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依然女生呀呀嘿-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麽,微尘都没有,那有众生可灭度?菩萨要开悟,破迷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彻底领悟诸相非相,没有任何一法,才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任何一切什麽,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这样说:我难行能行,我难证能证,难度能度,我当以种种功德和智慧来建设未来的佛土,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为什麽呢?如来说庄严佛土,就是虚幻的庄严,只是名叫做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没有我没有任何一切什麽,即知成佛不难,度化众生也不难,如来说他真的是名叫做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解释】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心事的天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心事的天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恒河中所有沙子,佛说它是沙子吗?是的,世尊,如来说它是沙子。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一恒河中的所有沙子,有像沙子那麽多的恒河,又像那麽多恒河所有沙数那麽多的佛世界,你说它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像那麽多国土中的所有众生有很多种心,如来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很清楚的知道他们的种种心。好比一切泡沫同一海水,但一切众生固执泡沫为己心,兴风作浪,生生灭灭的泡沫始终不离海水,海水自然悉知悉见。为什麽呢?如来说一切众生种种心都是虚妄心,只是循业所起的一种意识作用,但是众生染著五欲,错谬的以为意识作用为己心,比如兴风作浪所起的泡沫,泡沫只是海水波动的现象,泡沫并不是海水的原状,若知种种心是虚妄心,只是假名为心,则见无上正等正觉心,比方泡沫与海水,若知泡沫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但没有海水就没有泡沫,见泡沫则见海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同这番道理,我们缩小心量以泡沫为己心,住心在泡沫上而见不到海水,若不住泡沫则见海水,不住妄想心则显现无上正等正觉心。为什麽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心了不可得,现在心了不可得,未来心了不可得,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的意识现象,相续不断使我们错谬的以为己心。诸君!若不住相,见诸心非心,现前便见无上正等正觉心。当知,泡沫虽不是海水的原状,却也是海水啊!还不悟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解释】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果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得福很多。须菩提,如果以为福德是实在有的,就是著我人众生寿者相,如来就不说得福德多,如果以为福德是虚幻的缘故,如来说他得到的福德很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解释】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可以以见圆满的色身就是见佛吗?不可以,世尊,不应当以见圆满色身就是见如来。为什麽呢?因为如来说,圆满的色身,就是虚幻的圆满色身,只是名叫做圆满的色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可以见圆满的种种成就,譬如三十二相、放光、神通,等等就是见如来吗?不可以,世尊,不可以见圆满的种种成就是见如来。为什麽呢?如来说具足,就是虚幻的具足,只是名叫做诸相具足。若见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则见如来。

金刚经解释3()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经文】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解释】须菩提,你不要说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不要这样想。为什麽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毁谤佛,不能了解我所说的义趣。须菩提,说佛法的没有佛法可说,比如在梦中说佛法,实际上没有,只是名叫做说佛法。这时,慧命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有很多众生,在未来世,听说这样的佛法,而生起信心吗?佛说:须菩提,这类人不是众生,也非不是众生。为什麽呢?须菩提,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如来说是虚幻的众生,只是名叫做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释】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是梦幻中的事,实际上没有任何所得!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我於无上正等正觉,甚至没有一点点什麽可得。只是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解释】其次,须菩提,任何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一样的,没有先後。没有高低,没有大小,阿弥陀佛所证无上正等正觉和释迦牟尼佛所证无上正等正觉没有两样。未来弥勒佛所证无上正等正觉也不会有高下。因此,阿弥陀佛所宣说的无上正等正觉法和释迦牟尼佛所说不会有两样,未来弥勒佛也不会别有所说,三世一切诸佛所证都平等无有高下。还应当知道,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也是平等没有高下。应身佛释迦牟尼是虚幻身,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一样是虚幻身,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也不真,三身都是虚幻身,若以为法身真常。便堕在寿者相中还未见如来;若以为报身佛优於应身佛便堕在众生相中,还未见如来;若以为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法门不如卢舍那佛,不如毗卢遮那佛。便堕在牢固的我相人相中,还未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诸君当知,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法身,离此法身别无应身释迦牟尼佛,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释迦牟尼佛不异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若劣於圆满报身,很显然报身尚未圆满。是故,应身释迦牟尼佛不异报身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所示现无上正等正觉法不会优於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所说佛法也不会劣於卢舍那佛,为什麽呢?说法者无法可说,岂有优劣?若人言说诸佛所说法有优劣,即为谤佛。不同程度的有情众生,循业发现不同佛身,法身、报身、应化身非一非异,无非都是梦幻中的知见,无上正等正觉没有高下,只是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以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相的智慧,用来修习一切善法,就必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修一切善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总要先跨出第一步,才能再走第二步,一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第一步善法便是梵行清净,远离名闻利养、饮食知足、捐除睡眠、断除淫欲、断除嗔恨、断除愚痴。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不修梵行而证得阿罗汉、大菩萨、佛,梵行是一切善法的基础。如果以为领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般若智,用来修习损人利己的的双修法门,或咒术、气脉、算命风水,或世间文艺技巧,并不妨害菩萨行,事实上这些行为必定堕入五欲中,只能成就世间法,那怕身心清净也只是凡夫境界,因为没有梵行清净之基础,无法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所悟般若智便是偏空智,但能空谈玄妙而无般若行。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菩萨行不切实际,最後变成空愿,不了了之。须菩提,所说善法,不舍世间规范,不怪异、没有秘密,不是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方便法,如来说这样的善法是虚幻的善法,只是名叫做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文】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解释】须菩提,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那样高广的七宝,有人用来布施。但如果另有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用四句偈语来实践,为他人说明,前面所说的福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用算数譬谕所不能及的几分之一。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解释】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你们不要说。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救度众生。须菩提,不要这样想,为什麽呢?实在没有众生是如来度的。如果有众生是如来所救度的,那麽,如来就有我人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