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以后学下诺贝尔?

    不过,这种事情暂时还是太遥远了。

    怎么得,等他半只脚踏进棺材了之后再去考虑了。

    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陆舟坐在了办公桌前,思索了片刻之后,从抽屉里取出了几张信纸。

    碳基晶体管技术突破事关重大,这种事情还是先和有关部门通下气比较好。

    当然,真正促使陆舟去写这封信的,到不仅仅只是因为碳基芯片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而是因为碳基晶体管技术的意义和价值,远远不只是将芯片制程工艺的理论下限宽度拓宽了一个数量级那么简单,更是将石墨烯材料的拓扑绝缘体以及特定温度下等多种特性,引入到了半导体工业中。

    而根据理论预测,三维拓扑绝缘体与超导体的界面上的涡核区域中会形成零能马约拉纳费米子,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拓扑量子计算。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不但开辟了芯片工业的新的战场,还将为利用马约拉纳费米子或马约拉纳费零模构建拓扑量子比特创造了可能!

    通俗点讲,就是为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身为一名曾经因为材料领域的研究而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学者,陆舟一眼便看穿了那隐藏在碳基晶体管背后的更高等的价值。

    如果说芯片的制程工艺继续降低对现代电子工业的帮助只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拓扑量子计算的实现将对整个现代电子工业,乃至整个现代文明,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两千余字,陆舟将这封注定改变世界的信纸叠好,塞进了信封里,放在了办公桌的桌角,打算一会儿下楼的时候交给王鹏,让他托人送去上京那边。

    如果说可控核聚变是打开通往未来的第一把钥匙,那么量子计算机便是第二把。

    很幸运,也很荣幸。

    这一把钥匙,同样掌握在他的手上。

第850章 呵,学渣() 
星空科技大厦。

    顶层的办公室里。

    如往常一样,正在工作时间的陈玉珊,正一丝不苟地翻阅着公司各部门送上来的文件,并作出批示。

    这样的生活虽然有些忙碌,但对于她来说却是乐在其中。

    尤其是看着星空科技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搅动风云的时候,她也有一种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满足。

    说起来,如果不是那天那个家伙像她提出了邀请的话,她现在大概凭着留样归国沃顿商学院硕士的敲门砖和老爹的那些人脉,在上京的哪个部门里等着发霉吧?

    这样的生活虽然一样估计会让不少人羡慕……

    但她却总有种自己的沃顿商学院的MBA白读了的感觉。

    伸了个懒腰,就在她准备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四处走走活动下的时候,放在桌角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伸手拿起电话,她随口打了声招呼。

    “喂?”

    “是我。”

    熟悉的声音从听筒那头传来,陈玉珊微略微愣了一下,随即嘴角牵起了一丝意外的笑容,用开玩笑的口吻问道。

    “你不是在闭关研究黎曼猜想吗?怎么突然想到主动和我打电话了。”

    陆舟:“嗯,前段时间我确实在闭关,不过最近已经结束了……说起来,还记得以前我和你提过的那个碳基芯片项目吗?”

    听到陆舟说起了这件事儿,陈玉珊不禁笑了笑。

    “记得呀,难道有结果了?”

    说实话,她并不是很看好碳基芯片这个项目,因为这个概念被炒得很大,从18年就在传微软已经在该方向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直到现在为止还一点东西都没有见着。

    不过,谁要陆舟乐意呢?

    他喜欢往这个项目上撒钱,谁也拦不住他。

    就好像当初要搞航天一样……

    然而,就在陈玉珊刚刚这么想着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却是让她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

    “嗯,就在昨天晚上,已经做出来了。”

    已经做出来了……

    话音落下之后,电话中陷入了沉默。

    握着手机的陆舟稍微等待了一会儿。

    就在他都要开始怀疑是不是不小心蹭到挂断键,正准备把手机从耳朵旁边挪开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了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

    紧接着一整手忙脚乱的声音响起,重新拿起电话的陈玉珊来不及心疼自己放在桌角不小心被碰掉的手机,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追问道。

    “做出来了?什么做出来了?碳基芯片吗?你确定?are…U…sure?”

    听着这连珠炮一般砸过来的问题,陆舟忍不住将手机挪开了两寸,等学姐把话说完了之后,才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

    “嗯,我确定……这不是在开玩笑。”

    电话那头传来了“嘶”的一声。

    倒吸了一口凉气,陈玉珊用复杂的语气感慨道。

    “……你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听这句话,陆舟顿时不乐意了。

    开玩笑?

    石墨烯中莫特绝缘体的特性都是他发现的,SG…1超导材料更是他搞出来的,谁能比他更懂这玩意儿意味着什么?

    没等陆舟开口,陈玉珊继续说道。

    “……碳基芯片将拓宽芯片制程工艺的下限,以后每一枚芯片诞生,我们都将从中分走至少三成的利润,这将是比芯片构架更接近核心领域的技术,我们将成为芯片领域的高通……不,不只是高通了,就算是高通也得喊我们叫爸爸!”

    “不只是如此……这也将成为我们国家电子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机会。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我们能得到的来自上京以及地方上的支持,将是其他企业根本难以想象的!”

    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感觉有些口干舌燥的陈玉珊,伸手拿起桌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

    然而即便是这样,依旧止不住她胸口的起伏。

    就在这时候,电话的那头传来了一声轻咳。

    接过了话题的陆舟,缓缓开口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当然都知道。”

    “而且,你大概漏掉了一点。不只是传统芯片的功能,三维拓扑绝缘体与超导体的界面上的涡核区域中会形成零能马约拉纳费米子,而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存在将为构建拓扑量子比特创造可能。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根本没有给陈玉珊反应过来的时间,知道她肯定不了解的陆舟玩味笑了笑,继续说道。

    “它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将不再是科幻大片中才会出现的东西,我们确确实实找到了一种能够构建拓扑量子比特的材料!”

    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陈玉珊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脸上写满了问号。

    “等,等一下,量子计算机?我有点……不太明白。”

    她不是很明白,碳基芯片又是如何和量子计算机扯上了关系,更是听不懂那一大堆什么拓扑绝缘体、马约拉纳费米子之类的东西。

    呵,学渣。

    陆舟在心中得意地笑了笑,也没做太多解释,只是简短地说道。

    “关于碳基芯片是如何和量子计算机扯上关系的,有空咱们再聊这个问题好了。总之碳基芯片技术的突破,远远不止是芯片本身那么简单。”

    “另外,关于这件事情,我已经写信送去了上京,不出意外的话,两天之内科工局和专利局那边的电话就会打过来,我需要麻烦你去做的就是,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完成我们的专利布局。如果方便的话,最好今天就把咱们最好的专利代理团队派到高等研究院这边来。”

    认真点了点头,握着电话的陈玉珊,信心十足地说道。

    “这件事情你放心,我肯定会处理好的!”

    陆舟点了下头,语气认真的说道。

    “嗯,那就拜托你了!”

    需要布局的不只是专利,围绕着这枚即将改变世界的芯片,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去完成。

    比如寻找合作生产的厂商,再比如开发出成本符合市场期待的生产工艺,以及进一步缩小碳基晶体管的尺寸,并且在性能上赶超已经统治了电子工业界数十年之久的硅基芯片。

    不管是多黑的科技,如果无法成功的实现产业化,无法成功的被市场所接纳,也都只是空谈而已。

    而如果一旦实现了产业化,并且成功被市场接纳……

    那么即便是它不想往前走,在庞大的社会资源的聚集下,也会推着它向前一路狂奔。

    涉及到技术上的事情,陆舟会挑选合适的人去完成。

    至于涉及到商业层面以及那些他所不了解的领域的事情,就需要学姐这边多盯着了……

第851章 一封信的威力() 
将产业化的工作交给学姐处理了之后,陆舟便暂时将这件事情放在了一边,继续钻研未完成的黎曼猜想。

    相比起赚多少钱来说,还是纯粹的数学问题,以及那张“传说”任务卡更能引起他的兴趣。

    一直在办公室里待到了下班时间。

    下班之后,坐上后排座位的陆舟,顺手将写好的那封信扔给了王鹏。

    从陆舟的手上接过了那封信,王鹏左右翻转了下,眉毛挑了一下问道。

    “这是?”

    陆舟:“老规矩,送到上京长安街。”

    王鹏:“需要我亲自去一趟吗?”

    陆舟笑着摇了摇头。

    “那倒不必,找个信得过的人去就行了。再说了,你要是去了,谁来替我开车?”

    王鹏点了下头,也没问信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将信封随手扔进了副驾驶位的储物盒里。

    一会儿等将陆舟送到了钟山国际之后,他再顺道去一趟国安在这附近的办事处,那里有人专人会负责这种重要文件的投递。

    返回了钟山国际的别墅之后,陆舟去浴室冲了个澡,接着让小艾泡一杯热牛奶送过来之后,便上楼去了书房。

    关于黎曼猜想的研究,他已经渐渐有了一点头绪,剩下需要做的便是不断改良他在研究准黎曼猜想是创造的数学工具,同时不断地收集那些可能给他提供灵感的论文。

    打开Mathoverflow论坛看了一眼,尤其是追踪了一下陶教授发布的动态。

    然而令陆舟遗憾的是,最近这几天陶教授就像是戒网了一样,个人的动态一直都没有更新过,也没有参与任何话题的讨论。

    结合他的最后一条评论,想来他大概还在研究自己的那篇论文。

    “这么难懂的吗?”

    “我还以为如果是他的话,最多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

    陆舟笑着摇了摇头,握着鼠标的手点了下,继续对着黎曼猜想的话题追踪了一会儿。

    直到他翻了十几页,都没有看到什么有价值的讨论,才打着哈欠关掉了网站。

    “主人,您的热牛奶泡好了~”【٩•̤̀ᵕ•̤́๑】

    “谢谢。”

    将热牛奶捧在手心暖了暖,陆舟慢慢地喝了一口。

    更换了量子计算机作为主机之后,小艾的智能程度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至少,这杯牛奶的口味和以前就没什么区别。

    当然,也可能是他眼拙,暂时还看不出来。

    就在这时,盯着桌上那张草稿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