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只虎-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李过对全之焕说道“大人,乱匪刚到,现在杀出去一定能胜。”

    全之焕刚开始不允,但耐不住李过的坚持,便只好答应了“此次出战一定要以稳妥为上,情形不好立刻回城,守城大计还要仰仗小将军!”

    李过点点头,随即抽出腰刀,对着围过来的士兵大喊一声“弟兄们,准备战斗。”

    士兵们都嗷嗷叫的拿出了武器。

    全之焕捋了捋胡须,心中赞叹,这样的士气倒是真不多见。

    可是却见手持武器的士兵突然向他和手下的衙役们扑了过来,全之焕一愣,还没反应过来,两把长刀已经架到他的脖子上了。师爷赵幼斌正与聂心谈兴正欢,猛然间也是一愣。聂心笑了笑,挥了挥手,对旁边的两名士兵说道“好生保护赵先生!”然后转过头来,对着赵幼斌一拱手“赵兄莫怪,等下老弟亲自向你赔礼,到时你自会明白。”

    此时,南城门的城墙上,一只绣着老虎的旗帜升了起来,紧接着城门大开。刘体纯按照李过的吩咐,命令士兵将准备好的白手巾系在了左臂上,以免与进城的民军发生误会。

    南门外正是高闯王和李自成的队伍,望着城楼上的虎旗与洞开的城门,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

    “自成,李过这小子倒是有勇有谋。”高迎祥赞道。

    李自成点点头“舅舅,李过从小虽是顽劣,但是却很聪明,当得大任。”

    “走!进城。”高迎祥向城门走去。李自成率领众将紧紧跟随。

    躲在人群中的黄秀惦记李过的安危,打马一鞭,带着十几个亲兵抢过高迎祥的马头,率先跑进城去。

    此时,河曲城内,到处有人呼喊,城破了!城破了!

    千总郑大山虽然也是怯战,但听见城破了,心中着急,便催促着士卒拼命,准备杀出城外。

    郑大山骂骂咧咧的“都他娘的给老子向前冲,谁要孬种,老子杀了他。”

    士兵们军饷平时都被克扣,军心早无,见到郑大山态度恶劣,更是无心恋战。一个口快的士兵不知怎么,顺嘴说出了心里话“平时不发饷,这时候想起让老子卖命来了。”

    郑大山大怒,一挥手,两个亲兵扑了过去,那口快的士兵心中一狠,一刀将一个亲兵杀死,另一个也被其余士兵打倒在地。

    郑大山见事不妥,骑上马要走,不知是谁,一刀将郑大山捅落马下,眼见的不活了。

    河曲城内越发的混乱起来。

    河曲守备江畅本来就畏敌如虎,听说城破了,立刻换上破旧的衣服,领着几名亲随,跑回家中,想带着家人一起逃跑。可这时街上更加混乱了,不时的有马蹄声和厮杀声,江畅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是该出去,还是悄悄躲在家里。

    正在犹豫中,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猛然在门口停下,将门撞开,闯进一些士兵。江畅面色灰白,心中暗道,完了!

    “把东西收拾收拾,跟我们走!”一个领头的嚷嚷。

    江畅愣了愣,因为这些士兵身穿明军的衣服,只是左臂上缠着一条白手巾。江畅仔细看了看,猛然发觉这个领头的士兵他认识,正是据说是洪承畴所派的那个姓李的把总(李过)手下的小头目,叫李十二的。

    “你不是···?”江畅疑惑的说,心中却又有些明白了,难道这些救援河曲的明军是农民军假扮的?

    “少废话!跟我们走!”那李十二瞪了瞪眼睛。

    江畅赶紧和夫人收拾收拾,带着孩子和几个亲随、丫鬟,跟着李十二走了。这些人怎么没杀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平时也就贪些军饷,没有大恶的缘故?江畅看着这些个士兵,心里直哆嗦。

    一会的功夫,江畅发觉自己一行人被带到了师爷赵幼斌的家门口,迎面碰见了知县全之焕的老娘,江畅向全之焕的老娘行了行礼,便一起被带到了赵幼斌的宅子里。随即,院门被关了起来,院里院外都有左臂缠着毛巾的士兵把守着。

    不多时,街道上传来了“封刀了!封刀了!”的声音,江畅知道,战斗结束了。

    因为最先进入河曲的是高迎祥和李自成的部队,所以,河曲城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

    李过收整好队伍,见过了高迎祥和李自成,黄秀看见李过,立刻率领十几个亲兵走到了李过的身后。

    高迎祥看见黄秀的样子,摇了摇头。

    李自成正待说话,旁边的刘宗敏开了腔“补之,你练得好兵,六亲不认了!”

    “怎么回事?”李过不解。

    刘宗敏瞪了瞪李过身后的黄秀“不是要准备向高闯王和李哥开战吗?”

    李过回头看了看黄秀,黄秀脸一红,头一低。奶奶的,这小妮子惹祸了,李过心里暗骂。

    “舅爷!二叔!小孩子家不懂事,你们莫怪。”李过讪讪的对高迎祥和李自成说道。

    高迎祥摆了摆手“不妨事,此次攻破河曲,你大功一件,其余都是小事。”

    李过点点头,背地里,叫过黄秀“娘的,说,你又干什么了?还要对自己人开战?”

    黄秀懦懦的说道“其实也不怪我,他们想抢羊!”

    “羊?哪来的羊?”李过搞不懂。

    原来,黄秀抢了梁永栋的羊后,高迎祥和李自成的人马来了。黄秀命令包括孩儿兵在内的所有人员拿起武器,围住羊群,当然,羊太多,是围不住的。

    几个高迎祥的士兵看到有羊,冲过来想要抓羊,黄秀抄起刀就冲了过去。幸好谷英拦着,要不非火拼了不可。

    高迎祥和李自成见是李过的人马,便喝住了手下。

    黄秀的羊保住了。但黄秀倒不是一毛不拔,送了高迎祥和李自成几十只羊打打牙祭。黄秀心想,这是我送的,抢可不行!战利品可是我们爷李过的,我要保护好了,黄秀一点也不肯让李过吃亏。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一共能有多少只羊吗,这么大动干戈的,李过不以为然。“这么说,谷英他们还在城外看羊?我说怎么没见他和孩儿兵们。”

    黄秀点了点头。

    李过想了想,对身边的聂心说道“将知县全之焕、守备江畅、师爷赵幼斌送到城外的谷英处。秘密的,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第二十三章 登基演练() 
王嘉胤骑着马喜气洋洋的走进了河曲城,河曲城池坚固,没想到竟然这样轻松的攻破了,几乎没有损失,这是极为难得的,这也多亏了李过的那个后生。

    这个李过年纪轻轻的,倒是有勇有谋,要想办法拉拢过来。不是说要奖励李过五百匹马么,一定要奖励,要给他好马!王嘉胤心里想着。

    王嘉胤走进河曲县衙的大堂,众多农民军的头领早已在此迎候。

    县衙已经被李过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大堂上的公文案已经被抬走,摆上了一把大大的太师椅,两侧摆上两排椅子。

    王嘉胤点了点头,径自走到太师椅前坐下,众人方一一落座。王嘉胤向四周扫了扫,发现李过正站在后排的角落里,王嘉胤点了点头,好小子,居功不自傲。

    看着众多的义军头目,王嘉胤开了腔“今日攻占河曲,咱们没有损失分毫,大家说说,这是谁的功劳啊?”

    众人笑笑,用眼睛四下里找到李过。

    “不错,正是李过,正所谓奖惩分明,既然李过立了大功,就按原先说的,奖赏五百匹战马,大家不会有异议吧!”王嘉胤问。

    “给,当然给!”“谁赖账谁孙子!”十几个大头目在底下嚷嚷,

    这时候再不仗义,就显得太小心眼了。每人三四十匹战马虽然心疼,但还出的起。更何况,李过的战功在那里摆着呢!不得不让人佩服。

    王嘉胤点了点头“我再加赏一千两银子,另外,以后议事的时候,给李过加个座。”

    赏一千两银子虽然也是大数目,可此时的农民军不缺钱,别说打破城池,就是攻下一个寨子,至少也有一千两银子以上的进项。重要的是加个座位,那可就是代表了身份地位的提升,要知道李过的叔叔李自成,此时也不过坐在最后的座位上。

    地位的提高意味着好处多多,比如对缴获物品的分配等等。

    面对众人的欣羡之色,李过只是一躬身,双手抱拳向王嘉胤施礼“大头领,马匹和赏银李过收下了,可是李过年纪尚浅,只有一些匹夫之勇,尚无资历当得大任。”

    “怎么没有资历,难道攻下这河曲城不损分毫,不是有勇有谋吗?你就不必推辞了。”王嘉胤劝道。

    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也是纷纷关说,李过是他们的亲戚晚辈,李过地位提高对他们也有好处。

    但李过执意不肯,坚决推辞,众人方得罢了。只是众人都觉得,李过有点傻傻的。

    李过却不这么想,李过清楚,明末的农民军起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农民军马上将要走向低谷一段。现在还不是出名的时候,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自有出名的好处,但是得分时机。

    见李过执意不肯,此事便不再提。

    接下来的话题,王自用等人筹划已久,那就是让王嘉胤称王。

    对此,李过更不以为然。李过记得著名的谋士刘伯温,曾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提出过建议,当时的情形也是农民起义蜂起,四方势力割据纷争。刘伯温的建议是“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这话深的李过的心。此时虽说与元末明初的情形并不相同,但弱小的时候,韬光养晦,积蓄实力,却是不变的道理。

    见众位农民军头目拥护王嘉胤称王的心切,李过表示反对。

    “我建议大头领称王的事应该缓一缓。”李过说道。

    王嘉胤面色不快,难道我不能称王?这小子,虎头虎脑的,什么话都说!

    高迎祥瞪了瞪李过“不可胡说!”

    “大头领称王乃是天意,我们则是顺应人心,怎么可以缓呢?”王自用说道。

    白玉柱则是以批评的口气“李过,不要以为有了点功劳,就乱讲!你难道不希望大头领称王?”

    “不不不!我是说现在不是时候。”李过摇着头。

    “放恣!”白玉柱呵斥李过“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现在不是时候,什么时候好?”

    “补之,你糊涂了?”张献忠捋了捋胡须“大头领称王有什么不好?到时候大家都弄个官当当,你还怕少了你?”

    李过正待反驳,李自成怕李过的脾气再说出什么不着边的话,便说道“李过,你先出去巡视巡视。”

    李过叹了口气,想了想,摇了摇头,一甩袖子走了出去。李过心想,爱他娘的咋的咋的,我对你们说的是好话,你们不听,那就不能怪我了。

    自古造反的,虽然大多数人明知自己当不成皇帝,可是都亟不可待的称王。究其原因,无它,就是反正造反了,掉脑袋的事情,死活不说,先过一过皇帝瘾。

    王嘉胤称王也是如此。左右的大小头目也是忙着劝进,也都想过一把官瘾,毕竟过去人的想法很直接,登基称王也算是个朝代。

    于是,在几个被俘的、据说是熟悉内廷的官员和太监的胡乱指挥下,乱糟糟的登基筹备开始了。只是河曲毕竟是一个小县城,不管从人力物力上来说,都大大的不足。

    现在,河曲的县衙内外被粉刷一新,房前屋后挂满了红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