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黑土地-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林彪的猜测不无道理,不过一会儿,他就知道了怎么回事。

真是一波三折,林彪自从上前线,一直和苏军面对面的厮杀,从来没有经过这种“待遇”,此时此刻,郁闷的心情,简直用语言无法形容。虚惊过去,尽管林彪想不明白,苏军刚才演的是哪出幺蛾子,不管是什么情况,但是小分队还得继续前进。

苏军的骑兵为什么没有直线追过来,原因是小分队已经进入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实际上他们已经进入美军的防区,所以苏军的骑兵怕引起误会,才没有追击而来。因此,林彪率领的小分队,恰好处在他们之间的结合部,没有被发现纯属巧合。

翻过了一道缓坡,大山近在咫尺,前边的尖兵突然发出了信号,众人顿时又处在紧张状态。不一会儿一名特种兵爬了回来道:“团长,前面的路口,发现有美军的哨卡。林彪突然恍然大悟,不由暗忖,已经进入达吉斯坦,这里是美军的防区。怪不得苏军骑兵没有追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看清了吗,前面的美军哨卡有多少人?”林彪询问那名特种兵道。特种兵回答:“团长,大概有一个排的美军。”林彪转身对队长谭震难道:“谭队长,我们不能再耽误时间了,你负责组织好火力冲过去,否则我们窝在这里太危险了。”

一会儿功夫林彪和谭队长爬到山岗,发现前面美军的哨卡是一个高高的木质岗楼。岗楼左右歪歪斜斜拉着铁丝网,显然美军也是开来不久,哨卡布防得很简陋,他们也许是为对付山区的游击队而设置的。随后林彪吩咐,周建带领军官们,让张家英负责卡赞采夫的安全,由特种兵负责拔出美军的哨卡。并告诉大家动作一定要猛、要快,不能拖泥带水。

很快,特种兵在谭震的带领下,动作敏捷的扑向美军的哨卡,战斗显的波澜不惊。在特种兵们准确的射击下,不少美军士兵被DD在地,没死的撒鸭子似地向两边逃跑。而我队员也不恋战,迅速向山上冲去。由于两侧美军哨卡之间的距离约有1000米左右,等到两侧的美军反应过来,小分队员早已经没影了。

官兵们奋力向前,很快到达山顶。林彪清点人员,一个不少,一个也没有负伤。这时,山脚下传来密集的枪声,大家回头张望,不由笑了,彷佛美军在为他们送行……。

第五部走向辉煌 311章中方教官

车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西接印古什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边和格鲁吉亚分享一条长长的边境线。车臣处在东西两侧的海洋之间,正好是里海{内陆海}和黑海之间,因此它的战略地位表现的非常突出。

车臣人是早期和突厥人等部落长期混血产生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车臣是穆斯林国家,近几百年来,车臣一直被战火所笼罩,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争,给车臣人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由于它处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当年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

后来,沙皇俄国经过半个世纪的战争,并于1895年终于把车臣并入俄罗斯版图。苏十月革命后,把车臣改为自治州。然而,车臣人一直反抗不断,他们的有志之士,一直为民族独立在抛头颅、洒热血,和苏联人勇敢的作战着。

由于中苏战争爆发,使车臣人又看到了民族独立的希望。他们迫切想摆脱苏联人的控制,鉴于这种心理状态,自然被我利用。前不久我情报部门和车臣一支重要的**武装取得联系,在他们的要求下,这才促成了林彪这只小分队的长途跋涉和危险之旅。

鉴于高加索地区的特殊性,中国的战略就是彻底消弱苏联的大国优势,借战争之手争取把高加索地区按民族成分及地理分界线、分裂成若干个国家。而车臣是最有希望独立的国家,因此对车臣的重视程度,自然变成首选。

经过几天的跋涉,林彪率领小分队到达了位于自治州首府、格罗兹尼北部,距离格罗兹尼大约50多公里的有一处山脉谷间平地,一个坐落在此、不大的村庄。这里就是车臣抵抗组织所在地。由于车臣境内分布着数支抵抗组织,因此在我方要求下,责成他们必须整合在一起。并由我方负责训练他们的低级军官和组成一支正规部队。

不久,车臣各地武装力量整合在一起后,继而选出了他们的领导人——巴萨耶夫。此人以前在俄国的骑兵部队干过,后来又在格罗兹尼当上了律师。鉴于他的人脉和名气都不错,后经过我情报部门的考察,初步肯定了此人日后可以担起组建车臣政府的大任。

在小村庄一间石头房子内,巴萨耶夫在卡赞采夫的引荐下,亲自召见了林彪。双方进行完必要的礼节,林彪开门见山问道:“巴萨耶夫先生,请问你有多少部队?有多少军官?我想知道准确的人数。”巴萨耶夫回答:“目前部队人数有2000人,军官大概200名。”

林彪又道:“由于时间很紧迫,考虑到5月份高加索战役就要开始,因此我们的训练任务非常短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使部队达到战斗能力,必须实行强有力的管理。我需要先生给我绝对的指挥权,一句话就是处置任何官兵的生杀大权。”

巴萨耶夫惊闻这样的要求,一时语塞陷入沉默,他猜想面前这位年轻的中国军官,是不是太霸道了,竟然向我要这种权利,如果答应,他一旦处置过头,势必引起骚乱。如果不答应他,手下人马若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能力,恐怕难上加难。

此时,站在旁边的卡赞采夫看到巴萨耶夫犹豫、为难。便上前把小分队一路上的所作所为简单描述了一番,最后道:“将军阁下,中国军队的军事素质和纪律性无可挑剔,尤其是他们的战斗能力,是战胜一切强大对手的根本原因,这我得出的结论。”

巴达耶夫吃惊之余,望着眼前貌不出众的而又如此年轻的林彪,顿时产生了佩服的心理。他转念一想,中国人如此强大,又来真心的帮助自己。就算死几个手下恐怕也值。随后双方正式达成口头协议,在训练期间,一旦有人胆敢违背军纪,林彪可以任意处置。

然而,巴萨耶夫怕真生出哗变,命卡赞采夫担任林彪的助手,主要起到调节手下和教官之间所产生出的矛盾,以便及时化解。双方敲定后,巴萨耶夫亲自设宴招待全体小分队。车臣人的饮食很简单,大块的手抓羊肉和黑色的面包。由于林彪不胜酒力,没喝几杯便早早退场。而谭震和周建却喝的酩酊大醉,小分队不少成员也都喝醉了,可见车臣人是多么好客。

次日,林彪召开会议道:“这群车臣人,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他们一直在进行游击作战。如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就是完善他们的纪律性,一句话就是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作训科长周建道:“这帮家伙散漫惯了,如果不听话怎么办?”林彪果断道:“俗话说,乱世用重典,格杀勿论,必须一开始就杀掉他们的威风,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周建吃惊道:“这样能成吗?若把他们惹急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林彪道:“这一点你放心,我已经和巴萨耶夫沟通好了,军事训练期间,我们可以任意处置违纪的官兵。”周建闻听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态。这时,谭震道:“团长,我们具体任务是什么?”林彪道:“你们的任务就是保护教官的安全,同时对车臣人起到震慑作用。记住一定要果断、出手要快,但是尽量不要取对方性命。对于严重滋事、严重违犯军机之人,若要处于极刑,必须经过我的首肯,你明白吗?”

“明白。”谭震挺了挺胸道,他对岁数比他小的林彪,其优秀的指挥能力和缜密的头脑思维已经没有任何异议。林彪接道:“一会儿要召集车臣人公布训练内容,估计可能会引起骚乱,因此你要时刻保持警惕。公布大会结束后,你们特种小队,要进行军事表演,拿出你们的真本事,让车臣人看一看,什么叫一击绝杀。”

不一会儿,2000多名车臣人,集合在一块平坦的草地上。前排站着200多名所谓的军官,后面是所谓的士兵,他们的站像什么姿势都有,并且穿的五花八门。何其成为军队,他们和周围观看的老百姓几乎同出一辙,没有任何区分。而我特种兵手持狙击步枪,成散兵线站在迎面,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他们。

首先由巴萨耶夫鼓动了一番,底下竟然欢声跷悦,可见此君很受欢迎。接着卡赞采夫介绍中方教官,下面人群没了声音,偶尔还传来一两声嘘声。也许是多年的抗争,使他们变得桀骜不驯,也许是长期遭受蹂躏,使他们不相信任何外来人。

最后,林彪在张家英的翻译下,宣布严酷的训练内容和军纪时,队伍里开始骚乱,嗡嗡声响成了一片,显然他们对中国人的要求不赞成甚是有些蔑视。这时,在车臣人军官队伍里走出一名彪形大汉,身高足有两米,只见他乌里哇啦一阵暴叫,显然是不服。

只听“啪”的一声枪响,大汉的帽子瞬间被打掉了,大汉一愣脸吓得煞白,扑通跪在地上。那边谭震蔑视的吹了吹手枪的枪口。少顷,大汉似乎反应过来,迅速拔出手枪,接着又一声枪响,大汉被击中手臂,手枪掉在地上。

这时,人群开始混乱,又有一名军官冲出队伍拔出了手枪,接着又一声枪响,这名军官同样被击中手臂。车臣人顿时懵了。林彪趁机说道:“听着,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不是来和你们作对的。下面我宣布一条铁律,谁再胆敢滋事,格杀勿论。”

这帮车臣人,望着巴萨耶夫和卡赞采夫,见他俩都保持沉默,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好。接着林彪挥了一下手,一名军官拿出急救包,上前对两名车臣军官进行了包扎。林彪不等他们反应过来,趁机宣布进行军事表演。不一会儿,100米外竖起10根木桩。

只见我方几名教官,把车臣人常戴的一种毡帽放在木桩上。20名特种兵,在队长谭震带领下分成两队,并分别采用站姿、蹲姿、卧姿进行射击。经过六轮的射击,几名教官把帽子拿回来,开始沿着车臣人的队伍,让他们逐个查看。

查看的结果,帽子上分别有六个枪眼,可以说是弹无虚发。坦率说车臣人不是看傻了,而是吓傻了。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作训科长周建亲自把车臣人分成十支方队,每名教官带一只方队,而且把车臣人军官全部打乱,充进队伍里和士兵一起训练。

接下来林彪向卡赞采夫要了10只马鞭,并且分发给10名教官。要求他们在训练中,必须进行严酷的体罚,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帮家伙在短时间内,懂得如何服从命令和提高军事素质。人嘛天生就有奴性,这样做的结果,也许会引起他们的憎恨,但是眼下林彪不需要他们的友谊而只是尊重。

当天晚上,一封电报飞到总部。第二天,两架运输机从阿克套起飞,把武器弹药和大批军服空投到这片山谷里。不久这片山谷传出密集枪声,穿上军服和持上制式武器的车臣人,开始正式投入训练,开始真正诞生一支、完全属于车臣人自己的军队……。

第五部走向辉煌 312章战壕里的啼声

蒋先云的师部,目前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加钮什基诺,这是个不大的边境小城。它的对面就是俄国的阿斯特拉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