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我过去吧。”

第673章 达者为师() 
    航天飞机装配中心的会客室内。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姿笔挺地坐在沙发上,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眉宇间的气度依然透着一股淡淡的锋芒。

    除了这位老先生之外,他的旁边还坐着另外两名稍显年轻的研究员,虽然气场稍逊色于那位老者,但也迥异于一般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因此,即便没有人介绍,刚刚走进这会客室的陆舟,也一眼便认出来了这位老先生便是张建荣。

    也几乎是同时,他大概想了起来,是在哪里听说过这位老先生了。

    还记得那是一次饭后的闲谈中,核工业集团的王曾光院士在聊到核工业集团与海军装备研究所的核动力合作研发项目时,和他顺口说起了这位牛人的事迹。

    当年正值国内环境最动荡的时期,老先生等29名各行各业的专家临危受命,在深入内陆的烟波浩渺的阳宗海湖边,完成了第一代核动力潜艇。而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当时他们手中仅有的资料,仅仅是两张模糊不清的核潜艇照片以及一件从美国带回来的儿童航模玩具……

    即便是现在,这件事迹依旧为人所津津乐道。

    看着从沙发上起身的张院士,陆舟笑着伸出了右手。

    “您好,张院士,久仰大名了!”

    “您好您好,”笑着握了握陆舟的右手,迎上前来的张建荣院士,语气和蔼地说道,“久仰大名不敢当,倒是我久仰陆教授大名了。海洲田湾的那一声点火,不知点燃了多少华夏子女心中的希望与热情。即便当时不在现场,但就是隔着一层屏幕,看的我这个老头子也是一阵心潮澎湃啊!”

    除了院士的身份之外,老先生还有着海军少将的军衔,不过却并没有太多的傲气,反而待人谦和,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您过奖了,”陆舟谦虚地笑了笑,继续说道,“不知您这次专程从上京那边赶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正是,”张建荣院士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关于可控聚变小型化技术的那份资料,我昨天拿到之后看了很久,也和我的两名助手讨论了很长时间,但对于整个设计思路依旧是没有多少头绪……以前从来没有人和我们这边提过,可以用超声波来点火发电。”

    可控聚变技术的小型化一直是海军装备研究所船舶动力实验室的重点项目之一,在此之前他一直在与核工业集团进行合作,研究如何将盘古堆的体积改小一些放到舰艇上。

    然而这个项目的进展并不乐观,至少到现在位置都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结果现在盘古堆的小型化没什么进展,倒是陆舟这边另辟蹊径地搞了个声聚变出来。

    顿了顿,老先生用郑重的语气,继续说道。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还望陆教授不啬赐教了。”

    这位老院士这么客气,弄得陆舟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师这个字不敢当,但如果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地方,请尽管提出来。”

    听到陆舟这句话,老先生也不再客套,从怀兜里取出了一只硬皮笔记本,向陆舟递了过去。

    “这些都是我在研究那些资料的时候发现的一些问题,还希望陆教授能够为我解答一下。”

    从老先生的手中接过了笔记本,陆舟翻开之后仔细地看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大概过去了十分钟的样子,将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的陆舟,忽然合上了手中的硬皮笔记本。

    “这样吧,”看着老先生笑了笑,陆舟将笔记本还给了他,“百闻不如一见,我在这里说得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不妨先带你去看一眼那东西究竟长什么样。”

    听到陆舟的提议,坐在会客室里的三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愣了下。

    尤其是那两名研究员,眼中浮现了一抹深深的惊讶。

    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陆舟脸上浮现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正如他所预料的,海军装备研究所的人并不信任这种技术,或者说并不相信他真的完成了可控聚变的小型化。

    虽然张院士可能没有这么想,完全是抱着虚心请教的想法来的,但先前踏进这间会客室内的陆舟,从老先生旁边的两名研究员眼中,看到了明显的不信任,或者说怀疑。

    当然,这种不信任倒不是针对他本人,仅仅只是针对于他所提出的理论。

    即便他是诺贝尔奖得主,是凌云勋章的获得者,但声聚变的概念也实在是太前卫了点。

    尤其是冷聚变这东西的名声不太好,八十年代的时候不少国家都因为这玩意儿吃了“没文化的亏”,华国也是一样。导致现在一提起冷聚变,大家本能觉得是在骗人。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几乎绝大多数炒作这个概念的研究机构或者个人,就是在拿着一点勉强称得上迹象的东西在骗经费。不过要是因此就断言实现这玩意儿绝无可能,那也未免犯了“预设立场”的毛病。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这没什么问题,但科学研究中预设立场却是万万使不得。

    毕竟站在时间的高度上,一切在两百年前看起来不切实际的幻想,到了现在基本上也都已经被实现了,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夸张……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声聚变并不算是冷聚变的范畴,毕竟腔内气泡瞬间温度的峰值已经超越了太阳核心温度,怎么看和冷这个字都不太搭边。只是相对于整个反应堆而言,整体运行在1000…1300摄氏度下的堆芯装置,相比起盘古堆的上亿度高温而言,已经称得上是凉快了。

    所以,在看到关于这台聚变装置的实验数据之后,整个海军装备研究所船舶动力实验室,几乎没几个人相信这玩意儿是真的。

    “那台聚变装置……就在这里?”张建荣院士惊讶地看着陆舟,开口说道。

    陆舟拿出手机看了眼,微微一笑。

    “实验堆的原型当然不在这里,不过我们这里有更厉害的家伙。”

    坐在张建荣院士旁边的研究员微微皱眉。

    “更厉害的家伙?”

    陆舟点了下头。

    “嗯,跟我来一趟,你们就知道了。”

第674章 100MW!() 
跟随着陆舟的脚步,一行人从主楼移步到了装配中心的厂房内。

    当站到厂房门口的瞬间,张建荣院士看着厂房内的一切,整个人就像是中了石化术一样愣在了那里。

    至于他身后的两名研究员也是一样,嘴巴张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只见厂房内一台台工业设备就像运转不停的齿轮,在完全无人化的生产线上高速运转着,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的零件并进行装配。国内的加工基地他们见过不少,但能将自动化做到这种程度的工厂,他们还是头一回见到。

    没有去管呆愣在那里的三位,陆舟看了眼手机,拇指在屏幕上快速戳了几下。

    【还有多久?】

    小艾【马上就好!????????】

    很快,一台agv物流车托着一座直径约两米的圆柱体,厂房侧面的活动门缓缓开了出来。然后开到了两台已经完成加工的磁流体发电机组旁边,由等待已久的机械臂完成了最后的装配。

    好不容易才从诧异中回过神来,张建荣院士合上了嘴巴,又缓缓地张开。

    “……这是?”

    走到了那台造型古怪的设备旁边,陆舟伸手在那个圆柱体上敲了一下,笑了笑说道。

    “这就是你们在图纸上看到的那个声聚变反应堆,以及配套的磁流体发电机组。这里的造型可能看着还稍微简陋了点,不过反正是装在航天飞机里面,丑不丑也就无所谓了。”

    站在张建荣院士旁边的研究员忍不住问开口问道“这玩意儿是刚才造出来的?”

    陆舟简单地回了句说。

    “算是吧。”

    准确的来说,是在半小时前造出来的。

    两台磁流体发电机组以及反应堆堆芯容器都是同时开始生产的,在陆舟离开这里的时候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而在生产这三样组建的同时,旁边的真空隔离室也没有闲着,在高温下对堆芯模具进行了浇筑和封装。

    等到陆舟带着三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小艾已经完成了对两台磁流体发电机组的装配,以及堆芯和堆芯容器的无缝接合。至于最后的组装环节,对于它来说已经算不上的挑战,很轻松便完成了。

    定了定神,张建荣院士开口问道。

    “可以为我们演示一下吗?它的运行。”

    “当然可以。”

    说着,陆舟对着厂房里的摄像头打了个手势。

    在看到了主人的手势之后,领会其意的小艾立刻操作着几只机械臂,将线路连接到了反应堆上,

    控制程序在先前已经安装好了,最后的调试也已经完成,随着加热装置与超声波生成装置的启动,整个设备进入了预热状态,开始为堆芯的启动做准备。

    安静地等待了大概十分钟左右,堆芯内的液锂已经被加热至数百度的高温,在声场的驱动下缓缓流动。

    而与此同时,进气口开始放出被加热至等离子态的氘氚混合气体。这些不安分的气泡在从容器底部漂升至上方的途中,在超声波声压的作用下不断地塌缩放大。

    紧接着,伴随着一声微不可查的嗡鸣,只看见位于反应堆两侧的绿色信号灯亮起,庞大的电能从同样完成预热的磁流体发电中涌出,通过专用线路输往厂房外……

    等待了半天都没看到什么特别的反应,张建荣院士忍不住问了句。

    “已经启动了?”

    陆舟点了点头,用肯定的语气道。

    “已经启动了。”

    旁边的一名研究员小声吐槽了句。

    “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听到这句话,陆舟笑了笑说。

    “这里当然看不到什么,咱们到外面去看吧。”

    说罢,陆舟转过身去,带着心中揣满了疑惑的三个人,走到了厂房外面。

    穿过厂房的大门,一股喧嚣的风儿吹来。

    正疑惑着这风怎么从东边刮来,循着那源头看去的王院士,整个人顿时愣了下。

    只见在距离厂房不远处,几台高高耸立的风车,正平稳地转动着。

    风力发电机?

    等等……不对!

    眉宇间闪过一抹震撼,张建荣院士立刻开口道。

    “这些……是那台反应堆供的电?”

    陆舟的点头,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测。

    “当然。”看着不远处的那排高耸的风车,陆舟笑了笑说道,“测试聚变电池产生的电能我们总得找个地方消耗掉,这附近又没有湖泊或者河流,我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了。”

    来不及宣泄心中的震撼,张建荣院士猛地转头看向陆舟,急忙问道“最大功率多少?那台声聚变装置!”

    陆舟想了想,开口说道。

    “理论上极限功率能够达到100w,只需要控制氘氚混合气体的注入速率就可以做到,不过这玩意儿发电成本有点贵,而且目前这里也找不到地方消耗多余的电能,我就不和你演示了。”

    说到这里,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10w的电能还可以通过外面那几架风车“吹掉”,真要把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