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像拉泽尔松教授这样的技术派工程师,将技术转化成产品的效率远远高过一般的理论学家。

    不只是如此,凭借着在学术圈的人脉,他可以很轻松地弄到各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订单,而对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界的同行来说,在价格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也乐于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他这样信得过的人来做。

    但对于陆舟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倒不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

    he…3探针技术他本来就没奔着赚钱去,也打算过注册专利,研究出来主要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做实验的,他也乐于看见有人把它变成产品,这样反而能替自己省掉不少麻烦。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是拉泽尔松。

    如果拉泽尔松教授这时候选择退出,他无疑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合作伙伴。

    陆舟最后试图劝了一句“你已经五十多岁了,我建议你认真考虑过再做决定。”

    拉泽尔松教授摇了摇头“五十岁并不算很老,我的心是年轻的。而且我已经认真考虑了很久,今天来这里,主要就是为了向你告别。”

    看着眼神坚定的拉泽尔松教授,陆舟知道自己再劝什么都是多余的。

    沉默了一会儿,他最终叹了口气,惋惜地说道“祝你好运……如果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还请不要客气。”

    虽然很不舍,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拉泽尔松教授是他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他的员工,他没有去干涉别人选择的立场。

    听到陆舟的后半句话,拉泽尔松教授眼睛忽然一亮。

    “真的吗?你愿意帮助我?”

    看到一脸欣喜的拉泽尔松教授,陆舟微微愣了下“当然……不过具体也得看是什么事。”

    “咳咳,事情是这样的……虽然我已经筹集到了一定的资金,但资金上依然存在缺口。当然,我有考虑过向银行贷款,只是这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想要从银行那里借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了清嗓子,拉泽尔松教授红着老脸,不好意思地说道,“有兴趣投资吗?”

    陆舟“……”

    。

第434章 你需要的恐怕不是超算……() 
最终,陆舟还是掏了钱。

    至于理由,倒不是指望拉泽尔松教授真的能赚多少钱,只是出于一名友人的立场,顺手帮他一把。

    更何况he…原子探针技术毕竟也有他的心血在里面,他也希望看到这项技术能够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大展拳脚。

    至于,具体的融资方案以及相关的协议,陆舟扔给了星空科技的经理怀特·谢尔丹,让这位专家来负责后续的工作。

    反正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大事儿……

    大街上的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越多,星空科技账面上的资金便越宽裕。

    当初将专利授权给优美科去开发确实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除了一次性付清带给陆舟的收益之外,根据上一次怀特·谢尔丹根据锂电池市场做的市场评估,今年优美科至少能给他带来九千万美元的专利分红。

    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想好这些钱该怎么花……

    合作意向达成,再次谢过了陆舟之后,拉泽尔松教授与他郑重地握了握手,告别道。

    “再见了,我的朋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你合作总是很愉快。你在he…原子探针技术上付出了很多,我们都确信着这是一项伟大的技术。或许你不在意有多少人理解它的意义,但我会让它的影响力配得上它的伟大。”

    陆舟:“再见……如果你哪天破产了,不妨来找我,虽然我恐怕没办法让你回pppl继续当项目主管,但至少我可以给你提供个能够继续做实验的地方。”

    “哦,我的朋友,有这么告别的吗?”伸出拳头碰了下陆舟的肩膀,拉泽尔松教授笑了笑,后退两步走到了办公室门口,“放心吧,永远不会有那一天。那么……保重!”

    就这样,拉泽尔松教授走了。

    在离开之前,他已经提前和pppl研究所打过了招呼,“he…”项目组并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解散,项目一切照旧。

    至于新的负责人,由拉泽尔松教授的助手拉弗恩·布歇尔担任。

    这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虽然才0岁,但已经在工程学领域以及等离子体物理领域展现出了足够优秀的天赋。

    不过现在这位新上任的工程师兼研究员正在德国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做访问,暂时还没有回来,想要见到他,陆舟还得等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其实还有一段小插曲。

    其实,最初pppl实验室主任特里·布罗格是向陆舟提议,直接由他自己担任项目负责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提议。

    pppl实验室在国际等离子体物理领域,可以说是广负盛名。虽然不想这么说,但如果换一个研究所的话,陆舟还真没把握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将he…原子探针技术变成现实。

    也正是因为在这里,凭借着无数聪明的头脑,他和拉泽尔松教授才能取得奇迹般的成功。如果能在这里担任项目主管的话,他能够借助的资源,能够得到的机会,恐怕比他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对于布罗格教授的提议,陆舟仔细思考了很久,然而最终还是委婉拒绝了。

    pppl实验室虽然是普林斯顿大学旗下的实验室,但里面很多项目都有着美国能源部的背景,注定着它不可能像普林斯顿中其它研究所那样“安全”。

    一个外籍学者直接参与到其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不管布罗格主任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提出的这个邀请,陆舟觉得自己都需要一个不那么强势的中间人作为缓冲,至少在名义上自己只是项目组的顾问,而非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以避免触及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虽然可能是自己多虑了,但陆舟一直都很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

    距离拉泽尔松教授离职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

    约翰·诺曼超算中心。

    计算机的控制室内,一群穿着白色防静电服的工作人员们,正在电脑前忙碌着。

    看了眼一言不发站在旁边的陆舟,格林教授随口问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怎么感觉你情绪好像不怎么高?”

    陆舟表情有些惆怅,叹了口气道,“就在一个星期前,我的一位朋友走了。”

    格林教授沉默了一会儿,也叹了口气。

    “抱歉。”

    陆舟轻咳了声:“不用抱歉……我说的‘走了’不是那个意思,只是离职了而已。”

    格林教授:“……”

    那你说个蛋?

    害的老子浪费表情……

    这时候,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向这边走了过来,向格林教授汇报了情况。

    “超算运行状况良好,我们随时可以开始实验。”

    收敛了脸上的神色,格林看向了旁边的陆舟:“你准备好了吗?”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打起了精神:“我准备好了。”

    格林点了点头,看向了那位工作人员。

    “……我们开始吧。”

    随着命令的下达,计算机开始运转。

    性能全开的约翰·诺曼就如同一座熔炉,将那复杂的数学模型整个吞入其中。

    在由0和1编织的虚拟世界中,模拟着仿星器内部的环流轨道,对上百亿乃至上千亿个等离子体微流元进行计算。

    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格林教授表情严肃的说道。

    “恕我直言,你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太过复杂了!就算我们成功了,这个模型也很难应用在仿星器的控制计算机上。单单是模拟都如此困难,更不要说向体系内输入‘变量’对其干涉了。除非……”

    陆舟看了他一眼:“除非?”

    “除非是能够快速处理离散对数运算的量子计算机,”格林教授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理论上,你所追求的那种效果,不是大规模并行计算所能处理的工作。也选只有量子计算机,才能高效的处理每一个叠加分量的快速变换。”

    不过量子计算机这东西……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也仅仅只是在吹概念而已。

    即便是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所能达到的运算性能也仅仅只是超越了早期经典计算机而已。

    早期经典计算机是什么概念?

    国内初中还是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本上可能会有相关的图片,就是那种二极管和小臂一样粗,体积和小房子一样大的那个家伙。放到现在,甚至用不着电脑,恐怕随便弄个小米过来都能完爆它。

    嗯,这家伙的名字叫enia。

    距离成熟的量子计算机技术,恐怕还有至少半个世纪的路要走。至于超越依旧在突飞猛进的传统超级计算机技术,也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

    所以,格林教授用的是开玩笑的语气说出的这句话。

    陆舟没有说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第435章 魔盒的钥匙() 
事实证明,超级计算机并非是万能的,当计算复杂到一定程度,即便是超算也会“头疼”。

    虽然微流元所涉及到的一切运动规律都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下之内,但当它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尺度,它就不在经典,而是进入了一片混沌的领域。

    或许正如格林教授所说的,这并非传统超算所擅长的工作。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是量子计算机,或者说对一切流体做到精确意义上的数值模拟,都需要成熟的量子计算机技术。

    不过好在,在陆舟这位菲奖大佬的配合之下,格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了多日的努力,最终还是完成了对该模型的数值模拟。

    当整个运算完成的瞬间,超级计算机的控制室内欢呼了起来,人们击掌相庆,庆贺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就在半分钟前,他们用约翰·诺曼攻克了一个被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认定是混沌系统的存在,无论是从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角度来讲,还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无疑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而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这一切有多么的不容易。

    当然了,更伟大的成就,还是运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个混沌系统的人就是了……

    站在格林教授的旁边,陆舟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成功了?”

    “看上去是的,虽然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你追寻的结果,”格林教授将u盘递到了陆舟的手上,咧嘴露出了笑容,“说实话,一开始我都没抱希望能成功过。”

    “谢谢。”

    看着手中的u盘,陆舟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

    “不客气,”拍了下陆舟的胳膊,格林笑着说道,“记得在研究单位那一栏加上约翰·诺曼超算中心的名字,我们很久都没有出过这么大的成果了。”

    收起了u盘,陆舟笑了笑,欣然说道:“这是肯定的。”

    ……

    拿到实验数据之后,陆舟开始了论文的撰写。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约翰·诺曼的运算开始之前,论文的主体部分他便已经开始动笔了,现在只是将那些从超算上得到的数据和基于数据绘制的图像补充到论文中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