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翻阅着报告的陆舟,侯进力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在实验中,我们在原有的实验步骤上作出了简化尝试着摸索出了一条对更简洁的合成方法!”

    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陆舟饶有兴趣的抬了抬眉毛:“哦,是吗?过两天写份报告交给我。”

    侯进力立刻点头道:“好的!”

    将手上的几份rd检测报告看完了之后,陆舟暂且放下了这些资料。

    就检测结果而言,这些样品与他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再接下来,就得等大亚湾那边的报告了。

    “如果没别的事情了,你今天就早点回去吧,看你这样子,走路都快站不稳了。”

    “好……”

    感激的看了陆舟一眼,侯进力也没有推辞。

    毕竟也是奔三的人了,身体还是比不上以前刚读博那会儿。

    连续一个星期的爆肝,他的身体也确实快撑不住了……

    ……

    如计划中的那样,陆舟通过特殊的物流渠道,将这五组样品寄到了大亚湾。

    耐心等待了一段时间,那边的检测结果很快发了过来。

    “大亚湾那边的检测结果出来了。”

    将一份资料放在陆舟的办公桌上,杨旭语气激动的说道,“结果相当完美!”

    虽然杨旭的表情已经将这份检测结果上的内容剧透得一干二净了,但陆舟还是立刻伸手取过了这份资料,迫不及待地扫读了起来。

    五组材料分别在加压水冷却反应堆(pr)、轻水堆(br)等不同辐照场景中,就不同能区的dpa产生速率进行了收集。

    作为对照组的,则是在聚变装置中通常作为结构材料的奥氏体钢。

    正如杨旭所说的那样,实验结果相当完美。

    虽然很多数值和他通过计算材料学方法模拟出来的结果存在不小的出入,但误差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他所参考的ldhard…rbsn模型,本身就不是什么特别完美的唯像模型。如果数据完全吻合,那反而才叫不正常。

    横向对比了五组样品,随着中子注量速率的放大,其中对中子的透过性以及对frenkel缺陷对的自修复性,以第四组样品最优。

    尤其在pr环境下,辐照温度为80k,快中子注量达到了42x020/2时,其dpa产生速率不到对照组奥氏体钢的0!

    在放射性检测中,dpa指数通常被用于表示每个原子的离位次数。

    毫无疑问,他们成功了!

    至少,在低能区上是如此……

    相比起杨旭的激动,陆舟的反应倒还算冷静。

    将这份资料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他思忖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辐照温度只有80k,快中子注量也明显不够,单个中子携带能量也只达到了ev的量级,先别急着高兴,我们的目标是聚变堆的结构材料,而这只能算是阶段性的成果。”

    虽说这项阶段性研究成果,也相当的惊人就是了。

    至少在低能区的表现,这种陶瓷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已经完爆了常见作为实验堆包壳材料的al、g、r合金。

    而且其在热能传递上的各向异性更是无需多言。

    单就这些优秀的性质来看,这个种材料哪怕用不到聚变堆上,放在部分裂变堆上也有很高的应用前景的。

    杨旭笑了笑说:“你这么说就太严厉,就算是阶段性成果,这成果也不算小了,我觉得高兴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陆舟莞尔一笑:“也许吧,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品尝胜利的香槟。”

    杨旭:“所以……果然还是得在聚变装置内测试吗?”

    陆舟点了点头:“目前来看,只能如此。”

    能够模拟聚变堆环境的,只有聚变堆自己。

    杨旭:“先不说聚变堆的事情,你打算给咱们这个材料取个什么名字?既然确定了4号样品作为最优阶段成果,总不能还用编号来称呼它吧。”

    一听到要自己取名字,陆舟顿时犯了难,有些头疼地说道。

    “取名的事情还是别交给我了,参考下侯进力那边研究团队的意见,你们自己决定下来就好。”

    “那怎么行?”杨旭笑着说道,“按照惯例,给研究成果命名这种事情,都是项目的总负责人来决定的。你要是实在不会的话,把人名安上去也行。”

    一听到这个建议,陆舟顿时轻咳了一声说:“名字还是算了,我再考虑考虑。”

    总感觉以后他还有很多研究成果。

    如果都用人名来命名的话,他这两个字的名字恐怕不太够用,只怕搞到最后连他自己都得记不清哪个是那个了。

    仔细思忖了片刻这个严肃的问题,陆舟忽然眼睛一亮,开口说道。

    “……就叫lp…好了。”

    杨旭:“……”

    看到杨旭一脸无语的表情,陆舟微微愣了下。

    “怎么了?”

    杨旭干咳了一声,掩饰了尴尬说道:“没什么,挺好的名字。就是觉得……这种命名规则挺有你的风格。”

    lp是多孔炭材料的缩写,第一代产品就在后面加个编号,基本上这是最不容易搞混的命名法,但也是最没创意的命名法。

    用来给这么重要的研究成果命名,实在是太随便了点。

    听到杨旭这句吐槽,陆舟大概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于是笑了笑说:“材料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功能。”

    杨旭:“行吧,你开心就好……对了,如果打算在实验堆里测试的话,你准备再去一趟西南那边?”

    陆舟摇了摇头:“hl…2a的情况已经达到极限了,就上次实验的情况来看,只怕够他们修到年底去,这次我就不勉强他们了。”

    虽然不介意再折腾老周的设备几次,但再怎么折腾也得考虑基本法。

    往实验堆里面注入核燃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虽说聚变反应会随时停止,但上亿度的等离子体要是漏出来,那也是相当严重的事故了。

    说到这里,陆舟停顿了片刻,用开玩笑的语气揶说道。

    “更何况,这可是见证历史的时刻,以后说不准还得上教科书。”

    “让给别人的设备来见证,那未免也太可惜了。”

第537章 赫尔姆斯的对策() 
时间距离月底越来越近。

    终于,所有的矛盾也都濒临了临界点。

    很快iter理事会的下一次闭门会议将在法国圣宝莱·杜朗兹召开,在这次会议中,美方将就star研究所以及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再次对华方代表发起质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可能将是iter理事会最后一次讨论这个问题。

    因为各种迹象都在表明着,这次会议的结果,将决定着华国在iter组织中的去留。

    而对于华国方面做出妥协,外界基本已经普遍不抱任何期望。

    甚至有不愿透露姓名的iter雇员在接受媒采访时生成,这或许将成为iter组织分崩离析的导火索。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了。

    但事实上,却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性。

    众所周知,iiter共有七个主要参与国,即欧,美,俄,化,日,韩,印。而几乎是每个参与国,除了iter之外,都有自己国内的可控核聚变项目。

    在可控聚变研究上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几乎已经成为了各国的共识。

    而在iter这种国际公共项目上,各国互相推诿的态度,也就不难预料了。

    这一点,从iter项目年年经费不足就可以看出来了。

    显而易见,谁都不认为这台体积臃肿、勉强拼凑起来的巨轮能开多远。

    更何况,掌舵的船长还是欧洲人。

    美方在知识产权上突然发难,可以说是将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好不容易燃起的聚变之光,就如变成了风中残烛一般,在寒夜中摇摇欲坠。

    然而无论国际形式如何变化,对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而言,该做的实验还是得做的。

    就在陆舟收到了从大亚湾发来的捷报的同时,远在德国的螺旋石7…实验室,一场关于磁约束时间的实验同样在进行着。

    “37分6秒,”看着电脑屏幕中的计时,克尔温继续说道,“这大概是这个月来的最好成绩了。”

    虽然距离star装置的1小时还有着恐怖的差距,但至少他们现在已经能够稳定将磁约束时间做到半小时以上了。

    米勒克教授问道:“可以进行点火实验了吗?”

    克雷伯教授摇了摇头:“辐照问题还是没法解决。”

    米勒克教授:“有进展了吗?”

    “进展?”克雷伯教授脸上的表情更加的苦涩了,“唯一的进展大概就是,我们隐约感觉合金这条路线可能走不通。金属材料在中子辐照环境下的肿胀效应是在是太明显了,无论我们怎么尝试都很难改变这种现状……除非我们能约束中子?但这听起来太魔幻了。”

    现在最新的技术是使用一种钼、锆合金,这种合金在对抗中子辐照的肿胀效应时相当有效,但掺杂了钼元素的合金在焊接上的难度远高于奥氏体钢。

    并且不只是如此,无论掺杂的钼元素多微量,其嬗变产物的放射性,永远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米勒克思索了片刻,突发奇想道:“合金不行的话,非金属材料呢?”

    克尔温无奈地耸了耸肩:“非金属材料有很多,但问题是你有一个好的建议吗?”

    这个观点在可控聚变研究领域也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了,甚至是上个世纪就有人这么提过。但问题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很大的进展。

    想到这里,克尔温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陆舟的话,他会做何种选择?

    然而,思考着这个问题的克尔温,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

    如果能和star研究所在仿星器研究上展开合作就好了……

    如果队友是陆教授的话,他有信心将可控聚变商业化的时间至少缩短二十年以上。

    而这项技术一旦完成,整个人类文明都将从中受益。

    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

    实验室外,坐在休息室里的赫尔姆斯悠闲地喝着咖啡,视线时不时地飘向手表。

    几个月前,他只是中情局一名普通的中层官员,然而因为一篇关于可控聚变研究的评估报告让他得到了高层的赏识。

    现在他的身份是中情局委任的可控聚变问题情报专员,全权负责相关领域重要情报的收集,并且在部分事务上享有一定的决断权。

    这次他来德国,一是为了了解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这边关于仿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二是为了与德国经济与能源部的高官展开会面。

    在华国问题上的对策很奏效,至少表面上来看华国国内可控聚变的研究已经陷入了停止。

    star…1装置和hl…2a连续罢工,east装置与通用原子能公司的合作中断,让人不禁怀疑他们离开了国际社会的“帮助”,究竟还能在这个课题上走多远。

    无论如何,现在都是乘胜追击的时候,

    当然,虽然表面上看,计划一切顺利,但他从来不会干轻视对手的蠢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