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聚变反应比一般的炸弹更可怕吧?

    不过……

    人没事就好。

    心中松了口气之余,陆舟一脸无语地说道:“那你神神秘秘的干什么?”

    盛宪富尴尬地摸了摸鼻梁:“我这不是激动吗?”

    陆舟:“……激动?”

    “嗯,”握着手机的盛宪富,重重地点了下头,用带着几丝颤音的语气说道,“我们好像……成功了。”

    电话沉默了半分钟。

    陆舟定了定神,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我马上过来,见面了在说。”

    说罢,陆舟挂断了电话,继续打给了王鹏。

    “到数院楼下来接下我。”

    王鹏也没多问,只回了一个字。

    “好。”

    二十分钟的车程,一辆黑色红旗停在了研究院的门口。

    下了车之后,陆舟没有任何停留,快步通过了研究院的门禁,径直走向了研究院的一角。

    自从上次的安全事故之后,可控聚变小型化研究小组的实验室就从物院的角落搬到了位于研究院边上的临时库房中。而即便如此,偶尔会经过这里的人,也是不自觉地绕着走。

    快步走到实验室的门口,陆舟的前脚还没挨着门边,便听见实验室里爆发出了整耳欲聋的欢呼,连同玻璃都发出了阵阵颤响。

    “什么情况?”急急忙忙地进了实验室,迅速找到满脸兴奋的盛宪富,陆舟立刻问道。

    “使用液态金属做工作溶液的思路是正确的!根据实验数据表明,在用液锂作为工作溶液时,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我们可以对气泡施加更大的声压!并且让气泡的体积的塌缩变化更加稳定!”为了克制着心中的激动,让自己说话显得利索点,盛宪富的两只肩膀都在颤抖着。

    听到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陆舟的脸上也是不禁露出了喜色。

    不过相比起成功本身,他更关注的是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上一次为什么失败了?”

    盛宪富兴奋道:“一开始我们试着提高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功率,然而中子增值率怎么都上不去,最后我们才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出在了氘氚混合气体!”

    陆舟:“你们做了什么?”

    “我们给注入气体进行了一下预热!”

    陆舟心中一动,立刻道:“对氘氚混合气体加热电离?”

    盛宪富满脸喜色道:“正是!”

    陆舟脸上浮现了一丝恍然的表情,大概明白了他们的做法。

    通过将氘氚混合气体加热电离,然后再通过进气口打入到液锂之中,虽然几千上万的电离温度相对于上千万度的瞬间温度而言不算什么,但膨胀状态的电离态气体在被打入液锂中的时候,将能比常温状态下拥有更大的表面积,声场向气泡传递的能量也会随之变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急剧塌缩的气泡将获得更大的瞬间温度,从而达到dt聚变反应的发生条件!

    站在盛宪富的旁边,李昌夏教授也是满脸激动地说道:“我们发现了一条更稳定的实现可控聚变的方法!我们再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是啊……”

    看着放在实验室中央的那个模样简陋的漆黑色金属圆管,陆舟的脸上也是不禁浮现了一丝神往。

    霍尔推进单元的设计方案已经从残骸三号上回收,等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列装航天飞机装配中心,由小艾完成生产上的实现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可控聚变的小型化的问题也被解决,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完成心目中的那张蓝图。

    当然了,即便现在看起来,这座“反应堆”还很简陋,无论是功率、还是能量的利用率都远远比不上盘古堆那种占地面积庞大的磁约束聚变装置,不可重复使用带来的高昂成本也使得它几乎不可能用在一般交通工具上。

    不过这种小型化的聚变发电装置,本身也不是用来为生产生活供能的,所以这点缺点也就无所谓了。

    考虑到它在体积能量密度上的优越性,以及相对于裂变电池在功率上的优势,即便“稍微”贵了点,也是瑕不掩瑜。

    配合他从残骸三号上回收来的霍尔推进单元,这套装置将重新定义航天这个单词,就如同火药对于战争的重新定义一样。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世界,都将因为他们今天的发现而改变……

第667章 成了?() 
    海洲。

    核工业集团实验室。

    坐在实验桌前的王曾光院士,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正一丝不苟地盯着手中的图纸,眉头紧锁地思考着什么。

    当初可控聚变小型化课题立项,为反应堆设计一套体积更小、更适合装在航天器上的磁流体发电机组的任务,便落在了曾参与过盘古堆发电机组设计的核工业集团身上。

    虽然可控聚变小型化项目一直不被看好,但身为核工业集团总公司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带头扛起了这杆大旗。

    原因无他。

    除了对曾经带着他们走向胜利的陆舟的相信之外,便是责任了。

    就在这时候,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王曾光皱了皱眉,在他正忙的时候是很反感有电话打过来打断他的,但看到来电人的名字时,他立刻打消了不接的念头,伸手拿起手机按下了接通的按钮。

    电话刚一接通,还没等他开口说一句“喂?”,爽朗中带着一丝兴奋的声音,便从手机的那头传来。

    “王院士,你那边的磁流体发电机组搞定了没啊?”

    一听陆舟这句调侃,原本表情还很严肃的王院士顿时就乐了,呵呵一声道:“你倒还担心起我们来了,最晚一个月我们这边就能给你弄台原型机出来,倒是你们那边有点眉目了没啊?”

    磁流体发电机都是小事儿,看着很高端但根本谈不上什么黑科技。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反应堆本身上,如果造不出反应堆的话,不管是上磁流体发电还是联合循环都是白搭。

    陆舟笑了笑:“有没有点眉目?已经搞定了算不算有点眉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隔了好一会儿,传来一声轻咳。

    “咳咳,你刚才说啥,我没太听清……”

    陆舟笑着放大了音量,用更确切的口吻,重复了一遍。

    “我说,可控聚变的小型化问题,我们这边已经搞定了!”

    咣当一声,听筒里的声音炸了一下,吓得陆舟下意识地把手机挪开了半寸,古怪地看了手机屏幕一眼。

    手机都吓掉了?

    不至于吧。

    就在陆舟这么想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一阵骚动的声音,将手机慌忙从地上捡起来的王院士,用急切的语气将一连串的问题抛了过来。

    “搞定了?已经搞定了?散热的问题解决了?你那玩意儿可是打算装在航天器上的,该不会是直接把盘古堆的设计给改了个小号的出来吧?”

    陆舟笑了笑:“反应堆采用的技术路线不是磁约束,和惯性约束+脉冲点火大概有点类似……总之,电话里说不清楚,你抽空过来看一眼就知道了。”

    王院士:“我马上过来!”

    说罢,电话嘟的一声就挂了。

    ……

    核工建集团的聚变研究所在海洲那边,紧挨着盘古堆的旁边,一来是方便为东亚电力提供技术支持,二来是靠部队近比较安全。

    从海洲到金陵几乎要跨过大半个苏省,途中还要经过一小段皖省的地盘,着实不是很方便。

    然而即便如此,第二天一大早,王曾光老院士依旧带着自己的两个学生,火急火燎地赶到了金陵高等研究院的现场。

    而且来的人不只是王院士,还有前段时间才和陆舟见过一面的李局长。

    “陆教授啊,好久不见了!”

    目光炯炯地盯着陆舟,大步流星向着他迎上来的李局长脸上堆满了笑容,隔着老远就伸出了右手。

    握住他的手晃了晃,陆舟笑了笑说道:“幸会了,李局长,其实也没多久吧。”

    眼看着李局长似乎还打算客套几句,风尘仆仆从海州那边赶来的王院士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在那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行了行了,客套的话咱一会儿再说,东西呢?赶紧带我过去看看。”

    李局长笑着说:“这个……王老先生说的也是,陆教授您看,咱么要不……先进去在说?”

    陆舟笑了笑,转过身去。

    “跟我来吧。”

    在陆舟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位于研究院角落的实验室。

    坐落在实验室中央的,正是那台由可控聚变小型化项目小组设计的实验堆模型。

    看着那个直径得两米的漆黑色的圆柱体,还有衔接在上下两端的倒锥形接口,以及那些乱的像毛线团一样的线路,王院士像是呆住似得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你就用这玩意儿……搞核聚变?”

    有句话他藏在了心里没说出来。

    就这玩意儿……

    能行吗?

    跟在王院士身后的两个博士也是满脸的不敢相信。

    不说样子丑不丑的问题……

    这东西也太小了点吧?

    考虑到堆芯外面还得加一圈隔热层,再加一圈中子屏蔽材料,只怕这直径两米的圆柱体里面,真正裹着的堆芯直径能不能有两厘米都是个问题。

    听到王院士的那不敢相信的声音,站在旁边的陆舟笑了笑。

    “模样看着确实简陋了点,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这东西毕竟只是台‘实验堆’,等到时候装到具体的设备上还会对细节再作调整。”

    说到这里,陆舟停顿了片刻,也不详细解释这其中的原理,而是看向了站在旁边腰板挺得老直的盛宪富。

    “麻烦你给王院士和李局长演示一遍吧。”

    “是!”

    说罢,盛宪富精神抖擞地走到了那台装置的旁边,向旁边的两名研究员打了个手势。

    “启动微波加热装置!”

    “是!”

    微波加热装置启动,反应堆开始升温,当温度达到一百八十摄氏度以上的时候,被隔热材料包覆着的液锂逐渐融化成了流动的液体。

    紧接着,氘氚混合气体从进气口注入了装置内,在穿过电离室的途中被加热电离成高温的等离子体,像一颗颗子弹一样打入堆芯的液锂,随着周期性释放的超声波,周期性地鼓动着。

    当气泡塌缩至最小体积的瞬间,气泡温度峰值瞬间突破千万,奔着上亿的方向而去。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撼的。

    盯着中子剂量检测仪上攀升的数值,王曾光院士的眼睛都看直了。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学生,这会儿盯着设备的眼睛,也是两眼放光。

    全程懵逼地站在旁边,李局长咽了口吐沫,小声问了句。

    “这是……成了?”

    王院士僵硬地点了下头,用因为激动而颤抖的声音,说道。

    “……成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668章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接入发电机组,只能通过热交换系统将热量导入水中,但从体系产生能量远远超过了体系输入能量,以及反应增殖的中子已经可以实现氚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