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29章 问题不大() 
硅谷,萨罗特研究所。

    躺在桌子上的,是五张辞职信。

    那些辞职信萨罗特教授没有去碰,倒是陆舟饶有兴趣地捡起来,粗略地看了两眼。

    然后,很快他便明白,萨罗特为何会如此暴跳如雷了。

    很显然,这位小老板在研究所里并不是特别受人待见,至少在部分人的心中不是那么的受待见。哪怕是人都要走了,也不忘夹枪带棒地在辞职信里损两句老东家。

    不过想想也是,在陆舟收购这家研究所之前,这家伙可是拖欠了这些研究员们好几个月的工资,如果不是陆舟出现的及时,不少人可能连信用卡都要还不上了。

    “这群该死的白眼狼!”

    坐在办公桌旁边,萨罗特气的浑身直冒哆嗦,搁在桌子上的拳头死死地捏紧着。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的门推开,他的研究助理拿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

    看着正在气头上的小老板,这位助理有些紧张地小声开口道。

    “萨罗特先生,您要的资料……”。。

    这话虽然是对萨罗特说的,但这位研究助理的眼睛,却是看着办公室里的另一位大老板。

    笑着摇了摇头,陆舟伸出了手。

    “给我吧。”

    “好的,教授……”

    将文件交到了陆舟的手上,这位助理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迅速逃离办公室。

    在离开的时候,他很自觉地带上了门。

    在沙发上坐下,陆舟拿起文件简单的翻了两眼。

    这份文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离职员工合同原件,另一部分则是损失评估报告。

    不得不说,美孚化工的动作很迅速,斯坦利教授出手也很果断。

    战役刚刚打响,两方便联起手来给他下了个马威,从他手中挖走了五名研究员。

    虽然在旧金山这种高校扎堆、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地方,挖这点墙角还谈不上什么伤筋动骨,但原本该由他们负责的工作却是被撂下了。

    一时间,萨罗特实验室的研究进度,也是因为这五张辞职信,陷入了短暂的停滞。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倒也没什么。

    挖墙脚这东西也得看被挖的人是谁,在一个管理制度完善的中级以上研究单位中,即便负责同一个项目的研究员,也不可能接触到全部的实验数据。

    然而问题偏偏就出在这里。

    其中一位名叫里卡多的研究助理,存在涉嫌泄密的可能性。

    在这份损失评估报告中提到了,这位研究助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数据中,正好包含陆舟提供的那个关于笼状碳分子的空间结构,以及部分尚未完善的数学模型……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他会泄密,但有些东西根本不需要证据去证明。

    不过,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陆舟反倒是松了口气。

    见陆舟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萨罗特忍不住问道:“你一点都不着急吗?

    “只是五名助理而已,”将评估报告丢在了茶几上,陆舟用轻松地口吻说道,“问题不大。”

    “你竟然说问题不大?”萨罗特难以置信地看着陆舟,语气激动地说道,“这下好了,他们不但知道了我们的研究进度,连我们在研究什么东西都一清二楚!”

    “不用这么惊慌,我亲爱的萨罗特教授,”看着这位激动的教授,陆舟出言安慰了句,“这里可是旧金山,既然你喜欢这个地方,那应该能够明白,挖墙脚和跳槽在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竞争手段。”

    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也是锂电领域的大牛,而且还是纽约州立大学系统内宾汉顿大学材料研究所主任。

    早在三十年前他便是锂电领域的大牛,在埃克森美孚化工的资助下,研发出了tis2/li锂电池体系。若不是被锂枝晶卡住了脖子,未能商品化,以那恐怖的理论能量密度,放在当时妥妥的黑科技。

    和这位大佬比起来,身为材料学界“新贵”的陆舟,在材料学界的声望所占的优势并不是很大。

    尤其是斯坦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实验室背后的股东是大名鼎鼎的埃克森美孚——连优美科都慌得不行的真正行业巨头。

    无论怎么说,事情已经发生了,纠结于对错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这样的行为,陆舟思索了片刻之后,做出了他的决定。

    “根据竞业禁止协议和保密协议,该追责的追责,该起诉的起诉,如果埃克森美孚打算为他们买单的话,就让他们买单好了。”

    “这对埃克森美孚来说根本不痛不痒,我们还得花一笔律师费。”萨罗特抱怨了句,又忍不住骂了声,“这群卑鄙无耻的家伙!”

    陆舟耸了耸肩:“不管疼不疼,这是我们对叛徒的立场,我会让星空科技那边受理案件,聘请纽约最好的律师事务所负责官司。哪怕是做样子,我们也得做给其他人看。”

    虽然他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性格也比较随和,但这不意味着他会做出规则之外的容忍。

    好聚好散那是在正常离职手续下才存在的,既然临阵倒戈了,那就做好提前“退休”的准备吧!

    根据先前签订过的竞业禁止协议,非正常手续离职的研究员,在五年之内将禁止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否则还将承担一笔额外的罚金。尤其是那个里卡多,他打算以商业间谍的罪名起诉,而这个罪名视情节严重与否,甚至将面临刑责。

    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另外,我们的保密措施还需要加强。”

    萨罗特教授狠狠地说道:“我会让法务部门重新拟定更严厉的竞业禁止合同以及保密合同。”

    陆舟点头:“这只是一方面。你一定要记住,真正能留住人才的永远不是合同条款,为了达成特定的目的,你的对手总能出得起比你更高的价格。”

    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文化,对于研究机构而言则是由知名学者、顶尖设备、研究成果、以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因素共同营造的科研环境。

    相比之下,这些才是一个研究所的根本。

    “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但现在不是讨论这些东西的时候。接下来呢?”萨罗特看着陆舟问道,“我们继续在这个方向上与美孚化工死磕?”

    陆舟点了点头:“当然,我们没必要因为这点小小的挫折而改变原有的方向。”

    “他们可以用十倍于我们的人力,去做我们十个人去做的工作,”萨罗特的语气有些郁闷,“恕我直言,我们根本没有胜算。”

    看着有些自暴自弃的萨罗特,陆舟的表情有些无奈。

    该怎么说呢?

    虽说hs…材料是在研究那个笼状碳分子时偶然得到的没错,《科学》上的那两篇论文填写的研究机构也确实是萨罗特研究所没错。

    但无论是那个笼状碳分子,还是萨罗特研究所进行的研究项目,其实都和锂硫电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之所以让萨罗特研究,仅仅只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

    不过,这些话显然不是用来安慰人的。

    陆舟不确定,如果自己告诉了萨罗特这个真相,他的心情究竟是会变好,还是会变得更加糟糕,甚至是怀疑人生……

第330章 在错误的道路上放飞自我(2/3)() 
另一边,远在纽约州的宾汉顿大学材料研究所。

    在一间隔音效果良好的会议室内,提前从有机专题研讨会中抽身的斯坦利教授,正和他的助手以及达伦·伍兹等企业方面的代表站在一起,围在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前。

    而展示在电脑中的图像,正是那个笼状碳分子……

    “看来我的担心是对的,我就知道这家伙不简单!他的研究成果果然不只是在《科学》上发表的两篇论文!”

    盯着电脑屏幕中的那些数据和图像,喃喃自语的斯坦利教授,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与激动。

    如果将科研比作一场考试,那么展现在他面前的,几乎等同于最后一道大题的答案!

    现在,他只需要抢在所有人之前,用实验的方法补上“解题过程”……

    他是研究所的主任,只要美孚化工出得起价钱,他甚至能动员整个研究所的正式或非正式研究员为他的项目工作。

    以宾汉顿大学材料研究所的体量,想要在科研劳力资源上碾压萨罗特研究所这种中小型研究机构,还是很轻松的。

    站在斯坦利教授的旁边,他的助手脸上同样挂着震撼的表情,用惊叹的语气喃喃道:“难以置信……数学方法还能够对这种大分子的空间结构进行计算吗?而且精确到这种程度,简直闻所未闻!”

    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型,通过超算进行计算分析,这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模拟实验是存在的。事实上,通过计算化学界的核武器“antn”诞生的论文,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这样。

    然而即便是“antn”,也不可能将模拟做到如此地步。

    斯坦利教授一脸严肃,虽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他脸上的表情,已经将他内心的震撼暴。露的一干二净。

    所谓存在即合理。

    即便他不愿相信,但现在事实就摆在他的面前。

    在抑制多硫化合物向电解液扩散这一问题上,hs…1材料已经展现出来了不俗的一面。

    一直在盯着电脑屏幕,伍兹微微皱了皱眉,出声问道:“看出什么来了吗?”

    这项历史性的荣誉属于谁,身为企业家的他并不关心,他只关心最根本的专利。

    为了从陆舟那里挖来这五名实验助理,埃克森美孚也是花了一定代价的。

    虽然这一两百万美元对于美孚化工来说不算什么,但这也得看这些钱花在了哪里,花的值不值得。

    听到了伍兹的询问后,斯坦利教授的嘴角勾起了自信的笑容。

    “这是一个笼状碳分子模型,hs…1材料在形态上存在于它相似的地方,只不过缺了几个关键的π键、大π键以及碳原子。根据我的推测,那个hs…1材料,很可能是他们在寻找这个笼状碳分子时产生的副产物。”

    “不出意外的话,它应该就是解决锂硫电池技术的关键!”

    这样一来就解释的通了。

    否则的话,斯坦利教授完全无法理解,陆舟发在《科学》上的那篇论文,是出于何种理由才会将价格不菲的富勒烯材料和碳纳米管添加到反应炉中共热,从一堆“毫无用处”的碳渣轰筛选出hs…1材料。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丝笑意。

    谁能想到,那篇论文中提出的hs…1材料只不过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中,诞生在实验废料中的副产物。难怪那个陆舟如此自信地发表了那个阶段性成果,并且对他们的研究进度漠不关心。

    如果不知道这些未公开的实验数据,尤其是不知道那个笼状碳分子模型,光是看发在《科学》上的那两篇论文,鬼特么才看得出来他们真正在研究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想到这里,斯坦利教授不再犹豫,看向了他的助手立刻吩咐道。

    “我们已经落后了他们,但所幸差的不是太远。”

    “传达各实验小组,立刻调整研究方向,从现在开始,全力攻克笼状碳分子的技术难题,解决从产物制备到理化性质分析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再招二十名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