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鬼面医妃-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傻丫头,男人的话能信么?这世上,男人的情话是最听不得的,他们想要你的时候,什么瞎话都编的出来。一旦他心里没有了你,翻脸无情的速度比翻书还快……”柳二夫人坐在床榻边上,抓着女儿的手柔声劝说道。

    “娘,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现在我心里就是恨,恨他骗我,恨他把我当成个傻子一样的哄骗!”柳若珍在这之前已经想了很多,母亲跟她说的这些话她并非不明白,只是再明白,心里到底还是恨意难消。

    “珍儿,不是母亲说你,昨日的事儿,太子固然有错,你未免也太冲动了些。不管太子做了什么,你也不该对他动手啊!你这一动手,有理也变成没理了。唉,你是不知道,今日皇后娘娘宣我进宫,便是好一顿训斥,责怪我没有尽到教养之责!”柳二夫人说起皇后娘娘,便是忍不住的一脸愁容,她神色有些为难的对柳若珍道:“珍儿,皇后娘娘说了,只要你和娘一起去给太子道个歉,昨日的事儿她便既往不咎!”

    “什么,给他道歉?我凭什么要给他道歉,明明是他对不起我,竟然还要让我给他道歉!”柳若珍听到母亲说竟然要去给太子道歉,顿时就气红了一张小脸儿,神色激动的对柳二夫人说道。

    “珍儿,我们若是不去,皇后娘娘不会放过我们柳家的,到时候你让母亲如何在柳家立足?”柳二夫人说着,眼泪又开始止不住的往下流。

    听到母亲这么说,柳若珍脸上的抗拒和愤怒都渐渐萎靡下来。她知道,母亲说得没错,二房在整个柳家的地位本就一般,父亲对母亲也没有多少情分,如果再因为自己给柳家带去什么祸事儿,母亲怕是更加没办法再柳家做人了!

    “母亲,为什么珍儿的命就这么苦呢?为什么啊……”柳若珍抱着母亲,痛哭失声。

    “珍儿,我可怜的珍儿啊!都怪母亲,当初不该舍不得你,要是早些把你嫁出去就好了……”柳二夫人也跟着女儿一起哭,母女两个除了哭也想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

    还能怎么办呢?一入宫门深似海,柳若珍嫁给了太子,从此便是皇家的人,她除了继续跟太子过下去,根本没有一丝退路。

    ——内容来自

第四百一十一章:赔礼道歉() 
    尽管心里再怎么不情愿,柳若珍还是被母亲带着,去给太子赔罪了。

    太子躺在床上,受伤的小腿绑着一层一层的纱布,为了避免睡觉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伤处,还用一个特质的架子专门固定起来。

    张太医给太子诊治过了之后,再三交代太子要保持现在这个样子,老老实实的在床上躺两三个月,期间最好不要轻易挪动身子。

    一想到自己还要这样再躺那么长时间,太子心里就把柳若珍给恨上了。

    都怪那个丑丫头,害得自己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儿!

    太子心里正埋怨着柳若珍,却有宫女过来通传,说太子妃过来了。

    愣了片刻之后,太子才想起来,她们说的太子妃正是柳若珍。

    “她来干什么?”太子这会儿正烦柳若珍,一听说她过来了,顿时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殿下,太子妃定然是来给你赔不是的,您还是让她进来吧!”说话的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崔姑姑,算是皇后身边的老人了,便是太子也要给她几分颜面。

    这些日子,皇后娘娘特意把崔姑姑调到了太子身边伺候,为得就是看着太子不要任性妄为。

    “崔姑姑,我现在一想到那个丑丫头就浑身疼,更别说让她站在我面前了!”太子看着自己那绑得跟个粽子似的小腿,原本还算俊美的五官都不觉变得扭曲起来。

    “殿下,太子妃就是一个小姑娘而已,您何必跟一个小姑娘计较呢?而且,您要看的,可不是太子妃,而是太子妃身后的柳家……”崔姑姑跟在皇后娘娘身边久了,说话自然而然带着几分皇后娘娘的风范。

    “行行行,让她进来,最好道完歉就赶紧走!”太子自己也知道不能就这样对柳若珍避而不见,他很快收敛起脸上的不悦之色,对崔姑姑说道。

    崔姑姑见太子同意了,便命人去传柳若珍母女进来。

    很快,太子便看见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的,前面那位是他的岳母柳二夫人,后面则是木着一张小脸儿的柳若珍。

    看柳若珍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她根本就没有任何道歉的诚意,太子心里的不悦顿时又浮了起来。

    “妾身见过太子殿下!”柳二夫人率先上前给太子见礼,跟在她身后的柳若珍却站着没有动,柳二夫人连忙拉了一下女儿的衣袖,小声道:“珍儿,快给太子殿下请安!”

    柳若珍见母亲连声催促,才不情不愿的给太子见了礼,声音木木的说了一句:“给太子殿下请安了!”

    “哼。”太子却别过脸,看都不看母女二人,只是冷哼了一声。

    “太子殿下,小女昨日不小心伤了您,今日妾身特意带着她来给您赔罪。殿下您大人大量,还请念在小女年幼的份儿上,原谅她一回。今后妾身定然好好管教女儿,让她尽心竭力伺候太子殿下!”

    柳二夫人跪伏在地,语气恳切的对太子说道。

    柳若珍看着母亲把身段放低到如此地步,心里难受得要命,忍不住想出言争辩。

    只是,她还没开口,便被柳二夫人悄悄掐了一把,并以眼神示意她不要乱说话。

    “呵呵,岳母大人说什么赔罪,本太子哪里敢让您赔罪。可别等您一回去,太子妃再闹上一场,我可是吃不消呐!”太子转过头,看着柳氏冷冷说道。

    “不会的,肯定不会的!珍儿已经知道错了,珍儿,你快跟太子说,你已经知道错了!”柳二夫人见太子神色阴冷,心里也忍不住发毛,急的连声催促自己的女儿给太子道歉。

    柳若珍看着母亲这个样子,心里忍不住的发凉,只是觉得这样的她和母亲,实在又可笑又可怜。

    然而,母亲眼里的惶然,还是深深刺痛了她,她知道母亲在柳家活得已然不易,她不能总是让母亲为女儿担心。

    “太子殿下,是我错了!求太子殿下原谅,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柳若珍跪在地上,她低垂着头,声音闷闷的说道。

    “把本太子伤成这样,就这么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想让我原谅你,是不是太不把本太子当回事儿了?”太子冷眼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新婚妻子,脸上一丝温情也无。

    “太子殿下,你想怎么样?”柳若珍倏忽抬起头,看着太子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声音有些飘忽的问道。

    就是这张脸,不久之前还对她笑的温柔宠溺,现在却是连装都懒得装了。

    柳若珍垂眸,不想让人看到她眼底的失落和悲凉。

    “你问我想怎么样?你伤了我一条腿,若是别人,本太子定然将她两条腿都打断。不过,念在你是我新婚妻子的份儿上,这样吧,今后就由你来伺候本太子的饮食起居……”太子看着柳若珍,缓缓开口道。

    太子原本是不想看到柳若珍的,但在他看到了这个小小的少女跪在自己面前,眼底带着明显的抵触和抗拒,不知怎么就想把她留在自己面前好好的折磨。

    “不……我,我不要!”柳若珍猛的抬起头,几乎是下意识的说道。

    “珍儿!”柳二夫人见女儿反应如此激烈,连忙拉住了就要站起来跟太子理论的女儿,低声劝解道:“珍儿,听娘的话,太子现在受了伤,应该是由你这个做妻子的好生伺候的!”

    “娘,我不行的!”柳若珍摇头,她想直接拒绝,然而对上母亲祈求的目光,却只好压下心里的不适,低声道:“我没伺候过人,怕伺候不好太子殿下!”

    “太子妃,没伺候过人没关系,有老奴在,真需要您亲自动手的事儿也没有多少!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让你帮忙做一些贴身的事情,比如更换衣物什么的,并没有多复杂的……”崔姑姑见母女俩还在低声争执着什么,她适时的站出来打圆场道。

    在崔姑姑看来,柳若珍伤了太子的确是很大的过错了,太子能这样轻轻揭过,已经是很给柳家面子了。

    而且,让柳若珍近身伺候太子,也有利于夫妻二人培养感情,这样处置最好不过了。

    柳二夫人见在皇后娘娘极得脸的崔姑姑都说话了,更加不敢推辞,连忙代替女儿应了下来。

    柳若珍见母亲已经答应,她知道自己再想拒绝也是无法,只好低下头紧紧咬住了下唇。

    母亲说得没错,这就是她的命,都是命!

    ——内容来自

第四百一十二章:淮南一案() 
    三日后,本该是太子携太子妃回门的好日子,却因为一桩劲爆的新闻,震惊了整个京都城。

    淮南一个小县令不远千里赶赴京城,状告淮南知府伙同太子贪墨了几千万两的赈灾银两,致使刚刚经受过水患灾害的淮南地区饿殍千里,冻馁而死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京都城里的权贵圈子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在观望这个小县令会在看似平静的京都城掀起怎样的风浪。

    淮南原本算是富庶之地,遭了水患之后,不管是对当地还是朝廷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嘉宁帝对淮南水患极是重视,得知受灾消息之后,立刻从国库拨了三千万两黄金作为赈灾之用。

    因太子主动请缨去往前线赈灾,嘉宁帝也有心考验太子的能力,便让太子带着金银和物资前往淮南赈灾,并代表朝廷安抚百姓。

    太子去了淮南之后,很快就稳住了淮南的局势,不出一个月便回京复命,之后嘉宁帝收到了不知多少赞誉太子能力出众,仁厚爱民的折子。

    经此一事,嘉宁帝还觉得自己以往都小看了太子,这个儿子可能并不是自己印象中那样不堪大用。

    只是,没想到赈灾之事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却传来了这样令人震惊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嘉宁帝便传召了那个上京鸣冤的小县令。

    经嘉宁帝亲自审讯后,得知那小县令是淮南一个小县城的父母官,在亲身经历了水患之后,好不容易盼来朝廷的赈灾物资,却连个子儿都没见到,便被上上下下贪墨殆尽。

    更有甚者,趁着百姓遭难之际横征暴敛,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苦不堪言。

    实在过不去的灾民便成群结队逃离家乡,打算前往外地乞讨为什。然而,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根本连城门都出不去,便被守城的士兵斩杀,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去。

    城门之外,盛传天子有道,太子仁德,可城门之内,已经是十室九空,堪比地狱。

    小县令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好容易通过科考走上了仕途,却眼睁睁看着官场黑暗,自己辖区的百姓流离失所,却根本无能为力。

    若不是他尚有官职在身,怕也是像那样想要逃离家兴的百姓一样,被射杀在城门口了。

    听完了那小县令的叙述,嘉宁帝的脸色越来越黑,越来越黑……

    “姜石楠,你说得可都是真的?污蔑太子和朝廷命官,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嘉宁帝狠狠灌下去一大口茶水,才将心口那股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怒火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