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栋梁-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兰亭十三跋》在后世是无价之宝不说,就是在这时候的大明,让懂行的人见到,就是上万两银子估计也会有人要啊!

    周致一直很纳闷,这样一家乡野的小小四宝斋,怎么就有了这样的宝贝,而且这宝贝存了这么长时间就没有人发现。

    说来说去,还是这高昌镇虽繁华,但却闭塞。这里的读书人毕竟少,识货的人就更少了。

    周致就想起在后世有很多的淘宝者,经常钻到山旮旯里去那些闭塞落后的地方寻宝,花不了多少钱便能从那些见闻很少的老百姓们手里买到很值钱的东西。

    “五十文?”伙计小七一时张开了嘴巴,久久不能合上。就是架子上那些完好精美的字帖也卖不了五十文钱啊,这穷小子一下子就给五十文。

    傻子,这家伙真是个傻子。

    可当下又看一眼周致破旧的穿着,不禁有些失望,暗暗道,他八成是逗我玩儿的,他这样的贫穷农人身上如何能带了五十文钱?五十文钱可是能买三斤上好的猪肉呐!

    正在伙计小七胡思乱想之际,周致早已从随身带的布袋里取出了一把铜钱,数够了五十文递到了他眼前。

    伙计小七此时见到了钱,也不再瞎想了,忙不迭的满脸是笑的伸手接过,数也不数便揣入怀中。这五十文钱自然是他要贪墨,装进自己的口袋。因为那掌柜的根本就不会想到故纸堆破烂货还会有人出钱买走。

    周致掏出那小布袋的时候,伙计小七看的真切,那布袋沉甸甸的,银钱俨然不少。此时他对周致的态度立时发生了巨大变化,谄媚的笑着,从心里往外欢喜,对周致更是刮目相看。

    这伙计小七还很会总结:看来有钱没钱的人可不能单单从穿衣来看,人不可貌相啊。

    “小哥看还要买些什么?”小七笑着问道。他一下子热情了不知多少倍。

    “嗯,自然要买些,那些红纸如何卖?”周致早就发现店铺角落里堆放着很多红纸,便问道。

    “红纸啊,一文钱三张。”

    “你去数一数那里一共有多少张,我全要了!”周致大气的说道。

    伙计小七不禁又是一咧嘴,这一堆红纸少说也不下两千张,这要一张张数起来,不知要数到何年何月了。可他对周致此时早已转变了看法,俨然对周致十分高看了,况且刚刚又得了周致的五十文钱,只好走了过去迅速数起来。

    这些红纸三尺见方,都是哪家有了喜事才会来买上几张,伙计数了一会儿不禁就烦了,干脆去柜台查看账目了。

    账册虽然很厚,但终归比数起来要迅速的多。查看了进货来时是多少张,又卖出去多少张。这样粗略的一算,便说道,“一共两千三百张,小哥要的多,就按两千一百张吧,小哥付七百文即可。”

    反正也不是值钱的东西,这样的小事他自己就能做主了。

    周致随后又挑选了两只大楷和两只小楷毛笔,自然是青竹管羊毛制的普通毛笔了,又买了一块墨,这样算下来总共付给了那伙计一千一百二十文钱。

    东西总算买齐了,周致将那厚厚的一摞红纸放在小推车上,离开了四宝斋店铺,仍然沿着这条商业街行走。

    伙计小七站在铺子门口凝望着周致略显瘦削的背影,纳闷不已。买那多红纸作甚?今日遇到的这人可是很怪呀,真是莫名其妙。

    日头已然偏西,周致此时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匆匆买了几个烧饼吃下,又给家里买了些,然后去布店买了数尺时下流行的青布和花布,这才回家。

    刚刚进院,小弟周少成一眼便看见了小推车上的猪肉和烧饼,立时欢喜的蹦跳过来,兴奋道,“哥哥买猪肉了,还有烧饼,好多的肉和烧饼哩!”

    说起来小弟不知几年没吃过烧饼了,周致急忙从纸包里取出一个递给他,道,“小成吃吧,还有热气哩!”

    周致这一路走的快,此时那烧饼真的还有些温度,周少成的小手接过去,忙不迭的塞向嘴里。

    周何氏听到周少成在外叫嚷,得知周致回来了,便走出了屋门。一眼看到小推车上有很多的红纸,纳闷的问道,“小致买这些红纸作甚?”

    “呵呵!娘亲,小致不是能写字吗?打算在这些日子写出些春联,到了年底去镇上卖卖。”周致笑着说道。

    写春联卖春联其实是周致早就想好了的。大明自打老朱皇帝开始就流行在过年的时候家家贴春联。

    百姓中读书识字的人本就不多,能写春联的人自然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过年的时候,百姓家贴的春联大部分是百姓们提前买好了红纸,去央秀才或是童生之类的人写。

    求人的事情自古就不是那么舒服的。况且求的又是读书人,这难免要带上些礼品,这样算起来,过年的一副春联其实花费的银钱不少。

    而那些秀才或是童生虽能写出春联,但却都有一股穷酸劲儿,绝不会自降身份提前写出春联去摆摊卖。

    周致就看到了这个商机。

    虽说不会挣到大钱,但至少也能赚些,最主要的还是能顺便练习了书法,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啊?

第83章 周铁出事() 
娘亲周何氏现在对周致深信不疑,但凡是周致要做的事情,她现在和周绿云一样,都是无比支持了。在她想来,周致就是周家的希望,若不是周致这些天的一些看似不靠谱的行动,和每日的辛辛苦苦,周家现在怎么会有了五十多两银子?

    要知道,相对于这样的乡下贫寒家庭而言,五十两银子那就是天文数字了。在这白岳村,除去了主街道南边居住的那些富户外,还有哪一家会有了五十两银子?

    一句话,周家现在虽算不上富户,但在白岳村俨然是上等人家了。

    可当周何氏看到那些猪肉和青布花布后,还是不高兴的忍不住唠叨了几句,“小致,我们周家现下虽说宽松了,但这日子也要节省着过。这些布要花去不少银钱吧?日后可不能这样胡乱花钱了。”

    周致笑道,“娘亲和姐姐为咱们这个家整日操劳,都几年了连一件新衣都没添,小致便寻思买些布,回来让姐姐和娘亲做几件新衣。呵呵!娘亲,银钱就是这样,花去了才会想办法赚回来,娘亲相信小致,周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为娘如何不相信小致了,行!买了就买了。”周何氏最后还是笑道。

    说起来周何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心思却是很开阔的,思想也转变的很快,是掌家过日子的好手。

    周何氏帮着周致将红纸、布等搬进屋里,随后开始烧火做饭。晚上时候,周家的饭桌上自然是香喷喷的炖肉和脆香的烧饼了。

    周致进到卧房把毛笔、墨块等放好,随后便从怀里取出在四宝斋淘回来的那本《兰亭十三跋》,又爱不释手的欣赏一番,才小心的收好。

    《兰亭十三跋》虽是行书,周致并不擅长,但周致想的是日后练习好了楷书,这行书也是必须要练的。

    姐姐周绿云还一个人在蔬菜大棚里,周致和娘亲打了声招呼随后便去了大棚。

    现在第一茬的韭菜全部卖完了,第二茬还要过上差不多二十天,这里又有张丙的帮忙,其实白天大棚里的活计也并不多了,周致换下了周绿云,便让姐姐周绿云回家去。

    至于今日在镇上遇到未来的姐夫胡哲的事,因为有张丙在场,周致便没有和姐姐说起,只能是日后有了机会再说。

    晚饭自然又是姐姐周绿云送来,周致吃了晚饭便蜷缩在被褥里闭目养神。此时大棚的火炕还是不能耽误,还要继续保持棚内的温度。天气越来越冷,添柴的次数也就要多起来,这样晚上就要比原来辛苦了一些。

    外面突然传来淅淅索索的脚步声,周致一骨碌爬起来,还未走出大棚去看,来人却很快进了大棚,朝周致一拱手,笑道,“周致兄弟,是我,呵呵!闲来无事,几日不见了很想念兄弟,就过来看看。”

    正是南庄刘惠。

    在刘惠的身后还跟着他的小弟张东,张东手里赫然提着一坛酒和一些肉食,此时他正谄媚的朝周致笑着。

    周致和刘惠不打不相识,现在已然是朋友,周致急忙满脸堆笑的招呼刘惠两人坐下。那小弟张东利落的将酒肉摆好,三个人便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谈笑起来。

    刘惠道,“兄弟让我打听的那道人有了结果,你猜怎么着?那道人竟和前朝的李孜省有很大关系,他是李孜省的亲侄子。李孜省早已臭名远扬,没想到他侄子还有胆子出来招摇撞骗。

    那日也亏得兄弟和我们一番殴斗,若不然为兄险些就被这贼道人给骗了。哼!和这种人有了瓜葛,迟早要特么的倒霉。”

    周致其实早就猜想到李顺有些来历,可能和李孜省脱不了关系,可此时听刘惠说出,还是微微愣怔了一下。

    前朝成化皇帝之时,朝政一片混乱,“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还有各个江湖门派将朝政搅的天翻地覆,乌烟瘴气。也亏得弘治皇帝是一代明君,大刀阔斧的整治才清除了宵小,稳定了朝政。

    李孜省作为仙派的代表人物,弘治皇帝没有杀了他满门,还留下了他的性命,这已是皇帝慈悲,格外开恩了。没成想他的亲侄子还敢步他的后尘,出来招摇撞骗,挑起事端。

    周致此时虽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但因为这李顺屡次帮助陈文举,便对李顺切齿痛恨。他已下定决心,必须要狠狠收拾李顺。

    刘惠稍稍停顿,接着说道,“李顺是在高昌镇上和陈文举相识的。当时这李顺穷困不堪,正在街头为人相面,一下子就看重了陈文举,对陈文举百般讨好,大言陈文举日后一定会考中举人,考中进士,说不准还能成了庶吉士。

    陈文举欣喜万分,便和李顺搅到了一起,把李顺从高昌镇请回家,此时这李顺俨然成了陈家的座上宾,好不风光。”

    周致听得暗笑,陈文举那德行的还能成为庶吉士,前程无量?真是白日做梦,也不看看他那副尊容。大明的官员不但要看科举成绩,还是要看长相的。长相差劲了,这辈子也等于是完蛋了。

    不过这陈文举和李顺必须要好好收拾一下,可依自己现在的力量,显然还是差的很远,必须要尽快积蓄力量。

    刘惠这么快就扫听到了李顺的诸多信息,周致自然是对刘惠很感激,不禁连连朝刘惠敬酒称谢。刘惠是爽利之人,很有些江湖义气,连连郑重说日后周致若是有用到他的地方,他定会鼎力相助。

    三人喝酒至半夜,刘惠两人才离去。

    之后的几日,周致就一直在大棚里,正如当初预料的一样,有了一个张丙,接下来又有几个农人来大棚学习种植的窍门,周致自然来者不拒,都是毫无藏私的全力相帮。

    其实种植这大棚也不需要多少技术,重要的是掌控好温度。

    有了这些人的帮忙,周致自然闲暇很多,有时候那些农人晚上还不离开,这更是让周致省心不少,晚上基本上都能睡个通宵了。

    这样周致白天读书的时间长了很多,《春秋》读完后,开始读《周易》。《周易》更不易理解,好在他有后世的见识,虽然没有先生的指导,读起来也并不算慢。在读书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