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的要求和萨罗特实验室的要求不同,后者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研究那个拓扑折叠的笼状分子。

    而前者则是着眼于现实,即解决穿梭效应。

    这是新能源行业的需要,也是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需要。无论是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还是对华国能源局的承诺,陆舟都会在这方面努力下。

    杨旭伤脑筋地说道:“你给我出了个难题。”

    陆舟笑了笑说:“我相信你能做到。”

    杨旭:“除了模糊的方向之外,有更具体点的思路吗?”

    陆舟想了想,说:“思路到是有一点,我说你记一下,就不再另外发邮件了。”

    杨旭认真点头,拿出了纸笔。

    陆舟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葡萄糖。”

    两人之间沉默了大概半分钟。

    杨旭愣了下:“……葡萄糖?”

    陆舟点了点头:“没错,在具体点,将前驱体从聚苯胺和聚吡咯的共聚物改成葡萄糖。”

    这是他和萨罗特讨论出来的结果,至于是怎么讨论出来的,自然是经过了大量的计算和实验以及一些必不可少的“科学直觉”。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靠谱,但比起“试错法”来说,至少还是有一些理论依据的。

    虽然这些理论,还有待证实。

    不过听在杨旭的耳中,却是让他的眉头狠狠抽搐了下。

    “没了?”

    陆舟摊开了手,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没了,就这些。”

    难怪不用发邮件,就这点内容确实没那个必要。

    杨旭在心中吐槽一句,收起了桌上的纸笔。

    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类似的研究不只是我们在做,据我了解的就有比利时的优美科,以及日亚化学。我们是在和国际上的化工巨头竞争,我知道任务很艰巨,但我希望你能克服一下。”

    杨旭忍不住说道:“如果这真的是一个有潜力的方向,当时你不应该在研讨会上说出来。”

    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当时的情况有点特殊,而且我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耿直地把研讨会上讨论的内容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

    还有一句话陆舟没说。

    最让他没想到的是,被公开了也就罢了,竟然还有这么多人都当真了……

    ……

    空心碳球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方向,而作为一个有潜力的方向,从来不缺走同一条路的竞争者。

    在学术界,光是一个新颖的想法,是不值钱的。

    除了优美科、日亚化学这些国际化工巨头之外,还有很多研究机构在做着类似的研究。其中有与企业合作的,也有走纵向课题从国家那里拿钱的。

    比如,王海峰教授便是其一。

    就在陆舟和杨旭交流着技术性问题的时候,远在折大的他同样也在忙碌着项目上的事情。

    不过他忙碌的倒不是实验,而是实验的准备工作。

    大概两个星期前,实验室的课题终于确定了下来,以空心碳球/硫复合材料为正极,解决多硫化合物从正极向有机电解液扩散的问题。虽然他很不喜欢陆舟,却也不得不认同,空心碳球确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方向。

    现在申请经费的开题报告已经交上去了,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就能看到结果。

    身为科研老板,现在需要他做的事情便是确定更具体的研究方向,给科研劳力们分配研究任务。

    然而就在这时,他的博士生刘宏,正拿着一本崭新的期刊,一脸便秘的表情从实验室外面走了进来。

    那样子,就仿佛是有话要说,却又不知道该不该说的好。

    看了眼自己的学生,王海峰微微皱了皱眉,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

    刘宏犹豫了下,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

    “教授……我们的课题,似乎和人撞车了。”

    听到这句话,坐在办公椅上的王海峰,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

    “啥?你说啥?撞车了?”

    什么玩意儿?

    这怎么可能!

    这课题都还没申请下来,怎么就撞车了?

第321章 阶段性成果() 
从刘宏的手中一把抢过了新一期的《科学》,王海峰将期刊摊开在桌子上,对着那一行行小字和图片仔细研究了起来。

    虽然嘴上和心里都极度不爽陆舟这人,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

    能在《科学》、《自然》上刊登论文的学者不少,但能在同一期期刊上连挂两篇通讯作者论文的学者,却是少之又少。

    第一篇论文是理论方面的,除了结论之外的地方他即便想看也看不太懂,扫了一眼之后,便放在了一边。

    第二篇是关于hs…1材料,顾名思义是应用方面的,这一部分王海峰看的格外仔细。

    然而刚刚看到第一张图片的时候,他的眉毛便狠狠抽搐了下。

    他的实验室里也有扫描电镜,但用的是六硼化镧电子枪。

    这种电子枪虽然比钨灯丝电子枪高档不少,二次电子像分辨率能达到2nm,图像也比钨灯丝枪明亮5到10倍,但和场发射电子枪一比还是被虐成了渣渣。

    毫无疑问,论文中的这张图用的是场发射电子枪拍的,而且还是性能更好的冷场发射电子枪。

    这种人实在是太可恶了!

    一上来啥也没干,倒是先“炫富”了。

    一想到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有机,混的还不如一个刚刚踏入材料这行的小辈,王海峰的心里便嫉妒的快扭曲了。

    不过顺着论文往下看去,他很快又淡定了下来。

    一直看到了最后一行,王海峰啪的一声合上了手中的期刊,将它丢还到了刘宏的手上。

    “只是阶段性成果。”

    做出这个结论的同时,王海峰心中也松了口气。

    如果这个hs…1材料被陆舟做到了像改性pdms材料那种无可更改的程度,别说是他只能愿赌服输,换了那些国际化工巨头、碳硫复合材料国际大牛也是一样。

    不过很明显,这个hs…1材料并不算完美。

    当然了,即便是阶段性成果,这个hs…1材料展现出来的优越性能,也相当令人震撼了。如果解决了生产工艺的问题,说不准在一些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较高、但对重复使用率要求不高的领域会被用到。

    比如,无人机……

    刘宏迟疑道:“万一他们只是发了阶段性成果,还有更重要的成果没放出来……”

    王海峰斜了他一眼:“你会脱了裤子放屁吗?”

    刘宏愣了下,支支吾吾了一阵子,讪讪一笑道,“……不是可以多发几篇论文吗?”

    被自己的学生给逗乐了,王海峰呵的笑了声:“那你讲讲,他是缺个博士学位?还是差个职称没评?需要计较那么一两篇论文?”

    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很蠢的问题,刘宏顿时闭上嘴不说话了。

    确实,普通科研狗需要论文来积累自己的学术资本,好在实验室里谋一份体面的差事,有朝一日能熬出头。

    一般的教授也需要论文,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完成学校的科研指标,同时也好在下次再申请科研基金的时候,履历能写的漂亮点,工作人员的口吻也能客气点。

    但对于已经混成科研老板的人来说,这叫事儿吗?

    工科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从企业手中拿钱的横向课题,专利才是最关键的东西。

    拿不到专利,前面就算做了再多的工作,也不过是为别人的成功做铺垫。对于一些大型研究项目来说,即便是对成果有九成的把握,也不会把阶段性的成果放出来。

    除非是真的缺钱了,需要用阶段性的成果稳定投资者的情绪,同时给新的投资者下饵,让他们产生很快就能看到成果的错觉。

    显然,陆舟不属于这种。

    外行可能不了解改性pdms材料有多值钱,但搞材料这行的王海峰却是知道的。优美科不只是为了这个专利支付了四个亿,更是让出了大笔持续的利润。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

    王海峰眼中闪烁着精明:“这小子不简单,只怕在去年七月拿出改性pdms材料论文之前,就已经在做相关的研究。上次研讨会大家都在打哑谜,就他一个人把话说这么明白,我就猜到他可能已经研究出些成果了。”

    一般人拿到专利号后就开始写论文了,几乎没有人会等到国际专利授权全都下来之后才开始投稿。考虑到专利注册周期,所有的文件全都到位,至少也得十二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论文虽然是16年夏天发表的,但真正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在15年就已经做出来了。

    现在如此迅速地又拿了篇论文出来,王海峰有一万个理由怀疑,陆舟其实早在一年前,也就是改性pdms薄膜技术研发出来之后,便开始在做这个空心碳球的研究。

    刘宏隐隐约约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但还是不敢确定:“您的意思是?”

    “他的研究大概是陷入了瓶颈,”王海峰老谋深算地笑了笑,“落袋为安,年轻人还是嫩了点,这点时间都等不起。”

    在研究进展陷入停滞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别人先自己做出重大成果,抢先放出阶段性成果,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段。虽然会暴。露自己的研究进度,但相对的也能换来更大的主动权。

    毕竟成果在手上憋得越久,风险也就越大。尤其在一些热门的研究领域,多等两个月,没准别人也做出了同样的成果。

    考虑到有这么多研究机构在做空心碳球,这种可能性还真不低。而一旦别人抢先发表了自己的成果,这将意味着前面做出的所有努力全部白费了。

    在王海峰看来,陆舟便属于典型地年轻气盛,虽然有些城府,但沉不住气,这点儿压力都承受不了。

    “我们的课题继续进行,”思忖了片刻之后,王海峰看向了刘宏,接着说道,“以防万一,你去帮我打听下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那边的情况,想办法找个人打听下,他们的研究进度怎么样了。”

    “可是我不认识金大的人啊,”刘宏犯了难,“而且就算认识,你觉得人家会告诉我吗?”

    王海峰骂道:“你是猪吗?什么都靠我替你安排了,还要你有什么用!”

    刘宏被喷的闭上了嘴,不敢说话。

    停顿了片刻,王海峰语气缓和了些,继续开口说道。

    “另外,我们的开题报告得改一下。”

    开题的时候,他只是笼统地描述了下做碳硫复合材料的空心碳球方向。现在陆舟放出了阶段性成果,他如果还用这么笼统的描述,很可能因为“新颖性”这条规则被打回来。

    不过这东西改起来很容易。

    至少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第322章 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有一点王海峰倒是猜对了,hs…1确实还存在值得改进的空间。

    不过,有一点他却是猜错了。

    陆舟之所以放出阶段性成果,倒不是因为研究陷入瓶颈,也没他想得那么多弯弯肠子,而是因为根本不在意。

    即便他的理论在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他对于自己的定位,依旧是一名理论学者。而理论只有在传播和交流中,才能发挥它的全部价值。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