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一只虎-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六八章 李自成来了() 
终于,朝廷的调令下来了,李过被任命为太平府的知府,所有的人都准备着出发。

    除了老营的近五千人,府谷、河曲两县也有近两万人要跟着李过一起走。这些人里有两县的百姓、有护地团的人,男人、女人,甚至是老人和孩子。只要是诚心实意的要跟李过走的,全都带上!

    广西现在那里不是地广人稀么?多带些人才好。

    不过,明廷已经规定,李过只能带着一千人去上任,多一个也不行。所以,明面上,李过只能带着一千人走,李过带着一千人在战斗中受伤的残者先行。

    其余的人编练成队,三千成年的男丁和三千孩儿兵被编入四千人的精兵,其余的妇女老幼在队伍的保护下分批南下,走的是旱路。

    李过正发愁如何解决运输问题,西克腾回来了,帮李过解决了大问题。

    西克腾不但又带回来五百鄂伦春勇士,还带回了一千多头驯鹿,可以驮运物资。

    三边的洪承畴特意送来些粮草,并派人带给李过一匹骏马,一把宝剑和一封信。洪承畴在信中夸赞了李过的勇猛,夸赞李过为栋梁之才,并说,像李过这样的人,迟早都会受到国家重用的。

    李过看完后笑笑,向着三边的人一拱手便出发了。

    跟随李过出发的一千人都是残者,都是赵大狗和王大棒子这样可以自己行走的。带着残兵上路,是为了防止明廷的忌惮。不过这些人虽是缺胳膊、少眼少耳的,但也全身披挂。血与火出来的幸存者,样子很是勇猛。

    谷英和牛得草另外带着五百人骑兵跟在后面。潜行打扮,护卫李过的安全。

    跟着李过一起行走的头目除了赵大狗和王大棒子。聂心、罗虎一直跟随,戚老汉也要跟着李过一起行进。

    其余的大队人马在黄秀、刘体纯、李十二等人的带领下走的是另一条路,他们出发的时间要晚。

    却说,李过带着人走到了天津,他们准备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

    这时,张家口的梁诗音来了,是钱多多和郝千斤陪她来的。

    梁诗音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要和李过一起走,被李过制止了。

    梁诗音不能走。跟着李过走了,那李过在关里关外的商路就完了。

    “为什么不带我走?”梁诗音泪如雨下。

    “带你走!不过等我到那里安顿下来后,来接你!听说那里毒虫遍地,而且有瘴气,对孩子不好,我看看情形就会来接你的。”李过回答。

    “可是,我现在已经没有亲人了,父亲生死不知,我该怎么办?”梁诗音哽咽着说。

    “不怕。我还要回来呢?”李过安慰着,心想,那梁永栋还没死,已经被刘体纯他们带着走旱路了。“你父亲一定不会有危险的。我会派人帮你找的。”

    另一边,聂心已经将钱多多和郝千斤拉了过去,细细的嘱咐两个人。辅助梁诗音。

    “关内外的生意要做好,以后商路还要扩展。这也是虎爷为什么选择走京杭大运河的这条路。虎爷的意思是以后要把张家口和东南富裕的地方连成另一条商路,多多挣钱!因为以后还要打仗。打大仗!打仗就是打钱!”聂心嘱咐钱多多。

    钱多多点着头。

    然后聂心对着郝千斤说道“梁大小姐的安全以后要更加的注意,这次给你们派去二百人,以后还要增加。”

    “另外,等你们回去,你们要大肆宣扬对虎爷的仇恨,就说你们已经查明,是虎爷绑架并杀害了梁永栋。这样,才能免得你们暴露。”聂心接着嘱咐。

    “明白了。”两个人一起点头。

    而李过也已经安抚好梁诗音。

    于是,李过一行人便乘船上路了。好在之前,梁诗音已经派钱多多给李过拿了十万两银子,虽说大部分都给了黄秀和刘体纯他们带上了,李过身边也有上万两银子,够花。

    所以,整个路途还算安逸。

    李过不时的对聂心说道,某某地方以后要建立联络站,不管是商路还是情报,都要搞起来。

    聂心认真的记下,罗虎也被叫来在旁边听着。李过的意思就是以后要派罗虎来管理这一带情报和商务。罗虎年纪虽刚过十八,但历经世事,聪明能干,当得此任。

    而一路上,不时的有各地的官员前来拜会,因为李过现在的名气很大,以弱旅打败强悍的后金,已是举国皆知。所以包括地方上的县令、知府甚至有几个巡抚和总兵也亲自来拜望。

    李过便会命人停泊下船,与这些人寒暄,并不经意的打探各地的形势。而这些人看到李过手下的残兵,不胜唏嘘。除了惊叹李过对后金战斗的惨烈,也都纷纷提供李过粮草,甚至有几个还拿出几千的银两来资助李过。

    聂心笑着对李过说“爷,看来你的名气不小,声望竟然这么高,这些大明的官员一向是盘剥百姓,从不肯拿银子给人,可是他们却来把银子给你。”

    李过点着头“这就叫人心,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可见人心却是了不得的东西。得了人心也就得了天下!”

    这一天,忽的有人来报,说是有一个很是神秘的人前来拜会,李过以为又是路过辖区的官员,便吩咐请上来。

    却见一个大汉带着一个大大的毡帽,毡帽戴的低低的,将头脸都遮住,带着几个人走向船来。

    李过愣了一下,因为大汉后面跟着的两个人他认识,一个是神医尚炯,一个是张鼎。

    那大汉摘下帽子,对着李过哈哈大笑“补之,你现在倒成了名人了!”

    李过心里也激动起来,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李自成。

    “二叔!你怎么来了?”李过很是意外。

    “我心里挂念你,便来看看你。”李自成坐了下来。

    “快,备酒!”李过吩咐。

    李自成照例没喝酒,只有尚炯喝了几杯。

    “补之(李过),你真的要去广西,真的要当明廷的走狗?”李自成问。跟着李自成的几个人也都望向了李过。

    “二叔,我怎么会给明廷当走狗呢?现在中原一带不利于发展,我想到西南去,等实力壮大后,我会杀回来的!”李过说。

    “我就知道你不会那样,你不如跟着我一起在这里造反吧!”李自成的目光殷切。

    “二叔,我正要劝你跟着我走呢!你倒来劝我了。去西南的计划已经筹划多时,不能更改。”李过看着李自成。

    “好吧,补之,我也不劝你了。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俗话说,穷家富路,这一万两银子你拿着,看有个轻重缓急可以用的上。”李自成说道。

    李过早就看到跟着李自成的人抬上了一个大箱子。

    “二叔,我不能要。”

    “拿着吧,这一去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了。”李自成叹息了一下,转身就走。

    “二叔,你这就走么?”李过问。

    李自成点了点头。

    两个人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第一六九章 盛大的迎接() 
望着李自成远去的背影,李过不胜唏嘘,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顶!点! 。 现在,李过既不可能跟着李自成走,李自成也不可能跟着他走。两个人现在都并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还有人数众多的部下。

    李过希望因为历史的改变,使得李自成的命运也发生改变。不至于结局很悲惨。李过现在只能叹了口气,继续他的征途。

    转眼之间,已到镇江。镇江是当时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枢纽,向南则会到达京杭大运河南部的终点杭州,向东则是长江的出海口,向西就是向长江的上游走去,也是李过要走的路线。

    镇江的知府许国成前来迎接款待李过,席间除了给足李过的粮草供应,还异常兴奋的对李过说“补之(李过)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就是这千里之外的江南,对你打败后金一事仰慕不止,等明日你到了南京,恐怕一时走不得呢。”

    李过奇道“怎么走不得呢?”

    “这不,听说你即将路过南京,南京的百姓争着要看你一眼当今的英雄呢。不止如此,南京的三部六院,南京的镇守太监陈祖德都要亲自请一请你呢。”许国成解释。

    “哦,一点功绩,到让大家看重了!”李过笑笑,并不在意。

    “这哪里是一点的功绩呢?自李成梁之后,能够对抗后金的也就有袁崇焕了,可惜死了。补之若是能镇守蓟辽,当是我大明幸事。可惜朝有奸臣,老弟被发落偏远的太平府,实是令人扼腕。南京的各个衙门对补之的破格迎接。即是对你的功劳的肯定,又是表明了对朝廷这样对待你的态度。”许国成说。

    李过点点头“这倒是受宠若惊了。我出身乡野,也听说过南京的六部,不知具体情况如何,还请许兄跟我讲讲。”

    “这是当然要讲的。”许国成喝了一口酒,讲了起来。

    原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仍然在南京保留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当然,南京六部大都是没有实际职权的挂名管辖,供大臣养老或者是给被贬职受排挤的大臣提供去处的职位。虽然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明帝国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南京户部侍郎因此经常兼任总理粮储。

    听到这里,李过点点头,这个户部很有钱。

    南京兵部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南京地区的49个卫,都隶属南京兵部尚书指挥。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

    李过又点点头,这个兵部很有权。

    除此之外,南京守备太监陈祖德也权势滔天。不仅分管兵部,税收等等也都插手。

    李过知道。这个陈祖德很有用。

    李过要想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发展商路,就脱离不了这些个人。

    于是,在谢辞了镇江知府许国成的挽留后,李过坐船驶往了南京。

    李过的本意到了南京前去拜访这些三院六部的官员,可是到了南京的口岸,李过吓了一跳。因为来欢迎的人太多了。

    整个渡口人山人海,都是百姓自发的来迎接他的。

    甚至应天府尹特意派出了衙役来维持秩序。这种盛况从来都没有过。

    大家都想看一看,那个以弱旅打败十万后金兵的李过,到底长得什么样。因为南京城内疯传,说是李过红胡子绿眼睛,身高丈八,满面胡须,眼如铜铃,呐喊一声,可使得长江水倒流!

    看着外面喧哗的人群,李过也被聂心等人安排的精精神神的。他特意穿上了戎装,一身亮银色的白盔白甲,腰上跨一口厚把腰刀,精神抖擞的走出了船舱。

    看的人一阵惊呼,议论纷纷,大伙谁也没想到,竟是这个年纪轻轻的儒雅小将打败了后金。但是舆论是人创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