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以石墨烯的价格来说,你要造这么一个和beslll项目差不多大的磁体,造价恐怕不菲。”

    陆舟:“成本的问题不需要考虑,就算是花个十几亿,只要能把de示范堆造出来,那都是值得的。”

    十亿美元只是第一批投资,只要他能够拿出足够出色的阶段性成果,相信多的是人会愿意为他的研究埋单。

    “既然不考虑成本的话,我觉得可以试一试,”说到这里,曹工停顿了一下,谨慎问道,“我可以带几克样品回去研究吗?”

    陆舟笑了笑,欣然说道,“当然可以,不过电脑里的实验数据不行,里面涉及到一些还没有公开的资料,只能麻烦你在这里看了。”

    曹工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我明白。”

    送走了企业方面的人后,陆舟找到了计算材料研究所的所长杨旭。

    “过完年后,我打算去趟德国。”

    杨旭:“德国?”

    “主要是为了仿星器的事,”陆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正好顺路,我打算采购一批新仪器,预算大概一亿美元左右,我需要你列一份清单出来,把需要的设备都写上去。”

    年后他就会扩大研究所的规模,相关的硬件也必须得跟上才行。

    一听到是采购设备,杨旭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这好说,正好咱们要做超导材料研究,就先来两台透射电镜吧。”

    虽然研究所里已经有一台了,但多弄两台过来,就意味着同一个实验在同一时间能够多测两组数据。

    尤其是透射电镜这种材料学的神器,预算管够的话,自然没有人会嫌多。

    陆舟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便答应了下来:“写到清单里一起给我。”

    停顿了片刻,他继续说道。

    “另外,我打算扩招一批研究员,人数大概在两百名以上。我会让星空科技那边联系相关的猎头公司,至于人才的遴选上,就交给你了。”

    杨旭点了点头:“这个你放心,我会严格把关。对了,门槛有什么要求没?”

    想了想,陆舟说道。

    “至少也得是博士后吧。”

第475章 身为一只有梦想的科研狗() 
有材料学专业的小伙伴吗?不考虑下金陵高等研究院吗?链接:招聘简章。

    PS1:只要你拥有一颗对科研充满热爱的心,以及最低博士学历,和12个月及以上博士后或企业研发岗位工作经验。

    PS3:不只是材料学博士,物理、数学等等其他学科的博士也可以考虑投出你们的简历,并且随时欢迎,但请在简历中附上正式的研究课题申请~

    晚上十二点,科大某材料学实验室。

    当刷到这条围脖时,正在实验室里守点的侯进力,怦然心动了。

    和大多数人一样,本来他关注陆神只是想看陆神装逼的,结果没想到诺奖颁奖过了这么久都没有等到他发围脖,却是等到了一条……招聘广告?

    扫了眼评论区,只见已经被吃瓜群众占领。

    最低学历博士,12个月以上博士后经验……陆神,我还在读本科,可以先预定一个位置吗?

    广告引起不适,举报了!

    高中生可以吗?会扫地,会端茶倒水,会卖萌~

    大佬,为什么没有生物?也考虑下生物啊,生物啊!(大哭)(大哭)

    这里有一只生物狗自闭了,不如我们把他……(坏笑)(坏笑)

    侯进力:“……”

    看到了那百来个点赞,总觉得屏幕背后传来了来自世界的深深的恶意,他选择不继续往下看去。

    生化环材四个大坑,究竟有多坑,每年埋葬了多少毕业生,这都已经没必要吐槽了。

    无论国内国外,整个材料研发的大环境都是如此。

    利润空间不到30%,产品研发周期7…8年更是常有的事情。说个现实的问题,有这时间都够开发多少个楼盘了?都够几个互联网创业公司走完上市圈钱到破产了?

    当然了,国内对于材料这块还是比较看重的,支持的力度也相当大。

    否则也不会滋生那么多靠着国家补贴和科研经费过活的企业了。

    当然了,对于一名选择了这一行的科研狗来说,搞科研多少还是得讲点情怀的,不能完全向着钱看。

    侯进力自问,自己之所以读到博士都还没转行,多少还是热爱着这一行。

    与此同时,也盼望着有一天能熬出头,向他的博导那样开着宝马,经手的都是百万级的大项目,和上市公司的老板谈笑风生。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别说是百万级的经费了,他甚至连自己的实验室都没有,

    最理想的出路大概便是两年博士后,申请青千,直聘985……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青千的比例又有多少?

    正如字面那样,不到千分之一而已。

    回到了围脖的正文,看到金陵高等研究院这几个字样的时候,侯进力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在学术界引起热议的那件事情。

    新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单位落户金陵,总设计师似乎正是陆舟。

    这事虽然没有新闻大肆报道,但在学术界却并不是什么秘密。

    有的人认为陆舟膨胀了,有的人认为他疯了,也有人试图论证其中的可能性,毕竟可控核聚变说遥远确实遥远,但说近的话其实也就只差那么临门一脚……

    虽然,这一脚踢了五十多年也没踢进去。

    侯进力不禁在心中猜测,这金陵高等研究院扩招做材料方向的博士,会不会和可控核聚变的项目有关?

    怀着好奇的心情点开了围脖后面的链接,很快他看到了招聘简章的正文。

    当看他的目光移动到了待遇的那一行时,眼睛顿时便挪不开了。

    正式研究员年薪十五万!

    还有年终奖、五险一金、食宿补助……

    当然,最让他挪不开眼睛的,还不是那转正之后十五万的年薪,而是在那之后的描述。

    根据招聘简章中的描述,只要通过了面试,经过1…6个月的实习期,便可以获得正式研究员的资格!

    一般来讲,对于非留洋博士来说,正常的流程是先在高校做两到三年的博后,再走助研、副研、副教授的流程,这一套下来至少都得六年的时间,而如果运气不好跟了个不靠谱或者没良心的老板,熬到能够独立研究的资格,八年都是少的。

    然而人生又有几个八年?

    身为一名研究员的黄金时期,也就只有三十岁到四十岁这十年而已。

    如果他能成功应聘正式研究员,等于可以至少少走六年的路。

    想到再过两天,自己在科大做博士后刚好就一年了,侯进力的心思不禁火热了起来。

    正式研究员的身份,就以为着可以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从事独立的研究工作,实现从被剥削阶级到剥削阶级的阶级跨越。

    这些条件对于一些已经熬出头的大牛来说可能没什么吸引力,但对于他们这些还在煎熬之中的科研狗来说,吸引力却是致命的。

    ……

    对于侯进力来说,熬夜简直是家常便饭了。

    次日,将数据填在了实验报告上,侯进力精神抖擞地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下载了招聘网站上的附件。

    这时候,与同实验室的师弟走了进来。

    正巧路过师兄座位旁边的时候,孙浩凑近电脑屏幕看了眼,微微愣了下:“……最低学历博士,且有至少12个月科研工作经历。我的天,这是哪家的研究所门槛这么高?”

    侯进力:“金陵高等研究院。”

    一听这研究单位,孙浩顿时惊了。

    “金陵高等研究院?握草!诺奖大佬的实验室你都敢报?!”

    侯进力:“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再怎么说,他也是科大博士后,学历上还是有点优势的。

    当然,具体有多少,就不好说了。

    “可惜我还差七个月,要不我也去试试了,”看着屏幕中的那招聘简章,孙浩一脸羡慕地说道,“师兄这要是真去了诺奖大佬的实验室,以后可别忘了多多提携啊。”

    侯进力笑了笑,叹了口气说道:“等成了再说吧,到时候只怕竞争不小。”

    两百个名额看着似乎很多。

    但均摊到全国各大高校,其实也没多少了。

    而且这条件,恐怕不只是国内的高校,就算是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的,看到了之后都很难不心动吧……

    经过了焦急的等待,在成功收到了面试的邀请之后,侯进力信心满满地坐上了高铁,从庐阳来到了金陵。

    然而当他顺着手机地图上的路线,打车来到金陵高等研究院时,看着眼前的一幕却是愣住了。

    此前在预定酒店的时候他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现在看来,他的预感是对的。

    望着研究院楼下那人山人海的场面,他的心中还是第一次对自己的专业如此绝望……

    

第476章 人才安置() 
侯进力只是一个缩影。

    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站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楼下,与他经历类似的人还有很多。

    数万份简历经过筛选,最终收到面试邀请的不过千份而已。

    而最终能够通过面试的,也只有五分之一。

    无论如何,机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

    至于能不能把握住,那就得看个人的本事了。

    当然,除了正式研究员之外,还有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等职位等着他们。

    虽然这些职位的待遇可能比不上正式研究员那么吸引力,但如果能留在这里的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留下来的。

    至于为什么,原因无他。

    因为这里是诺奖大佬的实验室,哪怕是同样干着科研劳力的活,这里的机会也远比国内任何一家研究所都要多的多……

    ……

    招聘的把关由杨旭负责。

    对于他的能力,陆舟还是相当放心的,于是这件事情也就没有再过多过问,只是对材料学之外,那些物理、数学方向的简历进行了简单地审核。

    与材料研究所的招聘要求不同的是,从事这两个方向研究的研究员,陆舟要求在简历中附上申请的研究课题。

    如果面试通过,相应的研究课题申请将被视作开题报告,在入职的同时也同时开题。

    什么时候结题,什么时候从实习期转正。

    因此,相对于简历而言,陆舟更看重后者。

    从开题报告中能够反映出来很多简历上反映不出来的东西,比如申请科研基金的经验等等……

    另外,比起计算材料研究所200人的扩招,还未成立的物理研究所和数学研究所陆舟分别只招了二十人左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等研究院也是一样。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规模扩张的太快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儿。

    虽然关于如何将普林斯顿的模式复制到国内,在陆舟的心里已经有一个大致的雏形,但具体的方法还在探索中。

    他希望在这种一边尝试一边前进的过程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来建成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所。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值得一试。

    经过三天的面试与筛选,最终确定了正式研究员的名单。

    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