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只虎-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最要紧的是过年,马上就快过年了!到了明末,还没有真正的好好过个年呢!(。。)

第一八一章 新年计划() 
新的一年代表着新气象,新的一年代表着新希望!

    崇祯五年的最后一天,三十!南宁府内外欢天喜地迎新年。{顶+点}。W。

    李过队伍里的士兵也都笑开颜。大多的新兵都是各地吃不上饭的农民,这段时间虽然训练苦,但至少吃得饱饭,这就知足了。

    而且年三十这一天,每人还发了十个大钱。虽然十个大钱不算什么,但是对穷的叮当响的这些人来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些人还不算是正式的士兵,他们还没有饷银,这十个大钱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而且,这几天到了年关,菜里面的油星多了起来。从三十这天起,据说每天都有肉,管够吃!到了傍晚,领头的还端着盆,拿着面来到营房,说是晚上要包饺子,这更令新兵们喜出望外。

    李过每年的三十晚上照例会巡视营房,查看士兵们的伙食,和士兵们唠唠家常,开两句玩笑。有些士兵会提出一些家里的难处,李过也会让赵幼斌核实好后,给与一些帮助。

    等回到自己的住处的时候,除了陪同自己巡营的刘体纯几个人,其余的大部分将领都来李过这里吃饭。

    今年李过这里格外的热闹,因为现在新招收的人多,将近六万人。所以,除了一千左右的人孩儿兵和一千多略有残疾的老兵留在李过身边充作亲军,其余的五千多人都派下去当了头目。

    只要是百户以上的官,李过就会在三十那天亲自招待。于是。很多新当上百户的老兵第一次来到李过这里吃饭。所以,跟以往相比,今天来吃饭的人数是最多的一次。

    这些跟着李过的兵绝大数都是第一次在三十来李过这里吃饭。心情都很激动,因为这象征的意义更大,尽管他们以前也是嫡系,但现在证明他们都进入了核心阶层。

    李过端起酒碗来,站在酒席中央的凳子上“弟兄们,新年快乐,干了!”

    大伙早都站了起来。听见李过说,一起仰脖,把那酒都干了。

    “各位兄弟。感谢你们一直跟着我李过。”李过说道“大家可能都看到了,现在我们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只要跟着我李过的人,都会过上好日子!”

    “但我们万万不可以骄傲。我们虽然现在表面上强大。可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要时时刻刻的警醒自己,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正的地方。今天是三十,我就不多说了,只说两点,第一,时时刻刻带着你们的人认真训练,第二。下一步我要成立干部培训班,干部就是头目。头目就要比士兵懂的多,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人异口同声的喊道。

    这时,孙登科在下面喊道“虎爷万岁!”

    “虎爷万岁!”

    “虎爷万岁!”

    那新投奔李过的宋应星刚喝了一口酒,噗的一下喷了出来。

    一旁的聂心看得明白,笑着说道“应星,酒喝急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心想,也难怪朝廷和皇帝对李过忌惮,这都喊上万岁了,跟造反有什么区别。

    聂心笑着说道“应星,你来的短,实在是不知道我们虎爷的好处,你先别吃惊,也别在意,你只是做好你的事,我相信以后你也一样心甘情愿的称号虎爷万岁的。”

    宋应星只是不住的点头。

    酒席之后,大部分人都散去。

    刘体纯、聂心、李十二、赵幼斌、谷英包括罗虎、王四等重要的将领留了下来,进到李过的屋子里,每年他们都会听李过安排来年下一步的工作。

    李过一直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他现在已经胸有成竹了。

    他对众人谈起了他的想法。

    说句实话,从西北到西南,形势急转直下,发展的如此迅速,还是令所有的人想象不到的。所以,大家的心情都不错。大家的想法是,等军队训练好了,就开始北上,扫荡中原!

    可李过现在的想法不是这样,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加大力度安民,分土地,让耕者有其田。乱世之中,老百姓最需要什么,就是能安安全全的种地,有粮食吃,这是头一件大事。说句实际点的话,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无论什么样的政权都不会长久。这事由李强来做。

    第二,宣传。李过一向最注重宣传,名声、名气其实是很重要的。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李过的好处,来投奔李过,是顶重要的事。孙登科是搞宣传的好手,还是他来做。

    第三,赚钱,不管李过安民、宣传、搞科技、还是练兵,都需要赚钱。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关外有短短的一段商路,梁诗音在那里。但是还不够,远远的不够。李过要成立的是汇通东西南北的商社,要把生意做到全国。只有充足的钱,李过才能更强更快的发展。

    所以,李过想把钱多多调到南京,负责整个商业的运作。

    一直在关外的陶世成将会被派到天津,负责连接张家口和天津的商务。张新会被派到成都。

    第四,就是科技。虽然现在说科技还是有些早,但既然有了想法相信很快就能实现。这事得宋应星来做。李过给宋应星封了一个大大的官,工部。

    这个官名很是奇怪,其实工部是明朝的六部之一。而李过封宋应星为工部,那意思很简单,要是我李过得了天下,你宋应星就是工部尚书。那宋应星本来就无处投靠,对当时的社会厌烦至极,现在听说李过封他为工部,明白李过的想法。

    宋应星一咬牙,干了!

    第五,是水师。把水师单独提到日程上来,是李过一直的愿望。李过知道,自己的祖国在近代受尽屈辱,自然是封建腐朽的结果。也是因为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所以,海军水师的建设要快。

    那个漕帮的、现在改名叫海勇的人自然派到水师,当然,这个人来的时间短,李过会把马世耀派到水师全权管理。

    第六,那就是陆军的建设,中国的陆军曾经被世界评为天下第一,李过当然不能给中国人丢面子。强大的陆军在这个时候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李过将新收拢的孩子重新编成孩儿兵,李过会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忠于自己,让他们成为下一梯队的中坚力量。

    教育也要时时刻刻的去抓,无论是孩儿兵,还是其它的人,都要普及教育。一是提高军民的素质,二是洗脑。

    这就是李过全部的想法,当然,只不过有些话是不能原封不动的这样说了。(。。)

第一八二章 莫朝求援() 
新年刚过不久,李过就收到消息,说是朝廷已经新委任了一名叫刘世坤的人前来接替涂绍煃,接任广西安抚使一职。&顶&点& {}。{}{wx}。{}

    刘体纯和聂心来找李过商议,怎么样对付那个刘世坤。

    李过笑道“让他来不了不就行了么!”

    刘体纯和聂心心领神会,于是,那个叫刘世坤的,在坐船途经湖南的洞庭湖的时候,神奇的连人带船失踪了。

    本来,盼着有人前来接替他的广西安抚使涂绍煃,心中失望极了,对着李过不住的抱怨。

    李过劝慰道“大人不必着急,相信不久朝廷会再次委派官员的。”

    涂绍煃只能继续的等,可是又有两位接任者,都不明不白的在赶赴广西的路上消失了。这事闹的很大,连锦衣卫都派人调查,可是一直也没查出眉目来。

    涂绍煃甚至有些怀疑,便直接来找李过“补之,你跟我说句实话,接替我的官员不见的事,是不是你搞的鬼?”

    李过挠挠脑袋“大人,那事我也听说了,我也真心的不想让你走。可是要说杀朝廷命官,却真不是我干的,我哪里有那个本事啊!再说我也没时间理那些事啊!”

    涂绍煃人也实诚,看看忙着脚打后脑勺的李过,想想也是,便不再怀疑李过。

    这当然是刘体纯他们搞的鬼。

    涂绍煃一直也没走成。

    李过也一直的在练兵。而且,广西境内的匪患都已经肃清。李过的六万人分成六队。每队一万人,扫荡哪里都不成问题的。

    但李过也发现,其实广西人也是很能够战斗的。广西当时民化未开。生产力低下,加上大部分土地、包括山山水水都只是极少数的地主、官僚、土司霸占,普通人能吃上饭就算不错了,其余的便不断的生事。

    李过很高兴,他欣喜的发现,广西这些闹事的真的很凶猛,光着脚丫拿着柴刀就敢造反。李过很喜欢这样的兵。他要想办法把这些人收拢过来。

    于是。李过去找涂绍煃。并不单单是为了广西兵员的事,而是李过又遇到了一个瓶颈,还是没有钱。倘若。六万人都变成了战斗部队,军饷的开销就是个大问题。

    “大人,这朝廷的军饷一直也没有,再不拨点军饷。恐怕军心不稳。刚刚平定了境内的叛乱。部队要是哗变可就坏了。”李过说道。

    涂绍煃也没办法“这军饷的事一向拖欠,广西这地方人口不多,要是靠广西一省也就能养一万多人的军队。”

    “行!只要大人能出一万人的军饷,其余的我再想办法。”李过说道。

    “你有什么好办法?”涂绍煃问。

    “军屯!”李过看着涂绍煃。

    涂绍煃想了想,点点头“倒是个好主意,行,那你就做吧,我现在一心回家守孝。你的事你自己做主!”

    李过要的就是这话,于是。李过的六万人,有五万开始军屯。

    军屯也只是一个办法,虽然士兵们能吃饱喝足,可是要发展壮大还是远远不够。

    正在这时,涂绍煃风风火火的来找李过。

    “补之,先别考虑军屯的事了,可能又要打仗了。”涂绍煃说。

    “又要打仗了?广西境内不是安定了吗?”李过奇怪。

    涂绍煃摇着头“不是,是安南!安南的后里朝正在攻打莫朝,莫朝的国王莫正宽派特使十万火急的前来求助,你看怎么办?”

    李过早就对安南那个地方垂涎三尺了,看见涂绍煃很急的样子,李过却冷了下来。

    “大人,帮莫正宽打仗倒是行,可是银子谁出啊?没军饷啊!”李过准备大大的敲上一笔。

    “这你还担心银子?虽说莫朝也不富裕,但是让他们出几十万两银子他们倒是肯的,不然他们就被灭了。”涂绍煃说。

    “好!只要有银子就好办!走,大人,咱们去见那莫正宽的特使,看他怎么说。”

    两个人把莫朝的特使找了来。

    那使者叫阮正平,汉话说的很好。见到李过和涂绍煃,阮正平跪下了。

    “起来吧!”李过对礼节不感兴趣“我们本着不干涉的原则不准备出兵。”

    涂绍煃嘴张的大大的,这李过一会一变。

    “但是不帮你们,估计你们得被后里国给灭了。”李过说。

    阮正平不住的点头。

    “这样吧,我们可以出兵,可以打败后里国的军队,甚至可以灭了后里国,但是军饷太多,你们要出军饷!”李过看着阮正平。

    “这没问题!现在最要紧的是请大人们赶紧出兵啊!要不就来不及了。”阮正平一口答应。

    “没问题?”倒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