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那必须的。”

    身为一名真正的粉丝,对于陆舟的光辉事迹,他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记得简直比他自己早上吃的啥都清楚。

    虽然在同学乃至室友的眼中可能显得有些怪异了,但他对于数学的感情,一般人也是不可能会理解的。

    视线重新放回到了那堆得高高的几摞书上,季默声音有些感慨的说道。

    “不过,话说这么多书……他看完得多久啊。”

    “不知道,”韩梦琪摇了摇头说,“……估计是今年份的课外读物吧。”

    就在两人正闲聊着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忽然推开了,看着出现在门口的那个人,两人的眼中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教授?”

    “您已经回来了?”

    “嗯,大概一小时前刚刚下的高铁,”看着韩梦琪,陆舟继续说,“书呢?”

    唇角得意地翘了起来,韩梦琪指了下门口的那张桌子,“都在这里,按照您给我的那张书单,我已经帮您从图书馆借过来了。”

    看着这高高的一摞书,陆舟微微愣了下。他找人开那张书单的时候倒是没注意每本书的厚度,没想到这些书堆起来居然有这么高。

    想到自己居然把这件事儿拜托给一位女生,陆舟心中也是不禁有些惭愧,略带歉意地看着他的小徒弟说道。

    “没想到有这么多……辛苦你了。”

    “嘿嘿,其实还好了,辛苦倒不至于……”

    脸上浮起了一丝腼腆的笑容,被夸奖了的韩梦琪,有些不好意思地用食指绕着鬓角。

    这动作简直和她姐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察觉到这点的陆舟不禁莞尔。

    “还书的时候还是我去吧,顺便我也得和图书管理员道声谢,毕竟给他们的工作也添了不少麻烦。”

    说着,陆舟和王鹏点了下头,后者立刻会意,从办公室的角落找了个不用的纸箱子过来,帮着他一起将这些书装了进去。

    眼看着陆舟将这些书装了进去,准备离开办公室了,季默这才想起来自己是为了什么来这里,连忙上前说道。

    “等一下啊,师……教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下您。”

    “发我邮箱吧。”

    一人抓住一头,和王鹏一起把箱子拎了起来,陆舟回头看了他一眼继续说,“……不过,尽量今天晚上之前。再晚了的话,你想联系我,恐怕得等下个星期去了。”

    ……

    是不是今年份的阅读量不太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要看得东西加起来,文本量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了。

    这其中包括三十七本专业书,以及小艾帮他检索到的一共一百二十七篇文献。

    虽然后者经过了他的筛选,只剩下了八十七篇,但依旧是一个正常人类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这对于陆舟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像是搭积木一样,以前的知识点生疏了,再想在上面建一座高楼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重新把地基打牢了再开始。

    但,陆舟的目的并非是弄懂这些东西,成为一名神经网络算法以及生物神经网络研究的大师。

    积分的判定要素只有两个,一个是知识量,一个是学科等级——或者换句话说就是针对某一学科的天赋。

    至于另外两个关键要素——实践经验和科学直觉,虽然在实际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似乎并不被系统考虑在内。

    因此,他只需要将这些东西装进脑袋里,并且大致的理解它们是什么,又有哪些用处,就已经足够了。

    小艾:【主人,真的不用我帮您扫描到电脑上吗?⊙w⊙】

    随手翻看了下手边的那本书,试着找了下感觉的陆舟,随口回道,“不用了,我更喜欢看写在纸上的东西。”

    不伤眼睛,不易疲劳,还能随手在旁边记上两笔,虽然现在的阅读器已经很方便了,但陆舟的习惯却一直没有变过。

    小艾:【可是从效率上讲,电子档的阅读速度不是更快一些吗??????】

    陆舟:“这就是人和ai的差别了,事实上人并不是一种逻辑的动物,我们追求的也并非是绝对的效率。”

    小艾:【那是什么?(我很好奇。jpg)】

    陆舟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大概是一种满足吧。”

    小艾:【满足?真难懂。????‵‵】

    “嗯,通俗点讲就是舒适,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自身,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这个话题在进行下去就到哲学的范畴了,还是就此打住吧。”

    小艾:【诶,可是我还想更多的了解主人。′???】

    合上了手中的书本,陆舟无语地看了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一眼。

    “了解我了,然后呢?”

    小艾:【就可以满足主人了呀。///w///】

    陆舟:“……”

    因为不确定到底是自己想歪了还是它故意让自己想歪的,陆舟决定先无视这个智障一会儿。

    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了一支银色的药瓶,打开了瓶盖之后,他轻轻倒了一粒出来,然后就着旁边杯子里的水吞了下去。

    约莫十秒钟的等待,一股暖流从胃带升起,顺着脊神经一路爬遍了全身,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位置汇聚成一点。

    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陆舟只感觉自己的专注力前所未有的集中。

    再次翻开那本合上的书时,那些原本艰涩如同咒语一般的句子,简直就像是三行两句的打油诗一般朗朗上口。原本拗口难懂的知识点,在那庞大的精神力与专注力的漩涡面前,也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感受着充满大脑的力量,陆舟的眼中不禁写上了一丝心潮澎湃的兴奋。

    久违的爆肝。

    开始了!

第1062章 小车、大车与对撞机() 
就在陆舟开始闭关的时候,外面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先从小事儿说起。

    第一款基于锂空气电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在沪上成功挂牌,已经推向了市场。

    其两倍于锂硫电池的恐怖续航能力,以及内置电池中的无线充电技术,一经推出便引发了相当大的话题。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汽车是比亚蒂集团旗下的品牌。

    绝大多数不了解内情的人都没想到,一款主做平民品牌、走群众路线的车企,居然走在了逼格无限的宝马、奔驰、大众……乃至同样以新能源为卖点的特斯拉的前面。

    这种反差感,着实让人心中不由生出些难以明言的感慨……

    相比之下,作为比亚蒂企业的线下合作伙伴,为其无线充电模块提供技术支持的哔哔充电就要低调的多了。

    自从兼并了特斯拉旗下经营充电桩业务的evgo之后,在沪上地区的覆盖率达到85%的哔哔充电,不但提前完成了今年的业绩指标,更是将业务开始向浙省和苏省推广。

    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型商场,也渐渐开始能够看到哔哔充电的标志。

    等到加利福尼亚的聚变电站完工,北美西海岸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必也将迎来一波高速增长。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已经隐隐成为华国充电桩行业龙头的哔哔充电,自然不会放过。

    小事说完了再说大事。

    就在华国的新能源产业正在高歌猛进的时候,同样是关乎人们交通出行的大事儿,又一革新新的突破出现了。

    即,全球首条真空管磁悬浮轨道列车金沪线正式通车,连接沪上和金陵。

    根据纸面上的数据,该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最高可达2000公里每小时,试运行期限速600公里每小时,正式运行后时速会逐步提高至900…1000公里每小时稳定运营。

    当看到了这条新闻时,不少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后者的速度已经追上民航客机了。

    从金陵到沪上直线距离仅仅300公里,按照1000公里每小时时速计算的话,理论上只要18分钟就能从沪上坐到金陵。

    这速度是什么概念?

    概念就是从沪上的西郊坐磁悬浮去金陵,甚至比从郊区坐地铁去市中心还快。

    这条新闻出来了以后,不少人都调侃称,这个金沪线通车了之后,金陵变成了沪上的金陵站,沪上也变成了金陵的沪上站。起床起得早了,上班打卡之前,说不准还可以“飞”去金陵喝碗鸭血粉丝汤。

    当然了,考虑到车票成本,这碗鸭血粉丝的价格,恐怕会让不少人心疼就是了。

    就在金陵人民和沪上人民喜迎真空管磁悬浮列车通车的同时,连接上京和金陵的京金线也正在修建中。

    等到这条线完工之后,金沪线将整个并入京金线中,贯通从上京到沪上的三个省会城市,作为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之间的直通车。

    根据有关部委公布的通告,目前在相关单位的规划中,已经规划完毕的线路共有6条,对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的覆盖率将达到100%,在京沪线验收之后将按照时间表依次启动,最终实现“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联通所有可控聚变电站覆盖区域”的战略目标。

    等到整个工程完毕,全国人民将正式迈入省际交通比省内交通还快的轨道交通时代。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坐过飞机,就能坐上比飞机还快的交通工具……

    从锂硫、锂空电池汽车,到全球首条真空管磁悬浮列车通车。

    这才仅仅过了三年的时间,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就已经彻底改变了华国人原有的出行方式。

    并且,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依旧在持续着。

    直到未来的某一天,这种持续的量变,最终达到了质变的临界点。

    等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身处其中的人们甚至根本不会察觉到,只是在恍然回首昨日之时,才会忽觉恍如隔世,今身已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未来……

    地上的新闻之后,是天上的新闻。

    随着imcrc第一届国际高能物理峰会圆满落下了帷幕,在会议最后,秘书长罗文轩在大会上宣布,月面强子对撞机第三期工程已经完成,采用sg…1材料的超导磁轨已经部署月球表面,预计年内就能完成最后的组装工作。

    情况乐观的话,最晚明年三月,这台巨型科研工程,就能够开始第一次试运行。

    现在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依靠月球上的发电设施,想要满足这座庞然大物的胃口,恐怕有点不容易。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大规模铺设充电设备,充电三天实验三分钟。

    当然,也有人提议在月面部署一颗聚变堆芯,但不管是技术之内还是技术之外,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而如果只是霞光、祥瑞、鹊桥号上的那种基于声聚变技术的聚变电池的话,放到对撞机上不但发电量不够看,成本上也相当的不划算。

    这就好像把航母上的发电机拆下来给城市供电一样,哪怕这个城市再小,只要它能达到城市的标准,两者的耗电量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无论是天上还是地下,这个月国际媒体的头条,似乎都被华国给承包了一样,而这些还不是全部。

    抛开新能源汽车、真空管磁悬浮列车以及悬在天上的那台对撞机不谈,最让人激动的无疑是那款革新性的mete1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