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海权-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清国愿意全力绞杀义和团运动,那么各国也就没有理由再去开战了,欧美列强在清国事务上基本目标还是一致的,主要还是希望能扩大贸易,降低关税,将清国的巨大市场和人口转变为商业利润,所以能不打最好还是不要打。

    除了俄国人对此感到极为不满外,其他各国还是皆大欢喜的。

    紧接着清国传来消息更让各国欣喜,载漪向慈禧进言,成各国此前逆了老佛爷您的懿旨完全是因为担心我大清的政策不再对各国友好所致,如果老佛爷您能向各国公使明示,我大清的政策不会变,贸易上的恩典不会变,各国公使必定不会再惹老佛爷不高兴了。

    慈禧听从载漪的建议,召集各国公使,安抚各国不必担心,维新变法中各国所关心的一些政策将不会改变,并且将大力推行。其实慈禧在变法失败后也并没有全部取消维新中的政策,只不过是取消了两条反对声最大的政策。

    一条是取消旗人由政府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另一条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

    前一条等于断了如今已经成了废物群体的满族人的生路,自然遭到全体上上下下的反对,另一条则断了那些毕生所学唯有八股的读书人的做官之路,同样也遭到了全体读书人的反对。

    这两条政策本来就是那些维新派脑子不清楚搞出来的,满族统治阶级和全体读书人都反对,你维新变法还想搞得下去?如此大事不从长计议。居然想一刀切,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

    慈禧取消了这两条政策,但是对维新中的编练新军,开办学堂。引进西学等等政策并未全盘否定,因此现在向各国承诺新政继续实行下去也是顺理成章的。

    随后还命载漪总领总理衙门,与各国商讨合作事宜。载漪上任之后,也十分“慷慨”的开出了让各国心动的“价码”,原本一直推三阻四的内地勘探开采矿物的权力向各国开放。并且外国开设工厂不在局限于通商口岸,经过朝廷批准同样允许在其他地区开设。

    如此一来各国反对声立刻销声匿迹。慈禧太后见此机会再次提出让光绪退位,德国率先响应,表示对此事的支持,各国随即也表示赞同。

    虽然清朝内部亦有众多反对的声音,这些反对势力实力也丝毫不弱,不过此时渤海湾内德国远东舰队、英国中国舰队、俄国太平洋舰队、法国远东舰队齐聚一堂。

    在海靖的联协下,各国公使纷纷表示,清国内政各国不便干预,但是各国不愿看到清国政局发生震荡。任何导致出现政局不稳的情况各国都不会坐视不理。

    海靖甚至暗示清政府,如若清国发生变动,德国愿意从菲律宾抽调军队协助清朝政府稳定局势,这已经算是对慈禧太后最直接的支持了。

    而此时英、法、俄、意、美5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如果德国人做出行动,此时在巴黎还坐在一张桌子上谈判的他们不可能没有什么表示,因此各国联手基本上几成定局。

    在这种情况下清国反对势力就只有两个选择,一、老老实实的接受现实;二发动兵变,然后和各列强开战。

    好歹这些人还没和慈禧一样胆子大到敢发出《对万国宣战诏书》,因此只能屈辱的接受这个现实。

    于是光绪皇帝于1900年5月15日退位。大阿哥溥儁登基,改元保庆,即保庆皇帝,载漪终于心想事成。

    作为对德国的答谢。德国获得了可以自由修建铁路,开采矿产的特权,德国此时在山东所拥有的权力更甚于历史上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之后。德国还向清政府提出,菲律宾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希望可以从菲律宾引进华工,由清政府进行排遣。此事也得到了载漪的应允。

    不仅如此,载漪还向慈禧建议,新政之中亦有强军之策,加强水师、编练新军之重任不若皆交于友邦。

    慈禧恩准,随后载漪于德国达成协议,订造海圻级小型战列舰同型舰2艘,1889型远洋鱼雷艇4艘。德国人也投桃报李,半卖半送的以超低价又交付8艘现役的1885型大型鱼雷艇给北洋水师。

    此外,新编陆军也全权交给德国军事顾问,定武军完全按照德国陆军满员师编制进行扩军至1。6万人,此外再新编5个师,6个师完全按照德国标准进行训练指挥,武器装备也全为德制。这6个师按照清政府的叫法被称为6镇,部署于京、津、鲁地区,即北洋六镇的雏形。

    如此一来,七国联军侵华并没有发生,德国从中获利最大,俄国则失去了侵吞整个东三省的机会成为了各国中最失落的一个。

    而义和团,这个喊着扶清灭洋口号的激进爱国运动,在清军的全力绞杀下很快覆灭。远东局势很快又恢复平静,而清国政局则在老佛爷的垂帘听政之下逐渐稳定。

    清政府因为躲过一场大灾难,没有像历史上《辛丑条约》签订后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不过却没有因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因为废立之事而表示不满的势力虽然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背地里却颇有怨言。

    而各省督抚之中假借维新变法之名扩充自身实力,对清政府阳奉阴违的大有人在,因此清政府所面临的局面并不比历史上好上多少。

    不过不管怎么说,没有被人打得丢下首都仓惶外逃,没有被迫让外国人在首都驻军,没有把自己的海防工事都拆掉,没有让外国人成为满清朝廷的太上皇,清政府的颜面还是保存了下来。

    也许这会导致辛亥革命的推迟或者失败,导致中国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的困难,不过这都与远在欧洲的德国没有任何关系。

    海靖因为在对清协调一事上的办事得力,处理妥当,腓特烈三世封他为子爵,继续留任驻清公使,处理与清国交涉事务,以他和载漪之间的关系,德国在清国的各项事务将更加顺利。

    远东没闹腾起来,索尔兹伯里侯爵终于能在巴黎会议上好好谈谈非洲问题了。侯爵阁下也有了一点底气了,罗伯茨将军单人南非远征军司令后,英国人终于不再死板的和布尔人硬杠了。

    而布尔人此前强攻据点,却不懂得机动游击终于付出了代价,奥兰治自由邦最先被英国灭亡,而德兰士瓦在英国人的眼中也成了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因此一改原本的态度,开始强硬了起来,甚至开始对寻求德国支持的积极性都大幅降低了。

    德国这边早有了心理准备,拖着呗,反正我们也不急。不过德国方面也向英国提出,希望英国方面开放从奥兰治自由邦到纳米比亚的通道,让布尔人难民可以进入德属西南非洲。

    此时英国人还没吃到布尔人的大苦头,也没想着搞什么三光政策,远征军司令罗伯茨甚至宽大的许诺布尔人民团只要放下武器,就可以自由返回自己的农场,英国将会不予追究。

    不过战争造成的难民也的确让英国人难以管理,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难民又很有可能加入抵抗势力来攻击大英帝国的军队,所以也相当棘手。

    德国人这么提出来倒是帮英国人解决了大麻烦,不过英国人也对德国人的这个举动的背后深意十分警惕,德国佬这是想干嘛?难道是想以此为借口向布尔人提供支援?

    德国方面的解释是战争开始到现在,已经已经有不少布尔人开始越过英国势力范围逃入德国殖民地了,这样零零散散的偷偷进入我们的势力分为我们也很难管理。既然如此,你英国人还不如干脆开放通道把这些想要逃离战乱的人直接送过来,也方便我们安排。

    我们没有对布尔人的抵抗提供任何支援,不过我们提供一下对难民的帮助总可以吧,再说这事本来就是你们做的不对。

    英国人当然绝对不相信德国人现在丝毫没有支援布尔人,但是没有把柄的情况下也无从指责。尤其是在英国人自认为已经没有必要答应英德国人修建3B铁路,甚至连赫尔戈兰岛都不用还的情况下也没必要为这些小事和德国人过不去的情况下,同意了这个请求。(未完待续。)

第226章 飞翔的李林塔尔() 
让布尔人难民进入德国殖民地也是约亨建议这么做的,当然并不是德国人善心大发,可怜这些布尔人,而是出于更长远的政治目的考量。

    德国到目前为止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由政府发出同情或者支持布尔人的声音,虽然暗地里在做一些小动作,但是摆不上明面。因此在全欧洲一片声讨的情况下,德国的立场就变的很微妙。德国民间批评政府不作为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让布尔人难民进入德国殖民地安置,则能堵上不少人的嘴。

    其次英国人马上就要在非洲吃苦头了,到时候搞出来的三光政策和集中营必然会成为全球谴责的焦点,那么安置了大量布尔人难民让他们免受英国人残暴行径的伤害,能让德国大赚舆论印象分,如果不出预料,英国人到时候为了挽回颜面又会不要脸的在舆论上攻击德国来混淆视听,到时候占据舆论制高点的德国就能更有力的回击了。

    最后当然是大量布尔人进入德国殖民地将会大幅增加殖民地里的白种人人口,当这些布尔人知道了自己的同胞遭到了英国人的迫害后,这种仇恨将会在一战中成为德国殖民地防御的重要力量。历史上一战爆发后,南非的一部分布尔人还行进了反英亲德的暴动,现在这个时空不好好利用一下怎么能行?

    在这种情况下,约亨以德国虽然不能支持布尔人的战争,但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救助难民有利于提高德国的国际声誉为由说服了腓特烈三世和马沙尔向英国提出交涉,英国人在看不出有什么阴谋的情况下表示了同意。

    而且非洲的战事顺利让英国人开始对法国人强硬了起来,不仅明确拒绝了法国人对苏丹南部的领土要求,反而反过来向法国方面施压,在清国义和团运动中没有捞到任何好处的俄国此时利用清国政府开放了勘探开采矿物以及开设工厂的机会,开始加大对东北三省的渗透和控制,也没再提德法俄三国要求英国人停战的建议了。

    如此一来,美、德、俄三国基本都不表示对法国的支持的情况下,法国同样认为布尔战争将会以英国人的最终胜利为结局。继续闹下去面对在非洲聚集了40万大军的英国,自己丝毫占不到便宜,最后只能忍气吞声,放弃了自己的行动。

    英国人可以说在布尔战争问题上取得了外交、军事的大获全胜。索尔兹伯里侯爵也自认为随着战争的临近结束,自己的政治危机也就要过去了。

    反正约亨等着看英国人的好戏了。

    不过英国人的好戏一时半会看不到,不过约亨还是有别的好戏可以看。

    “如果今天的试验成功了,就能一偿你多年的夙愿了,而你将会名留青史的。奥托。不过有些可惜,要是在早几个月,还是能赶上巴黎世博会的。”约亨再一次站在了斯图加特的航空技术实验室的厂区内,不过这一次陪在约亨身边的可不是齐柏林了。

    “不瞒您说,我们之前已经偷偷的试验了一次了,虽然在没有进行到最后一步,不过根据上次试验的结果,我们已经可以确保今天的试验一定会成功的。”奥托?李林塔尔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