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掠帝国-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绝对优势兵力的高压面前,绝不可能出现一丝的反抗,伍云召这一万军队被江南军收编。

第一百四十章渔翁之利() 
江南军收编了伍云召手下这一万军队以后,当天六万大军屯兵扎营休息一夜。几位主要战将认识以后,伍云召与张愚和雄阔海相谈甚欢。

    “子愚,你的枪法真快啊,我真有些招架不住呀,实在是厉害。对了,光说天下英雄我排第五,子愚排第几名呀?”

    “呵呵,大将军只说我与你不相上下,其他的没说。倒是说过雄阔海的名次。”

    “嗷,雄阔海是第几名?”

    “他排在第四名,呵呵,这家伙刚才还想出战,结果,大将军说咱们俩一起出战,对方选谁就是谁,结果,你老兄选择了大将军。最近雄阔海憋的手痒,这一次又没捞着出战,哈哈。”

    “还说那,好不容易遇到个厉害的对手,谁知又落空了。哎,下一次还不知等到猴年马月呐!”

    说话间,雄阔海脸上的表情时分沮丧。

    哎吆,这里还藏着个天下第四条好汉,伍云召被吓了一大跳。

    看看雄阔海一米九的身板就知道不好想与,伍云召心想,既然排名天下第四,大概武功不会差了。

    这天下武将中的第四、第五名都在此,再加上大将军的武力比自己强的多,只是不知道名词排第几。

    咳咳,天下其他势力还要不要活了啊?

    江南军的崛起,伍云召真的不知道。

    以前只是知道隋朝有军队在江南镇压反叛。估计军队不会很多。

    现在陆畅率兵突然过江,伍云召心里不免有些疑问。

    “对了,隋烈帝死后。朝廷的军队不是被宇文化及都带走了嘛,怎么又出现如此多的军队呀?”

    听罢伍云召的问话,张愚莞尔一笑,说道:“呵呵,宇文化及带走了大部分的隋朝军队,这一点没错。

    可是,大将军在江南剿灭叛军。每战无往而不胜,军队也在不断地壮大。

    不客气滴说。放眼天下没有哪一方势力的地盘比江南大,至于军队实力嘛,嘿嘿,走着瞧就是。”

    张愚为伍云召介绍了一下江南的实力。听得伍云召目瞪口呆,张着嘴巴不知说什么好。

    一江之隔竟然有如此庞然大物,真不怪伍云召吃惊。

    隋朝江山刚刚轰然倒塌,宇文化及率领隋朝军队才刚刚离开不久,江南军队便迅速崛起,伍云召他能不吃惊吗?

    大概连李子通和杜伏威两人都想不到,一江之隔潜伏着一只凶猛的老虎,现在已经张开锋利的爪牙要将他们撕得粉碎。

    当然,伍云召仅仅是个武将。天下的势力分布也就知道点大概情况,具体各方以多少兵马他也没有数。

    再者说,各方对外宣称的军队数量并不准确。李子通还叫嚣自己有十万军队哎。

    大军休息一夜,第二天上午,大将军陆畅升帐。

    虽然南军离战场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前线的战况随时送达到陆畅这里。

    杜伏威与李子通双方的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战争的惨烈造成了大量军队士兵死亡。以至于双方军队的人数锐减,说不定什么时候哪一方坚持不住造成崩塌。战争随时都可能结束。

    从掌握的情况看,李子通的败局一定,截至现在为止,他手里的五万军队仅剩下三万多一点,能支持多久看他的运气了。

    而杜伏威的军力消耗也很大,却比李子通军队的数量多一些,手中还有四万多军队,至少总兵力压过李子通一筹,占据绝对优势兵力。

    还有一点很重要,杜伏威的援军差不多要到了,而李子通的援军却被陆畅所截获。双方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李子通不悲剧都不行。

    那么,陆畅此时出兵的目的便显而易见,江南军要截断李子通的归路,在李子通的军队中制造恐慌气氛,成为压倒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众将听令,张愚可在?”

    “诺,末将在。”

    “命你亲率一万军队,高举江都军陈棱的旗号进军邗沟,切断李子通的归路,不得有误!”

    “诺,高举江都军陈棱的旗帜,封锁邗沟切断李子通的归路。末将定能完成任务。”

    “其他众将随本大将军一起行动,挥军越过邗沟,只抵杜伏威江淮军的北部,一旦战机出现,一举歼灭杜伏威的江淮军。”

    “诺,末将尊领。”

    六万大军拔营启程,直奔邗沟方向而去。

    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开挖修建邗沟第一次是春秋时期,由吴国的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

    邗沟至东汉时期损坏严重,不能通行。

    第二次是隋朝大业年间时修建的。隋烈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江”。

    这是在旧有基础上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大,逐步形成了后代运河的规模。

    邗沟末端扼邗沟入淮之口,为江、淮、河、济四大水系的枢纽,不但是交通运输的要冲,而且几句军事战略要冲,江淮地区发生战争,必争淮安。

    中原战争无论是从南往北攻击还是从北向南挤压,淮安一直是“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饷运无阻”的军事重镇。

    陆畅很重视此次江淮之战,毕竟此地是江南军北进中原的门户所在,不尽快肃清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和李子通这两大势力,根本谈不上进去中原。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促使陆畅必须在短时间解决江淮地区的两大障碍。

    此时,宇文化及与瓦岗李密正在对峙。他们之间的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是陆畅采取的一贯手法,他可不想丧失如此大好机会。陆畅就是想当那个渔翁。

    如果此战能够顺利而快速地解决李子通与杜伏威两大军事力量,则进军中原的战略必将如期完成。

    张愚率领一万军队打着江都军陈棱的旗号率先出发了,随后,陆畅拔营,率领五万军队向邗沟进军。

    别看陆畅仅有五万军队,与杜伏威和李子通两家的兵力对比似乎并不占多大优势。

    可有一样无论是杜伏威还是李子通他们两个都不能比,那就是陆畅手中有五千骑兵。

    这可是两军决战中要命的王牌,相对于杜伏威和李子通这种草莽军队,绝对是压倒性的优势。

第一百四十一章崩溃() 
ps:感谢书友地球漫步者。~,感谢你的支持!

    杜伏威与李子通双方的战争,的确到了决定胜负的时刻。无论是杜伏威还是李子通没得选择,这二人心中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淮地区这片天只能有一个主人。

    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两个人只能生存一个。

    除非一方主动退却,另寻他路。

    李子通输不起,杜伏威同样也输不起,所以,双方这场性命攸关的战争不死不休。

    虽说李子通处于劣势,但还能挺得住,至少后面还有援军这点期盼。当然,他李子通还不知道援军来不了了。

    若是李子通知道援军被陆畅截获,肯定会立刻选择退出这场战争,哪怕是远离江淮地区,他也不会留在此地等死。

    杜伏威的兵力略强于李子通,而且,援军已经离此不远了,差不多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

    于是,杜伏威咬住李子通不放松,不断加强攻击力度。

    战争打到现在,其他手段都没有用了,偷营劫寨这些老把戏用烂了,双方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根本不给对方留下漏洞。

    能决定战争胜负的也只有硬碰硬的厮杀,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厮杀相当野蛮,维持一天不败的唯一手段便是用生命填充。

    双方每一天的战争都是从数千人对阵,逐渐增兵,最终发展到万人以上规模的厮杀。可见兵力消耗甚巨。

    今天也不例外,临近午时,战场上。双方各自增兵到万人,战局异常惨烈。

    杜伏威的援兵已经抵达,以往到了午时双方都会收兵,下午再战。可今天杜伏威不想罢休,准备一鼓作气击败李子通。

    于是,江淮军又开始增兵了。

    左右两翼各出兵五千,准备侧击李子通的阵型。

    对面的李子通见杜伏威增兵了。当然不会示弱。因为,杜伏威的军队一旦从侧翼夹击。战场上这一万人的军队必败无疑。

    李子通刚要下令增兵,突然一阵马蹄声响打断了李子通正准备下达命令的举动。

    “报,大事不好,江都陈棱出兵邗沟东岸。截断了我军归路。”

    “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陈棱的江都军有多少兵马?”

    “报将军,陈棱的江都军总共有一万人马,刚刚完成布局。”

    坏了,竟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这该如何是好?

    最担心的便是陈棱这个不确定因素,而且陈棱还选择这种最关键的时刻。

    尼玛,果然还是被他坏了好事。

    李子通没了章程,歪头看了看谋士毛文通。

    “先生。你看这事咋办?”

    毛文通也感到事情不妙了,眼下杜伏威增兵,万一战场上顶不住便是兵败如山倒。再想组织反击难上加难。

    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先稳住阵脚再想它途。

    或者……

    毛文深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筹划着下一步的打算。

    “大将军,先派军队顶住杜伏威再说吧。万一顶不住,剩下的一途也只有牺牲这些军队了。”

    毛文深的话,李子通听明白了。那就是丢卒保车,自己带着残兵借机逃走。

    李子通倒是想深思熟虑。可战场上形势变化不给他思考的时间,杜伏威两翼的军队已经迫近,再不及时决断恐怕真要悲剧了。

    李子通目露凶光,一咬牙作出了决定,两翼各出兵五千军队顶住杜伏威的攻势。

    怎么说呢?成功顶住杜伏威的攻势,稳住阵脚,说明李子通临危不乱,处事果断。

    一旦此战失败,那就反过来说了,那就是慌乱中做出的昏招。

    很不幸,这一次李子通还真是出了个昏招。

    陈棱出兵截断了归路,不仅仅是李子通知道,身后的军队也知道了。

    这种消息传播的很快,李子通还在与谋士毛文深商议的时候,他身后的军队已经开始议论纷纷,恐慌的情绪在军队中蔓延。

    李子通的军队派出去了,可士气却大打折扣,士兵们心中想的不是如何打胜仗,而是如何回家的问题。士兵们一边走着一边小声议论,都在担心他们的归途。

    呵呵,军队有这种士气能打胜仗吗?

    果然,两军刚一接触便看出强弱区别。

    江淮军凶猛异常,再看楚军就差多了,许多人都想着自己的归路被截断,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有命活着回去,哪里还有心思力战。

    江淮军凶猛地攻击,楚军的抵抗很勉强,甚至阵型开始混乱,畏战情绪在士兵中蔓延。

    杜伏威见李子通也增加兵力抵住自己的两翼的有生力量,观察一下,很快便发现了机会。

    楚军似乎有不稳的迹象啊,哈哈,机会难得,再加把劲说不定楚军便会崩溃的。

    于是,杜伏威再一次增兵,用绝对优势兵力压垮楚军。

    又是一万军队压上去了,这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