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门。

    虽然这条思路是泽尔贝格教授95年那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论文中最先提到的,但对它加以改进并引入到素数对问题中的却是他自己。

    再到后来陆舟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群论的知识,将有限距离的素数对推到无限,在此基础上解决了波利尼亚克猜想,这种方法已经被两次魔改改造的面目全非,完全偏离了筛法的原貌。

    因此陆舟给这把属于自己的武器刻上了一个新的名字,即“群构法”。

    但是在思考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惯性思维却让他选择性地忽略掉了自己的工具。

    表面上看群构法似乎和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任何关系,但从根源上它正是从筛法演变而来,并且始终为解决素数问题而去。

    只要加改进,未必不可以将这项工具,用于同为素数问题的哥德巴赫猜想上。

    当这种数学方法被不断的完善,完善到足以解决很多问题,完善到从牙签变成了瑞士军刀,它的意义可能便不再是一种单纯工具,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理论框架!而且是解析数论中的理论框架!

    就像数学界有名的“中二病”望月新一,在研究ab猜想时创造的“宇宙际teihmüller理论”和“外星算数全纯结构”一样。

    无论是先建立理论再去证明理论的价值,还是在研究具体数学问题的同时发展出新颖的理论,都是有先例可循的。

    从哥德巴赫猜想中,陆舟隐约看到了希望。

    ……

    从饮食俱乐部出来之后,陆舟没有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后去图书馆待一会儿,而是去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

    虽然他并没有预约,但根据德林教授自己的说法,不出意外的话,每天晚上6点到8点的这段时间里他都会在这里。

    敲开办公室的门,陆舟走了进去。

    停下了手中的圆珠笔,德利涅教授看向了站在办公桌对面的陆舟,语气轻松的问道。

    “你已经考虑好了?”

    陆舟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我打算继续完成自己的研究……很抱歉,我可能没法抽出多余的精力加入您的课题。”

    德利涅点了点头,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不满。

    坐在他这个位置,很难像一般博士生的老板那样心胸狭窄,用一些无聊的考验试探学生是否“听话”。正如他一开始说的,他向陆舟提供了两种选择。

    德利涅:“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作为你的导师,我需要了解一下你的研究课题是什么?”

    陆舟如实回答:“哥德巴赫猜想。”

    德利涅点了点头,并没有像莫丽娜那样对他研究的课题表示惊讶,脸上那稀松平常的淡定,反倒是让抛出这个命题的陆舟意外了一下。

    难道……

    德利涅老前辈也认为,自己是解决这一猜想的“最佳人选”?

    这怎么好意思。

    陆舟心里小小的得意了下。

    德利涅:“哥德巴赫猜想是个有趣的问题,我年轻的时候也研究过,但并没有深入,可能无法向你提供太多的帮助。目前国际上最接近的研究成果分别是陈氏定理和赫尔夫戈特对弱猜想的证明,我很期待你能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些新颖的东西。”

    “当然,除了你自己的研究之外,我这边也有一些研究之外的工作需要你去做。比如,助教之类的工作。”

    陆舟点了点头:“没问题……如果是数论或者泛函分析方面的课程,我还是能讲一些的。”

    “主要是解析数论,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胜任这份工作绰绰有余……另外,我还给你准备了一份见面礼。”

    停顿了一会儿,德利涅老先生伸手拉开了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张证书一样的东西,放在了桌子上,严肃的脸上缓和了一丝笑意。

    “我听你们那边说,你的家庭条件不好。昨天帮你办入学手续的时候,我顺便帮你把助学金的问题解决了,你一会儿拿着这东西去一趟教务吧,顺便也把学费的事情解决了。”

第229章 闭关研究() 
所谓助学金(felloship),便是通常意义中的全奖。区别于奖学金(sholarship),助学金不但免除了获奖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还会给获奖学生一定生活费作为个人消费开销。

    也正是因此,助学金在申请过程中竞争尤其激烈,一般除了要求较高的纸面成绩之外,对于国外申请者还需要提供一份漂亮的国内学校成绩单、以及推荐信和读书计划。

    对于不同的学校,甚至是不同的个人,全奖的数额有所不同,甚至支付方式也分为以年为单位一次付清或者按月、季度打款等等。

    普林斯顿的全奖申请难度,无疑是北美诸多高校中最严格的,尤其是博士阶段的全奖。但对于一位柯尔数论奖级别的博士生来说,似乎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毕竟陆舟自己,可是够资格给别人写推荐信的,更不要说他的导师是德利涅老人家了。

    陆舟拿到的助学金中,包含了免除学费住宿费,还有一份免费的医疗保险,以及一笔一次付清的四万美元奖金。

    在普林斯顿大学旁边的银行办了张卡,将柯尔奖的支票和普林斯顿助学金的支票提现了之后,陆舟看着余额中那一串数字,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别人花大把的钱出国留学,自己留学不但没花着钱,反而还赚了一笔。

    这种感觉还真是说不出来的微妙。

    ……

    办完了助学金以及学费杂费的事情,陆舟在普林斯顿大学暂时算是安定了下来。

    这里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业确实很繁重,但对于博士生来说,如果不是导师催的太紧,反而会比较宽松。

    德利涅教授虽然为他安排了助教的工作,但第一堂课在四月份,距离现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陆舟甚至抽了几天出来,去附近的镇上把驾照给考了。

    除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长期性的研究课题之外,他现阶段的任务,主要还是在德利涅教授的指导下,学习代数几何学的知识。

    让陆舟欣喜若狂的是,这位来自比利时的老人手中,有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已故格罗滕迪克老先生的《纲领草案》原稿以及被一位兼修了法语的美国数学博士生翻译到四分之三的英文译本。

    和现代代数几何学的圣经《代数几何学基础(ega)》不同,自从千禧年格罗滕迪克收回了所有著作版权之后,《纲领草案》便只在部分数学家中流传,其中的诸多思想,甚至直到今天都无人能完全领会。

    陆舟一直没有应已故格罗滕迪克老先生的邀请,前往法国寻找这为现代代数几何学教皇的遗产,一方面是因为对法语一窍不通,另一方面便是因为对格罗滕迪克老先生的工作还没有一个深入的研究。

    那个《纲领草案》的原稿加英文译本,对于陆舟而言,可以说是帮什么大忙。再加上格罗滕迪克的高徒德利涅教授的亲自指点,很多晦涩难懂的东西,都变得容易许多。

    果然,选择一个好的导师,能节省不少时间。

    除了在德利涅教授的指点下,完成对代数几何学的学习之外,陆舟将其他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哥德巴赫猜想身上。

    有一次灵感突然来了,他甚至连着好几天都没出门,把自己关在了十平米的单人间里,构思如何晚上理论的框架,将起源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群构法”,回归到哥德巴赫猜想这一命题上去。

    结果他也没想到,这一闭关,就是一个星期,甚至还错过了一堂本来不应该错过的讲座。

    为了这件事情,德利涅教授还专程打电话过来,询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不过,在得知陆舟这几天并不是在隔壁的纽约或者费城到处浪,而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钻研哥德巴赫猜想之后,德利涅教授便没再对他旷课的事情说什么,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用告诫的口吻说道。

    “研究数学问题需要钻研,但专业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如果你感觉你的研究陷入了瓶颈,我的建议是你可以把碰到的问题暂时放一放,出去踢个足球,或者是看几场电影……灵感需要你主动去寻找,而不是等灵感主动找上你。”

    陆舟:“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对了,我可以请个假吗?”

    德利涅:“多久?”

    陆舟想了想,说:“两周。”

    德利涅:“那没必要请示我,你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但如果一年之内,你的课题依旧没有任何进展,我会给你安排其他的研究工作。研究数学的黄金时期就这么几十年,我不会看着你将一整年的时间浪费在一条死路上。”

    说完,老教授挂了电话。

    放下了手机,陆舟无奈地笑了笑,转着手中的圆珠笔。

    时间只有一年吗?

    看来德利涅教授虽然嘴上没说,但其实心里和莫丽娜想的差不多,并不看好自己能完成这一任务。

    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这位老教授对自己的关心。如果换个人的话,没准就算是突发奇想打算改行去好莱坞拍电影,这位老先生可能也不会有太多反应。

    “可不能在这里犹豫,得抓紧时间了。”摇了摇头,陆舟重新拿起了被他转飞出去的笔,开始在草稿纸上演算了起来。

    ……

    虽然嘴上说着会认真考虑,但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掉的。

    而且,陆舟也并不认为,自己的习惯有什么不好?

    数学界有陈景润那种走路都在思考问题的老学究,有佩雷尔曼那种孤僻到宁愿啃老都不愿意出远门领奖的隐士,也有柯尔莫哥洛夫这种热爱户外运的“业余拳击手”(最出名的一次是在苏联学术会议上,因为辩论不过就暴躁地对自己的导师抡起拳头……)。

    陆舟觉得自己并不属于孤僻的研究者,必要的时候他也会去听同行的讲座拓宽思路,并且也乐于站在演讲台上和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功。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习惯于关上门一个人钻研。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

    周六的清晨,窗外的天色朦朦亮。

    不知何时趴在桌子上睡着的陆舟,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胳膊,靠在椅子背后伸了个懒腰。

    “或许我该请个保姆了……”

    也不知道现在硅谷的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怎么样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过给小艾定制一套机器体,好歹也能让这人工智障发挥下检查邮件之外的用处。

    比如,会拿快递的电子狗什么的。

    至于太复杂的工作,他也不指望它有那个本事。

    一边想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陆舟一边揉了揉酸涩的眉头,看着铺开在桌上的十几页草稿纸,从中选出了几张无用的揉成一团,扔进了旁边的纸篓。

    感到肚子有些饿了,他便站起身来,走进了厨房。

    从冰箱里取出了熏肉切片和生鲜蔬菜,用开水过了几道之后沥干,夹在两片厚实的面包里淋上沙拉酱,并一起塞进了烤箱。

    非常遗憾,美国这边不兴炒菜,偶尔弄个烧烤派对一般也是在户外,这单人间虽然有配厨房,却是少了天然气炉和抽油烟机,搞得他空有一身好厨艺,却没有用武之地。

    虽然陆舟也有找过公寓管理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