锅里倒上些油,又放了几大勺糖,熬了起来,紧接着,大块的肉也放了进去。

    士兵们眼珠子瞪得溜圆,因为他们看见厨师正向锅里大块大块的倒肉。莫非要开斋,要改善伙食?要知道,这些起义的农民军在家是连饭都吃不上的,因为饥饿才造的反,参加了农民军也只是不愁温饱而已,都是为了生存吗!

    现在一只虎李爷命人大锅煮肉,这可真是太好了。所有的士兵眼睛都放着光,期盼着肉快点熟。

    看着士兵们急切的眼神,李过不觉好笑,抓紧练兵的计划能成功!

    “你们这些兔崽子!想吃肉么?”李过问道。

    “想!”士兵们喊得山响。

    “做梦!”李过骂道“肉,是给有学问的人吃的,什么叫有学问,识字就叫有学问!现在,谁认识字,都站出来吃肉!”

    刘体纯是李过重要的助手,也粗识几个字,第一个站了出来。

    李过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刘体纯大声念了出来,李过一挥手“体纯,吃肉!”刘体纯乐呵呵的拿着碗夹了一块大肉,美美的吃了起来。

    亲兵黄秀也走上前来,认出了几个字。黄秀在锅里夹了一块瘦些的肉咬了起来。

    “谷英,你不是也识字么?你来!”李过喊着一直追随他的谷英。

    谷英挠挠脑袋,走上前,看着李过写的字半响不吭声。

    “奶奶的!这几个字你不认识?”李过惊异的问,因为一直以来,李过闲暇的时候是会教谷英这些小头目学些字的,这几个字其实是很简单的。

    谷英涨红了脸,低声回答“不认得。”原来,谷英一直认为学字没什么用,所以李过教他们认字的时候,谷英想来是这耳朵进那耳朵出。

    把李过气的,一脚将谷英踢了一个趔趄“滚一边去!没肉吃!”

    谷英低着脑袋走到了一边。

    于是,认字的人纷纷走向前来,认字,吃肉。不认字的只能干着急,眼馋。

    一个叫张二侉子的士兵是个老兵油子,一向不把普通士兵看在眼里。他想,莫不是李爷在开玩笑?于是,张二侉子仗着资格老,也走到李过身边。

    李过见是张二侉子,心中有些惊喜“张二侉子,你不是说过,你是睁眼瞎,不认得字么?”

    张二侉子连忙摇头“李爷,我认得,我认得。”

    “好!那你就念念。”李过把字递给他看。

    张二侉子看着纸上那字,眼睛越睁越大,几乎没把眼珠子睁出来,那字还是不认得。

    “说啊,念什么?”李过热切的,满怀希望的问。

    “念,念,谢李爷赏肉!”张二侉子谦卑的看着李过。

    “赏你个大耳瓜子!滚!”李过对着张二侉子的头就是一顿爆栗。

    认字结束后,李过清点吃肉的人,除去他和刘体纯、黄秀,二百人的小队只有二十来人念过书。反倒是黄秀的二百孩儿兵里倒有五十来人认识字。

    李过点点头,这比例也算很高了,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李过的计划很大。

    看着台下不识字众人失望的表情,李过大声喊道“今天你们没吃上肉,只能怪你们命苦,没上过私塾。你们不用郁闷,明天还有肉吃,只要你们明天好好识字,好好做学问,你们就吃得上肉!明天吃不上,你就只能怪你们自己了!”

    “你们不要小看识字,我把你们看的很重,因为你们将来要跟着我不止是打仗,你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未来你们将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李过顿了顿,看了看听得稀里糊涂的义兵们,大声说道“你们是未来的希望!”

第十三章 虐心() 
从洪承畴离开府谷,农民军与曹文昭、杜文焕的明军远远的对峙了三个多月。并没有大的战斗,只是零星的接触。好在农民军粮草充足,倒也不怕。农民军首领议论纷纷,不明白明军既不进攻,又不后退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过可没时间和这些人呱噪,他忙得不可开交。整个小队还要认认真真的识字呢。

    到底要认识什么字,是有讲究的。李过虽然没有接触过教育,可是,李过的想法很直接,就是学习常用字。比如数字,比如春夏秋冬,比如你我他,等等。

    李过将那些识字的人叫到身边,想问问他们的想法,并准备告诉他们要学习什么。

    “坐,大家都坐。”李过热情的招呼,这些人认识字,需要他们。

    众人连连推辞,见李过坐下,方才一一落座。

    “今天找各位前来,有一件事情要和大家商量。”李过开了腔,望了望四周。

    底下的人没有吭声,抻着脖子等着李过说下去。

    “是这样的,现在咱们的小队开始学文化。咳!”李过干咳了一下“也就是认字!所以请各位来,就是想让大家说说,到底学什么好。”李过看着识字的那些人,那些人大多是秀才,也有几个童生。

    过了一阵,一个甚是机灵的秀才开了腔“将爷!”

    李过虽然只是在李自成手下率领一个小队,可是农民军内部将军、王爷成风,什么猛将,骠骑将,什么扫地王,什么铲平王,等等不计其数。

    李过点点头,示意那秀才说下去。那秀才姓孙,叫孙登科,想必是希望科举高中的意思。

    孙登科说道“要说学字,其实不必费心太多,这些事本应该是我等士子所为,何必强迫那些贩夫走卒之类的人呢?不学也罢!”

    李过心下不悦,正待说话,坐着的秀才中有人一声冷哼。李过向声音的方向望过去,皱了皱眉。他看见那个冷哼的人是聂心,这个人和他的名字一样,很虐心。

    李过并不喜欢聂心,原因是这个聂心说话又臭又硬,孤傲的很,似乎并不把人放在眼里。对于李过小队的行动,只是无声的服从,似乎无可奈何的样子,即使面对李过他也毫不在乎。

    李过之所以没杀他,是因为聂心主张不滥杀无辜以及不淫掠妇女的想法和李过不谋而合。每次攻村夺寨的时候,李过命人封刀,聂心总是抢着去,而且执行军纪甚严,本是秀才的他,有一次竟一刀将一个强奸妇女的小头目杀死,显示出了凶狠的一面。

    李过瞪了瞪聂心,聂心见李过瞪他,竟然毫不在意,反而将头扭向了一边。李过恨得牙根痒痒,老子正在谈文化的事,你他娘的乱哼什么?这要是在总哨刘宗敏的营里早就将你砍成八段了。

    李过心胸宽广,没理聂心,对着孙登科说道“学字是我既定的方针,不必再议,我只是想问问应该学什么?”

    孙登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