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宅男闯无限-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金家王朝那样,虽然三胖子叫嚣着要造核武器,不过他不还是在白头鹰和兔子国的夹击下偃旗息鼓了么?

    所以哥们儿才不去触这个眉头呢,这次我主要的目标是这两艘潜艇上的声纳、火控雷达以及鱼雷和‘康涅狄格’号上面携带的那1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这些次要的设备和武器(当然啦,如果可能的话,我也会去‘弄’几枚三叉戟玩一玩。不过这种可能‘性’实简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啊)。虽说现在‘秋风之墩’号武器舱内的鱼雷舱和导弹舱全都是满载状态,不过鱼雷和导弹这种玩意儿可不像轻武器的子弹那样容易补充。事实上对于哥们儿来说,这两种东西基本上就是打掉一枚少一枚,不太可能有什么机会能够补充的,而这次‘鹦鹉螺’号和‘康涅狄格’号上的鱼雷和导弹绝对就是属于意外之喜。所以无论如何咱都准备赶到南极洲去,看看能不能从那里分到一杯羹啊。

    各位可能觉得我在瞎编,个人怎么可能与国家机器相对抗呢?一把情况下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啦。不过小伙伴们不要忘了,这次沉船的地点那可是在南极洲。那里是个什么概念呢?

    首先‘冷’,那是一定的啦,那里海岸线附近平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内陆地区更是达到零下56度左右,不过由于沉船位置是在南极洲外部的南冰洋中,所以这与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南极地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春’夏秋冬,每年分寒、暖两季。到10月是寒季,11至次年3月则为暖季。现在是11月末,以16节的经济航速计算,从北美大陆到达南极地区怎么样都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到达那里的时候正好是寒季刚开始的时候。

    并且南极洲地势平坦,加上地球自转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共同的影响,冷空气从大陆高原沿着大陆冰盖的斜坡急剧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风。沿岸地区的风速常年达到5米/秒,换算成风力的话,那就是15级的大风。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12级以上就可以称之为台风或者飓风了,05年肆虐北美地区的‘卡特里娜’在密西西比河口登陆的时候为3级飓风(风速50到58米/秒),也就是说南极外海常年刮着09个‘卡特里娜’。更别提南冰洋上的冰川以及其他一些危险的自然现象了。

    正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大希望国的救援行动变得极其困难。光是要找出能够在那里航行同时装备有打捞设备的船只就够美**方头疼的了。虽然作为全世界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从海军内部网络上的内容上看,大希望国海军并没有装备能够在南极地区执行搜救、打捞作业的船只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南极洲并不具备任何的军事价值,无论哪个国家基本上都不可能吃饱了撑的去发展适用于那个地方的武器装备。所以虽然从接收到求救讯号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了,美**方都还木有拿出一份可行的救援方案来。

    唉,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而打捞这两艘潜艇对于哥们儿来说却不存在任何的问题。首先,‘秋风之墩’号是一艘潜艇,所以南极地区的恶劣天气和海况完全影响不到我和科塔娜。其次,在四个干燥管全都被清理出来了之后,现在‘秋风之墩’已经拥有了能够在水下接收那两艘潜艇上装备的能力。并且我也和科塔娜确认了过,那些修理机器人在经过少量的改装,增加一些抵抗水压的设备之后,就能够在300米左右的范围内自由的活动。所以呢,对于哥们儿来说,想要从躺在南冰洋海底的那两艘潜艇上拆一些装备回来完全就没有任何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回到了‘秋风之墩’号上,同时让科塔娜立刻出发前往南极地区。

第八十三章 南冰洋映象() 
大家好,我是王五。'燃^文^书库'。'774''buy'。'c'。。

    昨天讲到正当哥们儿在在派恩科雷斯特市里面度假的时候,科塔娜突然发来一条天大的消息,大希望国一艘装满核弹头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连通为它护航的一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不知道怎么的竟然在南极地区出了海难,全都沉到了南冰洋冰冷的海底。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哥们儿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秋风之墩’号上,然后立刻让科塔娜开拔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了南极地区。按照科塔娜计算出的最近路线,我们将沿着美利坚合众国东海岸一路向南,在绕过巴哈马之后沿着加勒比海的西侧前进。随后从东侧沿着大西洋的南部绕过整个南美洲大陆,再穿过德雷克海峡进入南冰洋。其实还有一条更为快速的航线,那就是在进入加勒比海之后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然后直接竖直的穿越整个太平洋。这样起码可以将路程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不过因为巴拿马运河的深度太浅,‘秋风之墩’号无法在潜航的状态下穿过,所以我们只能走大西洋了。

    并且由于这艘潜水母舰的位置处于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核心地带,因此从美利坚东海岸至向南一直到巴哈马为止的这段路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秋风之墩’号只能采用静默航行的方法将航速控制在15节以下。而在我们启航后的第二天一大清早,科塔娜通过美军内部网络发现大希望国的军队终于有所动作了他们调集了一艘接近万吨级的破冰船以及一家第三方专业打捞海底沉船的民营企业‘泰坦尼克’公司的一艘远洋打捞船组成了一个船队,于华盛顿时间上午7时58分从位于‘波’士顿的港口出发,开赴南冰洋准备进行打捞‘货物’的作业。没办法,军方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和装备储备,所以只能将这个工作外包出去。

    顺便说一句,那家‘泰坦尼克’公司正如其名字起的那样,他们最大、同时也是唯一的成就是在16年的时间中打捞起了5900件位于大西洋海平面下三公里处,泰坦尼克号内部的遗物。为了将这些东西捞出水面,这家公司内的技术人员发明了超过20件的特殊工具以方便打捞作业。所以这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劲的团队,尤其是他们常年在北大西洋靠近北冰洋的地方执行打捞作业,所以对于南冰洋上可能出现的恶劣气候和海洋状况,这支团队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当然啦,由于此次‘货物’的特殊‘性’,两艘船上除了普通的船员以及打捞公司的人之外,‘北极星’号破冰船和‘安妮美人’号打捞船上更是搭载了大量的军方人员。包括核武专家、潜艇工程师、一小队海豹突击队、以及一个营海军陆战队和配套的武器弹‘药’,分布到了这两艘民用船舶上作为监军和压阵的角‘色’。

    在科塔娜截获到打捞船队已经出发的情报时,我们刚刚穿过巴哈马群岛。由于此地还是在美国海军‘大加勒比海预警系统’的声纳阵列探测范围之内,所以我们还是只能以低于15节的‘静默航行法’前进。

    ============================================大加勒比海预警系统的分割线======================================

    ‘大加勒比海底预警系统’是科塔娜从大希望军用网络上刺探回来的,它对外的名称为‘加勒比地区海啸预防与海底火山探测系统’。所谓‘大加勒比海底预警系统’实际上是在冷战末期白头鹰为了对付北极熊的潜艇,当时的里根政fu在整个加勒比海内丢下了2000多颗飘浮式的高‘精’度声纳。虽然到最后那一批声纳被布置到位的时候,冷战已经结束,同时苏联也已经解体,不过这个声纳阵列以监视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预警海啸的名义保留了下来。当然啦,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这套声纳阵列是用来干嘛的,不过当时并没有哪个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的领导人会去触当时如日中天的美利坚的霉头在89年12月的‘正义行动’里,白头鹰可是好好的杀了一只名叫诺列加的‘‘鸡’’给加勒比海沿岸其他所有的‘猴子’看。

    =============================================================================================================

    正是由于这片声纳阵列的关系,使得我和科塔娜两个现在只能用‘秋风之墩’全速三分之一不到的低航速慢慢的赶着路。而那两艘‘北极星’号和‘安妮美人’号呢,从‘波’士顿出港之后就以22节的高速向着加勒比海地区全速的冲了过来。从科塔娜截获的中,我了解到排水量900吨的‘北极星’其实可以跑到26节,只不过由于泰坦尼克公司的‘安妮美人’号最高航速只有22节,所以最后这个船队就只能以22节的航速沿着美利坚的东海岸向着加勒比海西南部联通着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狂奔而去。虽然‘秋风之墩’号与那支船队之间相差了7到8节的航速,不过由于他们的出发地差不多是在北美大陆的东北角而我和科塔娜则位于美国的东南角,所以在距离上反而是我们比较占优势。

    但是呢一旦对方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到了太平洋之后,情况就又变了。这支船队可以纵向穿过太平洋,直接抵达南冰洋与太平洋连通的罗斯海的沉船地点,而哥们儿就必须沿着大西洋绕一个大圈子。小学体育老师就教过我们,两点之间的距离永远是直线最短。所以在这一点上,哥们儿实在是非常的吃亏啊经过科塔娜的计算我们要比对方多走将近三分之一的距离,好在由于‘秋风之墩’号的最高航速是那只船队的一倍还有富余,所以相比之下哥们儿也不会太过吃亏。

    不过呢,三分之一的路程可不是这么好追赶的。而且虽然有那两艘潜艇最后一次发出通讯的经纬度坐标,可那也只是海难可能发生的地点。哥们儿几乎能够肯定,那两艘潜艇的残骸肯定不会乖乖的躺在坐标地的海底。到了罗斯海之后我和科塔娜必然需要‘花’时间确定‘鹦鹉螺’号和‘康涅狄格’号的位置,并且下水打捞也需要时间。综上所述,‘秋风之墩’号最少必须要比大希望国的打捞船队早到罗斯海一周以上,否则的话哥们儿很有可能会与他们正面接触啊。到时候那可就搞笑了在这种极为敏感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艘所属不明、型号不明的潜艇,各位觉得奥黑子会怎么样?

    所以在驶出了‘大加勒比海底预警系统’的监控范围之后,科塔娜立刻将‘秋风之墩’号上所有的发动机提到了最高速,开始以50节的速度向着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全速冲了过去。不过很悲催的一点就是在这种高航速下,海面通讯天线根本无法被放到船体的外面去。虽然这根十多米长的天线上也自带了动力装置,不过这两个小型推进器只能保证天线以17节左右的航速行进。现在将它放出去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秋风之墩’用电缆拖着天线跑,到最后把这根哥们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回来的天线‘弄’坏掉。所以在这段时间之内只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秋风之墩’号才能上浮到海面附近连接到互联网上。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之内,我和科塔娜两个只能蹲在海水下的潜艇内大眼瞪小眼。

    原本这种跨大洋航行就非常的枯燥,在不能连接到互联网上之后,我们两个更是无所事事。其实刚开始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