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意到了进入会场的陆舟,向院士很快走了过来。

    “你怎么现在才过来?”

    陆舟不好意思说道“路上耽误了点时间……晚点了吗?”

    向院士轻咳了一声“那倒没有,不过大家一般都会提前一两个小时到场,这种会议可是个和国内同行交流的好机会。你的老师特地让我关照下你,我这原本还打算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现在都没时间了。”

    向院士说的老师,指的自然是陆舟的硕导卢院士。

    听闻卢院士竟然不在这里,陆舟不由意外道“卢院士没来吗?”

    向院士摇了摇头“他昨天刚从瑞士那边回金陵,过几天还要去大亚湾那边开会,恐怕是没有时间。”

    好吧,干理论物理这行的还真是业务繁忙……

    在陆舟的印象中,威滕老人家也总是美国、瑞士两边跑,前天还在普林斯顿这边上课,后天没准就跑去那边做报告了。

    就在陆舟与向院士一边聊着,一边朝着座位的方向走去时,站在不远处与同行交谈着的王海峰,忽然注意到了他。

    没办法,毕竟在所有与会者中,除了那些礼宾人员之外,最年轻的便是这家伙了。

    想装没看见都难!

    看着迎面走来的陆舟,王海峰教授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

    “陆教授别来无恙啊。”

    看着忽然向自己打招呼的那人,陆舟微微愣了下。

    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将这张脸和记忆中的名字对上号。

    “抱歉,你是?”

    听到那句带着疑问的“你是?”,王海峰的眉毛顿时抽搐了一下。

    脸上闪过一抹愠色,不过他很快压了下来,似笑非笑地继续说道。

    “陆教授真是贵人多忘事,距离上次锂硫电池的研讨会结束还不到一年,你就把我给忘了啊。”

    陆舟眼睛一亮,随即笑着说道。

    “哦,原来是王教授,你就是……刘宏的老板?”

    听到刘宏这个名字,王海峰差点没被一口老血喷出来。

    挖人墙脚也就算了,还当着面说出来。

    实在是太可恨了!

    见两人似乎不对付,向院士轻咳了一声,打了个圆场道。

    “好了好了,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两位要是有什么没叙完的旧,等到会后找个茶馆坐着慢慢聊。”

    虽然对陆舟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但这里毕竟是藏龙卧虎的大会堂,显然不适合随便得罪人。

    看了陆舟旁边的那位老人一眼,王海峰只猜到这位大概是个学者,而且和自己不是一个系统的。

    至于具体什么身份,他也猜不出来。

    神色微微变幻了下,最终王海峰什么话也没说,转身拂袖而去。

    “你也是的,”向院士伸手扯了陆舟一把,压低声音数落了一句,“不学着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倒是先学会得罪人了!”

    陆舟一脸无奈的表情。

    扪心自问,自己还真没得罪过这王海峰。

    要说在此之前,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恐怕也就是锂硫电池研讨会上,自己因为他无理取闹的刁难,怼了一句回去。

    若不是他主动找过来,还特别提到了那场研讨会,他还真有点不记得这人是谁了……

    大会的开始进入倒计时。

    随着参与大会的教授、学者纷纷入座,各级领导们陆续到场入席,会堂内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鲜艳的红色,将那颁奖台衬托出了庄严而肃穆的气场。

    随着那嘹亮的歌声响起,这场标志着华国学术界最高级别荣誉的颁奖大会,终于在全国科研人员的翘首以待之下,拉开了帷幕!

    。

第396章 大会与大奖!() 
同一时间,金陵大学,计算材料研究所。

    在九点到十点的这段时间里,往往是研究所里最安静的时候。

    坐在办公桌前,刘波按照惯例检索本学科影响因子排名前五期刊跟自己研究方向的关键词,确认正在研究的课题有没有惨烈的撞车,然后登陆了arxiv上检索了几篇有意思的论文和idea,将下载的文章扔到文件夹里标记稍后阅读。

    这些工作他做的很慢,一直到了快十点钟才完成。

    伸了个懒腰,刘波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踱步到了钱忠明的座位旁边,好奇地瞅了眼他的屏幕。

    “哟,咋一大早就坐这里看新闻联播?”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斜了刘波一眼,钱忠明握着鼠标双击了屏幕,切换了全屏,“央视的现场直播,不是新闻联播。”

    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刘波立刻问道。

    “奖励大会?对了,陆舟是不是也在上面?”

    “废话,你才知道吗?元旦前几天他就回国了,在上京已经待了快两个星期了。”

    正说话的时候,屏幕中现场,奏响了国歌。

    随着大佬们纷纷入座,镜头逐渐拉远,给了全场与会人员一个从后方俯瞰的特写。

    看着牛人云集的现场,刘波在心中羡慕之余,不由问了句。

    “你觉得咱陆神大概能拿个什么奖?”

    盯着电脑屏幕,钱忠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这种不确定的东西,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不过,就在两人聊着这个问题的时候,计算材料所隔壁不远的行政楼校长办公室里,倒是有人对这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作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等奖很难,但二等奖应该还是有的。”

    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机里的画面,翘着二郎腿的卢院士一边抽着烟,一边笑着点评道。

    许院士笑着问:“不说其他的贡献,就说哥德巴赫猜想,还配不上一个一等奖?”

    “不是配不配的问题,是合不合适的问题。”

    点了点烟头上的烟灰,卢院士笑眯了眼睛,优哉游哉的点评道,“自然科学奖对于理论领域的关注,比起数学更偏向物理。再者,颁奖单位毕竟不是学术机构,比起学术成就,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如果他的成果是在国内研究机构做出来的,获奖的概率会大上一些。若是他在国内研究机构再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工作经验,这个自然科学一等奖是稳的。”

    陆舟是他带的硕士,也是他带过的最满意的一名学生。

    自身的天赋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勤奋,以及一股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么多年过去了,cern的那场报告会依旧令他记忆犹新。

    卢院士扪心自问,如果自己站在他那个位置,身份只是一名实习生,恐怕也没有那个勇气站在报告台上,面对半个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

    在他看来,无论有没有这个一等奖,对那小子来说其实都不是那么的重要。

    因为相比起他未来不可限量的成就,这些勋章的光芒,不过只是一点点彩头罢了。

    许院士感慨了一声:“可惜了。”

    卢院士哈哈笑道:“有啥好可惜的,这小子的路还长着呢,你我都入土了只怕他还没到四十。就算今年没拿到,三十岁之前也肯定能拿到。”

    许院士愣了下,随即笑骂道:“你这老东西!咒自己活不过二十年也就算了,连着我一起咒的是啥意思?”

    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说法似乎有些不对,卢院士干咳了一声,夹着烟头的手指摆了摆,“这只是个比喻,咱俩再活个四十年都没问题……好了,咱也别扯淡了,要开始了。”

    时针指向十点。

    一曲国歌奏毕,会场内一片肃静,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终于正式开始。

    台下席间的学者,都是来自各个研究领域、共和国最顶尖的科学家,研究范围涵盖从自然科学,到工程技术领域的方方面面。此时此刻,在座的所有人,都在安静地等待着台上发言人的讲话。

    在经过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之后,很快进入了大会的正题——即,令所有人期待的颁奖环节。

    按照惯例,在颁奖开始之前,会先公布获奖人名单。

    最先公布的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者分别是金陵理工大学的王院士,以及华国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候院士。

    前者作为华国火炸药领域的领军人,为国家军工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者为华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

    两位获奖者名字公布之后,在场的学者们纷纷向两位获奖者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公布之后,接着便是备受关注的国家自然科学奖。

    相比起作为“终身成就奖”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言,后者更近似于“成果奖”,旨在奖励那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华国公民。

    尤其是自然科学一等奖,能被授予这份荣耀的,都是共和国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上一届获得该荣誉的项目,是华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该发现在当时可是轰动了整个国际理论物理学界。

    光是从这个获奖项目的名字中,就不难感受到这份荣耀的分量!

    当进入这一环节之后,会场内格外的安静,所有人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发言人宣布获奖的名单。

    “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建设美好的未来。由华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导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研究,实现了水稻产量的瓶颈突破……”

    “第一位获奖人是,李加洋院士!”

    名字公布的瞬间,会场内响起了热烈掌声。

    坐在台下的王海峰,卖力地拍着手。

    对他来说,谁获奖都无所谓,只要不是那小子就行!

    很快,第二位获奖者的名字也公布了,主要获奖者是唐本钟院士,获奖项目是“聚集诱导发光技术”。

    在听到第二个名字的时候,王教授的嘴角扯开了了一抹笑意,鼓着掌的手渐渐放缓,心里悬着的那颗石头也落在了地上。

    一般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会颁40多个,但一等奖的颁奖却是慎之又慎,若是没有符合条件的,甚至宁愿轮空,也不轻易颁发。

    比如从10年到12年,就连着轮空了三届未颁奖。

    而同一届连续颁发两次一等奖,自改革开放之后更是少之又少,上一次这么颁奖,更是得追溯到06年去了。

    至于同一届颁发三次一等奖……

    恐怕都得追溯到80年代去了。

    掌声结束之后,王海峰拿起了搁在桌上的保温杯,美滋滋地抿了口热水。

    若不是座位隔得太远,他真想欣赏一下那家伙脸上的表情。

    然而……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自然科学一等奖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会堂前的声音却是再次响起了。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大厦上的一颗明珠,华国解析数论学派曾在这一命题上留下过绚烂的篇章……”

    在听到那声音响起的瞬间,王海峰愣住了。

    心中的那点窃喜,在一瞬间,被那声音粉碎的一干二净。

    就如中了石化术一般,呆愣在座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