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问题,陆舟笑了笑。

    “其实到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这里是我的母校罢了。”

    虽然还有些其他的原因在里面,但那些东西便被必要当着他的面说了。

    为什么陈省身选择了开大?为什么邱成桐选择了水木?是因为燕大不好吗?正好相反,正是因为它太好了,也太强势了,以至于在数学这座山头上,已经容不下太多别的声音。

    然而,学术若是没有思想的碰撞,是很难擦出变革的火花的。

    也正是因为对更长远的未来的考虑,所以陆舟当初才没有选择去燕大。

    看着一脸错愕的王诗成院士,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您的另一个问题,哪个更容易实现的话……”

    “在我看来都一样。”

    ……

    距离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的报告会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然而关于那场报告会的准备工作却已经开始了。

    这里的准备包括对会议本身的准备,还包括对校容校貌的整顿、安全工作的检查、甚至是对老校区部分破旧宿舍楼进行粉刷翻新等等。比如以前陆舟去参加建模大赛时,住的那个“臭名昭著”的六舍,这次就被下定决心的校领导们狠狠改造了一番,其它几个宿舍楼一直在闹着要装的空调也给安排上了。

    说实话,看到金大这么重视这个报告会,陆舟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汗颜的。

    毕竟他在普林斯顿的时候,这报告会可没办的这么夸张过,就算是哥德巴赫猜想也只是在一号报告厅随便讲了讲而已。

    不过,他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许校长做出这样安排的心态。

    毕竟金陵大学的数院,从来没有出过这么重大的研究成果。

    这既是国际理论物理学界距离现代物理学的圣杯最近的一次,也是金大距离国际顶尖学术成果最近的一次。无论是出于对成果本身的重视,还是出于对陆舟本人的重视,都值得他这么做。

    另一边,除了学校方面在积极准备之外,陆舟的三个助理也总算是忙了起来。

    尤其是负责外联工作的林助理,平时一直都很闲的她,这会儿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整天抱着一堆文件在新校区和老校区之间来回跑。而且看她的样子,似乎还挺乐在其中的?

    虽然陆舟完全搞不明白,这到底哪里有趣了。

    总之,有这么多人替自己操心报告会的事情,陆舟自己便没有太多操心,而是继续研究起了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

    然而,事情远远比他想象中的复杂。

    与其说是他的研究陷入了瓶颈,倒不如说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f^i(v)≡δ·av^i…δv·a^i+g(f^ijk)·(a^j)·(av^k】

    【……】

    “真是让人难以想象,杨老先生和米尔斯先生是如何推导出这个方程的,”将手中的草稿纸揉成了一团,叹了口气的陆舟做了个高抛的动作,将它扔进了纸篓里。

    l流形在检验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时候非常管用,但在用于求解具体的问题时,作用却相当的有限。

    而这也是陆舟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去求解ns方程的原因。

    不是因为困难,而是因为他很清楚做不到。

    这时候,韩梦琪走到了他办公桌的旁边,将手中那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论文轻轻递了出去。

    “师父,这是我的论文。”

    停下了手中的圆珠笔,陆舟简单地扫了一眼论文的标题和摘要,眉毛饶有兴趣地挑了挑。

    《一种以shottky势垒为基础的半导体/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理论模型》

    看来小丫头在计算材料上的天赋还不错。

    这才两个月的功夫,便已经能试着写一些东西出来了。

    “嗯,先放在这里吧……我一会儿帮你看看。”

    “嗯……”看着陆舟点了点头,韩梦琪犹豫了一下,小声开口说道,“那个……师父,有什么我能够帮上忙的地方吗?”

    听到这句话,陆舟微微愣了下,不由莞尔一笑。

    这个东西还真没几个人能帮上他的忙。

    不过,人还是得谦虚点。

    “你能把我交代给你的任务完成,将我交给你的知识融会贯通,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从某种意义上,这么说也没毛病。

    毕竟他这个奖励任务的最终奖励,除了和他的课程质量挂钩之外,也是和自己带的几个学生完成论文的影响因子挂钩的。

    然而,韩梦琪显然不清楚系统的事情,表情稍稍有些失落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要是自己能在强一点就好了。

    这样一来,就能稍微派上点用场了……

第616章 灵感是可以传染的() 
金陵高等研究院。

    物理研究所的某间实验室里,此刻正烟雾缭绕。

    一根接一根抽着烟的盛宪富弹了弹烟灰,看着桌上的那张不知改了多少回的设计草图,叹了口气说道:“你说这陆教授,怎么就突然研究起杨米尔斯方程起来了?”

    坐在他旁边,看着文献的李昌夏摇了摇头:“不知道。”

    盛宪富一脸发愁地说:“那这聚变电池到底还搞不搞了?”

    他当初可是放弃了去西南物理研究所当所长的机会来这里,跟着陆教授搞这个可控聚变的小型化。结果现在过去快两个多月了,研究课题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现在倒好,别说是没进展了,项目的学术带头人都跑去忙其它项目了。

    “……不知道。”

    盛宪富忍不住道:“除了不知道你能不能说点别的?”

    李昌夏教授抓了抓头发,做了个无奈地表情说:“理论上来讲,如果能够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之间建立统一关系的话……对我们加深对核子聚变条件的理解也会更有利些吧。”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也充满了不确定。

    毕竟他自己算是个根苗正红的工科教授,要说困惑的话,这会儿他比盛宪富困惑的多。

    盛宪富瞅了他一眼。

    “然后呢?这种理论成果转化成现实技术,你觉得需要多久?而且你觉得咱们就算是加深了对核力的理解,又能怎么样?还能把这反应堆变出花来不成?”

    李昌夏叹了口气说道:“可现在不也没别的办法嘛。”

    这回盛宪富也不好说什么了。

    这句话说道点子上了。

    就算不这么做,他们这会儿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为了解决反应堆散热问题,他们至少已经为此设计了将近十多套方案。然而没有一个方案,能够通过技术可行性的检验,即便是最好的一次,反应堆也在运行34秒之后被熔毁。

    “或许用高温完成点火的思路本身就是错的,”沉思了好一会儿的盛宪富,忽然开口说道,“或许就像你当初说的那样,如果能用一种办法降低聚变反应的温度条件,我们的研究或许会简单点。”

    弹了弹烟灰,李昌夏教授自嘲地笑着摇了摇头:“我现在倒是觉得,把可控聚变弄小了装航天器上去,或许本身就是行不通的。”

    沉默大概持续了一会儿。

    对着桌上的设计草图苦思冥想的盛宪富忽然叹了口气,伸手将烟头按灭在了烟灰缸里。

    “我去找下陆教授。”

    说着,他将桌上的那张改了不知道多少回的草图揉成一团塞进兜里,然后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朝着实验室外面大步流星地走去……

    ……

    当盛宪富抵达金大的时候,陆舟正在阶梯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课。

    或者换个更准确的说法,是关于量子力学的讲座。

    从后门悄悄走进了阶梯教室,看着教室里人头攒动的盛况,盛宪富的心里不由感慨了下。

    以前在庐阳物质研究所的时候,他也有在旁边的科大担任讲师,只不过他上的可控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课,阶梯教室里从来都没坐满过一半的人。

    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因为当时可控聚变实在太过冷门,没多少人选他的课的缘故……

    并没有打搅陆舟的课堂,盛宪富在阶梯教室的最后排勉强找到了个空位坐下,然后便一边听着讲座,一边耐心地等待着它结束。

    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讲座似乎就已经进入到了后半段。

    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中,只见一位学生举手提问道。

    “教授,请问您可以和我们讲一讲,该如何从数学的角度理解杨米尔斯方程吗?”

    当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之后,立刻得到了很多认同的附和声。

    看得出来,对于物院的学子们来说,对这个理论感兴趣的人还是不少的。

    “……以你们现在的水平,想要理解这个方程还是太困难了,”向那位提问的学生点了点头,陆舟笑着说道,“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考虑等5月20号那天坐个车去老校区那边旁听。到时候我会在报告会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时候,台下有人小声抱怨道。

    “可是那个入场资格实在是太难申请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这种国际性的学术报告会,门槛不只是针对报告者而言,对于参会者同样存在。

    恰好听到了那小声的抱怨,站在台上的陆舟思忖了一会儿,随后笑了笑说。

    “那我就简单讲一下好了。”

    清了清嗓子,陆舟脸上的神色微整,开口说道。

    “想要从数学上理解杨米尔斯方程,我们首先得知道它是什么。”

    “简单的来讲,杨米尔斯方程所给出的非阿贝尔对称群是一种特殊的量规理论。在经典意义下,这种理论类似于麦克斯韦理论,它以更一般的紧规范群g代替了是阿贝尔交换群u1……”

    涉及到数学上的东西,光说是没用的。

    陆舟随手拿起了粉笔,在背后的黑板上写了起来。

    【若0=da?f,则能从无源杨米尔斯场的拉格朗日算子中变分导出:l=1/4g2·∫trf?f……】

    【……】

    关于杨米尔斯方程的证明,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不用想的。

    就算是普林斯顿的教授们,想要看懂他的理论,也得向从l流形的论文开始啃起才有戏。

    他现在在黑板上板书的,仅仅是一些关于杨米尔斯方程本身的一些讲解。

    最多最多,也只是对这个命题进行讲解的同时,融入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黑板上的算式越来越多。

    逐渐进入状态的陆舟,写着写着似乎也有些停不下来了,讲解的语言也越来越少。

    坐在阶梯教室里的学生们,纷纷一脸懵逼的看着黑板。

    要说一开始勉强还能看懂的话,到了后面却已经被这深奥的理论深深折服了。

    再到后来,不只是学生们,就连一些来旁听讲座的物院教授,也逐渐感觉到了吃力。

    这家伙在写些什么?

    越是往下看去,他们便越是觉得……

    陆舟所讲的内容,和他们的专业似乎有点不太一样?

    话说这家伙真的是在讲杨米尔斯方程吗?

    不少目瞪口呆地看着黑板的老教授们,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起来。

    坐在阶梯教室的前排,盯着黑板上一行行算式的卢院士,眉头紧紧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