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镶嵌在实验区墙壁上的合金门缓缓开启,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空气顷刻之间灌入了实验区内,若是有活人在里面的话,这会儿大概已经感觉呼吸困难了。

    但对于“爬虫”来说,不过是一缕拂面而过的微风而已。

    穿过了布满尘埃的走廊,这辆灵活的小家伙很快移动到了样品库中,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样品架呈现在了镜头前。

    贴在样品架上的标签来看,存放在这里的大概是新弗吉尼亚殖民地周围各区域岩石样品,而用数字与字母标号记录着的,则是取样的坐标与深度。

    虽说这些前往火星的宇航员在名义上时叫“殖民者”,但事实上他们的日常任务主要还是以科学考察为主。

    而这些宝贵的样品,便是他们的科考成果之一。

    “看来实验区没有直接和样品库连接的通道……没能将这些东西带走实在是可惜了。”看着陈列在这里的样品,坐在终端旁边的陆舟一脸遗憾的表情。

    如果能将这些样品带回地球,人类对于火星的了解一定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遗憾的是,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殖民者们将这些宝贵的样品全部带上返回舱,以至于这些东西只能遗弃在这里了。

    小艾:【主人,要启动扫描程序吗?0。0】

    陆舟点了下头说道:“嗯,启动吧。”

    安静地等待了五六分钟之后,等候在样品库中的火星车移动到了第一排样品架前,从顶部缓缓探出了一只形似探照灯的部件。

    随着湛蓝色的光线缓缓从那锥形的开口中放出,将陈列在架子上的样品依次笼罩其中。

    根据反射光束携带的信息,在特殊算法的处理之下,各个岩石元素含量、粒径大小等等一系列的物理信息,都被反馈到了陆舟面前的控制终端上。

    不只是如此,依照各个岩石样品取样的地点与深度区域,这些数据被很快填图到了地图中相应的区域。

    不到十数分钟的时间,一张直径约10…20公里的圆形资源分布图,便于那些数据一同呈现在了陆舟的面前。

    看着这张资源分布图,陆舟的脸上顿时浮现了感兴趣地神采。

    原本能拿到生命维持单元的数据已经很赚了,没想到竟然还能从这座生命维持单元中得到如此一笔意外的收获!

    根据这张图上的数据显示,新弗吉尼亚的遗址附近至少有两座间歇喷发甲烷气体的火山口,以及一处位于浅层区域的疑似地下冰层!

    虽说早在19年3月的时候,欧空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就已经在火星南极冰盖之下发现液态水的踪迹,更早之前NASA也发布过在陨石坑中发现高氯酸盐卤水成分的论文,但这些存在条件极端且分布不均匀的资源显然是难以直接利用的。

    如果能够确定一条储量足够、且深度相对较浅的地下冰层,对于未来殖民火星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看来NASA实际掌握的关于火星的情报,远远比他们公布的内容和发的论文多的多。”

    盯着那个标记了疑似存在地下冰层的区域,陆舟沉思了片刻,伸手在键盘上敲了两下,将这片区域标记了出来。

    根本不需要按时,小艾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小艾:【主人,需要探索这片区域吗?o゜▽゜o☆】

    陆舟点了下头说道:“嗯,等新弗吉尼亚殖民站的遗迹调查完了,让爬虫去这里逛一圈好了。如果发现地下冰层的话,立刻报告给我。”

    小艾:【遵命!????????????????】

    总算是目睹了生命维持单元的尊荣与NASA的黑科技,陆舟的好奇心也算是满足了。

    剩下的工作就算没有他盯着,小艾这边也能完美地执行他下达的命令。

    吩咐小艾这边尽量保存生命维持单元的原貌之后,陆舟将终端中的数据拷贝到了一张移动硬盘中,然后带着移动硬盘穿过地下实验室的门禁,乘坐电梯返回了高等研究院主楼的一层。

    从兜里掏出了手机,陆舟打开通讯录翻了一会儿,很快播出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立刻接通了。

    沙哑中带着几分疲倦的声音,从电话的那头传来。

    “喂?”

    陆舟:“请问是胡教授吗?”

    听到陆舟的声音,胡洋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开口道。

    “是……您是陆教授?”

    “是的,我是陆舟,”停顿了片刻,陆舟继续问道,“请问你现在在哪?”

    “我在上京华科院空间研究所这边……有什么事情吗?”

    “有,”没有过多的寒暄,陆舟言简意赅地直接进入了正题,“如果有空的话,麻烦你来一趟金陵高等研究院这边,我这边有一件电话里不方便说的东西需要亲手交给你。

    一瞬间,胡教授屏住了呼吸。

    用激动中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语气,他颤声问道:“……和火种计划有关?”

    仿佛是回应了他的期待一样。

    陆舟的下一句话,让他的眼中,瞬间重新焕发了振奋的神采。

    “是的,和火种计划有关!”

    。

第799章 架向月球的“鹊桥”() 
自从生物圈a遭遇不名武装袭击,部分实验数据被毁,整个火种计划便陷入了停滞。

    虽然没有研究所因此终止与火种计划的合作,但考虑到安全原因,不少来自外国研究所的专家,已经在考虑撤出相关研究。

    目前项目研究人员已经被转移到了华科院空间技术研究所,生物圈a的修复工作也已经开始。当地部队提高了附近一带的安保级别,然而即便如此已经发生的损失终究还是无法挽回了。

    将近半年的心血被付之一炬,眼看着火种计划陷入僵局,身为项目负责人的胡洋教授,这段时间以来精神备受煎熬,整个人都瘦了不止一圈。

    虽然并没有人因此而责怪他,但有时候人最难过的还是自己这一关。

    因此,在接到了陆教授的电话,听到他有关于火种计划的重要信息要向自己交代之后,他立刻便从上京动身赶往了金陵。

    经过了一路辗转,终于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院长办公室,他见到了打来那个电话的陆舟。

    “这就是我要交给你的东西,”从抽屉里取出了一只移动硬盘,走到茶几前的沙发上坐下的陆舟,伸手将它递向了坐在对面的胡教授,郑重说道,“里面的数据,希望你能妥善利用。”

    看着递到面前的移动硬盘,胡洋略微迟疑了一下,有些疑惑问道:“……这是?”

    “从火星上弄来的资料。”

    办公室里一瞬间安静了半分钟。

    咽了一口唾沫,胡教授艰难地从嘴里蹦出了一句话。

    “这玩意儿……合法吗?”

    听到这有趣的发言,陆舟笑了笑说道。

    “那得看你怎么用了,发期刊肯定是不行的,摆在桌子上和外国专家讨论大概也不行,不过除此之外你能想到的用途,大概都是合法的吧。”

    犹豫了一会儿,胡洋最终还是伸出手,去拿那只移动硬盘,不过在轻轻扯了一下之后,却是发现陆舟没有松手。

    抬起头,胡洋教授向陆舟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看着胡教授,陆舟用认真的语气说道:“考虑清楚,拿了这份资料,没准以后你也是cia名单上的人了。”

    胡洋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得了吧,未必现在就不是了吗?”

    当华国同样展现出殖民太空的野心时,火种计划被盯上就已经是注定的了。而身为整个火种计划负责人的他,早在一开始大概就被盯上了。

    说罢,他将那份资料拿了过来。

    这一次陆舟倒是没有握着不放,很干脆地松了手。

    拿着手中的移动硬盘看了一眼,胡洋教授顿了顿,忽然开口说道:“等到火种计划完成,我们的足迹会踏遍整个太阳系吧。”

    听了这句话,陆舟笑着回了句:“别说是太阳系了,没准更遥远的地方,也不在话下。”

    只不过,就是不知道,那得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

    ……

    带着陆舟提供的数据回到了上京之后,胡洋立刻联系了先前在火种计划中的几个骨干研究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开始对这些宝贵的实验数据进行研究。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霞光号,也成功进入了从火星返回地球的轨道。到了这一步,整个救援行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悬念,网络上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也逐渐降温了下来。

    等到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央视会再做一期专访节目,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遥远的事情暂且不提,就在霞光号启程前往火星的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地球上也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就在nasa紧锣密鼓地推进着阿瑞斯计划与深空之门计划的时候,华国这边也没有闲着。无论是星空科技,还是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开拓月球资源的脚步都没有停下。

    随着月宫号一期工程完工,六名宇航员正式入驻之后,人类文明的触角终于真正意义上伸向了这片荒芜的土壤。

    高悬在轨道上的空间站就如同好望角的港口,为从旧世界前往新世界的人们指引着航向。或许十年,也或许二十年,仰望着这片星空的人们,便会在无数轮的日升日落中,见证这里的繁荣……

    当然,这还不是最令人振奋的事情。

    经过了无数个日月的设计与实践,陆总设计师提出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输系统”,终于从图纸上走到了现实。

    在征集了网友们的意见之后,“地月转移轨道运输系统”的第一台航天器被命名为“鹊桥”号。

    整个鹊桥号的设计思路与祥瑞号相仿,都是引擎后置单项推进,利用各引擎的速度差实现推进方向的控制。唯一不同的是,电推进系统从五座推进器缩减到了四座新型号的推进器,机型也从原本符合流体力学的长梭形,改成了长方体,并且删去了机翼的设计。

    如果说以前像是一架飞机的话,那么现在则更像是一艘舰船,在地月系统之中直来直去往返的那种。

    随着鹊桥号的“下水”,并且由长征九号重型火箭送入近地轨道之后,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对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再次上升了一个新的量级。

    往后从近地轨道至月球轨道的物资运输,都将由这款专门为外层空间航行设计的电推进航天器完成。而装备货运舱的鹊桥号,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前提下,对地月转移轨道的单次运载力已经达到了500…750吨这个恐怖的数字!

    目前,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正在考虑从国际空间站租用一个节点舱,用来安装“用于中转物资”的货舱。

    如果这项合作能够谈成的话,国际空间站将成为从近地轨道至地月转移轨道的物资中转站。

    从今往后若是有什么东西需要从地球送去月球上,只需要由小型火箭或者其他航天器将其送至这里,最后再由“鹊桥号”一次运走便可。

    如此一来,即便是不具备大型火箭发射技术的航天企业,也将能够参与到月球轨道施工的工程之中!

    大推力推进系统将不再是前往地月转移轨道的门槛,通往月球最困难的一段航程,将由星空科技的“巨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