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只虎-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战场上的战况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打胜倒也不算太意外,只是李过的部队实力也太强大了!不但观战的莫正宽大为惊讶,莫朝的文武百官也吓得不行,至此,以莫正宽为首的这些莫朝官员们对李过第一是服!第二是怕!

    有这样的部队相助,何愁不能平定安南!莫正宽眉头一皱,想了想,吩咐道“快,赶快预备酒席!”

    莫正宽的想法正是李过的想法。李过来安南的本意就是让这块土地成为自己的属国,变成供应自己的一个基地。

    所以,从这件事上看,两个人的意见还是统一的,只是目的不同。

    莫正宽反而担心李过不同意,私下里又准备了银子。因为莫正宽看出来了,那个脾气很大的李过似乎比广西安抚使涂绍煃更有用。

    李过和涂绍煃跟着殷勤的莫正宽,又来到莫朝的王宫,酒肉一顿伺候之后,莫正宽开了口,是求李过平定安南的事。

    李过当然不能立刻答应,只是假作推辞。

    随着价码的提高,李过心中高兴,最终假作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单单这场战斗,莫正宽便拿出了五万两银子,而且约定,每月的军饷提高到了五万两白银。

    但是,李过依然做出发愁的样子。“扫荡安南倒是可以,只是人手不够啊!我记得明成祖的时候,大将张辅带着三十多万人来荡平安南的,可我现在只有几万人,人太少了。”

    “那怎么办?”莫正宽问。

    “你们莫朝的士兵能有多少,如果能在我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或许。。。,人数还差不多!”李过说道。

    莫正宽犹豫了一下,回道“现在在高平保护我的卫队倒是有一万多人,可。。。。。。。”

    李过连连摆手“不行!绝对不行!我们来是希望有一个安定的安南,本来就是保护你的,你的卫队我们不能指挥!”

    莫正宽放下心来“原来在与后里国的边境有两支人马,一共有三万多人,被郑钰打散了。另外,各处的小股武装也有一两万人,只不过这些人的战斗力不强。”

    “哎呀,你没听懂,我只是要他们辅助我,只要人数够就行,不必管战斗力不战斗力的。”李过一脸的无辜。

    莫正宽更加的放心,考虑了一下,心想,反正他们大明要不帮自己,自己也得完蛋。就算是现在李过灭了自己,也跟玩似的,不如索性依了他们,他们爱怎么办怎么办?便说道“李将军,我也看了,打仗还是你行,这样,你看怎么办才好就怎么办!这样,我写一道旨意,让你全权负责关于战争的事!”

    李过要的就是这话,他压根就没打算灭了莫正宽。而且,在大明朝的眼里和官方的文件里,整个安南并不是个国家。

    在1540年的时候,莫朝的国王亲自与大臣到广西镇南关向明朝纳降求封,明朝下诏降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封莫朝国王为安南都统使,轶从二品,世袭,银印。

    所以,从法理上安南成了内属明朝的自治单位。

    李过更需要的有人在这里做自己的代言人。

    所以,李过对莫正宽说道“请您放心,您永远是安南的都统使!”

    莫正宽的担心一点没有了,他一把拉住李过的手不撒开。

    看的一旁的涂绍煃哈哈大笑,他高兴的想,这李过还真是个人才!

    涂绍煃放了心,待了几天后返回了广西。

    聂心和牛得草也一起回去了,他们带了五千人,押着三万多俘虏,去广西种地。(。。)

第一九零章 接着忽悠() 
李过有了莫正宽的授权,便名正言顺起来,至少在莫朝境内招兵买马是合理合法的,是堂堂正正的。。c

    李过将在广西招的五百多名通事和莫正宽派来的近千名名通事召集到了一起,给他们开了一个会。

    “你们都只是普普通的通事,想不想当官?你们想不想以后的子女儿孙一样富贵!”李过问。

    “想!”底下一阵喊,这谁不想?又当官又富贵的!

    “我未来的目标是统一安南,我需要人才,虽然你们算不上人才,只不过会说两种话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你们是先跟着我李过的,所以,等打下后里国以后,我会安排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当乡长、当县令!表现好的破格提升!你们愿意干嘛?”李过接着问。

    “愿意!”底下的声音越来越大。

    “我问你们,我们的样貌有差异么?没有,所以,我们的老祖宗源自华夏!你们以学习华语为荣,以华夏的礼仪作为正统,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安南这个区域,一直从秦朝都是华夏的一块行政之地,只不过后来有些个野心家忘了祖宗!这是不行的。”李过说。

    底下有些安南的通事有些发懵,更多一些官迷还是很狂热。

    “你们口里的莫朝国王莫正宽就是安南都统使,对吧!我们会永远保护他以及他的子孙富贵,你们也应该像安南都统使莫正宽一样,那我也会保你们的富贵!你们愿意跟着我吗?”李过看着下面。

    倒是说的有理。莫正宽确实是明署的安南都统使。所以,李过的话那些安南通事都同意。再说能当官、保富贵,还有啥不行的呢?所以。底下人眼睛发热。

    那些广西招来的通事也都是边界上混生活的小贩,有上顿没下顿的,也愿意当官挣钱。

    所以当李过问他们愿意不愿意跟着他的时候,底下雷鸣一般“愿意!”

    李过一挥手,不讲了,让这些人都散了。

    那个莫朝的使者的阮正明还是有些敏感的,他在李过身边支支吾吾的想说什么。

    李过一把将阮正明拉到一边。小声说道“莫正宽是安南都统使,我还缺几个副都统使,你愿不愿意当一个!”

    阮正明愣了。

    “这个副都统使虽然名义是都统使的下属。但是有自己管辖的区域,都统使也不能对你们治罪。副都统使在自己管理的地方自己说了算,当然了,一切要按照我的办法去做。我见你这个人不错。想拉扯你一把。那个副都统使你可愿意干,如果不愿意我也不勉强。”李过一副信任的表情。

    “愿意,大人我愿意!”阮正明本来还是想问一问,乡长、县令的为什么不是莫正宽任命,现在他把那话烂到肚子里。

    阮正明现在只不过是个使者,怎么比得上管理一方的副都统使呢。所以,阮正明极其热烈的希望李过打胜仗,他好当官。

    而李过许诺、和封官的事。被莫正宽知道后,他吓了一跳。赶紧找来阮正明问。“怎么回事?”

    阮正明此时的心已经在李过那里了,听见莫正宽问“这是好事啊!难道咱们打败了后里朝、打败了阮朝,还用他们的人当官么?这些通事都是莫朝人呐!”

    莫正宽点点头,心想,行,不错。

    所以,高平之战结束后,李过并没有急着进攻。一方面,在高平之战中,尽管是大捷,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他要和戚老汉商量着练兵。第二,因为自己的队伍人数还是太少,想要征服整个安南区域并将之牢牢的控制在手,李过现有的人数远远不够,李过在招兵买马。

    后里朝的情形他已经打探明白了,除了被杀死的郑钰,郑主的大儿子郑铣也有一支队伍,据说很是厉害。而且,后里的郑主毕竟统治后里几代,还是有些根基的,要全部替换成忠于自己的人。李过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所以,战事暂时停了下来。孙登科和聂心加紧培训这些通事,硬性的培训,简单的说还是洗脑,洗脑的目的是让这些人培训其它人,培训越招越多的安南士兵。培训的目的就是要他们相信,只有跟着李过才有出路、才能过上好日子。

    李过在高平俘虏的三万人,已经被聂心和牛得草带回了广西,广西正好缺人。

    广西现在留守的黄秀和李强做的也不错,他们的后勤工作做的不错。

    而他们现在的后勤工作已经由供应李过的粮饷变成了辅助宋应星了。李过的粮饷已经由莫朝解决了。

    整个广西境内原来是黄秀和李强以及水军的马世耀在统领,但很多事他们却只能听另外一个人的,那就是宋应星。

    李过早就有严令,只要是生产方面的事,一切都归宋应星管!尽管黄秀等人、对李过极其看重宋应星这样一个新人很是不解,但是李过的命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给宋应星以极大的发挥空间。

    李过知道,尽管自己的思维、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的知识超前,可要完完全全的在当时的明朝实现,那是不可能的。领先一步是伟人,领先十步是疯子!再说也做不到。

    李过要在宋应星所建立的基础上,切合实际的将自己领先的科技知识,融入到现实中,才是最正确的。所以,只有先实现了宋应星的计划、想法,李过才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宋应星感到了李过的重视,他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开始了广西的一切。

    所以,宋应星在李过的建议下,筹建农林渔牧局、星象局、工程局、制铁局、火器局、火药局,制造弓矢刀剑的冷兵器局,还有搞研究的科技局等等。

    这些都是以局挂名的,这样只是令人感到好奇,而不会引来非议。尽管都只是在筹建之中,但架子已经搭建起来了。

    另外,早在李过出兵前,宋应星已经应李过的要求,考察了广西的山山水水。说句老实话,广西真的很美,但可惜的是在当时有些蛮荒,人少。

    但宋应星客服了重重困难,在黄秀等人的帮助下,已经在一部分地区开始种桑养蚕,拓垦荒地了。当然,只是很小的一块区域。现在还不能大张旗鼓的分土地,但三万多俘虏使李过有了进行军屯的理由。

    这一切,李过希望能够悄悄的进行。

    可是在大明国内,李过又打了大胜仗的消息传了出来。传出消息的第一个人是涂绍煃。(。。)

第一九一章 捷报再传海内() 
说句实在话,涂绍煃现在对李过是佩服又佩服。'顶^点^'''。''''。'c'

    去年李过还没来广西的时候,涂绍煃早就听说李过打败后金的事,并且对朝廷忌惮李过而不平。那时,涂绍煃正为境内的匪乱而闹心。

    等李过到了广西后,短短的几个月,几万兵都练成了。先是扫荡境内的匪乱,现在到了安南一下子歼灭七万敌人。

    李过真了不得啊!涂绍煃心里暗赞,也就是宋朝的岳武穆能比。所以,便有些人对他说,李过等等嚣张跋扈和违制的事,涂绍煃听也不听,直接呵斥告状的人。在涂绍煃看来,便有些小节有损,也不能抹杀李过的功绩和能力,功莫大焉!

    于是,一封热情洋溢的奏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到了京城,涂绍煃写的。奏报的内容是,在广西安抚使涂绍煃的指挥下,李过全歼安南后里国七万人。

    涂绍煃的奏报将李过夸的天花乱坠,什么初到广西,大显神威之类的。其实李过嘱咐了涂绍煃,就算是报功,不必提他的名字。可是涂绍煃这个人实诚,总觉得打仗是李过打的,自己虽然也算是大功,可要是不提李过也说不过去。于是,李过的名字出现在了奏报上,而且是相当显眼的位置。

    奏报摆在了崇祯的御案上,崇祯看着直发呆。

    这份奏报让崇祯有些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