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毫不犹豫道。

    “我拒绝!赌博是违法的!”

    陆舟一脸便了秘的表情,忍不住说道。

    “就赌一碗烤肉拌饭。”

    杨旭:“……不用赌了,回去我请你。”

    反正也就一碗烤肉拌饭,赢了没好处,输了增加挫败感,他更不想赌了。

    “没劲儿。”

    眼见杨旭铁了心不上当,陆舟一脸寂寞如雪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转过身去。

    结果已经可以预见,实验已经成功了,剩下的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不出意外的话,就算连续三十天整个核心舱都处在100%负荷状态下工作,温度也会在11。3~21摄氏度之间波动。

    如果考虑到外空间的辐射环境以及日照,这个就没办法预测了,不过根据经验数据来看,能在地面的真空舱内做到这种程度,上了天多半也是OK的。

    见陆舟转身要走,杨忠全院士的眉毛挑了挑,在旁边调侃了句说。

    “你不等实验结果出来?万一这玩意儿烧了还等着你来赔嘞。”

    陆舟没有回头,笑着摇了摇头,只扔下了最后一句话。

    “没必要看了,我已经看到结果了。”

    说罢,他的背影便消失在了实验室的门口。

    站门口旁边的研究员一脸懵逼地看着提前退场的陆舟,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至于袁院士那边,盯着屏幕的动作太过专注,压根儿就没注意到少了个人……

    杨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跟在陆舟后面,而是留了下来。

    虽然他并不相信陆舟的数学能力真玄乎到了能够连草稿纸都不用,直接对着一根半缺不全的函数曲线建模心算,但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陆舟猜的结果和真实数据会差多远。

    就这样安静地等待了十分钟,看着那根忽上忽下的曲线,杨旭感觉自己的心跳简直快要那曲线抖动的频率同步了,

    就在实验时间到达三十分钟的瞬间,控制台那边传来了一道激动的声音。

    “当前温度286。69K!温度时间曲线基本稳定!”

    286。69K!

    完成单位换算的杨旭心头巨震,盯着那根温度时间曲线的瞳孔,不由自主地收缩了。

    换算过来正是13。54摄氏度!

    卧槽!

    分毫不差?!

    这尼玛……还是人吗?

    根本不需要那名工程师的报告,数据已经直观地呈现在了控制台上的大屏幕上。

    看着温度时间函数曲线上呈现的数据,站在控制台前围观的众人纷纷瞪大了双眼。尤其是空间站项目组的工程师们,已经爆发出了激动的欢呼声,相互拥抱在了一起。

    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那悬吊在真空室内的核心舱,孙元培干裂的嘴唇颤抖着,不知何时开始已是泪流满面。

    成功了!

    居然成功了!

    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站在他旁边的赵献普猛地抓着他的胳膊,兴奋地摇晃了起来。

    “卧槽,咱们的月宫号有救了!陆教授牛逼啊!竟然特么地真能救回来!碉堡了!”

    几乎是把脑袋里所有能够宣泄激动之情的词汇都给搬了出来,说到后面这个不善言谈的工程师,甚至开始结巴了起来。

    而站在他的对面,被他摇晃着胳膊的孙元培吸了下鼻子,僵硬地点了下头,声音哽咽地说道。

    “嗯……陆教授牛逼!”

    真香!

    虽然不懂屏幕上的曲线意味着什么,但从实验室内的欢呼雀跃的气氛中已经读出了许多东西,郑向东的心中狂喜着,赶忙拉着旁边的袁院士确认了起来。

    “情况怎么样了?搞定了吗?问题解决了?”

    这一次,袁院士没有甩他脸色。

    目光死死地盯在屏幕上,老先生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颤抖着说道。

    “情况非常好……”

    准确地来说,已经不是非常好了。

    而是好到难以想象!

    说罢,他连忙回过身去,寻找陆舟的身影。

    他现在只想知道一件事情,那便是他到达用的是什么方法,再不改变已经布线的环路热管的情况下,将整套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然而就在他从人群中搜寻陆舟的身影的时候,却是诧异的察觉到……

    人呢?

    怎么不见了?

第756章 恐怖如斯的散热材料() 
另一边,看着激动着、欢呼着拥抱在一起的工程师们,看着那并没有什么卵规律的温度时间函数曲线,杨旭嘴巴缓缓张了下,又缓缓地合上。

    这就是菲尔茨奖得主的实力吗?

    难怪诺贝尔奖委员会会被他地能力所折服

    也难怪整个计算材料学界都会为他的理论而疯狂

    曾几何时,杨旭认为,他距离诺贝尔奖已经很接近了,尤其是凭借锂硫电池正极材料、sg…1超导材料拿下了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之后,他更是坚信了这一点。

    诺贝尔奖委员会之所以不考虑他,主要是因为论文合作者的名字太过耀眼,早晚有一天他能够拿出属于自己的成果,并且通过量的积累完成质变!

    然而现在,他却是感到了一阵深深的无力。

    看着倒映在落地窗上的自己,杨旭有些头疼地笑着摇了摇头。

    能拿诺奖的都是怪物

    果然,我还差的很远

    就在这时,他飘远地思绪被打断了。

    只见穿过人群走来,袁院士一把抓住了他的肩膀,急切地开口问道。

    “陆教授呢?他现在在哪?”

    看着一脸急切地袁院士,杨旭微微愣了下,开口说道。

    “陆教授他已经回去了。”

    跟在袁院士身后的张主任连忙追问道。

    “回哪去了?”

    “当然是回酒店”

    不然还能去哪,难不成还回金陵去?

    杨旭表情古怪地看着松了口气的两人,不是很懂他们到底在担心些什么。

    定了定神,袁院士看向了跟在他身后的助理,开口说道。

    “立刻去准备车,我们现在就去酒店。”

    一听袁院士打算走了,张主任连忙问道:“实验呢?”

    袁院士沉吟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先做完二十四小时吧。”

    虽然他心里已经有数了,但实验都已经开始了,流程还是走完好了。

    将接下来的实验安排交代了下去,袁院士不在停留,带着紧紧跟随在身后的郑副总,向厂房外走去。

    数学是造物主的语言。

    而关于数学的问题,则是造物主留下的谜语。

    许多东西并不一定得亲眼看见,很多时候纯粹的数字反而比看到的东西更为直观。

    至于那个看似毫无规律的温度时间函数

    在旁人眼中看来对它进行求解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于他而言,却是连挑战都谈不上了。

    离开了航天城之后,心情大好的陆舟坐上了王鹏从当地国安那里借来的白色大众,让他直接开回酒店。

    透过后视镜注意到了陆舟脸上的表情相当愉悦,王鹏笑着问了句。

    “发生了什么好事儿吗?”

    “算是吧,”陆舟语气轻松地说道,“解决了这桩事儿,月宫号总算是能够平安上路了。”

    王鹏也没问是怎么解决的,毕竟他知道自己就算问了多半也听不懂。

    往车窗外看了眼,他开口问道。

    “杨教授呢?”

    陆舟笑着摆了下手:“不用等他,他不信我,非要在那儿等着看结果,等过会儿自己坐航科集团那边的车回去得了。”

    王鹏:“你又和他打赌了?”

    陆舟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你咋知道到的。”

    “猜都猜得到!”

    王鹏笑着摇了摇头,发动了汽车,开上公路后,照着导航朝酒店的方向驶去

    到了酒店,陆舟回到房间收拾了下行李,打电话给他的助理赵欢,让她帮忙给自己和杨旭订两张回程的高铁票。

    挂了电话之后,见时间已经差不多要到晚饭点了,于是便下楼去了一楼的自助餐厅。

    电梯的门打开,就在陆舟刚刚抵达一楼大堂的时候,门口的方向便传来一串密集的脚步声。

    陆舟抬眼看去,正好瞧见袁院士带着一大帮子人走了进来。

    包括,先前没有和他一起回来的杨旭,还有从沈机来的杨忠全院士,以及空间站项目负责人郑副总都在里面。

    唯独到时是张主任不在,想来大概是还留在实验室里。

    看着走来的众人笑了笑,陆舟正准备上前和袁老先生他们打声招呼,却见袁院士已经快步走到了他的面前,寒暄也不打一声便急忙开口道。

    “你到底在里面弄了些什么?”

    陆舟:“先回答我管不管用。”

    “管用!”袁院士使劲点了下头,面容激动地说道,“不是一般滴管用!”

    陆舟笑了笑,开口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通过对n…1碳纳米管镀铜,提高其在铝铜合金界面上的亲和性,然后把材料冷焊到发热部件与环路热管毛细结构的接触位上,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

    简单地来说相当于给核心舱里面发热量高的几个部件涂了层“散热硅胶”,提高了发热部件与环路热管毛细结构之间的热交换速率,让作为“风扇”的散热片能够更高效地将过剩热量辐射出去。

    当然,这仅仅只是个不恰当的比喻,毕竟航天器的散热和电子元件的散热,在方式上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

    袁院士还打算问些什么,不过这一次却是被杨忠全院士抢先开口了。

    “你这n…1材料挺有意思的是镀了铜的碳纳米管?”

    陆舟:“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导热系数呢?”

    “大概2000w/mk左右。”

    事实上,这个数字还是能够提高的,只不过以目前的实验室制备方法,产出的n…1碳纳米管材料的长度相当不稳定,短的能到μm级,长的能有mm级,难以控制。

    然而,纵使是如此,2000w/mk的导热系数也相当恐怖了。

    在听到2000这个数字之后,杨忠全嘶地倒吸了一口凉气,用不敢相信地眼神看着陆舟,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说道。

    “你这材料有点儿吓人,2000w/mk这得是纯铜的几倍了!”

    比较常见的金属中,银的导热系数最优秀,但价格太贵,很少用到。铜的导热系数次之,但太重,一般是与铝做成铝铜合金,也就是航天器中环路热管的常用材料。

    目前比较好的高导热石墨薄膜,厚度大概10…20mm的那种,面内导热系数也只能够做到1400w/(mk)。然而就算是这样,也已经让各大手机产商高。潮了。

    2000w/(mk)的导热粉体

    单说导热系数尼玛都快追上钻石了!

    别说是电子设备生产厂商,连工业界只怕都得跟着高chao了

    陆舟对导热材料在工业界是个什么行情倒是了解的不多,于是听到杨忠全这声感慨,也只是打了个哈哈笑着回道。

    “还凑合吧?反正管用就行了。”

    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陆舟,杨忠全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伸手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着开口问。

    “对了,你那个n…1碳纳米管粉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