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栋梁-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涫道戏蚝土跤碇浠褂畜料丁

    不过,唉!后来那刘禹却是乡试第三名,而老夫却名落孙山,之后老夫也是屡考不中。

    后来老夫便对刘禹做过一番研究。

    刘禹读书作文尤重基础,所谓十年寒窗闭门苦读,这正是刘禹所推崇的,他并不相信有什么生而知之,聪颖绝伦之人。他最为重视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坚持不懈,以至终成一代大儒。

    你只读书一年多,在刘禹看来无异是建造了空中楼阁,毫无根基之人。在老夫看来,你若是想拜刘禹为师,饶是有知府大人的举荐信,也是很难啊!”

第177章 人心难测() 
周致已经听知府彭泽说起过,刘禹脾性怪异,没想到是这样一个怪法。

    此时听王鼎所说,这刘禹重视根基,循规蹈矩,自己显然不属于他心目中的类型,自己读书的速度飞快,在他看来定然是没有根基的类型了。

    这样一想,周致便是对刘禹产生了怀疑,莫非刘禹是老学究之类的人,是腐儒?

    刘禹在整个保定府都名气甚响,不会徒有虚名吧?

    随后又是想到,即使刘禹徒有虚名自己也一定要去拜会,能作为刘禹的弟子,毕竟这对自己的名气是有好处的,这等于是为自己套上了一个亮眼的光环啊!

    周致又和王鼎闲聊几句,便和王鼎告辞。

    王鼎在周致身后相送,刚刚走到门口,王鼎忽而又道,“周致小子,还记得前年有人来老夫家里逼迫老夫焚书之事吗?”

    周致停住,道,“当然记得,只是一直没有查出是谁?”

    “呵呵!你定然是查不出来的,现在你们周家也算是白岳村的富户了,虽在白岳村还没有很大权势,但老夫看,过不得多久,你们周家定会成为白岳村的掌舵人呐!

    你考中了案首,老夫观你近一年来脾性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不似先前那般鲁莽,倒是稳中老练了许多,懂得了隐忍之道。老夫今日就不妨告诉你那逼迫老夫之人是谁。

    当然了,老夫也是猜测,但这个猜测却是非常准确的。

    前年的那天夜里,来老夫家家中的几个恶汉乃是岳家的人。是岳家指使他们而为呀。”

    周致旋即愣住。

    自己和岳家从没有来往,更不曾得罪过岳家,再有岳家在白岳村根深蒂固,但为人也不像陈家那般霸道蛮横。岳家为何会做出这等事来?

    眼见周致愣神,王鼎说道,“呵呵!老夫早已想出其中缘由,其实缘由再简单不过,自从你和陈文举打赌,你能认识一千字后,那岳家的岳顺德便对你小子生了心。

    岳家虽说富有,却从来没有出过读书人,这一直是岳家的遗憾,甚至是耻辱。他们家不能出读书人,岂容别人家出了读书人。就是这个心理,所以他们必须要对你打压。

    这几年岳家好不容易出了个读书的料子岳书震,本是想今年县试考中案首的,可案首偏偏被你小子夺了去。他们焉能服气?小子呐!所谓人心难测,日后你还是要多加小心呐!”

    周致恍然,“气人有,笑人无。”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一个心理,他们好不起来,就盼望着别人和他们一样也不能好起来。有这样的心理的人几乎遍布了各个角落。乡村有,城市人有,机关单位也有。现代有,古代自然也有。

    这样一种人就是要和身边的人,相识的人比,眼界狭隘,思想龌龊,在现代这样的人被称之为垃圾人。

    对于垃圾人的处理办法,自然是远离,再远离。

    可有时候远离了,还是要受到他们的迫害,在这种情况下,那就只有酣畅淋漓的去和他们斗争。陈家和高昌镇上的程珂家已经被周致整的再也无法抬头,这个岳家却又慢慢浮出了水面。

    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况且又没有切实的证据,说到底还是一种猜测,此时周致自然不会去岳家寻事。况且岳书震虽说对周致已生出恨意,但毕竟还没有撕破面皮。

    岳家和县丞杨童毕竟是走在一起的,周致早已得罪了县丞杨童,其实周致早已想到,他和岳家不会走到一起的。

    为今之计,自然是防范为主。

    从王鼎家出来,周致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冷笑。岳家,呵呵!小丑般的角色,我周致如何能怕了他?

    随后周致绕道又去了张老爹家。

    周致在县试的时候见过了张永,这必须要和张老爹说一下。张老爹得知张永已入宫,而且据周致说看样子还混的不差,心里自然踏实了很多。

    此时张老爹的心理和一年多张永刚刚离家之时自然不一样了,张老爹甚至想,说不定张永有一天真能混出点儿名堂呐。说起来靠进宫做太监掌握权势不甚光彩,但只要是能光耀门楣,倒是也可以接受的呐。

    周致作为后世而来的穿越者,对后来张永的成就自然门清,可此时却不能告诉张老爹,只能是安慰张老爹一番,最后从他家出来,回家。

    府试要等到四月中旬,算下来还有两个月。此时主要任务还是读书作文,抓紧备考。所以周致不想耽搁,打算明日就去礼县拜师。

    礼县距离庆都县有三百余里的路程,这对周致来说算是远行了。娘亲周何氏自然好一番准备,老爹周铁也是好一番叮嘱周致要好好读书,不可在外生事云云。

    正应了那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周家制作粉条粉丝之类的小作坊已然又开业了,周致本打算一人去礼县。可老爹周铁和娘亲周何氏定要安排齐彦武跟随。

    而且齐彦武作为周致的书童,也十分乐意跟着周致出门,周致最后无奈,只有同意。

    至于那小作坊,那就需要周铁和胡哲两个人更加忙碌一些了。好在姐姐周绿云在婆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索性也就搬回了娘家,她倒也可以帮上一些忙。

    翌日,天色蒙蒙亮,周致和齐彦武从家里出发。

    两人步行从白岳村出来,直接沿着官道朝东南方向而行。

    正是早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寒,田里的麦苗正在返青,田野呈现一片绿色,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两人顿感神清气爽,脚下的步伐也就更加坚实和快速。

    两日行下来,已然出了庆都县,进入了博野县城。穿过博野,然后再向东北方向行出一百五十里便是礼县。

    博野也是一个荒僻小县,县城之中甚是萧条,显然比不过庆都县。天近黄昏,周致和齐彦武在博野县城寻了一家客栈住下。两人租住一个房间,简单吃了些东西,齐彦武便坐在床边闭目养神。

    周致并没有晚上读书的习惯,但现在睡觉还早,也是左右无事,索性就捧起一卷书在灯下细细观看。

    刚刚看了没有几页,客栈院里突然响起一声断喝,“哪一个是周致,我倒是要见见他是何等样人?”

    听口气很是霸道,显然来者不善。

第178章 目的何在?() 
到了博野县内,竟还有人知晓自己的名姓,周致深感意外。将书合上,旋即站起,在房间内朗声说道,“外面不知哪位朋友,我就是周致,既然来了,就请进吧!”

    齐彦武本在打瞌睡,但这小家伙却分外机灵,刚刚听到那霸道蛮横的声音,便立刻站起,就要拔剑出鞘。

    周致朝他看了一眼,说道,“小武不必惊慌!”

    经历了很多事情,周致渐渐养成了沉住气,稳住性子的习惯。齐彦武得了周致的吩咐,剑虽没有拔出,不过他也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作为周致的书童兼保镖,时时刻刻都是要负起责任呐!

    在周致的眼神示意下,齐彦武迈步轻轻打开了房门。

    外面的人可能得知周致落脚在了这家客栈,但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房间,此时听到周致的声音,而后房门打开,外面之人才大步走了进来。

    刚才在客栈外面喊话的是一个人,可此时进屋来的却是三个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长衫,一脸文静的青年,年龄和周致相仿。他身后是两个青衿儒衫之人,年龄都在三十岁上下,显然他们两个都是秀才。

    一个个头稍稍矮一些,生的很敦实。另外一个细高挑,但是一张长脸,脸上还生满了疙瘩,相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那矮个子的秀才进房之后,先是在房间内迅速扫视一下,而后又看看齐彦武和周致,最后将目光放在周致身上。朝周致冷冷的说道,“你就是周致了,呵呵!小子出身乡野,模样长得倒是不差!”

    他把出身乡野咬的很重,显然是有很大的鄙夷之意。

    不知来者是谁,更不知如何就得罪了他们,但周致还是淡然一笑,道“这位兄台,我好像并不认识你呐!”

    “呵呵!你不认识我,我等却是早已听说过你。小小年纪就在庆都县试中了案首,而且知府大人出了个怪题,你周致小子还对答如流,说出了五种破题之法。现下你这不是要去礼县拜刘禹为师吗?

    哼!拜刘禹为师,你以为刘禹是什么人,他能收你为徒?再说了,那刘禹又是个什么东西,他很有名气吗?在我等眼里,他就是屁都不算!”

    这人只是个秀才,说话却这般傲气,一时让周致更是气愤填膺。不过周致还是勉强压住心头怒气,说道,“敢问兄台大名?”

    “我叫高公甲,这位是萧辅,我们二人都是庆都县的秀才,对那刘禹好生厌恶!我们在博野县名气不算大,但这位少爷却是名声甚响,我们二人今日是陪这位少爷而来的。”

    高公甲所说的萧辅自然是那个身材高挑的秀才了,而那身穿长衫之人被他们称呼为少爷,显然地位很高,不过周致在记忆中强力搜索着,还是感觉从来没见过他。

    周致面色如常,道,“那敢问这位少爷大名,也好让小子明白一二!”

    高公甲道,“博野刘太师你可曾听说过?”

    高公甲说话的同时,将他的脑袋高高扬起,十分傲气。与此同时,周致发现那长衫少爷也是脸上微微露出喜色,显然深以为自豪。还有那萧辅,也是一脸鄙夷的看着周致,很不友善。

    直到现在周致还是没感觉出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但就凭着他们的傲慢和对自己的蔑视,显然是不怀好意。

    周致现在的气势俨然被他们压制住,心头着实不爽。微微皱眉,便说道,“博野刘太师小子自然听说过,纸糊三阁老之一嘛!鼎鼎大名,名满天下,着实让天下人敬佩啊!”

    这话显然是对刘太师刘吉的一个极大讥讽。

    说起来博野的刘吉,在成化年间和万安、刘珝被称之为“纸糊三阁老”。他们三人尸位素餐,屁事不做,当时的内阁形同虚设。

    弘治皇帝朱佑樘即位之后,干净利落的就收拾了他们。当时万安和刘珝直接回家了,可刘吉这老家伙却是凭着一张厚脸皮和巴结谄媚之术硬生生的留下来,还当上了内阁首辅。

    刘吉在当内阁首辅之时,自然也是巴结逢迎,一味营私,毫无建树。可就是靠着讨好宦官,巴结弘治皇帝,这家伙竟然干了长达五年的内阁首辅。致仕之后,赠太师,谥号文穆。

    刘吉在当时的大明朝廷上名声极臭,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自然也是很差。但在这时候的博野县甚至整个保定府,人们对刘吉刘太师还是很仰望的。

    博野刘家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