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森很满意这万人俱静的情景,轻轻咳嗽一声之后,继续介绍起来。

    “……在火星表面成功展开的生命维持单元,最大将能够维持5名宇航员在火星地表2到5年的生活需要。而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宇航员们将会在火星执行多项科考活动,勘探火星上的矿藏、水资源储量,为我们在地球上的科研工作者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并且为阿瑞斯计划的后续项目铺路。最终我们将在那颗红色星球上,建成可以自给自足的火星村!”

    随着卡森局长的话音落下,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气氛,在一瞬间被推向了。

    很快进入到现场提问环节。

    所有记者都把手高高举起,一副恨不能把手指插到卡森鼻孔里的模样。

    卡森局长环视了会场一眼,很自然地选择了华盛顿邮报。

    作为历史悠久的报社,《华盛顿邮报》的观点相对保守,一般不会在最开始便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刁难他,因此这也是最稳妥的选择。

    在卡森局长手势的示意下,华盛顿邮报的老牌知名记者汉姆得到了这一宝贵机会。

    他用了两秒钟的时间去斟酌自己的措辞,很快伸出了录音笔,开口提问道:“您好局长先生,我们都知道阿瑞斯计划才启动不久,相对于我们宏伟的目标而言,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却只有很小的一点,你认为这个计划保险吗?或者我换个问法,nasa对实现阿瑞斯计划第一阶段目标的把握究竟有多大?”

    不出卡森的意料,华盛顿邮报选择的切入点,果然集中在了“准备时间”和“成功率”上面。

    眉毛向上挑了挑,回应着一双双热切盼望着回答的视线,卡森局长和颜悦色地开口说道:“阿瑞斯计划的确是在最近才重启,可是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为登陆火星准备了很久。比如生命维持单元,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立项研究。而spae…x公司的bfr超级火箭,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次试飞。”

    “殖民火星的项目并非是我们的临时起意,而是经过了周密的计划!关于安全性的问题我可以向诸位保证,我们会将所有安全工作都做到万无一失,然后再让我们的殖民者出发!”

    卡森局长的话音落下,整耳欲聋的掌声很快填满了会场。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来自bb的英国记者有幸获得了提问的机会,起身发言道。

    “局长先生,我们都知道就在一个星期前,华国载人登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想请问您的是,nasa如此仓促地决定启动阿瑞斯计划,是否是对华国登月行为的一种回应?”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

    如果不是华国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国会疯了才会批准他们这个疯狂且烧钱的计划。

    说到这里,nasa其实还得感谢华国人。

    毕竟如果不是华国在航天领域的步步紧逼,国会预算委员会的老爷们是绝对不会如此痛快地敞开口袋的。

    当然了,道理归道理,卡森局长当然不会承认,很干脆地予以了驳斥。

    “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我们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将我们的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如今华国也成功做到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还不至于我们将他们摆在对手的位置上。”

    “记住,载人登月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就,那片土地上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或者是荣耀值得我们去留念。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更遥远的火星,那里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

    嚯嚯——!

    现场传开了一片惊叹的声音。

    北美记者脸上的表情充满了亢奋,像是打了鸡血似得。英国记者一脸饶有兴趣,像是看见了大新闻。俄罗斯记者的表情有些复杂,华国记者的表情有些不太好看。

    无论如何解读,nasa局长的发言中透露出的信息,对华国而言都不是很友好。

    我们从来没有将你们当成对手!

    在你们追逐我们过去的脚步时,我们已经将视线投向了更遥远的彼方!

第739章 扳回一局?() 
nasa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就如同一枚扔进湖水的炸弹,在国际上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550吨的bfr超级火箭!

    阿瑞斯计划将于一个月内启动,将生命维持单元送上火星!

    你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从卡森局长讲话中流露出了三条信息,无论是哪一条都让北美的媒体陷入了集体。

    不少像是《纽约时报》之类的媒体,前段时间还在时政版面上对nasa的不作为一顿臭骂,如今却是瞬间调转了枪口,为阿瑞斯计划和spcae…x唱起了赞歌。

    航天是地球的未来,也是美国人的骄傲。

    曾经他们在月球上击败了咄咄逼人的苏联,如今华国的崛起正在一步步挑战他们的霸权,任何心中但凡是对那个时代心存骄傲的美国人,都不会对此视若无睹。

    诅咒nasa的不作为不是因为恨,而是怒气不争!将半个世纪以来的优势拱手送人!

    如今一直没什么进步的nasa终于硬了一回,关注着阿瑞斯计划进展的美国人,自然不会再诅咒他们,很痛快的向他们献上了鲜花与掌声。

    华国人登上了月球?

    分走了我们独一无二的荣耀?

    抱歉,那是我们六十年代就玩剩下的东西,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更遥远火星!

    是你们连探测器都上不去的地方!

    在nasa的新闻发布会之后,space…x和蓝色起源等各大新生代高科技航天企业也相继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秀出了自己在航天领域的绝活。

    比如马斯克的bfr超级火箭,正在测试中的bfs载人飞船。再比如蓝色起源的be…4火箭引擎,以及功能强大的逃生系统。

    除此之外,不少医疗企业也跑出来凑热闹了,比如强生集团,便宣称正在进行一项名为“冷冻缓释剂”的特殊项目,旨在防止细胞液在低温条件下结冰刺破细胞膜。

    该项目受到了美国卫生部与nasa的共同支持,作为nasa与spaceworks公司合作研发的冷冻休眠舱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存在。

    无数航天概念的企业市值一路高涨,整个北美都仿佛陷入了一场狂欢,无数人不禁梦回六十年前的那个夜晚。

    那一年,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进入了太空。而在7年之后,他们便将苏联人远远甩在了身后,踏上了月球……

    就在北美媒体对阿瑞斯计划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为nasa的举措欢呼雀跃时,英国媒体bbc同样对nasa的新闻发布会进行了报道。

    相比起北美媒体的狂热,英国媒体bbc的报道则相对站在了一个客观的角度,或者说是看热闹的角度。

    毕竟这场航天竞赛是美国与华国的较量,和英国实在没什么关系,而且就算他们有那个参与进去的想法,条件也不允许。

    与北美媒体的狂热相对的是,在nasa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华国媒体此刻却是一片寂静。

    官方媒体接到的文件是宣传载人登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然而谁也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出了这档事儿。

    这让人到底是如实报道好呢?还是当没看见好呢?

    若是如实报道,无疑是让刚刚因为载人登月成功而高涨的国民凝聚力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若是当没看见的话,似乎又显得有点太过小家子气。

    还是说,在“今日要问”的最下方加一行快速滚动的小字?

    无论怎么说,这都不是各大电视台以及报社能决定的。

    果然,还是向上级请示一下好了!

    主流媒体的缄口不言,新媒体自然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当仁不让地站上了宣传阵线的风口上。

    美国将于下个月实施阿瑞斯计划第一阶段,将生命维持单元送上火星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在国内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直到昨天为止,不少人还沉湎在载人登月胜利的温柔乡中,如今却是被一道钟声给敲醒过来。

    这边载人登月才刚刚成功,对面都已经开始准备登陆火星了。

    在听到了这条消息之后,不少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想要战胜老牌航天大国,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人忧愁自然是有人欢喜,先前因为祥瑞号在载人航天与载人登月上连续取得的成功,被挤兑的没地儿站的带路党们,这一回瞬间就了。

    载人登月牛逼个屁!

    老子的爸爸都要上火星啦。

    在这悲观的情绪中,一种比悲观更为可怕的情绪正在蔓延……

    【哎……美国人都已经开始准备登陆火星了,我们才刚刚踏上月球。我原本以为咱们已经追上了美国的脚步,没想到还差这么远。】

    【前段时间那些嚷嚷超英赶美的人呢?咋不叫唤了?(大笑)(大笑)】

    【我早就说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登月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儿了,国外之所以不去登月,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登陆火星。所以祥瑞号登上月球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咱们还差的远着呢,洗洗睡吧。(打哈欠)(打哈欠)】

    【楼上的id我认识,上次你说的不是登陆太阳吗?(滑稽)(滑稽)】

    【哎,羡慕呀……我报名了阿瑞斯计划的志愿者,据说是全球招募,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选上。】

    【那些吹陆神牛逼的人呢?咋不继续吹了?(大笑)(大笑)】

    热议不只是进行在围脖上,随着相关话题登顶热搜,话题的热度很快向着其它平台蔓延。

    比如某乎上一位匿名的网友,在新闻出来之后立刻发了一篇文章,从学术环境到技术层面,深入剖析了华国“输掉这场航天竞赛”的原因……

    【bfr超级火箭的试飞成功,粉碎了一大批人的航天大国梦。42台猛禽发动机,真空推力达到138兆牛,可重复使用一千余次,无论是在推力上还是近地轨道投送能力上,比起祥瑞号都高出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现实是最响亮的耳光,美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化学推进方式从未退出历史的舞台,未来也不可能。采用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依旧是行星际旅行的首选推进方案,而这套方案如今已经发展成熟,并将被用于殖民火星。】

    【其实我们可以思考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电推进足够优秀,为何美国人依旧坚持走化学推进的技术路线?不是他们做不到,是他们认为没有必要。】

    【……因为某些人的自大,因为某位既得利益者的自私,长5火箭还未出生便夭折在了图纸上,祥瑞号取得的所谓的胜利,在放大我们自满的同时,也将华国航天工业的未来锁死在了狭小的地月系统上。】

    【要知道,弯道超车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科技,却是没法取巧的……】

    文章一经发表之后,很快获得了上万的点赞数,并且被截图转载到了围脖和自媒体上。

    这篇文章虽然在业内人士眼中看着有失偏驳,但因为其煽动性的文字和主观的价值取向,在这悲观情绪弥漫的氛围中,迅速引起了相当一大批人的共鸣。

    我们正在输掉这场竞赛。

    放弃化学推进的我们正在失去未来。

    虽然美国佬的火箭下个月才发射,但不少人的心中已经怅然若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