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要求在经典意义下,以光速传播的场没有质量,而量子的粒子则有正的质量,即必须存在正数∆,使得任意激发态的能量必须不小于∆,从而保证核力是相互作用很强的短程力。

    通过邮件,陆舟分别和费弗曼教授还有威滕教授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建议也是几乎迥异。

    站在威滕的角度,他认为通过寻求量子杨米尔斯场来解决质量间隙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一条可靠的途径,从M理论出发还有一条更可靠的方法能够解释质量间隙的存在。

    然而问题在于,不管是M理论还是弦论,即便物理学界已经找到了一些间接证据,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这种阐述宇宙本质的理论。站在严谨的角度,用一个更强的猜想去证明另一个猜想,这种行为显然是不靠谱的。

    而与威滕不同的是,费弗曼教授倒是很看好陆舟提出的量子杨米尔斯场的方法,并且在邮件的末尾处如是写道。

    “当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新的问题时,最好的方法便是创造新的方法,去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不断变化的科学。通过创造一个对应于上述经典作用量的量子场,来解决这个时空流形上的标量场所不能描述的问题,我认为这个方法很有意思,至少值得一试。”

    “如果不是我现在正因为自己的课题忙的不可开交,说不准我会迫不及待地买张机票飞过去和你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除了和费弗曼教授还有威滕教授通过邮件交流之外,陆舟现在唯一的搭档大概只有罗师兄一个人。

    说起来挺惭愧的,虽然高等研究院成立了这么久,但真正的大牛却不多。计算材料研究所到还好,无论是科研成果转化率还是学术水平都堪称国内顶尖、世界一流。

    但物理、数学两个理论学科的研究所……

    基本上是靠陆舟自己的名气撑着。

    只能说,无论是人才还是学术氛围的培养,都需要时间。

    物理研究所。

    所长的办公室。

    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灵感时,陆舟日常来这里串门,准备和罗师兄交换一下这段时间各自在研究中的新发现。

    看到陆舟走进了办公室,正盯着电脑的罗文轩抬了下头问道。

    “你的量子杨米尔斯场有头绪了吗?”

    “还差一点,不过我感觉我距离答案已经很近了,可能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当然,也有可能是一层磨砂玻璃,”轻车熟路地走到了饮水机旁边,陆舟随手取过一支速溶咖啡,给自己冲了一杯,“你呢?”

    罗文轩表情苦闷地摇了摇头。

    “我感觉我还隔着一堵墙。”

    陆舟:“多想想总会想出来的……对了,你在干什么?”

    罗文轩:“日常检索Arxiv上的论文,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想法。你不知道,自从你上次的那场报告会结束之后,这两个多月里关于杨米尔斯方程的论文数量简直是指数式的上涨,不过论文的平均水准也是呈指数式的下滑。”

    陆舟笑了笑说:“可以理解,毕竟大家憋得太久了。”

    罗文轩叹了口气说:“是啊,毕竟这是本世纪最难解决的难题。”

    喝了一口咖啡,陆舟用闲聊的口吻说道:“那也未必,在我看来黎曼猜想反而更难一些。至少这几十年来,学术界在杨米尔斯方程的问题上并非毫无进展,但关于黎曼猜想的研究则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一点头绪都找不到。”

    “站在一个数学家的立场对吗?”罗文轩耸了耸肩,语气颇为无奈地说道,“不过不管谁更难,我觉得只要没解决出来的,对我来说其实没什么两样。”

    一边说着,他的食指敲击着鼠标。

    然而就在这时候,盯着电脑屏幕的他,忽然明显地愣了下。

    注意到了罗师兄脸上的表情,端着咖啡的陆舟随口问了句。

    “怎么了?”

    从电脑屏幕上挪开了视线,罗文轩一脸古怪地抬头看向了陆舟,语气复杂地说道。

    “质量间隙的问题……好像被证明了?”

第649章 严重缺陷() 
被证明了?

    陆舟有些意外地看了屏幕一眼,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

    “你确定是宣称证明?而不是提供一种可能的证明思路?”

    “是的……论文的作者宣称自己解决了杨米尔斯方程的质量间隙问题,而且这位宣称者的来头还不小,”视线从作者信息上扫过,罗文轩用不敢相信地语气继续说道,“布莱恩·卡罗,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学员以及欧洲科学院院士,曾参与过推动希格斯粒子发现相关研究,并且获得过英国物理学会颁发的牛顿奖章等五项荣誉……不可思议,他今年已经六十岁了。”

    六十岁不是研究物理的黄金拾时期,不过倒也不至于到记忆力衰退的年龄。然而即便是如此,能在这个年龄做出如此成绩,也相当的不容易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陆舟对理论物理学界了解不多的缘故,他倒是没有听说过这位布莱恩·卡罗教授。

    听着罗师兄念完了他的个人简历,陆舟顿了顿继续问道。

    “论文已经以预印本的形式放出了?还是说只是放出了摘要?”

    罗文轩点了两下鼠标:“已经放出预印本了。”

    这种情况在数学界虽然比较罕见,但在物理学界却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尤其是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对于一些重大命题的研究,即便是很多资历很老的教授都喜欢先挂个预印本占坑,以防止同领域的学者捷足先登。

    毕竟这个领域实在是太难做出成果了,比别人慢了一步都有可能导致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陆舟饶有兴趣地说道:“替我打印一份。”

    “行……说起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你喜欢将论文打在纸上看。现在电子阅读器不是很方便吗?”

    “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我喜欢读摸得着的论文。”

    虽然陆舟偶尔也在手机上刷文献,但那都是在不方便的时候。

    如果能坐在图书馆的沙发上或者书房的桌前细读,他自然是更愿意将论文打印在纸上看。一来是方便做一些笔记,二来也方便他随手记下突然闪现在脑中的灵感。

    打印机嗡嗡作响。

    借着打印论文的功夫,盯着屏幕中那篇论文的罗文轩忽然有些突兀地开口说了句。

    “如果他是对的呢?”

    听到这句话,陆舟微微愣了下,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对的就对的呗,这有什么问题吗?”

    罗文轩同样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难以置信道。

    “你就不觉得遗憾?”

    陆舟:“这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罗文轩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拜托,我们可是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只差最后一点却被别人捷足先登了,你一点感觉都没有么。”

    陆舟不怎么在意地说道:“这没什么可遗憾的,无论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都一样。”

    菲尔茨奖和诺贝尔奖都拿到了,在个人荣誉上陆舟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追求了,之所以研究这些问题,不过是因为想得到一个答案而已。如果真有人受到他研究的启发,成功解决了质量间隙的问题,对他来说反而比自己亲手解决这个问题,更值得高兴。

    看着陆舟无动于衷的样子,罗文轩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

    “好吧……我还达不到你这种境界。”

    陆舟随口说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

    一两分钟的功夫,二十页纸的论文打印在了纸上。

    作为非正式登刊的预印本,从论文内容的厚度来看,这篇论文写得可以说是比较有诚意了。

    至少在格式上已经达到了一般中长篇期刊的格式要求,并且正文的论证部分条理还算清晰,没有像那些只是为了占坑而挂在网上的预印本一样,一眼扫过去就能找出十来个漏洞。

    将论文打印出来之后,陆舟在罗师兄的办公室里找了张沙发坐下,结合论文的摘要,将正文部分快速地过了一遍。

    总的来说,布莱恩·卡罗教授的能力还算不错,无论是数学意义上还是物理意义上。虽然和他认识的一些顶尖学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至少能力和名气还是相配的。

    而且最令陆舟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布莱恩·卡罗教授采用的方法,与他和罗师兄选择的思路大同小异,都是基于贾菲教授的那篇发表在数学年刊上的那篇论文,通过对质量为的粒子进行研究,来解释质量间隙的存在。

    不过在如何研究这个质量为的粒子时,双方的思路倒是出现了差异。

    布莱恩·卡罗所考虑的并不是引入一个对应于前述问题中经典作用量的量子场——即量子杨米尔斯场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采用了和温伯格相似的方法,通过引入了一个时空流形上的个标量场来解决这个问题。

    且不管论文中那些有待商榷的地方,至少在陆舟看来是非常不严谨的。

    毕竟强相互作用的零质量性问题不能简单地运用“对称破缺”的方法进行解决。

    “他的证明距离真相已经很近了,但最终还是与终点擦肩而过。”放下了手中的论文,陆舟碰了下手边的咖啡,却发现杯子已经凉了,于是起身走到了饮水机的旁边,准备重新冲一杯。

    一听到陆舟说的话,罗文轩立刻抬起了头,神采飞扬道。

    “所以他是错的?”

    “你也别幸灾乐祸了,他的论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从格点的正规化出发讨论四维规范场的存在性的这部分,再比如在环面eulid对部分规范不变作用量给出了良好定义的路径积分……当然,他的问题也很多就是了。”

    罗文轩:“比如?”

    “比如他在从格点的正规化出发讨论这个问题的同时,并没有证明格点步长趋于零时极限,因此在环面eulid时空中定义规范不变作用量的方法是不严谨,甚至是错误的。”

    说到这里,重新泡上一杯咖啡的陆舟沿着杯口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停顿了几秒之后继续说道,“不过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这是预印本的缘故,也许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证明方法,只是没有在这里贴出。”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毕竟ariv上很多高质量的论文,正是在不断地讨论与修改中得到完善的。

    罗文轩:“所以他并没有证明?”

    “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不管别人是怎么看,至少在我看来,他没有成功。”说到这里,陆舟叹了口气,语气略微地有些失望。

    他原本还以为这位布莱恩教授能够让他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结果没想到他还是犯了所有人几乎都会犯的错误。

    果然,解决这问题,还是得靠自己才行。

第650章 布莱恩教授的邀请() 
布莱恩·卡罗教授的论文,在学术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轰动。

    虽然此前人们一直猜测,质量间隙的问题最终会被陆教授解决,但没想到最终却是爆了一个大冷门。

    杨米尔斯方程千禧难题的最后一问,竟然被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给解出来了。

    当然,对于布莱恩·卡罗教授的证明宣称,大家也并没有感到过度奇怪。毕竟这位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